不用抽血、不用皮試,只要患者拿著電極檢測十幾分鐘,一臺所謂的"生物共振波"檢測儀,就能快速知道你對哪些物質過敏。如此"先進"的過敏原檢測儀自2003年從德國引進後,得到了廣泛推廣,南京多家醫院都在使用這樣的儀器。那麼,這樣的過敏原檢測靠譜嗎?
【不抽血不皮試 醫院推薦儀器檢過敏原】
記者在百度上搜索"檢測過敏原"的關鍵詞發現,南京有不少醫院都能進行過敏原檢測。在華膚醫院的頁面上,過敏原檢測可以減免60%的費用,而在南京中天皮膚病醫院的頁面上,德國過敏原全套檢測只需300元。記者以患者的身份首先來到位於鐵路北街的華膚醫院。一名醫生詢問記者病情之後 ,診斷記者患上的是接觸性皮炎,很快建議記者做過敏原的檢測。
南京華膚醫院醫生:「」這種好,一般是19種類,這個是20多種,我們這邊能查出400多種。」
醫生極力推薦的是一種新技術,聲稱不用扎針抽血就能查400多種過敏原,這名醫生表示,他們醫院早就沒有抽血的方式檢查,這種來自德國的檢測技術更加準確。
南京華膚醫院醫生:「我們這個是生物共振,我們這個是比較先進的,(戳手指那種)不做那個,有的人怕疼,我們是德國進口的生物共振檢查,抽血的他們是血液分析,機器不一樣的,這個好啊,這個種類多啊。」
交納了200元,一名工作人員帶領記者走進了檢測室。卸下身上所有的金屬部件後,記者被要求將背部靠在椅子上,左手握著金屬棒,將右手拇指放在桌面上。
這名工作人員用一個小電筆點擊右手大拇指,持續了十幾分鐘,檢測就完成了。在門外等待十分鐘之後,記者就拿到了一份南京華膚醫院過敏原檢測報告。
南京華膚醫院醫生:「家裡面的香盒香料不要接觸,家裡不要擺殺蟲劑之類的,這個帶星號的就是致敏原,接觸了這些物質你就出現過敏反應,所有的魚不要吃了。你這個皮炎、溼疹屬於一個病,你這個屬於接觸性皮炎,嚴重了會長疹子、起水泡,魚蝦雞蛋吃了會加重。」
經生物共振技術檢測的報告顯示,記者對魚類、蝦類、皮膚蘚菌混合物、粉塵蟎等多種類物品過敏。就在檢測過程中,記者發現不少患者來到這家醫院看病,都被要求用儀器檢測過敏原。
患者:「從揚州來的,臉上過敏,從網上看到的 ,這家(醫院)網上比較有名。」
【20分鐘檢出11種過敏原】
隨後,記者又以患者的身份來到了南京中天皮膚病醫院,在一番問診之後,認為記者患上的是激素性皮炎,不過,跟南京華膚醫院的醫生一樣,記者再次被要求進行過敏原的檢測。
南京中天皮膚病醫院醫生:「我給你查過敏原,給你做皮膚檢測,過敏原檢測是300元,只要是吃的,接觸的,都能查出來。」
記者繳納了350元的檢測費用,工作人員帶領記者來到一間檢測室內。雙腳踏上金屬板,左手抓住金屬棒。工作人員用金屬針點上記者的大拇指,機器不斷發出鳴叫聲,同時指針指向不同的數值。
南京中天皮膚病醫院工作人員:「生物電,就通過經絡檢查,到時候會有報告出來的。」
15分鐘後,記者拿到了一份"摩拉生物共振過敏原檢測報告單"。這回根據這份報告單,醫生表示,記者對羊肉、龍鬚菜、小茴香等等都過敏了。
南京中天皮膚病醫院醫生:「凡是有加號的都要注意了,這個是組胺藥物成分,甜味劑這是一種添加劑,羊肉,龍鬚菜一種蔬菜,小茴香,圓錐花序。」
在這家醫院記者發現,還有家長帶著孩子來檢測過敏原。
患兒的家長:「她晚上睡覺癢,我們來查一下過敏原。」
【同一天同一人 兩家醫院過敏原結果相反】
這兩份過敏原檢測報告,都是通過生物共振過敏檢測儀檢測而來。不過,詳細對比兩份報告後 ,記者發現除了都有粉塵蟎之外,其他過敏物質卻完全不同。南京華膚醫院檢測的報告中,記者對皮膚蘚菌混合物、鬚髮蘚菌、貝類的海鮮、雜色麴黴、粉塵蟎五種物質過敏。而在南京中天皮膚病醫院的報 告中,記者卻對組胺、天冬醯苯丙氨酸甲酯、羊肉、龍鬚菜、小茴香、香菇、圓錐花序、馬海毛、粉塵 蟎、松香酸、松香醇、氫醌11種物質過敏。
【過敏檢測儀不靠譜 國家已叫停】
為何同一天、同一個人用相同的生物共振檢測方法,會得出如此不同的檢測結果呢?那麼,生物共振波檢測過敏的方式是否準確?
對於"生物物理治療"、"生物共振"理論,中科院皮膚病醫院的專家表示,一般身體對某種物質過敏,體內會產生特異性IgE的抗體。國際上公認的檢測方法是通過患者血液檢測其中是否存在這樣的抗體。
中科院皮膚病醫院過敏與風溼科 姚煦:「過敏原的檢測無論是在呼吸科、耳鼻喉科都是一樣的,檢測過敏原的金標準都是螢光酶免法全定量的檢測,採集患者的血清,用特定的儀器來檢測過敏原特異性的Ige。」
專家認為,這種所謂的生物共振的檢測方法缺乏科學依據.而不準確的檢測對於患者是有相當大的危害的。
中科院皮膚病醫院過敏與風溼科 姚煦:「他的檢測原理將極片接觸患者皮膚以後,所謂生物電的反應,這個反應是一個物理現象,並沒有基於疾病發病的真正原理來進行檢測,所以有欠於科學性。」
據了解,在醫院中使用的生物共振波治療儀,有百康、摩拉兩個品牌,都來自於德國。記者查 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統計發現,兩款產品都是2003年在我國進行註冊並通過監管部門審核的 。產品的適用範圍是"用於患者過敏性疾病治療",並沒有用於過敏原的檢測。其中百康的有效期早在 2007年就已經截止,摩拉治療儀的有效期於2009年截止。
2017年10月30日,國家衛計委通報了生物物理治療儀有關情況。其中表示,對於在醫療器械證過期後 生產的產品,醫療機構應當立即停止使用,對於在醫療器械證有效期內生產的產品,醫療機構應當嚴格按照註冊的適用範圍使用。
(本條新聞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