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抽血不皮試 儀器就能檢出過敏原?

2020-12-20 荔枝網新聞

  不用抽血、不用皮試,只要患者拿著電極檢測十幾分鐘,一臺所謂的"生物共振波"檢測儀,就能快速知道你對哪些物質過敏。如此"先進"的過敏原檢測儀自2003年從德國引進後,得到了廣泛推廣,南京多家醫院都在使用這樣的儀器。那麼,這樣的過敏原檢測靠譜嗎?

  【不抽血不皮試 醫院推薦儀器檢過敏原】

  記者在百度上搜索"檢測過敏原"的關鍵詞發現,南京有不少醫院都能進行過敏原檢測。在華膚醫院的頁面上,過敏原檢測可以減免60%的費用,而在南京中天皮膚病醫院的頁面上,德國過敏原全套檢測只需300元。記者以患者的身份首先來到位於鐵路北街的華膚醫院。一名醫生詢問記者病情之後 ,診斷記者患上的是接觸性皮炎,很快建議記者做過敏原的檢測。

  南京華膚醫院醫生:「」這種好,一般是19種類,這個是20多種,我們這邊能查出400多種。」

  醫生極力推薦的是一種新技術,聲稱不用扎針抽血就能查400多種過敏原,這名醫生表示,他們醫院早就沒有抽血的方式檢查,這種來自德國的檢測技術更加準確。

  南京華膚醫院醫生:「我們這個是生物共振,我們這個是比較先進的,(戳手指那種)不做那個,有的人怕疼,我們是德國進口的生物共振檢查,抽血的他們是血液分析,機器不一樣的,這個好啊,這個種類多啊。」

  交納了200元,一名工作人員帶領記者走進了檢測室。卸下身上所有的金屬部件後,記者被要求將背部靠在椅子上,左手握著金屬棒,將右手拇指放在桌面上。

  這名工作人員用一個小電筆點擊右手大拇指,持續了十幾分鐘,檢測就完成了。在門外等待十分鐘之後,記者就拿到了一份南京華膚醫院過敏原檢測報告。

  南京華膚醫院醫生:「家裡面的香盒香料不要接觸,家裡不要擺殺蟲劑之類的,這個帶星號的就是致敏原,接觸了這些物質你就出現過敏反應,所有的魚不要吃了。你這個皮炎、溼疹屬於一個病,你這個屬於接觸性皮炎,嚴重了會長疹子、起水泡,魚蝦雞蛋吃了會加重。」

  經生物共振技術檢測的報告顯示,記者對魚類、蝦類、皮膚蘚菌混合物、粉塵蟎等多種類物品過敏。就在檢測過程中,記者發現不少患者來到這家醫院看病,都被要求用儀器檢測過敏原。

  患者:「從揚州來的,臉上過敏,從網上看到的 ,這家(醫院)網上比較有名。」

  【20分鐘檢出11種過敏原】

  隨後,記者又以患者的身份來到了南京中天皮膚病醫院,在一番問診之後,認為記者患上的是激素性皮炎,不過,跟南京華膚醫院的醫生一樣,記者再次被要求進行過敏原的檢測。

  南京中天皮膚病醫院醫生:「我給你查過敏原,給你做皮膚檢測,過敏原檢測是300元,只要是吃的,接觸的,都能查出來。」

  記者繳納了350元的檢測費用,工作人員帶領記者來到一間檢測室內。雙腳踏上金屬板,左手抓住金屬棒。工作人員用金屬針點上記者的大拇指,機器不斷發出鳴叫聲,同時指針指向不同的數值。

  南京中天皮膚病醫院工作人員:「生物電,就通過經絡檢查,到時候會有報告出來的。」

  15分鐘後,記者拿到了一份"摩拉生物共振過敏原檢測報告單"。這回根據這份報告單,醫生表示,記者對羊肉、龍鬚菜、小茴香等等都過敏了。

  南京中天皮膚病醫院醫生:「凡是有加號的都要注意了,這個是組胺藥物成分,甜味劑這是一種添加劑,羊肉,龍鬚菜一種蔬菜,小茴香,圓錐花序。」

  在這家醫院記者發現,還有家長帶著孩子來檢測過敏原。

  患兒的家長:「她晚上睡覺癢,我們來查一下過敏原。」

  【同一天同一人 兩家醫院過敏原結果相反】

  這兩份過敏原檢測報告,都是通過生物共振過敏檢測儀檢測而來。不過,詳細對比兩份報告後 ,記者發現除了都有粉塵蟎之外,其他過敏物質卻完全不同。南京華膚醫院檢測的報告中,記者對皮膚蘚菌混合物、鬚髮蘚菌、貝類的海鮮、雜色麴黴、粉塵蟎五種物質過敏。而在南京中天皮膚病醫院的報 告中,記者卻對組胺、天冬醯苯丙氨酸甲酯、羊肉、龍鬚菜、小茴香、香菇、圓錐花序、馬海毛、粉塵 蟎、松香酸、松香醇、氫醌11種物質過敏。

  【過敏檢測儀不靠譜 國家已叫停】

  為何同一天、同一個人用相同的生物共振檢測方法,會得出如此不同的檢測結果呢?那麼,生物共振波檢測過敏的方式是否準確?

  對於"生物物理治療"、"生物共振"理論,中科院皮膚病醫院的專家表示,一般身體對某種物質過敏,體內會產生特異性IgE的抗體。國際上公認的檢測方法是通過患者血液檢測其中是否存在這樣的抗體。

  中科院皮膚病醫院過敏與風溼科 姚煦:「過敏原的檢測無論是在呼吸科、耳鼻喉科都是一樣的,檢測過敏原的金標準都是螢光酶免法全定量的檢測,採集患者的血清,用特定的儀器來檢測過敏原特異性的Ige。」

  專家認為,這種所謂的生物共振的檢測方法缺乏科學依據.而不準確的檢測對於患者是有相當大的危害的。

  中科院皮膚病醫院過敏與風溼科 姚煦:「他的檢測原理將極片接觸患者皮膚以後,所謂生物電的反應,這個反應是一個物理現象,並沒有基於疾病發病的真正原理來進行檢測,所以有欠於科學性。」

  據了解,在醫院中使用的生物共振波治療儀,有百康、摩拉兩個品牌,都來自於德國。記者查 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統計發現,兩款產品都是2003年在我國進行註冊並通過監管部門審核的 。產品的適用範圍是"用於患者過敏性疾病治療",並沒有用於過敏原的檢測。其中百康的有效期早在 2007年就已經截止,摩拉治療儀的有效期於2009年截止。

  2017年10月30日,國家衛計委通報了生物物理治療儀有關情況。其中表示,對於在醫療器械證過期後 生產的產品,醫療機構應當立即停止使用,對於在醫療器械證有效期內生產的產品,醫療機構應當嚴格按照註冊的適用範圍使用。

  (本條新聞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如何進行過敏原檢測:過敏患者就診前必須了解的常識
    對於過敏性鼻炎成年患者,一般先開吸入組過敏原皮試,成人要查全套,大約20多項,然後結合病史,縮小包圍圈,挑幾種抽血查。」小於5歲的過敏性鼻炎患兒,因為對皮試的承受力差,可以挑蟎蟲、黴菌、寵物等幾種最常見的查,或者直接抽血化驗。另外,不問病史,直接給病人做皮試有時是很危險的,尤其是對牛奶、堅果、蕎麥過敏的病人,極其微量的過敏原進入身體,就可能導致過敏性休克。
  • 生物物理治療儀檢測過敏原不靠譜 海口個別醫院仍違規使用
    近日,央廣網報導,生物物理治療儀檢測過敏原不靠譜,國家有關部門下文禁止該類儀器用於過敏原檢測,但全國多地仍有部分醫院違規使用。記者走訪海口多家醫院發現,目前抽血檢測過敏原是各大醫院主流做法,但也有個別醫院仍違規使用生物物理治療儀檢測過敏原。此外,針對市民普遍關心的過敏原檢測「貴」的問題,相關專家也給出說法。
  • 兩家醫院查過敏源結果相反 過敏檢測儀不靠譜
    李女士說,這一次,醫院給李女士用的是皮膚點刺法進行檢查,結果讓李女士有些吃驚,「這次檢查我一樣過敏的東西都沒有,上次兩個加號的過敏原也沒出現過敏反應。」  生物共振檢測儀屢遭質疑  李女士介紹,第一次檢查使用的是一種叫做生物共振過敏檢測儀的儀器,儀器就是一個方形的大盒子,檢查的時候需要患者右手握著一個金屬物品,大夫用探頭接觸左手的一個手指,看大盒子上指針的狀況,如果指針指向較高的數值,說明對這樣東西過敏。「整個檢查時間大概只有十幾分鐘。」
  • 生物共振測過敏後續:國家叫停儀器註冊並禁止其檢測過敏原
    今年7月,中國之聲揭露了一種名為「生物共振物理檢測儀」的德國進口儀器,號稱可以不打針、不做皮試,就直接檢測出人體過敏原,此類儀器以百康、摩拉兩種為代表,在十多年前進入國內市場,以輔助治療之名拿到準入許可證後。各地多家醫院,卻違規用其進行過敏原檢測業務。
  • 如何進行過敏原檢測?
    過敏已經成為一種全球性的富貴病,20%—40%的人一生中都曾罹患過敏性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急性蕁麻疹、嬰兒溼疹、接觸性皮炎、食物/藥物過敏、過敏性休克等,其中過敏性休克是最致命的。過敏原檢測,公認只有兩大類:1.
  • 「不抽血、不化驗」就能測健康指標?這些儀器不靠譜
    原標題:號稱「不抽血、不化驗」 只需將雙手放置在儀器上 兩分鐘可檢測出70多種身體健康指標智能健康篩查儀體檢不靠譜近日,有市民反映,在北京多個商場內都出現了一種名為「智能健康篩查機器人」的健康檢測儀。該檢測儀號稱在「不抽血、不化驗」的情況下,只需將「雙手覆蓋手掌傳感器上的電極片,面部正對攝像頭」,用兩分鐘的時間就能檢測70多種身體的健康指標。昨天(29日),北京青年報記者探訪發現,這款健康檢測儀所檢測出的結果與真正的體檢結果偏差較大,且出現了不同的人使用同一帳號所檢測出的結果相同,同一個人使用不同的帳號檢測,結果卻大相逕庭的現象。
  • 防藥物過敏,皮試陰性就萬事大吉嗎?
    所以,服用抗過敏藥的患者應停藥一段時間後再做皮試,以確保皮試結果的準確性。 2.消毒劑的影響  用安爾碘對皮膚進行消毒,可能使部分患者局部皮膚受到刺激,從而影響皮試結果的判斷。  3.皮試液的配置時間  皮試液要現用現配,存放的時間過長,可能導致過敏原的含量增高或有效成分分解。
  • 哪些藥物會影響過敏皮試的結果?
    抗生素皮試和過敏原皮膚點刺是臨床上常用的判斷過敏反應的檢查,但是一些藥物會抑制組胺釋放,減少甚至消除皮膚反應,造成假陰性結果。 ▍糖皮質激素 短期、低劑量口服激素一般不會抑制皮試結果(常見的口服藥物有醋酸地塞米松,醋酸潑尼松,醋酸潑尼松龍),口服激素類藥物臨床常用於抗炎,抗過敏,治療免疫性疾病等。
  • 180元查100項過敏原?生物共振儀查400項過敏原?專家教你辨真偽...
    過敏人群正在逐年增多,已是不爭的事實。 就在本月,記者採寫的一篇《過敏的人生你不懂:糖尿病患者,卻對胰島素過敏;籃球教練,一運動就過敏》的報導發布在上觀新聞後,不少讀者又給記者拋來問題: 過敏到底怎麼檢測,有抽血的、有不抽血的,怎麼取捨?
  • 頭孢過敏只因未做皮試?皮試與否得按 4 步走
    頭孢菌素類藥物嚴重不良事件主要表現為過敏反應,特別是過敏性休克,可能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病例嚴重過敏反應是在皮試過程中發生的。
  • 孩子塵蟎過敏,需要脫敏治療嗎?
    早在2017年,有媒體報導「生物物理治療儀檢測過敏原被指不靠譜」,報導播出後,國家食藥總局、國家衛計委下發文件,要求禁止此類儀器檢測過敏原,此類儀器的註冊證亦失效。也就是說無論是檢測過敏源用途或生物共振治療用途,在國內是不被批准的。2、孩子粉塵蟎過敏需要脫敏治療嗎?
  • 生物共振儀能查出過敏原?專家:不靠譜
    「我一去,醫生就推薦我用生物共振儀,說這是新技術,無需抽血,無痛無創。」 雖然做了過敏原檢測,但劉女士對這個檢測儀器和結果依然半信半疑。「我上網查了一下生物共振儀,看到很多文章說準確性不高,甚至檢不出過敏原。」 10月21日,記者在網絡上搜索過敏原檢測,發現不少醫院都打著「生物共振儀」的旗號招徠患者。
  • 多家美容美髮店染前不做皮試 染燙髮過敏成投訴熱點
    「皮試」被忽略  人們都將髮型師定義為「使毛髮成為藝術品的人」,但髮型師操作不規範,極有可能讓消費者身體受損。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多數消費者不知道染頭髮前最好要做「皮試」,但理髮館店員從未提醒過。已有超過五年染髮經歷的北京市民李女士表示,在近十家理髮店進行染髮消費時,從未經過「皮試」。
  • 選購時注意看成分表,避開過敏原
    其中檸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可能含有易過敏物質「香茅醛」,但因未註明具體含量,無法判斷是否會引起過敏。 建議此類產品在使用前應做好皮試。
  • 浩歐博:過敏檢測涵蓋56種過敏原,儀器設備供應商相對集中
    ,而目前已知的過敏原有近千種,豐富的過敏原檢測菜單,成為過敏檢測試劑廠商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據悉,浩歐博已成功開發多種過敏檢測產品,涵蓋特異性IgE檢測56種過敏原,其中花生、大豆、貓毛、艾蒿、黴菌等40餘個過敏原IgE檢測試劑為國內先發上市。此外,由於人體血清內IgE抗體僅為IgG抗體的四萬分之一,一般的過敏原檢測方法受IgG抗體的幹擾明顯。
  • 任何過敏原檢測 都不能直接確定過敏原
    單純過敏原檢測不能確定過敏原  前面提到,過敏性疾病是由過敏原引起的異常免疫反應,可見,避開過敏原,可有效預防過敏性疾病,這屬於二級預防。  然而,過敏原無處不在。王思勤主任介紹,據文獻記載,目前約有2萬種過敏原,其中常見的有一兩千種,最常見的有六七十種。這些過敏原主要分為:1.吸入性過敏原,如花粉、蟎蟲、動物毛皮、黴菌、真菌等。
  • 德國產生物共振治療儀檢測過敏源 「高科技」or「偽科學」?
    ­  「生物共振過敏原測試」設備­  與傳統理論不同,「生物共振波」檢測方法認為,一種物質與人體多次接觸後,會產生信息的「生物記憶碼」,這種「記憶碼」就是過敏的「引信」,通過檢測共振波,就能發現人體對何種物質過敏。­  這項技術引進後,已有不少相關領域的專家稱其「聞所未聞」,與過敏理論完全不沾邊。
  • 怎麼檢查皮膚過敏源
    從醫學角度講,皮膚過敏主要是指當皮膚受到各種刺激如不良反應的化妝品、化學製劑、花粉,某些食品、汙染的空氣等等,導致皮膚出現紅腫,發癢、脫皮及過敏性皮炎等異常現象。現有的皮膚過敏原檢測方法主要有體內試驗和體外試驗兩種:  一、皮膚過敏源體內試驗  1.皮內試驗  向皮內注射少量過敏原,經過一定時間後觀察皮膚反應,根據皮膚反應的情況確定是否對這種過敏原過敏。
  • 還在做儀器檢測過敏原?國家已叫停 有醫院仍在做
    央廣網北京12月2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今年早些時候,中國之聲獨家報導了「生物物理治療儀檢測過敏原被指不靠譜」的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從德國引進的百康、摩拉兩款儀器,被各大醫院廣泛用於過敏原檢測。但有國外論文認為,此類儀器不靠譜,甚至有論文稱該技術是「偽科學」。
  • 抽血驗出「牛奶過敏」 結果不能排除或確診過敏
    牛奶過敏寶寶長大易出現哮喘、鼻炎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保健科消化科主任醫師耿嵐嵐介紹,兒童食物過敏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存在,發病率為0.02%~8%,而且近年來呈上升趨勢。牛奶和雞蛋是3歲以下嬰幼兒主要的食物過敏原,尤其是1歲以內出現食物過敏的孩子,近四成的過敏原是牛奶,三成的過敏原是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