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世事,尋真事理,抽引頭緒,不絕繹究,感謝關注《立哥繹教》
「相聲」作為我國傳統曲藝文化的一種形式,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特別是近幾年來,在郭德綱「德雲社」相聲商演的帶動下,捧紅了不少電視相聲的新星,如:嶽雲鵬、郭麒麟……等等,這些造星運動的成功,也使得「相聲」成為人們又一條走向成功之路,吸引了一大批相聲新人的加入。
「公式相聲夫婦」表現狂妄惹熱議
在這一大批新人之中,從學歷上最惹人注目的,恐怕是「公式相聲夫婦」了。據網絡新聞,這對夫婦據傳是上海交通大學工科博士,在《相聲有新人》節目中,由於其提出的「公式相聲」因為被否定而「怒懟郭德綱」,被炒爆網絡。不得不說,該夫婦在節目中的表現的確過於狂妄,廣受眾人的批評。
博士夫婦「不務正業」受質疑
其實,「公式相聲夫婦」除了表現過於狂妄之外,其作為工科博士轉行從事相聲的行業也廣受人們質疑。不少網友就提出,作為工科博士,其首要任務應該搞好自己的學術研究,然而這對夫婦「不務正業」,創造花裡胡哨的「相聲公式」,不僅是對相聲行業的不尊重,也反映出對本行業的不尊重,更是反映出高校科研管理的失敗。
社會需要更加純粹的學術研究
應該看到,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競爭越發激烈,特別是中美科技掐架,美國對我國自然科學的限制,尤其需要更多的人才,特別是高校人才,沉下心來,搞好本行業研究。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長時採訪中就曾質疑,在我們需要科技創新的時候,有多少博士願意靜下心來搞科學研究?在此方面,「公式相聲夫婦」可謂是樹立了一面反例。
學術研究呼喚「工匠精神」
對於高校來說,學術研究,可謂是一門「對上安天線,對下接地氣」的手藝,要求高校科研工作者既要有觀天相的水平,又要有使繡花針的功夫,要能夠戒除名利之心,推崇「工匠精神」,守得住貧寒、耐得住寂寞,為人類社會進步做出貢獻。
高校科研部門也應抓好三項工作
此外,高校研究管理部門也應加強研究生態的治理,一方面要給予研究者良好研究環境,一方面也要避免壞的炒作,讓研究的歸研究,讓相聲的歸相聲。具體而言,需要更加注重下三點:
一是更加重視學術研究。
目前來看,我國高校的學術研究還存在著「大而不強」的局面,高校學術研究人員雖然人數不少,但真正具有創新實力的仍是少數。這就要求著,高校學術研究需要社會各界予以重視支持,進一步引導擴大學術研究規模,為學術研究提供人才支撐。
二是更加惠及學術研究。
為什麼堂堂上海交通大學的博士夫婦會「棄研從藝」,這其實也客觀反映了高校學術研究成功之路的艱難,遠不如綜藝明星來得容易。因此,我們有必要呼籲社會資源要進一步朝自然科學等學術研究予以傾斜,讓社會更加尊重學術研究,更加惠及學術研究。
三是更加純粹學術研究。
學術研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來不得半點摻假,「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對於高校學術研究而言,我們需要更加倡導建立完善純粹的學術研究環境,加強高校學術研究的人、財、物、事等方面保障,使學術研究更加純粹,能夠讓學術研究者真正沉下心來做研究,這樣才能避免出現「博士夫婦」轉行的現象。
——以上就是立哥對「工科博士轉行說相聲」的一點看法,各位小夥伴是否也認同呢?歡迎關注並在下方留言點評!
相關延展:
兒童節將至,談談你和你的「熊孩子」怎麼相處?收下這份家長攻略
四國編程能力大比拼,中國學生排名落後!未來需避開哪些「坑」?
重慶這所學校堪稱「中學航母」,不是「一三八」,卻經常「霸榜」
(聲明:本文屬《立哥繹教》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文中圖片引自網絡,如有不當,敬請聯繫刪除,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