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博士投身相聲事業,折射出利益的驅動?還是學術研究的失敗?

2020-12-15 立哥繹教

接續世事,尋真事理,抽引頭緒,不絕繹究,感謝關注《立哥繹教》

「相聲」作為我國傳統曲藝文化的一種形式,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特別是近幾年來,在郭德綱「德雲社」相聲商演的帶動下,捧紅了不少電視相聲的新星,如:嶽雲鵬、郭麒麟……等等,這些造星運動的成功,也使得「相聲」成為人們又一條走向成功之路,吸引了一大批相聲新人的加入

「公式相聲夫婦」表現狂妄惹熱議

在這一大批新人之中,從學歷上最惹人注目的,恐怕是「公式相聲夫婦」了。據網絡新聞,這對夫婦據傳是上海交通大學工科博士,在《相聲有新人》節目中,由於其提出的「公式相聲」因為被否定而「怒懟郭德綱」,被炒爆網絡。不得不說,該夫婦在節目中的表現的確過於狂妄,廣受眾人的批評。

博士夫婦「不務正業」受質疑

其實,「公式相聲夫婦」除了表現過於狂妄之外,其作為工科博士轉行從事相聲的行業也廣受人們質疑。不少網友就提出,作為工科博士,其首要任務應該搞好自己的學術研究,然而這對夫婦「不務正業」,創造花裡胡哨的「相聲公式」,不僅是對相聲行業的不尊重,也反映出對本行業的不尊重,更是反映出高校科研管理的失敗。

社會需要更加純粹的學術研究

應該看到,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競爭越發激烈,特別是中美科技掐架,美國對我國自然科學的限制,尤其需要更多的人才,特別是高校人才,沉下心來,搞好本行業研究。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長時採訪中就曾質疑,在我們需要科技創新的時候,有多少博士願意靜下心來搞科學研究?在此方面,「公式相聲夫婦」可謂是樹立了一面反例。

學術研究呼喚「工匠精神」

對於高校來說,學術研究,可謂是一門「對上安天線,對下接地氣」的手藝,要求高校科研工作者既要有觀天相的水平,又要有使繡花針的功夫,要能夠戒除名利之心,推崇「工匠精神」,守得住貧寒、耐得住寂寞,為人類社會進步做出貢獻。

高校科研部門也應抓好三項工作

此外,高校研究管理部門也應加強研究生態的治理,一方面要給予研究者良好研究環境,一方面也要避免壞的炒作,讓研究的歸研究,讓相聲的歸相聲。具體而言,需要更加注重下三點:

一是更加重視學術研究。

目前來看,我國高校的學術研究還存在著「大而不強」的局面,高校學術研究人員雖然人數不少,但真正具有創新實力的仍是少數。這就要求著,高校學術研究需要社會各界予以重視支持,進一步引導擴大學術研究規模,為學術研究提供人才支撐

二是更加惠及學術研究。

為什麼堂堂上海交通大學的博士夫婦會「棄研從藝」,這其實也客觀反映了高校學術研究成功之路的艱難,遠不如綜藝明星來得容易。因此,我們有必要呼籲社會資源要進一步朝自然科學等學術研究予以傾斜,讓社會更加尊重學術研究,更加惠及學術研究。

三是更加純粹學術研究。

學術研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來不得半點摻假,「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對於高校學術研究而言,我們需要更加倡導建立完善純粹的學術研究環境,加強高校學術研究的人、財、物、事等方面保障,使學術研究更加純粹,能夠讓學術研究者真正沉下心來做研究,這樣才能避免出現「博士夫婦」轉行的現象。

——以上就是立哥對「工科博士轉行說相聲」的一點看法,各位小夥伴是否也認同呢?歡迎關注並在下方留言點評!

相關延展:

兒童節將至,談談你和你的「熊孩子」怎麼相處?收下這份家長攻略

四國編程能力大比拼,中國學生排名落後!未來需避開哪些「坑」?

重慶這所學校堪稱「中學航母」,不是「一三八」,卻經常「霸榜」

(聲明:本文屬《立哥繹教》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文中圖片引自網絡,如有不當,敬請聯繫刪除,謝謝合作。)

相關焦點

  • 讀了12年的工學博士 他現在要用「有限元」研究相聲
    坐在上海交通大學一個安靜的咖啡館裡,他說,自己的長相沒有特點,不好看也不算難看,這對於一名立志從事相聲事業的人來說,簡直是最大的打擊。他是在交大讀了12年的工學博士,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研究相聲,引入「有限元」來表示相聲的「笑果預期」,還計算出一系列與之匹配的參數,用於相聲的具體笑果分析,並可以指導創作出更多笑果十足的原創作品。
  • 【月旦評】謹將此文獻給---- 「新工科建設助力相聲新時代發展第一人」 ---李宏燁
    >---李宏燁 註:「新工科」建設:2017年2月,為加強國家創新力量,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於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的通知》,此後各地高校開始推進。  「新工科建設助力相聲新時代發展第一人」,這不是他對自己的稱號,他在相聲的開場只專門提及了「我們是來自上海交大的博士夫妻」,但我想李宏燁和鄭鈺的出身無愧於這個稱號,這兩位來自上海交通大學材料學的博士上來就自信滿滿的給郭大爺帶了三個大禮---校園相聲學,相聲的有限元,邏輯搞笑實錄(李宏燁個人微博:包括絕版書一本),並且對成天忙於接活的郭大爺不知道他兩的大名表示了遺憾
  • 交大博士自稱高級相聲,直呼于謙大名,手指郭德綱怒懟:咱走著瞧
    交大博士自稱高級相聲,直呼于謙大名,手指郭德綱怒懟:咱走著瞧博士和相聲,聽起來似乎完全不沾邊的兩樣事物,還真就聯繫在了一起。上海交通大學的一對博士夫妻,就從工科博士轉成了專業說相聲的。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還參加了郭德綱老師的《相聲有新人》。
  • 上海交大工科博士夫婦說相聲,每12秒觀眾就爆笑一次
    這是上海交大跨年晚會上,一對博士夫妻所表演的一段原創相聲《石器時代》。觀眾在這一場僅有734秒的演出裡共笑了61次,相當於每12秒就有一次笑聲,35.2%的時間都有人在笑或鼓掌。男博士叫李宏燁,女博士叫鄭鈺,兩人都在上海交大學習材料加工專業。想當初一場迎新晚會、一場排球比賽再加一場籃球比賽,李宏燁追到了比他小一級的鄭鈺。
  • 相聲有新人公式相聲,開了專場的上海交大博士,現在怎麼樣?
    交大博士叫板郭德綱一對高學歷的夫妻,自稱是發明了一種名為公式的相聲,叫笑果語氣總公式,他們以這個公式創作了很多的相聲。在他們上場時那個名叫李宏燁的博士就很自以為的問郭德綱:您不認識我是吧?郭德綱很巧妙地化解了尷尬:今天你讓我認識認識,李宏燁並且送了郭德綱三本書。
  • 起底交大博士相聲夫妻:姜昆讓相聲走向全國,郭德綱卻自娛自樂
    第三,不尊重觀眾,這表現在他們的颱風上面,相聲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表演形式,至少要站有站相,所謂的颱風正、表演穩。博士夫妻的丈夫李宏燁整個表演側立、斜腿,表現出對觀眾的不屑一顧,當然難得認同。這一點,他妻子張鈺表現得就比較穩重和得體。
  • 交大博士夫妻講「公式相聲」,現場與郭德綱打嘴仗
    (大衛哥也是交大博士生,不想吐槽母校,但要吐槽下這對博士夫妻,博士是博學之士,博士標誌一個人具備出原創成果的能力或學力,是最高級別的學位。從這點來看,這兩位可能難以稱之為真正的博士,希望以後商演不要總是打著母校「交大」的光環,而是通過自身努力去為母校爭光。
  • 《相聲有新人》博士夫妻diss郭德綱不懂相聲,氣焰被郭德綱秒滅了
    昨晚播出的《相聲有新人》這才發現郭德綱真的很嚴格,因為郭德綱聽過那麼多相聲,第一次知道相聲的笑點還能用公式計算的,公式相聲還有人情嗎?冷冰冰的有意思嗎?兩位交大博士夫婦鄭鈺和李宏燁厲害了,直接開撕了。有沒有哪位學霸來解答一下兩位衣服上的相聲公式?反正一般人真的是不知道,終於知道為什麼說,博士結婚難的原因了因為他們的思維真的不同於正常人,非要用自己自以為是的本領研究,用對地方可以,用錯地方就是笑話。相聲是沒有公式的,但是可以有規律尋找的,博士夫妻說的是相聲嗎?
  • 「思想界」學術建制&學術腐敗:落馬博士翟天臨暴露出學術界怎樣的...
    翟天臨的學術不端醜聞,一方面暴露出我國高校藝術教育中創作實踐和學術研究互相混淆、互相遷就的現狀;另一方面,名人、權貴到名校鍍金背後,還隱藏著大學用學術資源(文憑)交換其他社會資源的利益鏈條。以創作實踐為主的藝術專業,有必要開設博士學位嗎?
  • 自創「公式相聲」,指點郭德綱的交大博士,真的懂相聲創新嗎?
    相聲界有一對夫妻自打進入大眾視野就一直暢談相聲創新,說自己的這套公式相聲能讓觀眾3秒一大笑,6秒一鼓掌,無論什麼人只要用到這個公式都能創作出讓人爆笑的相聲劇本。但是,這二位將相聲這類的創作型的藝術研究成了冷冰冰的公式,將快樂變成了可複製的模板,這樣的創新形式真的獲得了大家的認可嗎?
  • 《相聲有新人》博士夫妻向于謙道歉?否認200萬融資
    這兩天刷爆網絡的,除了著名演員分手之外,還有一個《相聲有新人》的節目片段,一對上海交大的博士夫妻鄭鈺和李宏燁上臺說了一段相聲,在之後的點評環節不太如意,情緒較為激動,基本上就要和評委郭德綱吵起來了。經過兩天的網絡發酵,這位工科博士形象已經和自大輕狂、眼高手低畫上了等號。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8月13日,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電話採訪時,李宏燁對在與郭德綱互懟過程中波及于謙表示後悔,並向于謙致歉。李宏燁說,自己從小就愛說話,而且脾氣大。這次上節目,本想和郭德綱好好交流一下的,沒想到你一句我一句就成了那個效果。
  • 交大博士自創「公式相聲」叫板郭德綱,逼得于謙連夜算公式?
    讀書的時候知道理科有公式,按點得分,卻沒想過相聲居然還有公式。交大博士鄭鈺、李宏燁夫妻倆將公式搬上了相聲舞臺,創造了「公式相聲」,自稱可以通過公式計算觀眾笑點,哪一段該笑,哪一段笑多久都可以通過公式來驗證。
  • 交大博士公式相聲李宏燁能否帶來與傳統相聲不一樣的新相聲
    李宏燁是個天津人,上海交大的博士,他妻子也是博士,倆人搭檔說相聲。先在上交大校園走紅,後來視頻傳到網上,成為網紅。李宏燁自稱自己的相聲是公式相聲,就是完全可以套路化,比如幾分鐘抖個包袱,加個梗什麼的。李宏燁還就這理論寫了書,頗有博士範。
  • 于謙在上海說相聲列出三個公式,交大博士夫妻不臉紅嗎
    德雲社風風雨雨走過了這麼多年,可以說把相聲事業發揚光大。一路走來,郭德綱把德雲社帶領出了國門,深受海外華人華僑的喜歡。這可以說是對當年打擊郭德綱的人最好的回擊了。當然了,這還是要歸功於郭德綱對他的調侃,關于于謙的段子可謂是德雲社的粉絲能講上一天一夜都不帶重樣的。他的三大愛好,家裡的富有,父親的職業和稱號,還有于謙他媳婦和生活,兒子的姓氏,那真是多的數不清呀。
  • 利益驅使致師生關係變味 博士培養過程被指功利化
    有業內人士認為,由於各種複雜的原因,目前,中國的學術體制被附著太多的利益,而擁有「研究入門者」以及「學生」雙重身份的博士生,在很多時候正在徹底淪為利益的末端、學術的草根。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巨大的利益以及異化的制度推動下,在博士生的培養過程中,學術不端、學術腐敗的潛流正在暗中湧動。
  • 清華博士說相聲:採用三段體 更像是論文
    除了相聲演員,李寅飛還是清華博士,這樣的雙重身份,讓他對很多問題都有更獨到的看法。  作為北京孩子,李寅飛和大逗相聲想通過相聲把北京這個城市的多元文化呈現給大家。  跟其他相聲演員相比,我們沒什麼壓力,因為不論知名度還是別的,確實都不在一條線上。  要說壓力大,僅僅是希望把這個節目演得更好,能夠帶動現在新一代相聲人的朝氣和一些新的表演手法和表演理念。
  • 德雲社場場爆滿,而公式相聲卻銷聲匿跡?交大博士現在怎麼樣了?
    對待其他的事情郭德綱先生可能並不能做到非常的完美,但在專業相聲當中,郭先生是認真的,早前那對拿著「公式相聲」在《相聲有新人》的舞臺上與郭德綱先生「叫板」的那對博士生夫婦過得怎麼樣了,這對高學歷的相聲人在相聲的圈子裡也開始壯大,都知道,在德雲社當中角兒們的學歷都不是很高,包括郭德綱先生自己在內,多數都是初中高中畢業,在這些學歷面前那些碩士生博士生還是挺佔據優勢的
  • 穗近千博士籤名反對學術腐敗
    南方網訊 昨天(5.19),廣州近千名博士聚集英雄廣場籤名反對「學術腐敗」。有博士直指廣州學術界也非淨土,呼籲廣州不能對學術腐敗手軟。     昨天上午,1000多名中小學生與市民在英雄廣場上與博士們一起見證反對學術腐敗的籤名儀式。
  • 公式相聲李宏燁博士怒懟翟天臨,卻全是「病句」、讓人貽笑大方
    當然在極其發達的網絡時代,就算不是同行,凡是存在「利益糾葛」或「損人利己」的炒作點,其仇恨往往也小不了。舉個例子說,交大博士、公式相聲的「創始人」李宏燁,本是理工科的專業博士,卻說了「相聲」(至於他說的是不是相聲,大家有不同觀點、有觀點分歧,因此在此加了引號,知名相聲大師郭德綱認為:李博士說的不是相聲、不屬於相聲這個行當),他與郭德綱之間的「仇恨」就不小,李宏燁時常在網上批評郭德綱和德雲社,這是多大的仇多大的恨?
  • 在節目叫板郭德綱,說「公式相聲」的交大博士夫妻,現狀如何了?
    幾年前,曾經有過一檔專屬於相聲的節目,德雲女孩必追的《相聲有新人》,在我們在這個節目上看到了很多精彩的表演,甚至也了解到了很多平常不常見的相聲演員,可愛的竇晨光,還有十分好笑的師爺謝金,都讓人捧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