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三心二意」的能力?不要打擊孩子的信心和樂趣

2020-12-25 可馨育兒說

文/可馨育兒

從一般意義上講,集中注意力一心一意的去做事是有道理的,而注意力的集中和注意力的分配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

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通常要在短時間內做許多工作,要注意的問題也比較多,特別是在處理一些較為複雜的事情時,比如,做飯、開車、打字等,都需要人們將注意力進行分配,否則就會手忙腳亂、無所適從。可馨育兒說,孩子的學習也不例外,同樣需要他分配好自己的注意力,學會「三心二意」。

如何培養孩子「三心二意」的能力?不要打擊孩子的信心和樂趣

我們拿孩子上課這件事來說,他需要認真聽老師講解,也要認真記筆記,還要進行思考。這都是需要他對自己注意力進行合理的分配,如果分配不當就會影響他的聽課效果。

而且,孩子的分配好注意力後,他也能更專注地去做事情。比如,孩子在畫畫時,他需要一邊看著參照物,一邊用手作畫,還要調製顏色,並用大腦思考顏色是否合適,形狀構造是否合適。當他將注意力合理地分配到這幾件事情上時,他就能夠更好地畫畫了。

另外,孩子如果能夠將自己的注意力合理分配好,他不但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去做事,還可以提高自己對事情的響應速度,提高協調性和記憶力,更富有創造力。

因此,我們要鍛鍊孩子的注意力,也要鍛鍊孩子分配注意力的能力。

1、從日常教會孩子合理分配注意力

我們可以從日常中鍛鍊孩子分配注意力的能力,畢竟無論能力多麼強都是要回歸到生活上的。比如,我們可以建議孩子一邊散步一邊背課文,邊做家務邊聽英語聽力,邊吃東西邊看書……長此以往,孩子對注意力的分配能力就會逐漸提高,能夠達到一心兩用的程度。

2、根據孩子的年齡,分階段的進行「一心兩用」的訓練

科學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時有限的。但是為什麼有的人能夠一心兩用,甚至是一心多用呢?這些並不是他天生就會,也是通過後天培養出來的。因此,我們要從小就教導孩子掌握分配注意力。為此,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分階段的進行「一心兩用」的訓練,以培養出他對注意力的分配能力。

三歲以前的孩子由於身體發育的問題,不適合做過於激烈的運動,我們可以讓他一邊聽兒歌一邊拍手或跳舞;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讓他一邊背誦兒歌一邊玩玩具,一邊走路一邊數數……

另外,我們也不要強迫孩子去做這種訓練,最好還是引導孩子去做,營造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吸引孩子去嘗試。

3、讓孩子同時做的事不要太複雜

我們在訓練孩子的一心多用的時候,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拿來組合的。一定要合理的進行組合,比如,簡單和簡單、簡單和稍難、簡單和困難。不要出現兩個事情都很困難的,這樣會打擊孩子的信心和樂趣,讓他不再願意嘗試。

最好其中一件事是孩子熟悉的事情,這樣至少有一件事是孩子比較熟悉、簡單的,這樣他才能有可能分配好注意力,將兩件事都做好。

相關焦點

  • 孩子做事三心二意?如何培養孩子的注意力,養成專注的品質?
    當然,孩子注意力容易被分散,缺乏必要的自制力,這也是正常的現象,每個孩子都有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但是父母應該及時地給予引導,培養他們的專心致志的習慣,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種專心的習慣,專心致志的學習,才可能達到良好的效果。才有可能在日後對自己的事業全心的投入,不易被其他事情幹擾。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幫助孩子養成專注的品質呢?一、幫孩子克服三心二意的毛病。
  • 孩子做事總是三心二意
    由於成人的控制能力強,所以很快會有一個選擇。但是孩子的控制力是比較弱的,所以不容易控制。  關於注意力,對於孩子以後成長、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所以家長應該對孩子進行注意力的培養。     關鍵幫助  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注意力,父母需要營造適宜的環境,巧妙利用孩子的興趣點。  招數一:營造好的環境。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差,家長在給孩子講故事、和孩子一起做遊戲的時候,要儘量在安靜簡單的環境裡面。不要有電視機的聲音,或者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出現糖果等。同時家長也要注意,孩子在專心做一個事情的時候,不要去打攪他。
  • 孩子自律能力差?了解這三招,培養孩子專注力和自律能力
    當然,也有一部分家長暗自竊喜自己的孩子非常自律,不用家長監督和催促,他們就能按時完成功課,非常自覺,不需要父母過多操心。其實,自律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自律的孩子更容易成功。你知道為什麼孩子自律能力差嗎?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習慣?
  •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做事專注、堅持的能力
    這是由孩子自身的發展規律決定的,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和老師都應意識到這種注意力的局限性,不要違背孩子的生理基礎來強迫孩子做一些他們無法做到的事情。在孩子學習與成長的道路上,家長應和孩子一起選擇適當的目標並堅持下去。有的家長太過急躁、認識比較片面,看到孩子無法長時間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就覺得孩子三心二意、沒有毅力,實際上這大大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範圍。
  • 培養孩子專注力,注意這三點,學霸必備的能力
    想要孩子學習好,專注力至關重要。無論學習任何東西,認真專注地投入進去,對於小孩子來說,常常是一種無法維持太久的狀態。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有三點需要注意的地方,來跟小7一起學習一下吧!有的孩子可以一口氣寫完作業,有的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聽到門外電視裡放了動畫片,立刻就坐不住了,結果三心二意,寫作業速度慢了不少不說,還有很多明顯的錯題!這就是孩子抗幹擾能力的差異。抗幹擾能力是能夠在訓練中培養出來的。不過,可不是讓你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故意開大電視聲音,這樣只會打擾孩子哦。
  • 娃獨立思考能力欠缺?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
    可愛的女兒用稚嫩的小手小心翼翼地剝著雞蛋,還把雞蛋皮都堆在一起,從中不難看出孩子懂禮貌,孩子都是可愛的,剝開一半還忍不住吃上一口,又繼續剝。許多網友看了以後都紛紛點讚:如此可愛,如此乖巧的孩子。從中也可以看出父母在孩子的生活習慣方面的教育與培養上花了不少心思,這麼小的孩子就可以自己動手吃飯。作為父母應該如何鍛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呢?
  • 孩子培養;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就會鬱鬱寡歡,悶悶不樂,甚至有的孩子走極端,給家庭帶來天大的災難。由此看來,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讓他們的內心變得強大,讓他們具備有抵抗來自生活的挫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 如何培養孩子的上進心?父母要激勵孩子自信心,不要語言打擊孩子
    就是指進取心,奮發向上、積極進取之心,其實是對人的發展需求,只要始終保持一種發展的意願和努力,就是有上進心。 上進心是人們要求進步、不甘落後的心理意願,是人們勇於開拓、不斷前進的內在動力,是人們堅持理想、追求作為的思想信念,是引領人們不斷謀求發展的精神導向與動力源泉。
  • 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做事與學習的能力
    看來我今天應該為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寫點文字了。  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培養他的專注力,可以用下面三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不破壞就是較好的培養。    自從養育了二寶,我觀察到「專注力」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而且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這種能力很強,比如,孩子吃奶的時候,那專注勁兒簡直是達到了「忘我」的境界。再比如,孩子對一種玩具或一種顏色感興趣,就會眼盯著一直看,一直看,等會抓了,還會意志力頑強地去抓去要,不達目的不罷休。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需要培養孩子團體溝通的能力
    培養孩子團體溝通的能力孩子的意見雖然在成人眼中可能幼稚,但是必須多多肯定他的努力、讚賞做得好的地方,才能有效增強這方面的信心。現代社會對於團體溝通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面對團體溝通的機會也來得越來越早。由於社會步調及工作節奏快速,若不能有效了解他人的興趣,並清楚說明自己想法的人,往往很容易失去許多發展的機會。
  •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數學的思維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數學的思維能力(王老師談對孩子的教育19)原創:三丫講故事數學是我們身邊的一門科學,它離我們很近,幾乎沒有一天能離開數學。是嗎?我怎麼不知道?請看啊——吃飯了要不要放桌子?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呢?怎樣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數學呢?就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家長和老師必須面對的現實。思維能力不是天生的,它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不斷發展成熟,不斷擴展延續,不斷發散出去,形成網狀,層層深入。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急躁,要不斷引導,啟發,使孩子的思維與引導者的思維同步,形成一種精神默契!
  • 如何在遊戲中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而在生活中,雖然大多數孩子並不需要特別的指導就能學會社交技能,但仍有一些孩子在社交和溝通理解上存在障礙。如何提升孩子的社交技能,幫助孩子建立友誼,這是當前很多家庭面臨的共同難題。那麼我們到底要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技巧呢?其實,遊戲就是非常有效的一種居家幹預方式。一.遊戲幹預的好處:1.遊戲可以培養孩子與人的情感連結,學會觀察,並且感受遊戲的氛圍及樂趣。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幼兒今後的生活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但現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於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境。一.家長一定要有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識。家長愛孩子,這是無可厚非的,但要用正確的方法來愛孩子,不要溺愛。
  • 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心態、抗挫能力,不要讓悲劇再發生了
    如果孩子能從小培養出積極樂觀的好心態,提高孩子抗挫能力,就能讓孩子即使身處逆境也能充滿笑容和信心,跌倒後會重新站起來,百折不撓。3.不要無條件地滿足孩子願望家庭教育中,家長一定要掌握好孩子的要求和自己給予的平衡,既不能無條件滿足,也不能總讓孩子失望。真正對孩子有益的做法是鼓勵孩子通過自身努力去實現。
  • 如何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讓孩子更聰明,成為開朗、有條理的人
    我們掌握和運用這些思維形式和方法的程度,也就是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高的孩子,學習能力也會不錯,同時也讓孩子判斷力強,更有主見,處事靈活、做事嚴謹,也會更加的活潑開朗。 我們首先要知道,邏輯思維是隨著我們對事物的認知不斷地增加和深入而逐步成長的,這種能力通過不斷地培養和鍛鍊是能夠不斷地增強的。 接收同樣的知識,有的孩子表達能力強,善於溝通,做事情有條理,可有的孩子溝通困難,詞不達意,做事情條理差,學東西也很慢。這些都是邏輯思維能力決定的。
  • 圍棋幫助培養孩子耐心和耐挫折能力
    然而還有一些家長和孩子,對輸贏淡定從容,從長計議,家長的教育決定了對孩子的輸贏表現,以及孩子耐挫力。 不是說這些家長完全對輸贏無感,而是他們給孩子更多耐心,對孩子學習圍棋的目的認識得更加宏觀,要贏也要輸,贏要贏在孩子更細心更果斷,輸要在過後告知孩子哪裡出錯,需要改正,要有第二次挑戰的欲望和信心。
  • 幼兒園孩子同樣了不起!娃8歲前很重要的能力,家長不要忽視了
    執筆:曉陽定稿:西西每一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長大後成為人生贏家。所以在幼兒時期毫不吝嗇自己的金錢和時間,去培養孩子各種能力和多方面的特長。所學習的課程五花八門,不勝枚舉,大多都是一些音樂、數學、跆拳道之類的常規課程。
  • 父母必修課:如何培養提高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所以,學會如何培養提高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已是每個父母必修課。父母把工作和學習當成苦差事,孩子又怎麼能「學好呢」。父母的觀念不轉變,勢必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所以,父母應該先給自己降降壓。別回到家一見面,就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尤其不要催促和批評,先平復一下孩子一天緊張的神經。在孩子學習時,不要自我娛樂,如果可以拿本書看看最好。別把平時的考試成績和結果看得太重,更不要拿孩子和別的同學做比較。
  • 如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父母應引導孩子,培養孩子思考和動手能力
    如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作為父母,面對孩子的時候,肯定都會有同樣的感受,那就是孩子總會「胡思亂想」,每天都會有無數奇怪的問題,比如:天上為什麼會有太陽?開水為什麼是燙的?爸爸和媽媽為什麼長得不一樣?等等。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吃飯的能力?
    那麼,家長們有沒有反思過為什麼別人家孩子用餐時聽話乖巧,自家娃兒一到吃飯時就「雞飛狗跳」呢?這其中的原因,很可能是你沒有從小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而兒童的餐桌禮儀就是從讓他學會獨立吃飯開始的。孩子獨立吃飯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獨立吃飯的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