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兒
從一般意義上講,集中注意力一心一意的去做事是有道理的,而注意力的集中和注意力的分配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
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通常要在短時間內做許多工作,要注意的問題也比較多,特別是在處理一些較為複雜的事情時,比如,做飯、開車、打字等,都需要人們將注意力進行分配,否則就會手忙腳亂、無所適從。可馨育兒說,孩子的學習也不例外,同樣需要他分配好自己的注意力,學會「三心二意」。
如何培養孩子「三心二意」的能力?不要打擊孩子的信心和樂趣
我們拿孩子上課這件事來說,他需要認真聽老師講解,也要認真記筆記,還要進行思考。這都是需要他對自己注意力進行合理的分配,如果分配不當就會影響他的聽課效果。
而且,孩子的分配好注意力後,他也能更專注地去做事情。比如,孩子在畫畫時,他需要一邊看著參照物,一邊用手作畫,還要調製顏色,並用大腦思考顏色是否合適,形狀構造是否合適。當他將注意力合理地分配到這幾件事情上時,他就能夠更好地畫畫了。
另外,孩子如果能夠將自己的注意力合理分配好,他不但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去做事,還可以提高自己對事情的響應速度,提高協調性和記憶力,更富有創造力。
因此,我們要鍛鍊孩子的注意力,也要鍛鍊孩子分配注意力的能力。
1、從日常教會孩子合理分配注意力
我們可以從日常中鍛鍊孩子分配注意力的能力,畢竟無論能力多麼強都是要回歸到生活上的。比如,我們可以建議孩子一邊散步一邊背課文,邊做家務邊聽英語聽力,邊吃東西邊看書……長此以往,孩子對注意力的分配能力就會逐漸提高,能夠達到一心兩用的程度。
2、根據孩子的年齡,分階段的進行「一心兩用」的訓練
科學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時有限的。但是為什麼有的人能夠一心兩用,甚至是一心多用呢?這些並不是他天生就會,也是通過後天培養出來的。因此,我們要從小就教導孩子掌握分配注意力。為此,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分階段的進行「一心兩用」的訓練,以培養出他對注意力的分配能力。
三歲以前的孩子由於身體發育的問題,不適合做過於激烈的運動,我們可以讓他一邊聽兒歌一邊拍手或跳舞;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讓他一邊背誦兒歌一邊玩玩具,一邊走路一邊數數……
另外,我們也不要強迫孩子去做這種訓練,最好還是引導孩子去做,營造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吸引孩子去嘗試。
3、讓孩子同時做的事不要太複雜
我們在訓練孩子的一心多用的時候,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拿來組合的。一定要合理的進行組合,比如,簡單和簡單、簡單和稍難、簡單和困難。不要出現兩個事情都很困難的,這樣會打擊孩子的信心和樂趣,讓他不再願意嘗試。
最好其中一件事是孩子熟悉的事情,這樣至少有一件事是孩子比較熟悉、簡單的,這樣他才能有可能分配好注意力,將兩件事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