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殯儀館火化工60度高溫下工作 汗溼的衣服可擰出水流

2020-12-25 安徽門戶網站

7月23日,我們將迎來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而在大暑來臨前合肥的天氣已經在「預熱」。在連續幾日36度以上的高溫悶熱天氣下,有這樣一群人卻要在最高溫度60度的環境下工作,他們就是合肥市殯葬管理處火化班的師傅們,從早晨7點上崗到下午5點半下班,一天8小時都在汗溼的衣服中堅守著,可稱得上夏天裡的最「熱」職業。

許良虎一直在爐旁盯著各項數據的運行情況,白色工作服已被汗溼透。

火化間最高溫度達到60度 穿著汗溼衣服工作8小時

走進合肥市殯儀館的火化間,一股熱氣瞬間席面而來,6個火化爐在烈火與熱風中發出轟隆聲,四周由鐵皮包裹著的牆壁散發著熱氣,整個火化間放佛一個大蒸籠,還沒站得住腳,汗珠就開始沿著臉頰從下巴往下滴。點擊圖片進入更多

在我們進去時,作為火化班副班長的許良虎並沒來得及發現,只見他正緊緊地盯著火化爐上電子控制板,檢查爐內各項運行的數據。

許良虎,這個85後小夥帶領著其他7名60後、80後和90後隊友一直奮戰在一線,為每位逝者送走最後一段人生路程。

檢查完各項數據之後,許良虎走到火化爐前,打開爐門查看裡面的情況,頓時一股熱浪撲面而來,火光映照在許良虎的臉頰上,汗珠一顆接著一顆地往下滾,身穿的白色工作服早已溼透,緊貼在脊背上。

此時,火化爐電子控制板上已顯示著爐膛溫度654度,「膛內最高溫度能達到800多度,膛外能達到60度。」火化班班長薛龍超介紹道,一般情況下,火化間都是40度以上的高溫。

為了不讓逝者家屬在高溫下久等,許良虎和他的隊友們從入夏以來,每年早晨6點多就起床,7點準時上崗,忙到中午12點下班;下午2點半繼續上崗一直忙到5點半下班。

「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衝個涼水澡,工作期間就穿汗溼的衣服,只有在中間換班的時候出來換一套乾淨的衣服。」 下班時分,許良虎脫下被汗溼上衣,用手擰了擰,一股小水流淌了下來。

相關焦點

  • 高溫下的殯儀館火化工 50℃烤驗中守候人生最後一站
    連續高溫天氣,有條件的人都儘可能待在空調房裡。但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每天在不低於50℃的環境下作業,因為工作特殊,還使用不了空調。7月16日,記者來到樂清市殯儀館,近距離了解火化工的高溫作業。殯儀館火化車間負責人徐新林說,「不過體質好的話,可以進來感受一下。」一進入火化車間,一股熱氣撲面而來。此時正好有遺體送來,徐新林和同事一起將其轉移到火化爐活動爐板上,稍做整理後便立正,向遺體鞠了一個躬,然後按下啟動鍵……站在火化爐附近,立刻能感覺到灼熱。「一般情況下,每次火化需要50分鐘。期間,火化工基本不能離步,要隨時關注燃燒情況,調整油量、風量和溫度等。」
  • 解密:殯儀館火化工的8小時
    王飈 攝   溫州網訊 夏季,呆在沒任何降溫設備的室內即使不動,也已讓人熱得受不了,如果室內增加了六七臺爐內溫度高達500℃以上的焚化爐,且還在不停地工作,那將是個怎麼樣的環境?溫州市殯儀館的火化工們每天就是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工作的,他們幾乎每人每天都要連續8小時站在焚化爐前,焚化幾十具甚至上百具遺體。
  • 怕溺水屍、24小時忍焚化高溫、採訪喪屬,我們在殯儀館工作
    在一些故事傳聞中,殯儀館工作的人要「命硬」,甚至要「孤克六親死八方」的「天煞孤星」命,才能夠抵擋這裡匯聚的陰氣和怨氣。本期顯微故事講述的是殯儀館工作人員的故事:他們有遺體整容師、殯葬司儀、火化工。他們必須直面人們驚恐避諱的死亡,他們見證了無數的生離死別,而他們的工作性質註定難以得到人們的理解和感謝。
  • 我們在殯儀館工作:怕溺水屍、24小時忍焚化高溫
    而殯儀館,是為死者服務的機構,是亡者在塵世的最後一站。某種程度上,殯儀館的工作是服務於「陰陽兩界」的,既要讓死者體面地離去,也要讓死者的家屬滿意。為死者服務的殯葬行業,在外人看來神秘而充滿禁忌。在一些故事傳聞中,殯儀館工作的人要「命硬」,甚至要「孤克六親死八方」的「天煞孤星」命,才能夠抵擋這裡匯聚的陰氣和怨氣。
  • 殯儀館火化工:爐子800℃室溫50℃還穿長衣戴口罩
    他的工作,需要長時間駐守在高溫火爐邊,忍耐著室內高達50多℃的氣溫。如果只是看到他工作時的場面,可能你會覺得他是一名高爐工人。但其實,他的這份工作,對很多人來說顯得神秘。  他,是杭州殯儀館的火化工。  那個溫度高達50多℃的操作間,就是他堅守著的生命終點站。
  • 高溫下的堅守|在900度火化爐旁守護逝者尊嚴
    近日,衡陽連續的「桑拿天」,對於工作在衡陽殯儀館火化室的師傅們來說,火化爐900多度燃燒產生的高溫,讓整個火化車間成為一個「桑拿房」,室內的溫度動輒五六十攝氏度。撿灰爐、清理爐膛……衡陽殯儀館的火化師們日日忍受高溫炙烤,在終點站送逝者走完最後一程。
  • 殯儀館火化車間主任:不怕見遺體 最怕冷漠眼神
    36歲的宋興剛是章丘市殯儀館火化車間主任,當別人問起他的工作時,他總說自己屬於民政局下屬單位。在工作中,出於職業的顧忌,他從不與人說再見,也從不主動與人握手。宋興剛說,從事殯葬行業工作的人,並不害怕天天見到遺體,最怕的是看到鄙視冷漠的眼神。在人生的最後一站,他們需要做的是把遺體處理好,送逝者最後一程,這是對逝者的敬畏。自然這項工作也會受到人們的尊重。
  • 高溫下的電焊工:60度鐵箱內工作超8小時,工作服1個月穿報廢
    「由於焊接時會產生上大量的焊花,所以穿的衣服上每天都會燒出密密麻麻的洞。正常的情況下,一件工作服可以穿上3年,在這裡,最多只能穿一個月就要報廢。」7月24日是大暑的第二天,在安徽阜陽一施工現場,滿臉汗水的電焊工張仁坤一邊喝著水,一邊介紹著工作情況。圖為7月24日,張仁坤進入箱體工作時的情景。
  • 3名大學生冒高溫當搬運 衣服每天汗溼20遍一月瘦4斤
    3名大學生冒著高溫當「搬運」大學生搬運工在高溫下搬貨物。記者楊少昆攝  新浪微博@Alison喜歡胖子:最近幾天,大家邊欣賞「武漢藍」,邊飽受「橙色高溫」的痛苦。這種天氣都是能「宅」則宅,不是跟著3個93後大學生搬運工體驗了一把高溫作業,還真的不能體會他們的辛苦!@武漢晚報  昨天下午兩點,烈日當空,武漢晚報記者在東西湖區吳家山螞蟻物流大貨倉,見到了3位大學生搬運工,吳畏、邱本彪和黃文。
  • 體驗高溫下的勞動者|電焊工王張建:「1500度高溫」下,他的焊槍口開...
    編者按:炎炎夏日,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承受著高溫「烤」驗,堅守在平凡的勞動崗位上,默默為城市做貢獻。陽光很烈,他們最美。新江蘇記者走上街頭,和他們一起勞動在烈日下。王張建在工作「呲呲……呲呲……」王張建手中有團「火」:焊條在1500℃的高溫下熔化,一朵朵火花在焊槍口綻放,隨即粗壯的鋼筋被焊接在一起。
  • 50度路面溫度下,追著高溫「烤」
    楚天都市報8月4日訊(記者胡勇謀 通訊員陳陽春 李娟)持續的高溫,讓武漢進入燒烤模式。「時暑不出門,亦無賓客至。」誰都希望能夠尋覓一份清涼,緩解酷暑中的燥熱和疲憊。可是,有這麼一群人,在一個個或固定或流動的「烤點」上,揮汗如雨,他們身上的反光背心,在盛夏裡成為一道道炫目的風景。
  • 不懼60度高溫「烤驗」 內燃機車肚子裡的檢修工
    鷹潭機務段就有一個班組,他們每天都要進入內燃機車內部進行檢修保養,機車內60多度的高溫就跟桑拿房一樣,又悶又熱。上午8:30,內燃機械組工長陳斌和工友們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今天他們要對機車的動力和冷卻系統進行清理保養。在昏暗的機械間裡,師傅們第一步就是先鬆開16個氣缸的高壓油管接頭。機械間內空間非常狹窄,零部件的位置又比較隱蔽,他們要側著身彎著腰檢查機車。
  • 每天汗溼衣服6、7件!寶寶出汗多怎麼辦?如何讓孩子健康過夏天
    夏天來了,在我們廣東,天氣特別熱,炎炎夏日的到來,讓剛升級為新媽媽的露露束手無策,帶寶寶出門走兩圈回來,孩子就滿頭大汗,一身溼噠噠的,一天要換6、7件衣服。前幾天,寶寶還長痱子了。露露說真的是累壞了。面對夏天孩子出汗多,不知道如何護理好?她很想知道如何讓孩子健康過夏天?寶寶為什麼愛出汗?
  • 交警頭頂烈日執勤,汗水把衣服溻出餿味
    進入8月以來,哈爾濱市迎來持續高溫天氣。在這個酷熱的桑拿天裡,1400餘名交警和1100餘名輔警頭頂烈日,每天至少執勤12小時,步行巡邏二三十公裡。衣服幹了溼,溼了又被蒸乾,下班時,每個人的衣服都帶著餿味。
  • 商家宣傳的洗衣機「高溫煮洗」真的好嗎?對比優缺點就知道
    一、優點洗衣機「高溫煮洗」功能一般是指90度以上水溫的洗滌程序(40度、60度等等這種還不算「高溫」,只能叫熱水洗),它最大一個作用就是能夠高溫殺菌——90度(或者有的洗衣機做到更高95度)水溫和加強水流的衝刷,達到深層去汙的作用
  • 高溫36℃,老漢中暑高燒40.5℃
    「醫生說像我那樣在烈日下的工作強度,即便是比我年輕30歲的小夥子,不及時救治也會喪命的。」伍志軍是一個嚴重中暑的病人,幸運的是,他的工友及時撥打了120。  伍志軍是省城雙墩附近工地的建築工人。7月30日5時多,他便跟工友在工地裡抬沙、運土,忙個不停。10時左右,灼熱的陽光炙烤著他,伍志軍的汗溼透了全身。「我當時已經大口喘粗氣了,但想再過一個小時就收工了,所以就想再堅持幹一會兒。」
  • 合肥主城區引進135度高溫消毒新設備 開展汛後消毒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年合肥經歷最長梅雨季,降雨量60年來最多,城區積水點以及公廁、垃圾桶等環衛設施易滋生蠅蟲和散發異味。7月29日,記者從合肥廬陽區城管局了解到,該區引進135度高溫消毒新設備,「升級」公廁消毒力度,同時對全區路面輔道、下穿橋、窨井口等積水點,以及1420餘個垃圾桶和果皮箱、120餘個垃圾車進行每天消毒兩次,保證城區公共環境衛生整潔。
  • 大雪裡的環衛工:衣服被汗打溼好幾層 一停下來就冷
    23日他們還負責一位請假的同事的歷山路上的一段,剛下過一場雨,又迎來今冬初雪,歷山路路面一片潮溼,不少路面還有積水。王大姐和老公拿著掃把鐵鍁,拖著一隻大垃圾箱,費力將清掃過的沾泥帶水的落葉鏟入一米多高的垃圾箱。  王大姐告訴記者,其實自己也感冒了,還發燒38度以上,但如果自己請假,就只剩老公一人負責三個人的工作,因此只能自己買點感冒軟膠囊吃了。
  • 67秒|室溫超過40度,衣服溼了幹、幹了溼,每天得喝七八斤水 看玻璃...
    面對持續的高溫天氣,不少人都躲進空調房享受清涼。但有那麼一些人卻在高溫環境下堅守著崗位,玻璃窯爐工就是其中之一。「我們窯爐平時裡面溫度有1580多度,外界環境80-90度,平時維護都要穿上棉衣,環境也是比較熱。」德州凱盛晶華玻璃有限公司熔聯車間熔化工長王華學告訴記者,窯爐車間內的平均室溫已經超過40度。
  • 火化工:收黑傘,過長廊,關鐵門,我在哭聲中陪逝者走完最後一程
    老何是殯儀館的火化工,因為待遇不高,又被人忌諱的原因,這座遠離鄉鎮中心的殯儀館已經很久沒有招 到過年輕人了,人手不足讓老何不得不同時擔任引導員的工作。「這是個很忌諱的工作,別人跟我說句話都覺得晦氣,你這麼上趕著來給我做採訪的,還是第一個。」當我表明來意,這位五十來歲的火化工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我沒什麼故事講給你的,來這裡的人除了沉默就只有哭聲,都是些沒有意義,全是悲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