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溺水屍、24小時忍焚化高溫、採訪喪屬,我們在殯儀館工作

2021-01-09 澎湃新聞

原創 顯微故事編輯部 顯微故事 收錄於話題#鋼筋叢林38個

死亡是人類的終極歸宿,也是平日裡人們諱莫如深的話題,人們避諱談到死亡,仿佛這樣,便可以游離在死神的目光之外。

而殯儀館,是為死者服務的機構,是亡者在塵世的最後一站。

某種程度上,殯儀館的工作是服務於「陰陽兩界」的,既要讓死者體面地離去,也要讓死者的家屬滿意。

為死者服務的殯葬行業,在外人看來神秘而充滿禁忌。

在一些故事傳聞中,殯儀館工作的人要「命硬」,甚至要「孤克六親死八方」的「天煞孤星」命,才能夠抵擋這裡匯聚的陰氣和怨氣。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的是殯儀館工作人員的故事:他們有遺體整容師、殯葬司儀、火化工。

他們必須直面人們驚恐避諱的死亡,他們見證了無數的生離死別,而他們的工作性質註定難以得到人們的理解和感謝。

以下是他們的真實故事:

文 | 李不追

編輯 | 木蒙

畢業後我給遺體整容

相比靈異事件,我更受不了那氣味

小雨 女 遺體整容師

我在殯儀館工作已經兩年了。

我大學是在重慶一專科學院讀殯葬專業,考了遺體整容師,畢業後就回家鄉的殯儀館工作了。

我為什麼選擇做這個?一方面是因為高中成績不好,考不上本科,另一方面我從小對屍體啊、血腥並不害怕,當時網上也傳聞這行收入高,一個月好幾萬,就奔著收入高、穩定,去學了。

入行以後,我才發現這行業沒大家想的那麼玄乎。

殯儀館是民政局的下屬單位,是正經的事業編制,想要進這裡工作沒那麼容易,需要通過層層考核。

此外,收入也就是當地中等事業單位的水平,沒有外面傳聞的灰色收入,更不要說上萬的月薪了。

這裡的工作還很辛苦,24小時營業,我上夜班的時候也挺多,但還沒有遇到大家幻想的「靈異」事件。

我做的是遺體整容,常常半夜三更出現在停屍房

我第一次在殯儀館見到遺體、第一次值夜班時,確實感覺到有些害怕。

以往在學校裡,我沒有見過真正的遺體,那些一般只有醫學院的學生才能接觸。我們都是用橡膠製的道具模型,再結合老師放的視頻來學習。

遺體處理一般都有流程化的步驟,比如簡單化妝、讓逝者的臉色看起來有血色,然後將他的體態擺正,為他更換壽衣。

我的日常工作環境

我們還常會遇到了逝者身上沾染了便溺的情況。

人去世後,肛門括約肌會失去力量,導致殘留在體內的糞便全部排空。一般人看到這情況會覺得噁心,但我們習慣了,會很麻利地幫助做清潔。

真正有挑戰的是一些非正常死亡的遺體。

我們這裡發生過一個比較慘的案例。死者生前是附近村的地痞,跟當地一家的兒媳婦通姦,還常對這家人進行敲詐勒索,後來就被人發現亂刀砍死在這家人門外。

這人被發現時,肢體分離、面目都無法分辨,這種就需要縫合處理,比較麻煩,都得我們來進行重新的拼接縫合。

我還接觸過一些車禍、高腐、溺水的遺體。最難以忍受的是高度腐爛的水屍,屍體泡水腫脹,裡面充斥腐敗氣體,外觀猙獰還是其次,那個氣味真的忍受不了……

怎麼說呢,聞過之後糞便都是香的。

但我師父是個很好的人,幽默、有耐心,雖然我們做的是很沉重、甚至有些恐怖的事情,我師父就是有辦法讓我放下緊張的心情。

當然,有死者家屬在的時候肯定要嚴肅點。

師父大多是傳授一些技術上的經驗給我,比如接觸遺體後一定要多洗澡、洗手,及時更換工作服。此外,還需要注意和死者家屬溝通的方式、要顯得嚴肅、莊重,還有一些人情世故。

一些親戚朋友總說「你一個小姑娘幹什麼不好幹這個」,我也確實因為這個工作不太好找男朋友,大多數人還是介意這個職業的。

最多的委屈還是來自於喪屬(死者家屬)這塊。有的喪屬很不講理,會提出一些超出我們工作範疇的無理要求、胡亂挑刺、罵人,這種情況也不算少數。

我不奢求外界能改掉對我們的偏見。我現在不主動參加婚禮,怕人家忌諱,禮到了就行。

我只希望在工作中喪屬能對我們多一些理解吧。

為提高收入,從教師轉行做殯葬司儀

做好這行要發自內心的尊重死者

馬先生 男 殯儀館司儀

我在殯儀館做了20年殯葬司儀。

以前我是一名小學教師,但沒有編制,就是大家俗稱的代課教師。當時沒有編制的教師,沒有任何福利待遇,工資只有80元一個月,低到不可思議。

做殯儀館司儀也是陰差陽錯。

當時一個熟人和我說,他可以找到關係幫我進教師編制,我就湊了一些錢給他。結果一來二去,他沒搞定教師編制,給我找了個民政局的缺口,就問我去不去。

我二話沒說,答應了。

沒想到,最後下來的是民政局殯儀館的工作。

我之前是當老師的,愛舞文弄墨,也算是個文人,結果被分配到殯葬司儀,對我來說,心理落差還是很大的。但好在入編後,收入有了很大的提升,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這份工作。

殯儀館司儀的工作不難,主要是主持追悼儀式、接待祭拜人員、組織祭拜活動、引導家屬祭拜、朗讀悼文等一系列流程。

我們殯儀館還增添了新內容:

在大屏幕上播放死者平生資料等紀念視頻。

但是要真正做好這份工作,給死者一個風光體面的告別儀式,讓家屬滿意就還是要非常用心。

我會選死者家屬進行訪談,讓他們每個人都去講述他們跟死者的故事、死者往日事跡。有的死者有宗教信仰,那就需要我注意到他信仰裡的禁忌。

然後我綜合信息寫悼文。在主持儀式時,我再根據現場情況發揮。

工作這麼多年來,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稱職的

畢竟,我還有一定文化素養,寫的悼文往往能讓死者家屬非常感動。另外,我對當地的一些傳統喪葬風俗也有深入了解,保證禮數上不出差池。

做這行,最主要的是真誠,要發自內心地去感受死者家屬的悲痛、認真了解死者,而不是只把這當做工作。

我們村地方小,我也常在追悼會上遇到熟人。可能因為我年紀大了、再加上這行幹的比較久,大家都比較尊重我、以及我的職業。

但如果是年輕人,我不建議做這行。處對象就是個大問題,即使大部分人對外都表達尊重,但內心其實也是「敬而遠之」的,畢竟我們是特殊行業。

無兒無女最適合做火化工

「大仙」都找我給別人看病驅邪

老郭 男 殯儀館火化工

我今年60,父母都已不在世,我也沒有妻子兒女,現在在殯儀館當火化工。

火化工這活兒是殯儀館裡面最累的。有編制的正式員工都不願意幹這活兒,殯儀館就從外面招臨時工來做。

大部分人都避諱殯儀館的工作。年輕力壯的人,寧願去外地打工,必將賺得多、也體面。上了年紀的人,比較怕死,更不會來這種地方了。

只有我這樣的人,無父無母、無兒無女,沒什麼好避諱就來這裡了

我結過兩次婚。第一個妻子因難產去世,大人孩子都沒保住,之後多年一直沒有再婚。

後來我的父母相繼去世。我40歲那年,有人給我介紹了一個離婚帶著兩個孩子的女人,我覺得挺好,就跟她生活在一起了。

兩個孩子大的是男孩,小的是女孩,來的時候大的剛上初中,小的還讀小學,都很惹人親,很快就改口叫我爸爸了。

我覺得,人到中年能有這麼圓滿的家庭,我這輩子也滿足了。日子過得有盼頭,人就有幹勁,我出去拼命打工,養活老婆孩子,兩個孩子後來都考上了大學。

女孩大二那年,我老婆說要去外地打工當保姆。剛開始,過年的時候她和孩子還都會帶著東西回家過年,漸漸就不回來了,孩子們和我的聯繫也少了。現在我已經完全沒有他們的消息。

雖說是結婚,其實我們也沒領證,我心裡知道他們是不會回來了。

前年村子殯儀館有人想找個光棍漢去當火化工,一打聽就問我願不願意幹,我沒啥不願意,就過來這裡做了。

火化工這個活,累是累了點,但比工地上搬磚輕鬆多了

比較受罪的地方就是,殯儀館用柴油爐子,你要守著一大排火化爐子,車間溫度非常高,容易燙傷,有時候還需要鑽爐子檢修。

我是合同工,每個月有兩千塊的工資,除此之外,有時候死者家屬也會遞一條煙之類的給我,這種領導也不管,我也就默認收下了。

我做了火化工後,村裡對我有個說法,說我這人命硬,是「天煞孤星」命:刑妻克子,父母早亡。

他們還說,我後來的女人是怕被剋死,才帶著孩子離開不跟我過了。

圖片來源於壹伴

去年還有一家人來請我,說是他家孩子得了病,成日說胡話,醫院也去過了,怎麼也不好,後來找「大仙」看。

「大仙」說是跟上了不乾淨的東西,讓找個命硬、煞氣重的人驅下邪這家人就找了我。

都是鄉裡鄉親的,對我來說也沒什麼就去幫了這個忙。自打這以後,說我「天煞孤星」的人更多了,時不時有人找我來看病驅邪。

其實我做火化工這麼久,哪有那些神神鬼鬼的事,我不是什麼「天煞孤星」,我就是個時運不太好的人。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

籤約帳號【顯微故事】原創內容

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END

故事徵集

我們關注大時代的小人物故事、各行業的一線故事。

如您有合適的作品,可將稿件直接發給fangyuanjing2019@163.com

稿件一經採用發布,即刻支付稿費。

往 期 推 薦

━━━━━━━━━━━━━━━━━━━━

顯微故事合作媒體平臺

騰訊科技 | 36氪 | 虎嗅 | 鈦媒體 | 界面新聞

Pingwest品玩 | 第一財經CBNData | 鳳凰新聞

ZAKER | 企鵝號 | 今日頭條 | 知乎 | 微博頭條

創業邦 | 澎湃 | 新浪創事記 | 前瞻網 | 網易科技

━━━━━━━━━━━━━━━━━━━━

大時代下,

每個小人物都值得被看到。

歡迎關注顯微故事

原標題:《怕溺水屍、24小時忍焚化高溫、採訪喪屬,我們在殯儀館工作》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我們在殯儀館工作:怕溺水屍、24小時忍焚化高溫
    而殯儀館,是為死者服務的機構,是亡者在塵世的最後一站。某種程度上,殯儀館的工作是服務於「陰陽兩界」的,既要讓死者體面地離去,也要讓死者的家屬滿意。為死者服務的殯葬行業,在外人看來神秘而充滿禁忌。在一些故事傳聞中,殯儀館工作的人要「命硬」,甚至要「孤克六親死八方」的「天煞孤星」命,才能夠抵擋這裡匯聚的陰氣和怨氣。
  • 對自帶骨灰盒調查:多地殯儀館稱要喪屬自行裝骨灰
    多地殯儀館要求自帶骨灰盒喪屬自行裝填骨灰  12月7日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致電陝西榆林市殯儀館,詢問喪屬是否可以自帶骨灰盒,工作人員稱,如果自帶骨灰盒,火化結束後,需要喪屬自己裝填骨灰,如果從殯儀館買骨灰盒,工作人員會負責裝填骨灰,殯儀館賣的骨灰盒價位最低為1550元,也有2000多元、3000多元等不同價位的骨灰盒可以選擇。
  • 寧鄉殯儀館停止對自帶骨灰盒的喪屬服務遭質疑 民政局責成撤回通知...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5日訊(全媒體記者 鄧豔紅)12月4日,寧鄉市殯儀館發布《寧鄉市殯儀館關於停止對喪屬自帶骨灰盒提供承接和裝灰服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稱,「為避免自帶骨灰盒因質量問題,在骨灰裝填過程中出現炸裂或損壞,有效預防安全工作隱患。
  • 高溫下的殯儀館火化工 50℃烤驗中守候人生最後一站
    連續高溫天氣,有條件的人都儘可能待在空調房裡。但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每天在不低於50℃的環境下作業,因為工作特殊,還使用不了空調。7月16日,記者來到樂清市殯儀館,近距離了解火化工的高溫作業。殯儀館火化車間負責人徐新林說,「不過體質好的話,可以進來感受一下。」一進入火化車間,一股熱氣撲面而來。此時正好有遺體送來,徐新林和同事一起將其轉移到火化爐活動爐板上,稍做整理後便立正,向遺體鞠了一個躬,然後按下啟動鍵……站在火化爐附近,立刻能感覺到灼熱。「一般情況下,每次火化需要50分鐘。期間,火化工基本不能離步,要隨時關注燃燒情況,調整油量、風量和溫度等。」
  • 解密:殯儀館火化工的8小時
    王飈 攝   溫州網訊 夏季,呆在沒任何降溫設備的室內即使不動,也已讓人熱得受不了,如果室內增加了六七臺爐內溫度高達500℃以上的焚化爐,且還在不停地工作,那將是個怎麼樣的環境?溫州市殯儀館的火化工們每天就是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工作的,他們幾乎每人每天都要連續8小時站在焚化爐前,焚化幾十具甚至上百具遺體。
  • 殯儀館建議!為防疫,喪屬儘量不要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為此,希望今報諮詢柳州市殯儀館,目前是否正常上班,是否允許舉行遺體告別會。 1月31日,記者從柳州殯葬管理處了解到,春節期間,柳州市殯儀館正常上班,各項業務均正常開展。為了加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防止疫情傳播,柳州市殯儀館也做了充分準備,對業務廳、禮廳、火化車間等工作場所每天都進行消毒,所有上崗員工都戴口罩、測體溫。同時,在大門口安排保安人員值守,要求前來辦理治喪事宜的市民必須戴口罩,並對他們進行體溫監測。只有戴有口罩且體溫正常的,才允許進入。
  • 淄博市民政局:請喪屬儘量不在殯儀館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晨報訊 1月28日,淄博市民政局發布《關於做好殯儀服務機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請喪屬儘量不在殯儀館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必須在殯儀館舉行時,只安排主要直系親屬參加。為減少人群聚集,嚴格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擴散,有效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安全,請喪屬儘量不在殯儀館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必須在殯儀館舉行時,只安排主要直系親屬參加。同時,喪屬進入殯儀館,按規定佩戴口罩,並嚴格執行山東省和淄博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措施。工作人員將在殯儀館入口處測量體溫,體溫正常者方可進入。由此造成的不便,敬請諒解。
  • 殯儀館不買骨灰盒不給火化 媒體:只見利益不見公益
    ▲殯儀館火化必須先買骨灰盒?記者切開「松木」骨灰盒發現竟是密度板。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3月底,有文章反映溫州市殯儀館存在骨灰盒強買強賣現象,「自帶骨灰盒受到百般刁難」。近日,新京報記者實地採訪了五家喪屬,兩家喪屬明確表示館內強制購買,「那沒辦法的,這個是他硬性捆綁的。」記者在切開殯儀館所售200元骨灰盒後發現,板材為密度板而非所稱的「松木」。有附近商戶表示,館內骨灰盒是自行定價,同類產品高出成本數倍。目前,溫州市民政局回應稱,已成立調查組開展調查核實。
  • 浙江溫州殯儀館強買強賣骨灰盒 一負責人被免職
    封面新聞記者 陳靜4月初,有網友爆料稱浙江溫州市殯儀館,存在骨灰盒強買強賣的情況,此事在網上引起熱議。4月9日,浙江省溫州市民政局發布通報,情況基本屬實,對溫州市殯儀館主任陳某某予以黨紀處分,對市殯儀館副主任夏某某予以免職。
  • 殯儀館骨灰盒進價6000,賣14800!自帶骨灰盒?骨灰拿回家去裝
    12月4日,寧鄉市殯儀館發布自12月6日起,禁止喪屬自帶骨灰盒。如果需要自帶的,可在殯儀館之外的地方,喪屬自己去裝填。這樣生硬的語氣和冷冰冰的規定,確實令許多網友表示:無法接受。首先,殯儀館作為政府管轄之下的事業單元,是具有公益性並且為了輔助政府職能體現,而去建立的,如果存在的商業氣息太重,這不免會令廣大市民失望,也會寒徹逝者家屬的心。試想一下,面對親人的離世,喪屬已經悲痛萬分,如果連逝去的親屬在火化之後,需要裝骨灰盒,還要被人敲竹槓,買上天價的骨灰盒,這讓人又會作何感想,殯儀館的公益性又作何體現。
  • 必須在我們這裡買骨灰盒,否則就不給你火葬
    「外面買的骨灰盒是不能拿到我們殯儀館的,你必須要到我們這裡來買。這就是潛規則,在我們這裡火葬就必須在我們這裡買骨灰盒,如果不買就要繳納200塊錢」。近日,一段關於溫州市殯儀館強買強賣骨灰盒的視頻在網上持續發酵,引起了網友們的熱切討論。
  • 廬江殯儀館有序恢復服務
    關於有序恢復殯儀館服務的通知各縣(市)區民政局、開發區民政機構,市殯儀館:自疫情防控以來,全市各殯儀館自1月27日起全面暫停了舉行遺體告別儀式、集中守靈與骨灰祭祀服務,鞏固並落實了「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工作目標。
  • 暴利「殯葬業」,老百姓直呼「死不起」,今已有殯儀館被罰款!
    最近,浙江省市場監督局對江山市殯儀館作出了處罰,沒收違法所得86624元,再加上2019年度銷售額6%的罰款651222元,共計罰款737846元。其實,江山市殯儀館之所以會被處罰,主要是由於江山殯儀館是該區域市場唯一提供遺體火化服務場所,並不存在同類經營的競爭關係,並有著絕對的市場支配地位。
  • 合肥殯儀館火化工60度高溫下工作 汗溼的衣服可擰出水流
    7月23日,我們將迎來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而在大暑來臨前合肥的天氣已經在「預熱」。在連續幾日36度以上的高溫悶熱天氣下,有這樣一群人卻要在最高溫度60度的環境下工作,他們就是合肥市殯葬管理處火化班的師傅們,從早晨7點上崗到下午5點半下班,一天8小時都在汗溼的衣服中堅守著,可稱得上夏天裡的最「熱」職業。
  • 靈鼎山殯儀館一年扔12萬個鮮花花圈,浪費超千萬元,這一現象有望改變
    靈鼎山殯儀館每天要廢棄鮮花花圈800多個,最多的一天廢棄1500多個。有關部門希望隨著環保絹花的逐步推廣使用能改善這一浪費現象。靈鼎山殯儀館將從今年8月開始推行租用環保絹花花圈,價格比鮮花花圈便宜50%。
  • 臺灣垃圾焚化代替掩埋 環保經驗值得大陸借鑑
    中新社臺中5月9日電 題:垃圾焚化代替掩埋 環保經驗值得大陸借鑑  中新社記者 鄭巧  「希望能加速推動兩岸環保交流與合作,共創環境永續新世代。」臺灣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吉在臺中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 121人昨天進入殯儀館面試
    這是由市殯葬管理處的處長、書記以及殯儀館的館長等8位殯葬行業專家組成的面試組,另有3名工作人員現場評分。殯葬管理處的書記汪建華說,因為這是南京市殯葬管理處首次對外招聘,他們對這次招聘非常重視,所以特意成立了這8個人的主考陣容,目的就是希望儘可能給應聘者一次公平競爭的機會。在面試的辦公室旁邊,是應聘者資料審查處。記者看到,每一個應聘者一進去,首先要測量身高,然後才遞交有關證件。
  • 殯儀館火化車間主任:不怕見遺體 最怕冷漠眼神
    36歲的宋興剛是章丘市殯儀館火化車間主任,當別人問起他的工作時,他總說自己屬於民政局下屬單位。在工作中,出於職業的顧忌,他從不與人說再見,也從不主動與人握手。宋興剛說,從事殯葬行業工作的人,並不害怕天天見到遺體,最怕的是看到鄙視冷漠的眼神。在人生的最後一站,他們需要做的是把遺體處理好,送逝者最後一程,這是對逝者的敬畏。自然這項工作也會受到人們的尊重。
  • 遺體火化前親友見最後一面 殯儀館稱「有煞氣」不給看
    24日上午,成都市金堂縣殯儀館一死者遺體離奇「失蹤」。當時道而來欲與死者遺體做最後告別卻未能如願的上百名親友悲痛欲絕……25日下午,記者來到成都市金堂縣殯儀館,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天,但在殯儀館的廣場上,死者的幾十名親友依然沒有離去,還在等待殯儀館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