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考,哪類學生最受益?初中教學是否會跟著改?英語培訓會迎來利好嗎?
《「指揮棒」變化,如何重新學英語、教英語》(二)
記者 黃冉 王潔
昨天,本報刊發了英語打破一考定終身的報導。高考「指揮棒」的變化,也同時引發學生、老師、家長和網友的熱烈討論,大家最關心的是,變化會帶來哪些連鎖反應,會對教育產生多大影響?
疑問
1
教學如何變?哪類學生最受益?
每個學生都是一年多考的受益者嗎?杭二中英語教研組組長江曄雯認為,對成績拔尖、自主性強的學生來說,一定是好事;但對缺乏學習主動性的學生,以往有學校統一引領和安排複習,現在強調自主性了,可能會增加難度。
江曄雯帶了很多屆學生,有的學生到高二時英語就很棒了,參加高考拿個130分不成問題,但他們不能提前考,必須等一年參加統考。如果一年多考,很多學生能提前把英語「解決」掉,剩下時間專心複習其他科目。
一年多考會降低偶然性,讓成績拔尖的學生失去優勢嗎?江曄雯不認同這一觀點。與此同時她更關注課堂:「很可能到了高三,我班上一部分學生英語已經考完,一部分學生還有進步空間,這時我的課堂應該如何調整?不同學生應該如何教?」江曄雯認為,這是老師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她建議向西方國家學習——在英語課實行走班制,不同程度的學生接受更個性化的教學。
高考直接影響高中教學。對初中來說,是否會跟著變?建蘭中學校長饒美紅坦言,高考改革對初中影響不大,如果中考跟著高考改,那麼初中英語教學才會跟著改。
疑問
2
考試節奏改變,學生如何跟著變?
新政策針對2017年參加高考的學生,也就是目前在讀初三的學生。聽說自己高考時將取消外語統考,建蘭中學301班的郭熠辰覺得對自己影響蠻大。
郭熠辰說,雖然考試機會多,壓力沒那麼大了,但多次考試必然加重學業負擔。她覺得,英語不像數理化,只要掌握了方法和公式就不易忘記,英語需要背誦記憶,往往要在考前集中時間複習,比如記單詞、背語法。「最明顯的是打亂了學習、複習的節奏和方法。」郭熠辰解釋說,以後每次英語考前都要一輪完整複習,勢必增加時間,原本能用在其他學科上的時間肯定減少了。
「好處是考試壓力小了,但可能學校體制會跟不上。」302班的李悅康有點擔憂:「高考統考模式已經那麼多年了,各校和老師都形成了完整、成熟的複習模式,如今節奏打亂,學校又要重新適應,可能需一段時間探索。」
建蘭的這兩個學生英語成績都不錯,中考120分的卷子能考到112分左右,英語算得上優勢學科。如果一年多考,優勢會被弱化嗎?「英語需要長期積累,如果基礎弱的同學想通過一年多考拿好成績,平時就要花更多時間。這樣花在其他學科的時間就少,成績會有影響吧。」郭熠辰很坦然。
疑問
3
一年多考對培訓機構是利好嗎?
英語一年多考,對培訓機構會產生什麼影響?
不少培訓機構老師認為,英語並未退出高考,只要它的分數還計算在高考總分裡,英語培訓不僅依然有市場,還是個大機遇。當然,隨著政策調整,培訓「風向」會有變化。
「我覺得以後高一高二學生參與英語培訓的人數會增加。」櫻花外語的李潤以2009年聽力改成一年雙考為例說,當時學生家長覺得,如果提前培訓聽力,高三第一次聽力考試中就拿高分,之後複習就能把聽力放一放,騰出更多精力複習。同理,英語一年多考,學生也會追求「提前量」。
「隨著考試次數增多,培訓人群將會更多樣。」新東方的熊少波也以聽力改革做類似推論。聽力一考制之前,平時聽力成績不錯的學生沒有培訓需求;實行一年雙考後,偶然因素少了,聽力平均分被推高了,這對聽力成績好的學生來說是一種壓力,比如第一次考試考了28.5分,第二次總想衝擊30分,而往往這1.5分是瓶頸,所以這部分學生就有了培訓需求。此外,過去聽力培訓的旺季是春季,因為臨近高考。隨著聽力次數增多,秋季聽力培訓也有很大市場。總結起來,英語一年多考後,會有更多英語成績不錯的學生參加培訓,畢竟高考增加1分,全省排名可能提高近千位。
延伸
段位制代替計入總分制
網友的觀點很值得思考
一年多考,看似減輕了壓力,但不少網友認為,英語成績仍然計入高考總分,除非學生考滿分,否則誰也不會輕易放棄下一次考試,誰也不敢在平時有絲毫鬆懈。有網友提議:「何不嘗試段位制錄取?把英語成績作為一個報考標準,比如英語110分以上的學生就可以報考『211』大學,100分以上就可以報考一本院校,以此類推。」
這個方案也得到了江曄雯認可。她認為,大學招生時可以有更多自主權,「如語、數是必考科目,英語可以用等級來區分,考A級可以報重點大學,考B級也可以報考重點大學,但不能報考英語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