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最強生物水熊蟲,能在真空下生存,卻成為全球變暖的受害者!

2020-12-22 科技爆發點

地表最強生物水熊蟲,能在真空下生存,卻成為全球變暖的受害者!

我們在生活當中有很多可做保護環境的標語,對於我們來說這已經成為了生活當中的一個口號而已,真正的保護環境似乎從來沒有人落實真正的做過,或許在未來直到有一天,保護環境的問題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才會足夠引起人們的重視,在近幾年的時間內,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也變得越來越嚴重,全球變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變得越來越多。

還記得在2019年的夏天,印度的溫度突破了40攝氏度,科威特等一些地區達到了50甚至60攝氏度以上,這樣的高溫天氣讓很多人都無法承受,甚至已經出現了熱死的現象。在2020年,人類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熱的1月份,全球變暖的現象變得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南極的氣溫已經突破了20.75攝氏度,這樣的高溫讓人無法想像南極的冰川會以怎樣的速度融化。

這些變化導致作為直接的結果就是,南極生物的家園消失,給這些生物帶來滅頂之災。曾經在紀錄片當中有這樣的記錄,海象應該是在水裡遊泳生活,但是它們卻鋌而走險爬到了巖壁之上,在這懸崖上每移動一步都非常的困難,但是為了生存下去它們只能繼續向前攀爬,最後在體力耗盡的情況下,從80米的巖壁之下重重地摔在地上。

它們之所以會爬上巖壁冒如此大的風險,是因為它們曾經可以在冰面潛水覓食,在回到邊上休息,但是在氣候變暖冰雪消融之後,它們失去了可以覓食的區域,只能翻過巖壁到達另一端去覓食再回到島上休息,這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小島,成為了海象們唯一的棲息地。

這樣的現象不僅僅出現在南北兩極地區。在紐西蘭海邊突然出現了大量的貽貝,也就是青口,據悉這些一倍的數量高達50萬之多,最重要的是這些貽貝竟然全部都是開口的,這也就意味著它們已經熟了。生物科學家認為,這是由於紐西蘭進入了高溫天氣,在中午退潮之後這些貽貝就直接被暴露在了陽光之下。

水熊蟲被稱為地球上生命力最為頑強的生物,它可以在極寒真空脫水的情況下生存下來,甚至連宇宙射線也不能將其殺死,就是這種生命力極強的生物,也成為了全球變暖的受害者。丹麥的一種水熊蟲,如果溫度超過了37.7攝氏度,可能就會徹底死亡。現在地球上的極端天氣越來越多,很多人依舊不以為然,或許在未來某一天,這些災難降臨在每個人的頭上,才會引起足夠的重視。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誰是地表最強的生物?-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01 「地表最強」的特技——隱生水熊蟲之所以被認為能夠在月球上活下去,是因為它們擁有著「地表最強」的特技——隱生:在惡劣的環境中,水熊蟲就縮成一個小桶狀,把自己身體的含水量從85%驟降至3%,新陳代謝水平僅維持在平時水平的0.01%,只為能夠活下去。
  • 科普 《冬至日》小貼士—生存之王水熊蟲
    水熊蟲屬於緩步動物門,已發現750多種,相信還將陸續增多。該物種在喜馬拉雅山六千米以上,深海四千米以下,高溫火山,低溫南極都有身影。 緩步動物門具有全部四種隱性招數,用來維持生存。低溼隱生:三體人和水熊蟲類似,一旦缺水將會收縮。如果周邊液體被稀釋甚至低於體液濃度時,緩步動物就會蜷縮成桶狀。
  • 吸取別人的基因轉移到自己身上,這就是水熊蟲生存能力變態的原因
    水熊蟲的生存能力堪稱變態,我們都知道有句話叫「打不死的小強」,但是小強在水熊蟲面前也太弱了。耐高溫1842年,科學家將深眠狀態下的水熊蟲加熱到125攝氏度,水熊蟲堅持活了幾分鐘。可是水熊蟲可以在這種狀態下保持好幾年,遇到水還能活過來。最新消息是研究人員剛剛解凍了冷凍30年的水熊蟲,遇到水後水熊蟲又活了過來,在此之前最高紀錄是9年。科學家為了探究水熊蟲的生存能力究竟有多強,將水熊蟲帶到了太空當中生活10天。在太空中,將水熊蟲分為兩組。
  • 水熊蟲又進化了!科學家發現新種水熊蟲,可將致命紫外線轉為良性藍光!
    若問地球上生命力最強的生物是什麼?答案是「熊」。但此「熊」非陸地上體型龐大的哺乳類熊科動物,而是體長不超過1毫米,只能通過顯微鏡觀察的,俗稱水熊蟲(water bear)的緩步動物。
  • 獨樹一格的模擬遊戲《水熊蟲的星球地球最強個體傳說》公開
    獨樹一格的模擬遊戲《水熊蟲的星球地球最強個體傳說》公開 來源:www.18183.com作者:三隻魚時間:2019-06-05 分享到: 在今年京都的「BitSummit 7 Spirits」獨立遊戲展當中,有一款獨樹一格的模擬遊戲新作《水熊蟲的星球地球最強個體傳說》,由Ars Edutainment、灰原とう所開發的本作,是以水熊蟲(緩步動物門)為主題
  • 身長不足1毫米,卻是存活能力最強的生物!專家:它有致命弱點!
    還記得2019年4月初以色列發射的登月探測器,雖然結果以失敗告終,但是它在月球上留下了地球上存活能力最強的生物,它就是緩步動物,水熊蟲就是其中的代表!專家表示,這些小動物一般生活在淡水和鹹水中,它們以能在殺死其他生物的極端環境中生存而聞名,因為一種僅在緩步動物體內發現的蛋白質為細胞DNA提供了一種獨特的保護形式。然而這項研究讓我們認識到,這些小而堅韌的緩步動物並不像之前認為的那樣堅不可摧。新的研究發現,這種生物在高溫下很快就會枯萎。
  • 全球變暖威脅人類生存,給地球撐一把「太陽傘」有用嗎?
    全球變暖嚴重影響到全球的生態,對人類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以後,科學家一直致力於解決全球變暖的問題,我們也在努力。那麼,如果像人類夏天出行撐傘一樣,給地球撐一把"太陽傘"會有用嗎?全球變暖全球變暖之所以會出現,不得不說人類行為是一個很大的原因,而人類也嘗到了苦果。不僅全球平均氣溫比以前高,極端天氣也出現了,並且冬天比以前更加寒冷。據了解,因為全球變暖,20世紀以來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0釐米,淹沒了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區。
  • 人類從未停止對永生的探索,水熊蟲或許能帶給我們啟發
    圖片來源網絡 水熊蟲很多人都聽說過,為什麼這小東西能讓很多人關注到,很多細菌病毒的生命力也很頑強,但是很少人能說出名字來。水熊蟲為什麼會這麼強悍,網絡上也有很多文章講解,但是專業名詞太多,看完之後還是不明白,下面的講解能讓你更好地去揭秘。 水熊蟲,樣子有點像熊,體長0.05毫米-1.5毫米,大部分不超過1毫米,有8條腿,有頭有腦,有嘴,有2顆牙,擁有完整的消化系統 ,是無脊椎動物,這跟有些強悍細菌病毒是不一樣的,它是動物,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能記住它。
  • 為何太空輻射也殺不死水熊蟲?原來它有「保護盾」,且能發出螢光
    水熊蟲也被稱作是「地表最強」生物,而且不止是在地球上,即使是在太空的真空環境中,水熊蟲竟然也殺不死,曾經就有研究者做過實驗,帶著水熊蟲升空後,返回地球後,當環境重新變得適宜,水熊蟲也會再次「復活」。結果卻意外發現,這些水熊蟲竟然在超強紫外線燈的照射下,可以存活30天以上,要知道,在此前的水熊蟲實驗中,一般它們在超強紫外線燈照射24小時後,也會死亡。這個新的發現意味著,研究者們找到了新的水熊蟲物種,而且它們的生命力,要比目前已知的其它水熊蟲物種,更加頑強。
  • 水熊蟲其實很脆弱,極端溫度和輻射殺不死它,但這種方法非常有效
    說起世界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水熊蟲。這種生物的生命力用頑強來形容已經顯得有些乏力了,我們甚至需要用無敵來形容。即使是在外太空這樣致命的環境下,水熊蟲依然可以生存下來。外太空的高強度輻射、高度真空條件,讓人類活不過兩分鐘。但是,有兩隻水熊蟲在2007年被送上太空之後,卻頑強地活了下來。
  • 地球最頑強生物是水熊蟲?這種只有雌性的生物,DNA粉碎了也能活
    體型僅0.5mm左右、8隻腳的它可以在很多極端惡劣的環境中生存。比如從絕對零度的零下272℃,到115℃高溫;或者直接暴露在超高輻射下、泡在有毒的有機溶劑中;或在博物館的乾苔蘚樣本中休眠120年或脫水休眠10年,對它而言都不是問題。而且水熊蟲目前還是地球上唯一已知能在外太空存活的動物。換而言之,「地球最強」對水熊蟲的形容不是口說無憑的。
  • 人類有望像三體人一樣脫水生存,水熊蟲體內物質讓劉慈欣預言成真
    有些生物,早已經開發出了這樣的生存技能,比如水熊蟲。「與天地同壽」的生物毫無疑問,水熊蟲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之一。水熊蟲屬於緩步動物,自從18世紀被發現以來,就一直以其驚人的生存能力吸引著人類的關注。
  • 科學家發現,水熊蟲又進化了可抵抗致命紫外線,它們更像地球主人
    在地球的生命中,要說智力肯定是人類一馬當先,但是要說生存能力、分布範圍、個體數量來說哪個生物最強?你可能會想到大小只有0.2-7μm之間的細菌,它們是單細胞生物,是簡單的不能在簡單的生命形式了,它們的種類數量、個體數量只繁多,至今人類都沒辦法對它們進行統計。
  • 「水熊蟲」會是首批實現星際移民的旅客嗎?
    在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三體文明所在的星球是一個很殘酷的地方,在三個太陽的互相作用下,三體星做著無規律的運動,氣候變化反覆無常,頑強生存下來的三體星人採用的方法就是「脫水」,當環境極度變化無法生存時,三體人會脫去身上的水分卷在一起,成為一張薄皮,而當環境適應時,它們又泡在水裡重獲生機。
  • 儲存了全球變暖93%的能量,海洋正成為地球的火藥桶
    科學家發現全球變暖90%以上的能量都存儲在海洋當中,海洋是地球系統的儲熱罐,又是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火藥桶…出品:"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ID:SELFtalks)以下內容來自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成裡京演講實錄:今天有幸給大家介紹一下海洋,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海洋到底是什麼角色?起什麼作用?它到底是儲熱罐還是火藥桶呢?
  • 全球從遠古存活至今的史前生物,最後一種是「最強不死生物」!
    全球從遠古存活至今的史前生物,最後一種是「最強不死生物」!1、蝌蚪蝦,學名:佳朋鱟蟲,在中國各地又俗稱馬蹄管子、王八蓋子、翻車車,最早出現在三億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紀。2、塞內加爾多鰭魚,俗名多鰭魚,一種特產於非洲的古老魚類,生活在白堊紀時代,它們的皮膚能夠保持水分,離開水了也能生存很久。3、美麗硬僕骨舌魚,又名亞洲龍魚、金龍魚,一種古老的原始淡水魚類,出現在侏羅紀時代,壽命有數十年,因為豔麗的外表,被很多人當做觀賞魚類,性情兇猛,能躍起兩米高。
  • 5種極地生物完美的生存機制
    有鳥類、海豹、螃蟹和獨角鯨,以及那些體型迷你的小蟲子,經過長久的適應和進化,它們已經創造出多種生存機制,控制自己的心跳和新陳代謝,產生一種像防凍劑一樣的體液,等等技能使它們能在極端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 中國氣象局局長:全球氣候變暖是一場騙局?
    極端的意見甚至認為,全球氣候變暖是一場鬧劇和騙局。這些情況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困惑。氣候變化科學問題爭論和質疑的焦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近百年來以變暖為主要特徵的全球氣候變化是否真實?二是這一變暖現象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地表平均氣溫呈波動式變化、總體升溫的特徵。全球地表年平均氣溫的變化是一種自然現象,也是地球大氣運動的客觀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