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冬至日》小貼士—生存之王水熊蟲

2021-02-15 腦洞補完計劃



主頁君前言:

上一篇是第三十四章,我審稿錯誤,道歉。每一卷《冬至日》為十二章,還有兩章第三卷終結。


《冬至日》因為涉及理論性東西較多,讀者提出了一些意見,慕成同學已經儘可能修改了。第三十五章和第三十六章理論比率極大,不但影響娛樂性而且很難看懂。再沒有視頻的支持下僅靠文字講述極為複雜的公式和理論著實很難,所以也請各位多給一點時間。


如果實在無法刪除理論性文字讓文章顯得枯燥也請諒解。眾口難調。之前那篇講解「人口數量縮減到什麼比例傳染病威脅最低的」科普文,很多人紛紛要求多寫一些這一類的,還要求將完整公式寫出來……


互相體諒下吧。


另,謝謝大家的支持,包包店和表店生意紅火。需要的請掃尾部二維碼。

正文:

最近更新慢是因為工作太繁忙。很多事情要在年前做完。另外又出了一次不大不小的車禍,更是忙得脫不開身。謝謝大家一直以來耐心的等待和支持。

最近有幾個影視公司找到主頁君希望合作,其中又一個公司希望我停止連載……當然我沒同意,因此連載還會繼續。

隨著去年影視劇的尺度放寬,也許有一天冬至日會搬上熒幕,誰知道呢。


因為涉及理論性東西較多,眾多讀者提出了意見,我儘量刪減。畢竟完整故事已經有,改也只能小幅度刪減。政治方面也在弱化。



今天講一講讀者問道的水熊蟲的問題。以及Z病毒究竟是不是寄生蟲的問題。


寄生蟲是指一種生物將其一生的大多數時間居住在另外一種動物,稱為宿主或寄主。其特徵為,寄生在宿主體內或附著於體外以獲取維持其生存、發育或者繁殖所需的營養或者庇護的一切生物。其方式稱為寄生。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叫類寄生的種間關係,多見於昆蟲,寄生蟲的母體利用寄主體內作為卵孵化的場所,吸取寄主營養。這種寄生方式會導致寄主死亡,其關係類似於捕食關係。

寄生蟲,是一種生物。

弓形蟲就是以貓為終極宿主的寄生蟲。



病毒是介於生命與非生命之間的一種物質形式,因此可以說是邊緣生命。

病毒存在於環境之中,游離於細胞之外時,不能複製,不表現生命流行性,只以一種有機物的物質形式存在。但病毒進入細胞之後,它可以控制細胞,使其聽從病毒生命活動需要,表現它的生命形式。

是由一個核酸分子(DNA或RNA)與蛋白質構成的非細胞形態的靠寄生生活的介於生命體及非生命體之間的有機物種,它既不是生物亦不是非生物。第一個已知的病毒是菸草花病毒,於1899年發現並命名,迄今已有超過5000種類型的病毒得到鑑定。研究病毒的科學被稱為病毒學,是微生物學的一個分支。

病毒是介於生物和非生物之間的物質。

SARS非典是我們最熟悉的病毒。


這裡可以看到,寄生蟲和病毒是有區別的。

《冬至日》中病毒學家和微生物學家經常將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一起進行談論,因為這些都屬於人類病原體。它們當中有共同處。對於治療病人而言,它們的某些共性可以互相參考。

Z病毒被美方暫時定義為絲狀病毒,屬於絲狀病毒科,單股反鏈RNA病毒目,是一種感染脊椎動物的病毒,目前已知的屬有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

Z病毒雖然是病毒,但具有寄生蟲的特性,甚至有可能是一種寄生蟲。

Z病毒可能是一種從未有過的「寄生蟲病毒」。

第三十三章胡云教授表達「子非魚,焉知魚之智」觀點時提到了「水熊蟲。」


就是上圖這個萌萌噠的小可愛。感覺向一直胖貓塞進了紙袋子。

水熊蟲屬於緩步動物門,已發現750多種,相信還將陸續增多。該物種在喜馬拉雅山六千米以上,深海四千米以下,高溫火山,低溫南極都有身影。

緩步動物門具有全部四種隱性招數,用來維持生存。

低溼隱生:三體人和水熊蟲類似,一旦缺水將會收縮。如果周邊液體被稀釋甚至低於體液濃度時,緩步動物就會蜷縮成桶狀。背側的甲片會層疊在一起,甲片之間的彈性角質層會收縮。進入所謂的「小桶狀態」。


低溫隱生:緩步動物能先被冷凍再經解凍而復甦,而且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壞。

變滲隱生:變滲隱生是因為環境的滲透壓升高引起的。在15%的鹽溶液中它會在9秒之內進入小桶狀態,在淡水中會窒息,但若在三天內將它重新放到海水中,它就會甦醒過來。

缺氧隱生:開始的時候緩步動物先收縮,但後來就會伸展到最大狀態,同時也是窒息狀態,而且它們已沒有能力排出進入體內的水分。


它們能夠在惡劣環境下停止所有新陳代謝。

緩步動物也因此被認為是生命力最強的動物。在隱生的情況下,一般可以在高溫(151 °C)、接近絕對零度(-272.8 °C)、高輻射,真空或高壓的環境下生存數分鐘至數日不等。說白了就是燒不死,凍不死,炸不死。

曾經有緩步動物隱生超過120年的記錄。120年以後,該動物成功的活了過來。這個細節大家請記下,因為和《冬至日》有關。


緩步動物是第一種已知可以在太空中生存的動物。在低地球軌道的太空中經歷了10天,暴露在真空的太空中,而它們活著回到了地球。在回到地球再水合之後,超過68%的保護主體在高能紫外線輻射下倖存了下來,並且有許多自行產生了胚胎,還有少數在充分暴露在太陽輻射後存活了下來。

你看,這個產自地球的物種可以在太空中繁殖。按理說任何物種進入全新環境都無法生存,必需經過漫長的進化和過渡。比如魚扔到陸地上,人丟進深海裡……可這個蟲子從沒進入太空,為什麼在太空中還能生娃娃產胚胎呢?

兩種可能,一:它們以前去過太空,或者它們來自太空。二:它們就是這麼沒有道理的牛逼。

這個生物幾乎無法殺死。

過去五億年,地球五次集體滅絕,只有它頂過了每一次災難成功活下來。

因此,這種動物到底是有智商還是沒智商呢?到底是它牛逼還是人類牛逼?到底地球的生物到底是不是來自外太空呢?我不知道……

總之,願原力與你同在。



CHRISTMAS, U NEED A WATCH!

少年,歲末你需要一塊兒裝逼的腕錶!


NEW YEAR, U NEED LUXURIES!

新年,你需要奢侈品讓女神看到你!



HOW TO

FOLLOW US

 「腦洞補完計劃」
微信號:mucheng1028
mail:85188789@qq.com



[新年快樂]


相關焦點

  • 吸取別人的基因轉移到自己身上,這就是水熊蟲生存能力變態的原因
    水熊蟲的生存能力堪稱變態,我們都知道有句話叫「打不死的小強」,但是小強在水熊蟲面前也太弱了。耐高溫1842年,科學家將深眠狀態下的水熊蟲加熱到125攝氏度,水熊蟲堅持活了幾分鐘。可是水熊蟲可以在這種狀態下保持好幾年,遇到水還能活過來。最新消息是研究人員剛剛解凍了冷凍30年的水熊蟲,遇到水後水熊蟲又活了過來,在此之前最高紀錄是9年。科學家為了探究水熊蟲的生存能力究竟有多強,將水熊蟲帶到了太空當中生活10天。在太空中,將水熊蟲分為兩組。
  • 人類有望像三體人一樣脫水生存,水熊蟲體內物質讓劉慈欣預言成真
    有些生物,早已經開發出了這樣的生存技能,比如水熊蟲。「與天地同壽」的生物毫無疑問,水熊蟲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之一。水熊蟲屬於緩步動物,自從18世紀被發現以來,就一直以其驚人的生存能力吸引著人類的關注。
  • 地表最強生物水熊蟲,能在真空下生存,卻成為全球變暖的受害者!
    地表最強生物水熊蟲,能在真空下生存,卻成為全球變暖的受害者!曾經在紀錄片當中有這樣的記錄,海象應該是在水裡遊泳生活,但是它們卻鋌而走險爬到了巖壁之上,在這懸崖上每移動一步都非常的困難,但是為了生存下去它們只能繼續向前攀爬,最後在體力耗盡的情況下,從80米的巖壁之下重重地摔在地上。
  • 水熊蟲又進化了!科學家發現新種水熊蟲,可將致命紫外線轉為良性藍光!
    但此「熊」非陸地上體型龐大的哺乳類熊科動物,而是體長不超過1毫米,只能通過顯微鏡觀察的,俗稱水熊蟲(water bear)的緩步動物。它們能適應地球上各種極端環境:抗缺水、超強抗壓、超級耐寒和耐熱、不畏輻射,也是已知唯一一種能在太空真空環境生存下來的動物,可謂是將自己的防禦屬性點到最滿。換句話說,它們能與太陽同壽,堅持到太陽毀滅的那一天。
  • 「水熊蟲」會是首批實現星際移民的旅客嗎?
    其實月球上早已經有了地球的生命,比如說2019年的4月12日,以色列「SpaceIL」公司的月球探測器「創世紀號」,不幸就在月球登陸的過程中墜毀與地面失去了聯繫。一方面,「創世紀號」月球探測器是第1個由私人贊助的航空探測計劃,一旦成功,以色列也將成繼美國、前蘇聯和中國後,第4個成功實現在月球軟著陸的國家。
  • 水熊蟲其實很脆弱,極端溫度和輻射殺不死它,但這種方法非常有效
    這些條件,對於人類來說,能夠堅持的時間都不足水熊蟲的1%。Stone博士形容說:5000 Gy足以讓漫威電影裡的Banner博士變成綠巨人,在現實生活中,5-10 Gy的輻射就足以置人於死地。即使是在冰封徹骨的極寒天氣下,水熊蟲依然可以輕鬆活30年以上,有些報導甚至說它可以活100年。這個時間有些爭議,但足見水熊蟲生命力之頑強。
  • 冬至科普小知識
    科普小知識冬至是中國傳統節日,每年12月22日前後是冬至「冢藏之氣至此而級也」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又稱之為冬至線},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先人的解釋是,陰極直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而至,故曰冬至。
  • 地球最頑強生物是水熊蟲?這種只有雌性的生物,DNA粉碎了也能活
    體型僅0.5mm左右、8隻腳的它可以在很多極端惡劣的環境中生存。比如從絕對零度的零下272℃,到115℃高溫;或者直接暴露在超高輻射下、泡在有毒的有機溶劑中;或在博物館的乾苔蘚樣本中休眠120年或脫水休眠10年,對它而言都不是問題。而且水熊蟲目前還是地球上唯一已知能在外太空存活的動物。換而言之,「地球最強」對水熊蟲的形容不是口說無憑的。
  • 獨樹一格的模擬遊戲《水熊蟲的星球地球最強個體傳說》公開
    獨樹一格的模擬遊戲《水熊蟲的星球地球最強個體傳說》公開 來源:www.18183.com作者:三隻魚時間:2019-06-05 分享到: 在今年京都的「BitSummit 7 Spirits」獨立遊戲展當中,有一款獨樹一格的模擬遊戲新作《水熊蟲的星球地球最強個體傳說》,由Ars Edutainment、灰原とう所開發的本作,是以水熊蟲(緩步動物門)為主題
  • 科學家發現,水熊蟲又進化了可抵抗致命紫外線,它們更像地球主人
    在地球的生命中,要說智力肯定是人類一馬當先,但是要說生存能力、分布範圍、個體數量來說哪個生物最強?你可能會想到大小只有0.2-7μm之間的細菌,它們是單細胞生物,是簡單的不能在簡單的生命形式了,它們的種類數量、個體數量只繁多,至今人類都沒辦法對它們進行統計。
  • 人類從未停止對永生的探索,水熊蟲或許能帶給我們啟發
    水熊蟲,樣子有點像熊,體長0.05毫米-1.5毫米,大部分不超過1毫米,有8條腿,有頭有腦,有嘴,有2顆牙,擁有完整的消化系統 ,是無脊椎動物,這跟有些強悍細菌病毒是不一樣的,它是動物,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能記住它。
  • 王水趣談
    今天我們來水一期王水,據考證,王水由一名名叫的保羅的義大利鍊金術士於13世紀率先發現的,不過奇怪的是,保羅並不願意透露自己的姓名,所以在他後來的相關著作中,保羅便把王水的發明,歸功到了另一位著名的鍊金術士身上。
  • 《黃金大劫案》變王水謎案 網友調侃方舟子質疑
    《黃金大劫案》變王水謎案 網友調侃方舟子質疑     寧浩新作《黃金大劫案》正在全國熱映,成為觀眾討論最熱烈話題之作,片尾主角「小東北」用王水撞銀行融黃金的高潮戲,在引爆觀眾情緒的同時
  • 圖文:《黃金大劫案》變王水謎案 眾網友反擊方舟子
    寧浩新作《黃金大劫案》正在全國熱映,成為觀眾討論最熱烈話題之作,片尾主角「小東北」用王水撞銀行融黃金的高潮戲,在引爆觀眾情緒的同時,也引來方舟子和網友的一場大討論:方舟子發微博質疑王水運輸合理性,而網友們則紛紛撰文反擊,果殼網的網友也積極參與討論
  • 「真金不怕火煉」卻怕王水,但王水是什麼?
    知所知,知所不知,帶你各種知在正式介紹王水前,我們先來講一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位化學家喬治·德海韋西的軼事 ,他是1943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在1944年,哥本哈根被納粹軍佔領,在玻爾實驗室工作的德海韋西,將兩位德國科學家(兩位分別於1914
  • 首屆泰王水世界美食啤酒節將於21日啟幕
    7月13日,2017(首屆)泰王水世界唐邦國際美食啤酒節媒體見面會在章丘泰王水世界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本次美食啤酒節將於7月21日開幕,持續至9月21日。
  • 公衛·科普 | 秋季養生小貼士
    公衛·科普 | 秋季養生小貼士 2020-09-27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分比例與王水相反的逆王水,腐蝕性會更強?
    知所知,知所不知,帶你各種知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了解能溶解黃金的「剋星」:王水,濃硝酸和濃鹽酸體積比1:3配製,超強的腐蝕性可以溶解大部分的金屬,而配製方向相反的逆王水(也稱勒福特王水)按照濃硝酸和濃鹽酸體積比3:1配製,而它的性質和王水又有何區別
  • 為何太空輻射也殺不死水熊蟲?原來它有「保護盾」,且能發出螢光
    水熊蟲也被稱作是「地表最強」生物,而且不止是在地球上,即使是在太空的真空環境中,水熊蟲竟然也殺不死,曾經就有研究者做過實驗,帶著水熊蟲升空後,返回地球後,當環境重新變得適宜,水熊蟲也會再次「復活」。結果卻意外發現,這些水熊蟲竟然在超強紫外線燈的照射下,可以存活30天以上,要知道,在此前的水熊蟲實驗中,一般它們在超強紫外線燈照射24小時後,也會死亡。這個新的發現意味著,研究者們找到了新的水熊蟲物種,而且它們的生命力,要比目前已知的其它水熊蟲物種,更加頑強。
  • 09 王水
    發布時間: 2012-08-10 09:55   來源: 荊楚網   進入電子報   情系社區樂於奉獻  辛勤耕耘碩果纍纍  王水是黃石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副主任醫師。王水發表過醫學論文8篇,其中在國家級雜誌上發表的《α2b-幹擾素聯合中藥治療慢性乙型病性肝炎68例》論文獲全國醫藥衛生優秀成果獎,與其他專家合著了20萬字的醫學專著《幹細胞基礎與臨床》。王水同志不斷加強自身學習,積極撰寫理論研討文章與學術文章,成為黃石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認真學習、深入學習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