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樹坪一仗:白崇禧部隊傷亡750人,兩個師傷亡1300人,第一慘烈

2021-01-15 騰訊網

四野自東北南下作戰以來,很少遇到失敗,部隊所向披靡,士氣很足,但因為過度放鬆自大,犯了兵家大忌,在青樹坪一戰中失利,損失慘重

雖然存在這一次戰役,但種種原因導致留下來的資料少之又少,對於戰爭的實際情況更是一無所知。但這場戰役卻成為了四野渡江以來最慘烈的戰鬥

戰爭發升的背景

1949年8月4日,面對林的強大攻勢,在多方壓力下,國民政府主席程潛和第一兵團司令官陳明仁,率部七萬餘人通電起義,這對中南局勢是一個重大改觀

獲悉這個情報的白崇禧,立即派空軍空投傳單。通告起義官兵,凡是拉回一個師的即升營軍長,拉回一個團的即生師長,士兵每人發給百元大洋,以此對陳明仁部進行策反。致使陳部有四萬餘人叛變南逃,如此大規模的叛逃,一旦成功,不僅會大大增強白崇禧的實力,而且會帶來很惡劣的政治影響。

為了鞏固陳明仁部圍堵叛軍,林命令46軍49軍等幾路部隊,追殲叛軍。並強調儘量爭取叛軍投誠,如他們繼續逃跑則包圍殲滅之。與此同時,白崇禧也下令第三軍團,由衡陽向寶慶及其東北地區疾進,接應策反部隊,同時他密切關注著緊追在後的林部隊。8月8日晚,白崇禧盯上了一個目標,跑在最前面的林第46軍第136師。

因為當時四野去追殲叛軍,整個部隊相對來說是比較分散的,而136師就相對有點突出。白崇禧這個人非常聰明,為什麼叫"小諸葛",就是他聰明,白崇禧認為136師非常突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戰績,他就準備把它吃掉。

白崇禧命令48軍,在黃土嶺地區包抄四野136師,試圖一口吃掉它。收到情報的林很快做出部署,命令136師就地死守,後續部隊迅速向敵人側翼和後方穿插,也擺出一副"你敢來就吃掉你"的架勢。

雙方一直打到10日,白崇禧眼看吃不掉136師,再拖下去還會被反包圍,於是果斷下令結束戰鬥,後撤另尋良機。雖然沒有吃虧,這次短兵相接,卻引起了林的警覺:白崇禧會利用自己的一切失誤來反撲。

所以當13日林獲悉,另一路追擊部隊,49軍已進入永豐地區時,他即令49軍軍長鍾偉,切實查明情況,不得盲目跟進。然而接到命令的鐘偉,並沒有停止追擊的步伐。因為當時四野49軍前哨第146師向鍾偉報告,叛軍就在前面的太平寺一帶,建議部隊,繼續前出到青樹坪,界嶺地區堵擊。

當時49軍鍾偉這邊是接到命令的,部隊就不要往前了,但是146師認為,前面就是很快就可以追擊到敵人了,我們應該前突到青樹坪那邊,把敵人吃掉。

鍾偉他本身的作戰積極性非常高,是一員猛將,他覺得第一線的指戰員,146師對情況比我們更了解,所以他就同意了,這也是四野作戰的一貫的風格,就是說充分發揮第一線指戰員的積極性。

鍾偉是四野一大悍將,打起仗來,以猛打,猛衝,猛追"三猛"著稱,面對近在遲尺的白崇禧部,他又怎麼會放過,鍾偉同意了146師的建議,只下令第145師向第146師靠攏支援,就這樣146師除了一個團守備永豐外,主力於8月15日馬不停蹄地向青樹坪方向攻擊前進。

青樹坪的地理位置

青樹坪,位於湖南雙峰縣內,自古就是驛站要塞,此處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白部"天時""地利""人和"一應俱全,四野潰敗,而此時白崇禧又一次看到對手的破綻,一支向青樹坪深入的孤軍。他絕不會白白浪費這種機會。對青樹坪這個地方,白崇禧是再熟悉不過了,因為早在30年前他就在這裡布過防,就下了深刻印象。

白崇禧作為一個軍事指揮官,他的軍事素質還是相當不錯的,他很注意平時對一些有關作戰信息的積累,這些平時的積累到了關鍵的時刻,便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白崇禧當即下令第七軍從兩側迂迴,力求全殲深入青樹坪地區之敵。8月15日,146師先頭營逼近青樹坪,先頭營營長見一路上沒有敵情,就沒有派出部隊控制制高點,大隊人馬排成一字長蛇陣,直接進入山谷大路,沒曾想剛到青樹坪就突然遇到國民黨居高臨下的猛烈伏擊。

四野一路南下,在東北打那麼漂亮,平津戰役以後一路南下,所向披靡,非常順利,到了湖南這邊以後,白崇禧部隊也是一觸就跑,在戰士們包括指揮員心目中就覺得,敵人已經不堪一擊了,以這樣的一個隊形往前追擊的話,白部不便展開火力。

實際上稍微有點常識就會警覺到,這個地形對146師繼續往前是不利的。但是正是因為這個輕敵和麻痺,就忽略了這個方式地形的極端不利,這已經犯了兵家大忌了。戰鬥打響後雙方立即開始激戰,自渡江以來146師這支"虎賁之師",還沒有打過一次像樣的仗,從上到下早就卯足了勁,全師擺開陣勢向前猛攻,以為逮到了大魚,拼死咬住,等待軍主力趕來。

但146師被敵人圍住以後,打得非常艱苦,這裡有幾個原因,一個當時這個地形是一個盆地,比較狹小,地質都是石灰巖,很難構築工事,加上當時部隊的重裝備,像炮火炮兵又沒跟上來,所以火力也受到影響。

而對手敵人,已經做了一些預有準備,炮火的標尺都標好了,而且他的空軍離這裡很近,幾分鐘就可以來一個波次,白天對我軍陣地進行了反覆的空中轟炸。

而在後方的指揮部內,林已經對146師的險惡處境洞若觀火,他親自下令146師撤出戰鬥退至永豐,145師接應其後撤,這一命令經電臺一遍遍呼叫,但是始終沒有任何回復,四野上下陷入一片沉重的氣氛中。

146師這時才明白,自己並不是咬到了什麼大魚,而是掉入了白崇禧的埋伏,處境十分的危險。然而,眼下是上有飛機,下有重炮,大白天突圍相當於自找死路。

鍾偉下令部隊堅持到晚上,天黑後再撤。血戰整整持續了十多個小時,146師終於頂了下來,堅持到了天黑。午夜時分,146師在145師接應下,突圍而出,撕開一個缺口,國民黨軍也因連日苦戰傷亡慘重,加上中共軍隊有接應,且自己又不善夜戰,因此未加追擊。

17日晚10時,當第49軍最後一支部隊,從青樹坪突圍撤出兩小時後,林即電告各部隊,宣布整個追殲叛軍作戰結束。

青樹坪這一仗,白崇禧是預先有過謀劃的,這樣打了一個伏擊戰,按說是可以把146師給吃掉的。問題出在哪裡呢,就是四野的部隊太強悍了,非常強悍。

所以後來,參加過青樹坪之戰的一些老人說:如果當時我們打伏擊戰,過來的是白崇禧的部隊,我們就把他吃掉了。

這一仗到最後,146師傷亡大概是800多個人,來救援的145師傷亡是400多個人,加起來有1300多人,但是,白崇禧他的部隊打伏擊戰,傷亡也將近750個人。青樹坪一仗,其慘烈程度為四野渡江以來之最,146師在這一戰中元氣大傷。

文/羽昕

相關焦點

  • 慘烈的臺兒莊戰役,我國軍隊傷亡5萬,你知道殲滅了多少日軍嗎?
    抗日戰爭時期,發生過很多慘烈的戰鬥,其中有一場戰鬥被人稱為臺兒莊戰役。這是一次極其慘烈的戰役,我國的軍隊傷亡大約有5萬。那麼,你知道在這次戰爭中,我國軍隊到底殲滅了多少日軍嗎?這場戰爭雖然是我軍抗戰初期,最大的一次勝利,但是殲敵數量卻不是很多。
  • 衝繩島戰役美軍佔據絕對優勢,為何傷亡慘烈?鮮為人知的四點原因
    在當年2月份的硫磺島戰役中,日軍守將慄林忠道一改過去在灘頭死打硬拼的戰術,放棄灘頭陣地誘美軍登陸部隊深入,然後以基本掏空的折缽山體為依託,用各種明暗火力點和互相連通的地道,給美軍以嚴重殺傷,用事實證明這樣的戰法大大抵消了美軍的海空優勢。
  • 比起汶川大地震的傷亡,古代發生的這次地震,傷亡人數世界第一
    這也是近百年來除了唐山大地震之外最為慘烈的一次了。然而,這是在如今經濟條件,救援設施發達的今天,傷亡可以減低。但是在醫療技術不發達,通訊設備欠缺的古代,同樣發生過這樣一次大地震,那麼當時的人們又是怎樣度過這樣艱難的時期呢?在明朝嘉靖年間在陝西地區發生了這樣的一次大地震,這次地震發生在冬天十二月份,因此這也是史料記載中傷亡最大的一次地震。
  • 衡陽保衛戰有多麼慘烈,儘管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雖敗猶榮
    衡陽保衛戰也是日本戰史上記載的唯一一次日本傷亡數字超過守軍的戰役,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衡陽保衛戰有多麼的慘烈,也正是由衡陽保衛戰的慘烈,因而衡陽保衛戰又被稱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
  • 林彪對決白崇禧,衡寶戰役打響,強強對決看誰笑到最後?
    果然有三份電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第一份是白崇禧司令部電令各軍發放五萬分之一的廣西地圖;第二份是白崇禧電告廣西省政府把各地的存糧數報上來;第三份是電告廣西省政府,上報各地橋梁的分布情況承重情況。根據這三份電報,我軍很快就判斷出白宗禧集團有可能是想退守廣西老巢。
  • 淞滬會戰,蔣介石調全國軍隊和日軍血拼,傷亡高達30萬人
    當時中國上層也認識到了日本人的這一企圖,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這場戰役就是大名鼎鼎的淞滬會戰。淞滬會戰,蔣介石可以說把當時的中國精銳部隊全部給調到江浙地區了,87師,88師,36師三個德械樣板師率先投入戰鬥,隨後也是全德械的中央軍校教導總隊,財政部下轄的稅警總團等精銳部隊全部開赴前線。蔣介石以黃埔系武裝起來的中央軍部隊,如羅卓英18軍,胡宗南第一軍,俞濟時74軍等部隊陸續開赴淞滬前線,和日軍展開了殊死搏殺。
  • 部隊在戰後要立即上報傷亡人數,為何不是陣亡人數?四點深刻原因
    第七兵團黃百韜這個老廣蠻難打的,華東野戰軍在淮海戰役第一階段雖然殲敵14萬餘人(含打援殲敵數字),自身也付出了49000餘人的嚴重傷亡代價,各縱隊普遍減員嚴重。這就是必須儘快籠統上報「傷亡數字」的第一個原因,在大兵團作戰中,戰場情況混亂而紛雜,各部無法第一時間匯總非常詳細的戰損情況,但是又必須讓上級掌握該部的戰鬥力損耗情況,所以先行匯報的都是總的「傷亡」數字。其實更嚴格的統計報告,應該包括犧牲、輕傷、重傷、失蹤等諸項內容,只是時間還不允許,部隊有可能立即投入新的戰鬥呢。
  • 遼瀋戰役:慘烈的塔山阻擊戰,林彪:我不要傷亡數字,我只要塔山
    反觀我軍方面,1948年7月初,國共雙方兵力的對比已由戰爭爆發式的3:1變為1.3:1,1948年8月,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已經擁有野戰部隊70萬人,地面部隊30多萬人。同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抓住有利時機與國民党進行戰略決戰,決戰方向首先指向形勢於己有利的東北。
  • 志願軍損失最大的一仗:180師3千多人被俘,3千多人犧牲
    在這場直接對抗世界第一強國——美國的戰爭之中,剛剛成立一周年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以無與倫比的戰鬥意志擊敗了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也以此戰奠定了新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 抗日戰爭之中,最慘烈的5大戰役,僅此一戰,傷亡人數多達30萬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長城抗戰(1933年3月5日 - 5月25日)當時日軍主動與我國守軍發生戰役,在長城以北地區的義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地,我國軍隊(東北軍,西北軍,中央軍等)與侵華日軍展開了一場非常慘烈的戰鬥,這場戰役中日雙方共投入了31萬餘人,國軍25餘人萬,日軍7萬餘人,其實日軍僅僅投入4萬,還有3萬偽軍跟隨日軍作戰,戰爭結果為侵華日軍勝利。
  • 太平洋最慘烈一戰!插上星條旗只是開始,美軍2.8萬人傷亡
    10時20分,陸戰5師28團由哈羅得·希勒中尉率領的40人組成的小分隊,終於攻上了折缽山山頂,升起了一面美國國旗。儘管折缽山上,仍有近千日軍憑藉著坑道和巖洞工事在拼死抵抗。四小時後,希勒的士兵又插起了一面更大的星條旗,美聯社記者喬·羅森塔爾將插旗時的情景拍攝下來,這張照片隨即廣為流傳,成為勝利的象徵。
  • 中國遠徵軍血戰松山有多慘烈?總攻十次傷亡七千餘人最終將其攻克
    但是由於之前日軍繳獲了一本中國軍隊的密碼本,通過破譯,在遠徵軍發動進攻前5天就掌握了我軍作戰計劃,於是日軍迅速調集主力增援高黎貢山,所以遠徵軍在進攻高黎貢山和騰衝時傷亡慘重。得知這一情況後,中國遠徵軍統帥部決定亡羊補牢,於5月底命令駐守在怒江下遊第11集團軍也全線投入戰鬥,目標指向松山,龍陵等地。松山位於雲南滇西龍陵縣境內,素有「東方的直布羅陀」稱譽。它屬於高黎貢山山脈。
  • 林彪四野進軍武漢,不料白崇禧故布疑陣全身而退
    上文說到四野在休整的兩個月中,不僅完成了對部隊的編制調整,更大張旗鼓地舉行了政治教育運動,部隊從上到下鬥志昂揚,準備南下解放全中國!千裡大進軍!由於原先遣兵團的40軍和43軍早已進抵長江北岸,部隊渡江的時機已經到來,教員同志指示林彪:「不需等待主力到達,先頭部隊立即渡江,準備解放武漢三鎮,抓住白崇禧的主力!」5月14日,40軍和43軍向國民黨留守江北的據點發起進攻。
  • 慘烈!多名士兵傷亡之後,美軍終於和伊朗直接交火,傷亡人數接近100人
    原標題:多名士兵傷亡之後,美軍終於和伊朗直接交火,傷亡人數接近100人最近美軍下令大批戰機多路出擊,鎖定伊朗支持的武裝組織的目標後直接發起了轟炸,摧毀了5個武裝組織基地,傷亡人數接近100人,而且美軍還宣稱以後會發起更多襲擊,看來這次美軍動真格了。
  • 全國日均犧牲民警1.2人 四大警種傷亡的最多
    北京電記者從昨天上午舉行的公安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的25年間,全國公安機關因公犧牲的民警是8232人,因公負傷的民警達到了141312人。九十年代以來,因公犧牲的民警就有6819人,平均每一天是1.2人,負傷的人數達到了120783人,平均每一天是20.7人。
  • 砥平裡之戰,志願軍和敵軍傷亡比真有「100比1」嗎?
    網上流傳的「人海戰術都沒打贏,真是不好意思講」「砥平裡輸的太慘,戰損比快100比1」等說法,不少人也都信以為真,仿佛這一仗就是志願軍的滑鐵盧,令人不堪回首。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志願軍真是以多打少嗎?
  • 白崇禧不愧為小諸葛,一個小調整,直接讓桂系第189師的戰力爆表
    根據白崇禧的安排,桂系主力第189師固守黃梅,第188師固守廣濟。這兩個師所屬的第八十四軍是中日開戰之前,在廣州新成立的部隊,由廣西民團改編而成,其中第188師的軍官由軍校教職人員擔任,第189師,由前線和後方的將領拼湊起來。兩支部隊從廣州經粵漢鐵路北上,來到黃梅和廣濟地區進行布防。
  • 黑龍江一客車行駛中掉入壕溝,多人倒地傷亡未知,現場曝光
    車行萬裡路,安全第一步,尤其是對於北方一些城市來說,因為天氣較冷,很多路面可能已經結冰,因此,作為駕駛人來說,一定要小心謹慎駕駛,減速慢行,一旦發生事故,後果將不堪設想。11月27日,黑龍江就發生了一起慘烈的交通事故。
  • 川軍淞滬第一戰,中校一日連升三級成少將,20軍傷亡7000人
    上世紀80年代向文彬出川抗戰的第一支部隊是楊森的20軍,1937年9月1日,楊森率20軍從貴陽、安順駐地,沿湘黔公路浩浩蕩蕩徒步出發。楊森說:「這是川軍出川第一仗,務必要血戰到底,收復失地,絕不能拉稀擺蛋!」中校團長向文彬平素練兵有方,全軍有名,雖只有兩個營,但初上戰場,卻鬥志昂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