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國考將近,作為公考的頂尖考試,每年都有很多考生說自己無崗可報,但有十類專業的畢業生,偏受國考寵愛,成為國考各大機關、各個系統孜孜以求、「炙手可熱」的招錄對象。雖然專業無法重新選擇,但努力總會有回報!今天我們來看看歸納概括題。作為申論必考題型,隨著考試越來越完善,題型也越來越複雜,為了更好幫助考生提高做題效率和準確性,小編【中公陝西公務員考試】在此為大家梳理歸納概括做題流程:
這是我們在做所有申論題的第一個環節,通過審題,我們要明確一下信息:
(1)判斷題型
歸納概括題主要是通過題幹當中的關鍵詞如「概括、簡述、歸納、表達、總結、列出」等來判斷題型,除此之外,當看到一道題,沒有上述詞彙,但是通過梳理題幹發現是讓你從材料當中找某些單一的要點,有歸納含義的,則也是歸納概括題。
(2)審清對象
主要審對象的主體及要素,如2019年省考試題,請簡述趙家村發生的變化,那這道題的作答對象就是變化,而要素就是主要變化,但是,隨著考試體系完善,作答對象也有創新,如:成功密碼、具有的示範價值、分析做法變化的原因等。
(3)審清範圍
審清楚範圍也是很關鍵的,一般是一則材料對應一道題,到限定的材料找點。
(4)審清字數
審題字數、特殊要求也不能忽略,不同的字數限制,對於我們去到材料裡關注的點是不同的,如果要求的字數很多,那我們找點的時候,可能總括性的點以及一些小細節就都要呈現在答案上,增加正確概率。
圍繞作答對象回到材料中找點,對於歸納概括題而言,找點的方式比較單一,無非是根據審題的對象,到材料中找出相應的點即可。但這裡需注意的是,要忠於題幹、忠於材料,找點儘可能多,不主觀臆斷。
(1)內容加工
對於歸納概括題的加工常用的一共有三種方式,同義法、同範圍法、同主體法,無論哪種方式,只要求我們遵循一個原則,合併同類項
(2)邏輯加工
對於歸納概括邏輯是總分邏輯,分為實寫與虛寫。
實寫:以2019省考為例,就可以寫通過勞動實現脫貧致富。其實對於實寫總括句,要去梳理材料是否是總分邏輯,可將材料總作為實寫總括句。
虛寫:就是抄寫題幹,以2019省考為例:趙家村發生的變化,一般建議大家虛寫即可。
書寫是申論的關鍵,因此,我們要在書寫時保障文字清晰可辨認,另外,對於歸納概括題而言,在答案的呈現上有一定邏輯,按照總分的邏輯來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