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納概括題在省考與國考當中均有涉及,而且是一道考試題型,想要做一道歸納概括的試題,我們在作答時就可以利用四步走的作答方法,審題、找點、加工以及書寫,要想學好申論,弄清這四大步驟在我們申論考試當中是必不可少的,接下來,中公教育帶大家整理一下做題思路。
一、審題
審題是我們作答環節中的第一環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仔細地閱讀地題幹能夠更好的幫助我們更加方便地理解答題要點,我們需要明白以下的六個要素:
1.審作答範圍:當題幹當中出現類似結合、根據這樣的限定詞彙時,後面接的內容就是我們可以尋找的作答範圍。
2.審清題型:判定一道題是否是歸納概括題,我們可以通過劃分關鍵詞的方式來判定,通常在遇到「概括、歸納、提煉、闡述、總結、指出」等詞彙時,很大程度上是一道歸納概括題的提醒。而且歸納概括題它的問法都是單一要素的,如:原因、限制、意義等,我們可以通過這兩種形式來判定這是一道歸納概括題。
3.審作答對象:近些年來歸納概括題的作答對象是多元化的,常見的有原因、影響、現狀等,但也會出現特殊的作答對象,像2019國考中出現過的小張家鄉的新變化、2019年省考中趙家村發生的變化,需要我們對比前後得到答題要點。
4.審問數:一定要看清題幹中的問數,當出現和、及、與、同、並時通常就能明確這道題的問數。
5.審特殊要求:例如在綜合分析題當中經常出現的觀點明確,在我們歸納概括題當中就是特殊一點的作答要求,需要你明確好變化的具體內容,所以這樣特殊的作答要求需要你去格外關注好。
6.審作答字數:無論是我們在做歸納概括題還是其他小題時,都要關注好你的字數,根據不同的字數限制來確定好你的答題要點,比如:當要求字數較多時,我們的答題要點就可以適當寫的細緻一些。
二、找點
在限定的資料當中,圍繞我們的作答對象去找點,可以利用我們學習過的詞句段的閱讀方法去尋找,像是找原因的時候,可以關注一些原因詞。而我們在歸納概括題當中,尋找的都是單一方面的要點,相比之下是比較容易,不過需要以材料為主,儘可能使用原詞原句去作答。
三、加工
(1)內容加工
我們通常可以利用的有三種方法:同主體法、同範圍法、同義法,相同意思或者相同主體的要點可以放在一起合併,而不同的要點就直接羅列,可以總結為我們經常說的八個字,同類合併、異類羅列。
(2)邏輯加工
歸納概括題的作答邏輯可以以總加分的方式呈現,其中的總也就是總括句,可以分為實寫總括和虛寫總括,實寫總括是指的一句話能夠涵蓋所有的答題要點,出現的情況通常不多,而虛寫總括出現的情況還是比較較多的,也就是題幹的簡單轉述,像是原因如下或影響如下。其中的分指的就是分條羅列,將尋找的要點分條表述即可。
四、書寫
在最後呈現答案要點時,字跡要儘可能做到清晰可辨認,能夠達到美觀大方的要求更好,建議大家在每次做題時,都要儘可能地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一筆一划地寫字。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