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健宣布治癒抑鬱症,他的服藥建議引熱議,那得了抑鬱症要終身...

2020-12-19 騰訊網

當值編輯 | 愛米粒

配圖來源 | 鬱金香繪畫療愈成長營

12月12日晚,綜藝節目《我就是演員》,王自健自曝之前有一段時間狀態低迷,甚至患上了深度抑鬱症,嚴重到想和外界切斷所有聯繫,甚至狂刪熟人微信。

慶幸的是,經過藥物的治療,他慢慢走出來了。可是呢,好景不長,當他嘗試演戲的時候,演了一個很苦的角色,當他去感受那個人物的時候,他自己也跟著陷進去了,導致他舊病復發。而後有一段時間,他病得很重,連一點哀傷的文字都不能看,更別提電影片段了。不能體驗喜怒哀樂中完全的情緒,還要克制自己,太難了。

雖然曾經痛苦到與死亡擦肩而過,但王自健卻從沒有選擇放棄,他依靠藥物治療並不斷尋求工作機會,終於走出了抑鬱症的困境,如今狀態恢復如常,演技也有了質的飛躍。在《我就是演員》的臺上他宣布:自己的抑鬱症治癒了!他還以此鼓勵大家,他當初能把好友刪的只剩下30多個人,都能走出來,就沒有其他不能走出來的事情。

王自健自爆抑鬱和服藥問題,引起了大家的討論。要不要吃藥,如何吃,吃多久,是否會終身吃藥等一直是大家熱議的事情。

今天小編在這裡想跟大家聊聊關於吃藥的問題。

抑鬱症是一種心境障礙,確切的說應該把抑鬱症稱之為抑鬱障礙,這種疾病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認為前途暗淡、自罪觀念、覺得活著沒有價值,繼而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隨著抑鬱症患者人數的不斷增加,社會大眾對抑鬱症這個精神類疾病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積極的一面是大家開始了解抑鬱症到底是什麼樣的疾病,通過不斷加深對抑鬱症的了解,對抑鬱症患者的包容性逐漸加大,給抑鬱症患者的康復提供了有利的社會環境,但同時也有一個問題就是大家如何科學理性的的去認識抑鬱症和了解抑鬱症的治療方法成為一個不得不重視的問題。

對於能通過心理輔導、諮詢緩解的,醫學上更傾向認為是抑鬱情緒,如同感冒,能自己痊癒。而抑鬱症已從一個心理疾病上升到了生理疾病。長期的心理壓抑、疲憊、體內腎上腺激素一直處在一個高水平狀態,導致大腦內的激素分泌紊亂。此時,單純靠做諮詢、跑步、練瑜伽已起不了作用了,必須要靠藥物拉回。確診為抑鬱症,要遵醫囑吃藥。這時候,就如同病了要吃藥一樣,不是感冒,是肺炎,多喝熱水有效嗎?再不吃藥,會發展成心肌炎以及其他。此時需要及時用藥,控制病情。

抑鬱症的藥物治療可分為三個階段(三期治療):

1、以控制症狀為目標的急性治療期:用足夠劑量至症狀消失。

2、以鞏固療效,避免病情反覆為目標的繼續治療期;症狀消失後至完全康復,約需4~9個月,如未完全恢復,病情易反覆。

3、防止復發為目標的預防性治療期,後兩期不易截然分開,常統稱為維持治療。一般認為下列情況需維持治療:3次或3次以上抑鬱發作者;既往2次發作,如首次發作年齡小於20歲;3年內出現兩次嚴重發作或1年內頻繁發作兩次和有陽性家族史者。維持時間長短、劑量需視發作次數、嚴重程度而定。

抑鬱症≠終身服藥

得了抑鬱症,並不是完全被貼上終身服藥的標籤。小白老師說: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和自我認知的完善,抑鬱症不一定是終身服藥,一定程度上是長期服藥。終身服藥這一標籤一貼,讓人背上了沉重的負擔。

放下負擔,科學用藥、積極鍛鍊康復,脫離藥物不是不可能。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身體會越來越累越衰老,但我們會發現,有一些老年人,在70-80歲仍然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體力,那是他們長期自律堅持在做一件事----養生、健身。那同樣的,在藥物的支撐下,我們回到正常的生活之後,也是需要去堅持做一件事,那就是----養心健心。遠離抑鬱源、強大內心、改變認知、尋找興趣愛好點、體驗心流、結交正能量的夥伴、獲得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統、在工作和生活中尋找和發現樂趣,養我們的心,健我們的心。在此基礎上,科學減藥直至停藥。

抑鬱症的治療是藥物、心理、運動三位一體結合才會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藥物治療方面要足量足療程;心理治療要貫穿整個治療過程,這中間還需包含自身的學習成長、認知改變。

對於一些絕症,無藥可治;對於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需要終身服藥;那比對起來抑鬱症雖然作為一種慢性疾病,還是有完全康復的可能性的,大家更無需自嘆自憐,我們還是幸運的,要有更多的信心去面對疾病。

當然,抑鬱症存在多樣性,有些嚴重的抑鬱症,醫生還是建議終身服藥。針對這些情況,我們需要做好心理建設,畢竟,兩者相害取其輕。有些患者即使堅持維持治療數年,仍然會出現在減藥量過程中病情出現波動,那麼只要用藥的獲益大於不良反應的風險,即使終生服藥,我們也應該並值得去堅持下去的,因為積極的治療,會使我們的生活或生活品質得到提升和穩定。

接納是療愈的第一步。精神科醫生說:「重度抑鬱症會改變大腦的邏輯。一旦復原了,你抑鬱時的思維也會變得無法理解。」

我們也有過這樣的體驗,就是在抑鬱的泥潭中的那些悲傷、恐懼,等到康復後來看,也不是很大的事情。如果,你現在抑鬱了,在服著藥物,擔心是否會需要終身服藥、恐懼藥物給你帶來的副作用。所有的這些想法都是很正常的,是大多數抑鬱人群都經歷過的心歷路程。

但請相信,隨著抑鬱症的慢慢康復,你能夠接受並接納服藥的狀態。當然,我們更希望,通過心理輔導,通過自身療愈,你的內心能越來越強大,能戒斷藥物;涅槃重生、真正康復。鬱金香陪伴一直在你身邊~

- end -

2020年12月15日19:00

鬱金香陪伴直播間 又一次開啟

相關焦點

  • 王自健宣布治癒抑鬱症,他的服藥建議引熱議,抑鬱症要終身吃藥嗎
    雖然曾經痛苦到與死亡擦肩而過,但王自健卻從沒有選擇放棄,他依靠藥物治療並不斷尋求工作機會,終於走出了抑鬱症的困境,如今狀態恢復如常,演技也有了質的飛躍。在《我就是演員》的臺上他宣布:自己的抑鬱症治癒了!他還以此鼓勵大家,他當初能把好友刪的只剩下30多個人,都能走出來,就沒有其他不能走出來的事情。
  • 回龍觀醫院陳紅梅:得了抑鬱症,多次復發後要終身服藥嗎?(下)
    在以下文字實錄中,陳紅梅主任解答了不少抑鬱症患者、家屬關心的問題:如果發現家人、朋友得了抑鬱症,該如何應對?確診了抑鬱症、或多次復發後到底是不是要終身服藥?聽抑鬱症患者傾訴時,我們如何注意說話的方式?您剛才解釋,輕、中度的是可以在家人的幫助下治癒的,那能不能再接著介紹一下,一些相對比較重的抑鬱症患者,在醫院裡通常會接受一些什麼樣的治療呢?陳紅梅:如果是中、重度以上的抑鬱症,可能適時地要啟用藥物調整了。因為如果長時間抑鬱的話,患者的整體狀態可能會越來越脫離人群和社會,這對他的未來是影響比較大的。
  • 王自健版「餘歡水」看哭章子怡,用親身經歷說:抑鬱症是可治癒的
    最近,沉寂已久的脫口秀主持人王自健在一檔綜藝節目中,扮演了電視劇《我是餘歡水》中的餘歡水一角。再次引起大眾的關注。作為非科班出身的王自健來說,把一個查出絕症、婚姻又即將破裂的中年人的崩潰表演得淋漓盡致,現場觀眾一致好評。
  • 我可能得了抑鬱症了?
    一個人出現情緒不好,「感覺不對勁兒」,他沒法確定自己是不是得了病。有人上網看文章、做問卷,結果提示自己得的是抑鬱症。這.個結論不一定可靠。必須去醫院心理科,請專業的醫生下判斷。所以懷疑自己得抑鬱症的,先去看醫生。醫生確診是抑鬱症,才能算是抑鬱症。
  • 別打著「反矯情」的口號說抑鬱症是矯情了
    雖然曾經痛苦到與死亡擦肩而過,但王自健卻從沒有選擇放棄,他依靠藥物治療並不斷尋求工作機會,終於走出了抑鬱症的困境,如今狀態恢復如常,演技也有了質的飛躍在《我就是演員》的臺上他宣布:自己的抑鬱症治癒了!他還以此鼓勵大家,他當初能把好友刪的只剩下30多個人,都能走出來,就沒有其他不能走出來的事情。他的經歷讓抑鬱症再次時候進入公眾視野。是時候該重新審視這個疾病,正確地看待抑鬱症與抑鬱症患者了。 抑鬱症真的是「矯情」麼?
  • 得了抑鬱症能不能不吃藥?
    抑鬱症是一種典型的心理障礙,主要表現為長時間情緒低落、意志消沉、自卑懦弱甚至悲觀厭世。目前在抑鬱症的治療上主要運用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兩種方式,而且很多時候,在經濟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醫生會建議抑鬱患者以藥物治療為基礎,並將心理治療貫穿其中。那麼得了抑鬱症一定需要吃藥嗎?得了抑鬱症能不能不吃藥?
  • 王自健被老婆打是真的嗎 王自健抑鬱症與前妻家暴有關嗎
    在此之前,王自健曾在「80後」脫口秀中自嘲自己遭遇了家暴,觀眾都以為他是在開玩笑,沒想到他真的是被老婆打了一頓。更糟糕的是,王自健也承認,離婚後,除了身體上的暴力,兩人還發現自己的財產早已被前妻轉移。身體和精神上的嚴重傷害以及經濟上的巨大壓力使他陷入抑鬱,並切斷一切聯繫。幸好有家人、朋友和緝毒鬥士陪伴,他才逐漸走出陰影,並於2020年重回正軌。
  • 王自健曾曬鼻青臉腫照,現又自曝抑鬱症,前妻被潑汙水無奈反擊
    火了和汪海林互撕的於正,還火了自曝抑鬱症的王自健。王自健演出的是《我是餘歡水》中的片段,堪稱第一期表現最好的演員。但是沒想到在受訪環節,卻大談特談自己的抑鬱症經歷,哭鼻子抹淚,好不心酸悽涼。不過演員還是要靠角色說話,餘歡水和王子健這兩個角色其實有很大差別,但是王自健卻沒能演出不同。王自健的表演方式,不是把自己變成角色, 而是讓角色成為自己。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演員標籤化。
  • 王自健走出抑鬱症,首次登上舞臺感動全場,表示不再說脫口秀
    裡面有好多我們熟悉的演員 ,其中就有在脫口秀節目當中都能想到的一個人物——王自健 。王自健表演的角色就是處在崩潰邊緣的餘歡水。這個角色的人生比較悲慘,還有人格分裂。都認為讓患有過抑鬱症的王自健演這個角色有點難,但他的表演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 關於抑鬱症的 10 個真相
    我們似乎可以認為:生性樂觀的人也有可能得抑鬱症,在抑鬱發作期間,她將暫時變得不再樂觀。 小D: 抑鬱症患者的朋友 朋友得了這個病就覺得和絕症一樣,擔心他一直好不起來。
  • 關於抑鬱症的 10 個真相
    小 C:朋友得了這個病就覺得和絕症一樣,擔心他一直好不起來。根據一項 15 年的隊列研究,抑鬱症的終身復發率高達 80%,頭五年未曾復發的治癒患者,在之後的十年裡也有 50% 出現復發。確診抑鬱症後,醫生會評估患者的病情及經濟狀況,建議接受心理治療、服藥或者在服藥的基礎上接受心理治療。
  • 抑鬱症服藥第107天,以親身感受淺談家人如何幫助抑鬱症患者
    在頭條記錄自己抗抑鬱焦慮的過程中,很多抑鬱症家屬向我諮詢如何和像我這樣的病人相處。今天我就以自己的感受談,給你們以下幾點建議。1 學習抑鬱症,焦慮症的知識。通過網絡,書籍或者專家,學習抑鬱症的知識。了解這個病的成因,治療方法,注意的事項。這樣在同病人交流時不會因為自己的不懂而遭到抗拒,同時可以用自己的知識給病人提出意見建議。
  • 王自健自曝離婚原因:曾遭妻子家暴,患上抑鬱症
    在這個槽點頗多的節目中,王自健算是水準最高的一位演員,他選擇的劇本《我是餘歡水》也有很好的發揮空間,加上他自然的演技和到位的情緒得到了全場一致認可,甚至惹得導師們落淚。在表演結束後,王自健自曝自己曾經歷過不幸的婚姻,遭到妻子家暴並患上了抑鬱症,那時候有很好的出演機會在自己面前,卻因人物的悲劇命運引發抑鬱症爆發,長期活在黑暗中無法自拔。
  • 抑鬱症好了,還有人記得他當時離婚的事兒嗎……
    因為在節目中提到了自己抑鬱症已經康復的事情,節目之後,他罕見的發了一條長微博,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治癒過程,表示希望能用自己的經歷,給大家提供一點點幫助,能讓更多的人走出來。
  • 王自健家暴再次受到熱議,前妻發文否認,王自健回應含糊不清
    而關於王自健被家暴的這一個事情,王自健的前妻並沒有承認,並且在12月17日的凌晨,在社交平臺上發表了動態,在文中表示,謊言就是謊言,之所以自己不回應,只不過是不願意配合炒作。文中並沒有指明什麼,但明眼人一看都知道,王自健前妻的這一篇發文是在否認自己之前家暴王自健的事情,指責王自健是在說謊。
  • 陸林院士稱「抑鬱症是終身慢性疾病」,這個觀點立得住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這個觀點並不新穎,在國內精神科臨床已經說了很多年了,類似的說法還有「吸毒成癮是一種慢性復發性腦疾病,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需要終身服藥說抑鬱症是終身慢性疾病,這有沒有錯?那要看站在什麼基礎之上。如果是基於傳統的精神病學或精神醫學,及傳統的心理學理論,這個觀點是成立的。
  • 王自健親口否認抑鬱症和前妻有關,坦言王建國也曾出現抑鬱徵兆
    最近一段時間,王自健接受了某媒體電話採訪,並且在開篇就提到了自己曾經患上抑鬱症這件事。王自健表示,自己得抑鬱症真正的原因,連醫生都不清楚,按照科學診斷來說,王自健屬於多巴胺受體受損,至於為何會受損,誰都不知道。
  • 網友提問:抑鬱症發作三次以上,就需要終身服藥嗎?
    簡單點講,抑鬱症患者的大腦應激組織與神經遞質相對來說,比普通人都要脆弱。#即便好了,曾經經過抑鬱症肆虐的大腦也恢復不了本應該有的大腦保護機制,抑鬱症對大腦的損傷實際上是不可逆的,時間越久越不可逆,對記憶力都有很強的傷害。
  • 《丈夫得了抑鬱症》:抑鬱症是「心靈的感冒」
    有人說:這是一部讓人正視抑鬱症的電影,再黑的夜,也都會迎來黎明。也有人說,這是一部經典的抑鬱症科普短片,專業全面又細膩溫暖。小晴是一名漫畫家,性格懶散,毫不上進,每天只是宅在家裡畫漫畫和睡覺,靠丈夫一個人工作的薪水來養家。丈夫高野在一家網絡公司從事售後服務,經常要面對態度惡劣的客戶和各種無釐頭問題,還承受著來自上司的壓力。即使如此,他也總是微笑著耐心解答。
  • 「那個逗我們笑的脫口秀演員,得了抑鬱症」
    「那個逗我們笑的脫口秀演員,得了抑鬱症」在熱播綜藝《我就是演員3》裡,沉寂許久的王自健出場,第一次提起了這段往事。於是,他只好向張國立坦白,自己患上了抑鬱症。他沒說出來,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他是真想過不活了。其實,他也試過撐著。那時人藝的藍天野老師有個戲,是他的封山之作,打算找王自健演。那是多好的機會啊,可是當說臺詞到「我好苦,我也苦......」的時候,他就真的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