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重大協議推動和平 兩岸ECFA降低開戰可能性
兩岸籤署ECFA大大降低了「臺獨」引發軍事衝突的可能性本報記者/鞠芳6月29日下午2點半,中國山城重慶。這一時刻,這一地點,註定要載入史冊。在令人矚目的第五次「陳江會」上,「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終於得以正式籤署。該協議被外界普遍視為「大陸與臺灣1949年以來達成的最重要的協議」。
-
兩岸青年學者展望「美國總統換屆後的臺海形勢」
(中國臺灣網 趙靜 攝) 中國臺灣網1月11日北京消息(記者 趙靜) 今天上午,第16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在北京民革中央舉行,30餘位來自兩岸的青年學者,共同展望了「美國總統換屆後的臺海形勢」。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聯絡部部長李靄君為本次研討會致辭。
-
美國國防專家:臺海兩岸開戰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美國國防專家:臺海兩岸開戰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2008年08月19日 17: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雪梨八月十九日電 美國國防專家波洛克作為雪梨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
臺灣大選美國怕什麼 臺媒稱美國怕的是臺海兩岸走向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對於即將投票的臺灣大選,華府的聲音值得玩味,總結起來就是『美國有幾分擔心』。這樣的擔心當然是因為民進黨聲勢領先,其中最極致的字句是『選出傾獨的總統,危險時刻就開始了』」。臺灣《中國時報》14日題為「臺灣大選,美國怕什麼」的社論稱,美國怕的是臺海兩岸走向。
-
轟蔡英文罔顧兩岸 陳先才:臺海危機爆發可能性大增
中國臺灣網5月20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時逢蔡英文執政滿兩周年,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陳先才表示,由於蔡英文當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識」,甚至不斷做出損壞兩岸關係的動作,而與此同時,美方又大打臺灣牌,這兩岸關係面臨嚴峻的挑戰,臺海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大為增長。
-
蔡英文能因應好臺海變局嗎?
(圖/美國空軍) 美國政府日前決定售予臺灣66架F16V型戰機,這是時隔27年美國再出售戰機給臺灣,事關重大。大陸外交部發言人立即表示「中方將做出強烈回應,由此引起的一切後果由美方承擔」。臺灣能否再像上次那樣安然過關,是需要高度重視的。
-
臺海觀潮|臺灣民眾渴望和平 認為應避免戰爭
中美關係緊張,連帶衝擊臺海情勢,解放軍近來更是動作頻頻。依據《遠見雜誌》公布「2020國際政經情勢調查」顯示,無論藍綠支持者,反中情緒都變高,66%民眾對大陸反感。儘管民進黨當局形成「聯美抗陸」戰略思維及路線,但根據陸委會民調結果顯示,臺灣民意高度期待兩岸合作處理問題,高達75.2%支持度。換言之,大部分臺灣民眾心理傾向支持兩岸合作,藉此緩解兩岸敵意,建立和平穩定關係架構。
-
兩岸關係艱難前行 學者強調維護和平促交流
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13日在「雲端」舉行,兩岸逾60位專家學者圍繞「維護和平穩定、深化融合發展」展開研討。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嚴安林指出,2020年兩岸關係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衝擊。一是新冠肺炎疫情;二是臺灣政治局勢演變與臺當局採取對抗性兩岸政策;三是美國大選與川普政府大打「臺灣牌」以遏制中國大陸。
-
臺灣學者:警惕美國川普製造臺海危機
警惕美國川普製造臺海危機。(圖片來源:網絡)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3月26日籤署生效所謂的「臺北法案」,為行政部門在符合美國利益下,強化所謂美臺實質合作關係,鼓勵臺灣的「邦交國」鞏固關係,以及支持臺灣成為「不以主權國家為參與資格的國際組織會員」等提供法源依據。
-
高雄人只拜託這一件事 吳益政忍不住痛哭!
[新聞頁-臺海網]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市長補選最後一個黃金周,三黨候選人積極跑行程。民眾黨徵召的吳益政今天被問到父親節怎麼過時,不禁哽咽,除了連日的輿論壓力,甚至想到家人和高雄人時,他忍不住痛哭說:高雄人真的好辛苦,每個人都只拜託他一件事「把經濟做好,讓我們可以生活」。
-
解放軍大規模亮劍臺海,蔡英文稱盼「兩岸對話」
一段時間以來,臺當局無視兩岸民意,執意背靠美國「以武拒統」,嚴重傷害了兩岸民眾的友好情感。2020年12月,解放軍大規模亮劍,警告臺當局,重壓之下,蔡英文果然「服軟」,1月1日新年致辭上,再度稱「期盼兩岸對話」,「臺獨」這是怕了?
-
臺海戰爭最可能爆發時間?兩岸專家的預測揭示重要信息!
對此,一位研究兩岸關係的專家趙春山在出席馬英九的會議時,分析了兩岸關係的現狀,預測了臺海戰爭最有可能爆發的兩大時機。專家趙立春分析兩岸情勢據香港媒體報導,日前趙春山出席了馬英九舉辦的名為「臺灣不安全」的研討會。
-
海基會前董事長:臺海「擦槍走火」的可能性極小
拜登政府期間,美中鬥而不破是可預期的,即便手段不同,但美國仍會致力確保其軍事、科技、經濟、美元的全球領導地位,才能維持美國在區域與全球的影響力。由此,展望拜登政府時期的臺美關係,臺灣要有策略思考。他認為,臺海地區發生擦槍走火的可能性極小。
-
臺灣誰當選不是臺海局勢的決定因素
郭臺銘曾是臺灣首富,也是世界著名的企業家,在臺灣頗具影響力。此外他雖然加入國民黨已有50年,卻實為政治素人。他的集團在大陸設廠最多,據稱僱有逾百萬大陸工人。同時他與川普總統有良好關係,後者入主白宮後,鴻海集團宣布在美國大舉投資,興辦工廠。
-
謝鬱:美國大選後的兩岸關係態勢
,美國因素以前所未有的強勢介入、影響兩岸關係。 二、美新政府打「臺灣牌」的意願及動力不會降低,但可能走穩健路線,美國並未做好與中國全麵攤牌的準備。 在美國推出的反華組合拳中,與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的貿易戰、科技戰相比,「臺灣牌」成本最低、代價最小、收益最大,因為這觸及中國核心利益。
-
【臺海新觀察】兩岸統一 大道之行
華廣網6月29日訊 題:兩岸統一 大道之行 作者 吳為 今年臺海形勢面臨複雜嚴峻的挑戰,但主流仍是兩岸關係不斷走深走實走近,祖國和平統一的大勢不斷向前發展,「臺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幹涉成不了勢,也不可能成勢。
-
臺海最新消息!蔡英文華府智庫專題演說:臺灣不願兩岸永遠對立 但將...
臺海最新消息!她也強調,臺灣民眾不願意兩岸永遠對立,但將堅決捍衛自由的生活方式。蔡英文談到全世界再度面臨民主自由與威權主義的重大抉擇,她提到中國對新疆課題已經引起國際關切,稱對21世紀原本滿懷的憧憬已經背離現實越來越遠。她說道:「臺灣也對臺海與日俱增的挑釁高度警戒,中國解放軍和船艦頻繁穿越臺灣西南空域,升高兩岸擦槍走火和誤判的風險。
-
2018年,臺海形勢更趨複雜嚴峻,兩岸關係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增多
中國臺灣網2月日訊 華廣網1日刊載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會特約研究員吳為的評論文章指出,2018年,臺海形勢更趨複雜嚴峻,兩岸關係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增多。「臺獨」勢力的分裂活動可能進一步加劇,這是造成兩岸關係僵局持續、風險升高的最大因素。
-
大陸軍機繞臺成常態,兩岸海上演訓很密集 臺媒小結:臺海今年很忙
自今年以來,大陸軍機和軍艦不斷繞臺,有臺媒在年底進行了小結,直言「臺海今年很忙」。臺灣《中國時報》21日稱,今年大陸兩艘航母山東艦和遼寧艦合計經過臺灣海峽兩次;美國衛生部長阿扎和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喀拉蚩相繼在8月和9月訪臺,解放軍戰機兩度越過所謂的「海峽中線」,最近距臺灣新竹海岸線僅約37海裡(約合68.5公裡),「是繼1996年臺海危機、兩國論後,最嚴重的軍事挑釁動作」。
-
兩岸要怎麼走下去,臺海會不會劇烈動蕩?全看這周
兩岸要怎麼走下去,臺海會不會劇烈動蕩,全看這周! 隨著WHA登場,臺灣先前一波為爭取參與WHA的衝刺進入尾聲。很殘酷的現實是,為臺灣提案的國家仍僅止有「邦交」的14國(教廷未提),美國、日本、歐盟、加拿大等號稱全力聲援,美國更高調稱臺灣應加入WHO、聯合國,但所有都是口頭宣示後便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