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雖然今年大部分人都窩在家裡過節,準備哪裡也不去,但是這過年給孩子們的壓歲錢還是不能少的。
然而這送壓歲錢吧,看似是小事,仔細想想卻也挺麻煩的。因為這其中包含著不少學問:
比如,包多少合適呢?包太多吧,經濟條件不允許,尤其是孩子多的家庭;包太少吧,又顯得小氣,有些拿不出手。
又比如,什麼時候給他們壓歲錢好呢?孩子滿18歲了,還送不送呢?
所以,包壓歲錢這件小事,著實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
朋友晴晴跟我講了最近發生的一件事。
事情是這樣的,晴晴老公的哥哥家今年新添了二胎,也就是一共有兩個孩子,而晴晴家只有一個。過年前兩家人一起聚了聚,大伯給晴晴家孩子包了一個紅包,晴晴也給大伯的兩個孩子分別準備了紅包,每個紅包裡是200塊,也就是一共包了400塊錢。
然而等到晴晴帶孩子回到家中才發現,大伯給晴晴家孩子包的紅包居然有800塊。
這樣一來晴晴就有些鬱悶了。兩家人平時往來並不多,晴晴也沒有想佔便宜的意思,這紅包整整多了400塊,顯得好像欠了人家一個人情似的,這可怎麼辦呢?
問題來了,這多出來的400塊應該以怎麼樣的方式還回去呢?
其實,類似晴晴家這樣的煩惱還真不少,大家雖然表面不說,卻心照不宣,你送多少,我也回多少。
壓歲錢一般也到不了孩子的手上,無非就是大人直接的利益交換罷了!直接再送一個紅包顯然並不妥帖,我給晴晴支了幾個招,晴晴也表示很認可,直誇我太機智了!
辦法一:等到二胎孩子周歲了送份大禮
了解到晴晴大哥家的二胎孩子再過兩個月就滿周歲了,雖然他們沒有打算辦酒席,但是我建議晴晴給孩子買一份周歲禮物,可以是玩具或者衣物,400錢足以採買一份體面的厚禮了。
辦法二:給兩個孩子分別買一份禮物
如果晴晴想立馬把人情還回去,那麼不妨給兩個孩子都買一套衣服,或者各買一份玩具,孩子們開心了,大人自然也就明白了。
其實,回憶起我們小時候,收到10塊錢的壓歲錢都已經快樂得不得了了。
爸爸媽媽會在新年的第一天準備好壓歲錢,放在枕頭下面,寓意: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小孩們往往盼著過節,盼著各家長輩們給自己壓歲錢。
因為壓歲錢不僅是長輩們的一份祝福,更重要的是得來的壓歲錢能完完全全自己做主,讓自己實現財務自由:拿了壓歲錢的第一件事,就是拆了紅包袋子直奔小店買零食吃;每年開學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同學們比一比,看誰的壓歲錢收得多!
而如今,壓歲錢的金額動輒500上千,也許是行動支付太普遍了,如今的孩子們對金錢的概念普遍並不強烈,倒是舔了一些人情債在裡面,不知不覺,壓歲錢的意義也有些變味了。
今日話題:
你小時候壓歲錢怎麼花呢?
你那邊的壓歲錢怎麼給呢?
如果你家只有1個孩子,對方家有3個孩子,怎麼給壓歲錢比較合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