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版老人與海?市價15萬的黑鮪魚拉上船隻剩魚頭,漁民下場慘

2020-12-20 韓娛星球

臺東縣成功鎮鄭姓漁民在外海捕獲一條大黑鮪,開心拉上船後,卻只剩魚頭,魚身全遭海豚吃光,原可賣15萬元最後僅2200元標出,到漁市看熱鬧的遊客說這是臺東版「老人與海」。

鄭姓漁民昨天出海捕魚,捉到一尾黑鮪魚,剛開始感覺拉力很強、很開心,後來越拉越不對勁,原來後面跟著一群海豚,等到拉上船時只剩一個大頭,但他還是一樣拿到市場拍賣,由一家海鮮店出手買下這個魚頭。

買下魚頭的海鮮店老闆說,日前臺東第1尾黑鮪魚重達200公斤,最後以新臺幣25萬2000元高價賣出,但這條只剩魚頭的黑鮪只價值2200元。

店家說,因身體及頭部的魚肉幾乎都被海豚吃光,只剩下魚眼睛可以食用,價值性不高,如依照頭型大小及魚肉油脂判斷,這隻鮪魚重量超過200公斤,價格也超過15萬元,船長的心可能在淌血。

鄭姓船長說,鮪魚可能被鯊魚咬了一口,鮮血引來海豚搶食,拉上船時就只剩下一顆頭,鮪魚的身軀全都消失。到市場圍觀拍賣的遊客說,美國文學名著「老人與海」情節真實在臺東上演。

相關焦點

  • 黑鮪魚 小說黃金漁場
    魚線一放開立馬就繃緊,凱夫拉縴維質地的魚竿竟然被拉彎了,秦時鷗這樣的神力,都感覺手裡的魚竿一個勁往外滑,由此可知水下那傢伙多兇悍!  秦時鷗不斷放開魚線,不斷往後拽拉來消耗水下大魚的體力,魚竿前段彎起如滿月,若非他採用了1.2規格的pe魚線,那現在估計早就拉斷魚線了。
  • 探訪「海中黑金」—走進臺灣屏東縣東港區黑鮪魚拍賣會
    數日前,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第一鮪」拍賣,一公一母兩條合重約580公斤的黑鮪魚,最終以288.88萬元拍賣成功,創下歷年來總價最高紀錄,不愧「海中黑金」美名。&nbsp&nbsp&nbsp&nbsp藍黑色魚背、紡錘型身材的黑鮪魚又稱藍鰭金槍魚,是頂級的生魚片食材。每年四至六月黑鮪魚隨著黑潮北上,遊經東港附近海域時,正是東港漁民的收穫好時節。
  • 探訪「海中黑金」 走進臺灣東港區黑鮪魚拍賣會
    當天拍賣的第一條黑鮪魚每公斤最終報價就是記者聽到的最後數字:1100元(新臺幣,下同)。經過去冰後過磅一稱:348公斤。換言之,這條有一人多長的黑鮪魚價格高達38萬多元。  但這在東港黑鮪魚季的歷史上,並不算「大咖」。
  • 黑鮪魚怎麼挑?圖
    大家都知道黑鮪魚要價超高,一盤裡頭幾片黑鮪魚生魚片,動則好幾百幾千。這樣的「海中黑金」,到底應該怎麼看?才會吃到「古溜滑嫩」鮮甜美味。5月也正值鮪魚的季節,一起來看看如何挑選真正好吃又美味的黑鮪魚?其實,黑鮪魚的美味,吃過的人都可體會,那種滑嫩的甜,雖然帶點腥,卻是來不及用力咀嚼,就滑進喉間轉成一股鮮美滋味。
  • 國民黨黨團批蔡英文當局媚日:以漁民當「祭品」
    國民黨團批蔡當局罔顧漁民生計。(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0月15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外傳臺灣將與日本互換同等配額量的黑鮪魚與大目鮪,由於黑鮪市價高於大目鮪,遭批不平等交易。
  • 海明威早年信件被拍賣,還原真實版《老人與海》
    此前,海明威研究專家普遍認為,這次出海啟發了《老人與海》的創作。近日,信件內容的披露,使我們第一次有機會聽到海明威自己對這次出海所作的描述。早在1936年的《時尚先生》雜誌中,海明威曾講過一則他的古巴朋友卡洛斯·古鐵雷斯(Carlos Gutierrez)告訴他的故事,這故事通常被認為啟發他創作了《老人與海
  • 臺灣寫真:小琉球漁民的無奈與憤怒
    中新社屏東5月19日電 題:小琉球漁民的無奈與憤怒  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五月是黑鮪魚季,臺灣屏東縣琉球鄉漁民忙碌於南方海域的時節。討海30餘年的黃吉皇從早上7時到晚間11時都忙碌在他借來的小店,製作賣給遊客的麻花卷、包檳榔。老船長已無船出海,還背負著300多萬新臺幣未償清的債務。
  • 大揭秘:走進聯合國的壇宗剁椒魚頭,用的竟是這裡的大雄魚!
    五一節前夕,長沙壇宗剁椒魚頭的工作人員,去往嶽陽鐵山水庫,與當地漁民一起捕撈大雄魚,而且還現場烹製了一盤剁椒大魚頭,眾人一同分食,為他們慶豐收。每一條大雄魚,都親自分揀漁民們撒下大網,將大雄魚撈上船,金功偉就帶領團隊開始分揀。
  • 高寶邵伯湖開捕漁民凌晨出湖 漁具目錄及標準實施
    捕上船的秀麗白蝦,雜有很多水草。    孔翔介紹,高寶邵伯湖有捕撈漁民5000人左右,捕撈漁船1500多條。  記者看到,不少用漁籪捕魚的漁民,昨天都忙著在既定水域插竹篙拉網,竹篙都是毛竹,要插到淤泥中1米左右。因為時間緊,漁民大都相互幫助;這些漁民第一次捕魚要等到今天凌晨。
  • 屏東東港魚郎曾仁祥:黑鮪魚上岸6小時就進你碗
    隱身鬧市,東港魚郎很低調曾仁祥16歲就出海捕魚,嘗盡漁民的艱辛,也了解「東港三寶」這樣的頂級美味到底擁有多大的商業價值。5年前,他來到廈門,開了「東港魚郎」這間小小的店面,主打的產品就是零下50℃冰鮮運輸的黑鮪魚(大陸也稱藍鰭金槍魚)、旗魚和三文魚等食材。廈門出售臺灣冰鮮產品的商家當然不止曾仁祥一個,不過出身東港的他,最引以為豪的就是自家的產品夠新鮮。
  • 《老人與海》:老人最後拖回一具骸骨,這是勝利,人們還是嘲笑他
    ,而且只用一隻腳站著,因為只有這樣,時刻提醒自己用耐力和恆心,才可以感受到老人與海的激情,小說才有說服力。老人與海在《老人與海》裡,我們看到老人最後只拖回一具骸骨,心裡是萬般震撼,難受壓抑,百感交集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 張愛玲譯版《老人與海》內地上市
    張愛玲譯版《老人與海》內地上市 發表時間:2012-04-23   來源:中國文化報   由張愛玲生前翻譯的海明威經典名著《老人與海》簡體版已在內地上市。
  • 張愛玲翻譯《老人與海》簡體版出版
    近日,張愛玲生前翻譯的海明威經典作品《老人與海》簡體版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上市。學者止庵介紹,從譯文風格來看,張氏簡潔乾淨的文風與海明威的電報代碼的語言,有著一種默契的暗合。據張愛玲研究專家陳子善介紹,《老人與海》紅遍西半球之際,張愛玲離開上海到達香港。迫於生計,她找到一份翻譯工作,參與大規模的美國文學作品中譯計劃,《老人與海》就在此之列。張氏譯本提供了一種更特別的「張看《老人與海》」的方式。成都晚報記者 滕楊
  • 青島臺東開了十八年的湘菜館,老闆湖北人,剁椒魚頭,熱乾麵地道
    青島臺東的昆明路,也許一聽到這條路,感覺不熟悉,不過,臺六小學,還有幾家神奇的小館子,青島的吃貨們估計都知道,臺灣阿姨開的店,大腸紅米線,大腸包小腸,還有十三不靠家的點心,潛水艇湯包,是不是已經知道是哪條路了。
  • 山東龍口三位60歲老人,橫渡一海域時體力嚴重透支,途徑漁民挺身相助
    當天上午,王加福駕駛漁船在桑島附近養殖區作業,中午12點左右,他準備駕船返回桑島碼頭。「我把船靠近,才發現是三位遊泳愛好者,大概有60多歲吧,都是老人。」王加福說。
  • 挪威人這樣曬魚頭,曬乾用來做什麼呢?
    在斯沃爾維爾港口靠海的地段,「人」字形的曬魚架隨處可見。這些架子都是用木頭搭建而成,體積龐大,高近十米,十幾至幾十米長,上邊掛滿了唄砍下來的魚頭,數以萬計,密密麻麻, 在陰鬱的天氣烘託下,顯得非常陰森詭異,也成為當地一道別有特色的景致。挪威北部的城鎮居民大都以捕魚為主,因為捕撈量很大, 售不完的魚或者被剁下的魚頭,人們主要的儲存方法是晾曬風乾。
  • ...香酥|太湖|鰱魚頭|紅燒|清炒|單法良|七鮮|太湖銀魚|避風塘|...
    漁民們將依法獲得相應補償。今年的開捕只有短短1個月9月6日一早記者跟隨漁民單法良上船用鏡頭記錄了他們的捕撈生活作為傍水而生的江南人很多人對湖鮮更是情有獨鍾但作為吃貨的你真的知曉「三白七鮮」嗎?在老人的口中,可是「妙物」。鹹肉蒸鱔魚鹹肉蒸黃鱔,生的鹹肉,再加上太湖新鮮的黃鱔搭配在一起,製作出的菜品香味撲鼻,鹹鮮可口,一道下飯神菜誕生了!雪菜燒黃長條這道菜沒有過多花哨的手法,卻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黃長條原汁原味的鮮美。
  • 臺東漁民捕獲罕見魚種 滿嘴獠牙長相怪異(圖)
    這條被漁民捕獲的暴牙怪魚,原來是罕見的「星斑叉鼻魨」。(圖: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9月26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東縣大武鄉漁民前天捕獲一條滿嘴獠牙的怪魚,嘖嘖稱奇,專家判定是罕見的「星斑叉鼻魨」,雖然生長環境廣闊,卻不易見到,近幾年更難發現。專家稱,這種魚有毒,漁民捕獲別輕易食用,可送到研究單位,對魚類研究信息很有幫助。「這條魚怎麼暴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