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屏東5月19日電 題:小琉球漁民的無奈與憤怒
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五月是黑鮪魚季,臺灣屏東縣琉球鄉漁民忙碌於南方海域的時節。討海30餘年的黃吉皇從早上7時到晚間11時都忙碌在他借來的小店,製作賣給遊客的麻花卷、包檳榔。老船長已無船出海,還背負著300多萬新臺幣未償清的債務。
店面的左上方,電視節目正反覆播報著「廣大興28號」老船長洪石成被菲律賓公務船槍殺後緊張的臺菲情勢。「臺灣漁民好可憐,船開出去都是人家的海。」斜睨著屏幕,黃吉皇搖著頭說。
孤懸臺灣南端屏東縣西南海面,小琉球這座不足7平方公裡的珊瑚礁島嶼美麗卻資源貧瘠,數百年前從泉州、漳州遷移來的一代代居民都向大海討生活。直到近五、六十年,刻苦勤勞、勇於冒險的漁民駕數十噸排水量的延繩釣船,倚靠不俗的技巧捕撈鮪魚等高經濟價值魚類,熱銷臺灣本島、海外市場,才過上相對富足的生活,但又常在周邊「專屬經濟區」紛爭中成為犧牲品。
黃吉皇的討海生涯從開始到終結都發生在臺灣地區與菲律賓「重疊專屬經濟區」。43年前,剛上船從夥夫仔學起時,他所在的漁船就遭菲律賓扣押;幸得熱心華僑幫忙,十餘天過去,船長拿著華僑預支的美金認罰後才能駕船回海上作業。
2002年,正當壯年的黃吉皇輕信中介公司的所謂「合法文件」,在呂宋島沒接著要聘僱的菲律賓漁工,卻等來荷槍的軍警。漫長的司法程序結束後,他雖得到該國法院無罪判決,卻仍被地方移民局無理扣押,幸臺方機構以保外就醫為由助其脫身;孑然一身返臺時,他已被扣1年6個月,價值500多萬新臺幣的漁船在颱風中沉沒異鄉。與他同期被菲方扣押者,還有4艘屏東縣漁船、30多名漁民船工。
12000餘人口的小琉球有註冊漁會會員逾4000,類似的故事時常發生。琉球區漁會總幹事蔡寶興向中新社記者出示的資料顯示,近3年,該區又有4艘漁船因所謂「非法入漁、越區捕魚」被扣,其中2艘扣於菲律賓;涉事船東只能自擔幾近破產的厄運。
5月9日老船長洪石成這一遭,讓小琉球漁民長期壓抑的憤怒爆發了。「廣大興」被開槍掃射後10多分鐘漁會就接到通報,琉球區漁會輔導股長曽毓宗全程協助處理該案。其中多個疑點讓這位從小生長在漁村的漁會幹部百思不得其解:菲方船艦是怎麼決定向一艘小型漁船機艙進行平行射擊的,「如同有深仇大恨、非打死不可一樣,實在有違常理」;當「廣大興」儀器被打壞、失去動力後,菲方也不採取往常扣押舉動,反而自行離開。
13日,琉球區漁會會員以及全臺漁業協會召集的近40個區漁會齊聚臺北陳情,並向「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駐臺機構抗議,事件延燒並震動了整個臺灣社會,臺灣當局在遲遲未能得到菲方恰當答覆後已啟動一系列反制舉措。
對於臺灣海巡、海軍近日罕見的護漁舉動,小琉球漁民特別高興。曽毓宗對中新社記者說,不管護漁操演效果如何,臺灣一定要有作為,有做就有進步。漁民們期望,「廣大興」案不要像7年前的「滿春億」案無疾而終,那艘臺東籍漁船遭菲律賓公務船槍擊100餘彈,造成一死一傷;當時掌權的陳水扁,既未能落實懲兇、追償,更沒有派艦護漁。
令小琉球漁民氣憤的是,美國對受害方、加害方貌似持平的態度讓菲律賓面對臺灣地區制裁近乎無動於衷。而近日大陸艦隻靠近事發海域的訊息,也讓漁民對兩岸護漁有更多聯想。
黃吉皇認為,今後,大陸軍艦在南沙演練,臺灣海軍、海巡在南方海域護漁,一西一東,將可以更多保護漁民在己方專屬經濟區內安心捕魚。
多年來在風口浪尖乃至槍炮下謀生,也有不少老漁民厭倦了海上冒險生活,轉而支持他們的第二、三代重新選擇人生道路。伴隨小琉球海島旅遊的興旺,主要由年輕人打理的160多家觀光民宿如今分布全島各村落,每逢節假日,碼頭上都擠滿了南來的遊客。
對於去年再度向漁會貸款開店的黃吉皇來說,這是個福音。精明的老船長讓近日前來採訪他的記者都在店裡留言,希望打開麻花卷的銷售業績,早日償清債務,安心過他含飴弄孫的晚年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