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的時候千萬不要吃木耳呀,會讓寶寶長胎記!寶寶皮膚也變黑!」
「孕期少吃醬油,不然色素會轉移到寶寶身上,又黑又醜。」
「孕期吃芝麻,寶寶會長雀斑。」
……
類似於這樣的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在老一輩眼中,凡是看起來顏色很重的東西(偏黑色),都會造成色素沉澱,讓胎兒長胎記或者皮膚變黑。
尤其是胎記問題,大家都知道,作為一種非常明顯的外在特徵,胎記不管長在什麼地方,都不受人們歡迎,甚至有人長大之後專門花錢去醫院祛除這個東西。
那麼,事實真像老人說的那樣嗎?
孕期吃木耳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
黑木耳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含量交高,而且黑木耳中富含n種胺基酸,包括8種人體必需胺基酸中的7種,總胺基酸含量高達10.51%。桑枝黑木耳中硒含量較高,為0.丨7 mg/kg,鉛、汞、鎘、抽等重全屬含量非常低,完全複合食品食用安全規定。
因此,孕婦吃黑木耳好處很多!
吃黑木耳,寶寶會黑嗎?這個也是謠傳,相反,黑木耳對皮膚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曾經做過一組實驗,他們把小白鼠放在不同的光線下去照燒,讓小白鼠的皮膚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然後用黑木耳幫助小白鼠擦拭被照射過的皮膚。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結果表明,黑木耳對皮膚的修護有很好的作用,主要是緣於黑木耳中多糖(APP)能抗擊皮膚老化,促進皮膚細胞和組織的生長發育!
老一輩總是擔心木耳中的黑色素會轉移到孩子身上,讓他們變黑,甚至形成胎記,然而,行內人都知道,這是無稽之談。研究顯示,人體並不會吸收木耳中的天然黑色素,更別說將寶寶皮膚染黑、長胎記了,恰恰相反,孕媽吃木耳還有不少好處。
木耳有很強的排毒功效,能幫助孕媽儘快排出體內的代謝毒素,減輕臟器負擔,此外,它的鐵海量至少是綠色植物的20倍,能極大彌補孕婦由於妊娠而出生的缺鐵性貧血,效果顯著。
因此,大家不但不應該排斥吃木耳,反而應該多吃。現在我們了解下胎記。
胎記到底是什麼?
廣義上講,胎記就是寶寶出生時就存在或者出生後出現的先天性皮膚損害(部分孩子出生時沒有,但一段時間後會逐漸顯現出來),主要分為色素型與血管型,發生概率在10%左右。
血管型胎記的嚴重性相對較高,容易發生病變,比如鮮紅斑痣、草莓樣血管瘤等等,家長需要隨時關注,當孩子長到合適的年齡時,去醫院配合祛除。
老人們一直所擔心的,基本是色素型胎記,在他們的觀念裡,食物中的色素是可以通過消化轉移到寶寶身上的,媽媽吃的色素越多,寶寶長胎記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是在坑寶寶。
在內行人眼中,這就是個消化。
胎記真正的成因是什麼?
百因必有果,反過來也是一樣,有些人有胎記,有些人沒有胎記,這不完全是隨機事件,很多因素與其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1、先天性遺傳
遺傳學家說過,但凡是個體生理上的變化,都可以在基因中找到對應的表達片段。人有是非觀,美醜觀念,基因沒有,它們只遵循「顯隱性表達」原則,符合條件時,不管對人體是否有利,都會表達,反之,你就是求著它表達,也不可能成功。
儘管科學界暫時沒有確定胎記的遺傳基因片段是哪一個,但從大數據分析來看,如果父母有大面積胎記(小胎記影響很小),他們孩子有胎記的可能性明顯要比常人高,可以確定遺傳性。
2、食物健康性問題
這裡所說的「食物健康性問題」,並不是說食物本身所含的色素,其實人體對絕大多數天然色素都是不吸收的,否則我們天天吃那麼多綠色植物,早就變成綠色的了。就算是人工合成色素,也很少存在吸收問題,要有狀況也是健康安全方面的事情。
研究顯示,如果孕媽攝入過多激素類或者刺激性較強的食物,會導致寶寶長胎記,尤其是有毒物質,比如農藥殘留或者重金屬汙染等等,都會造成胎兒在發育期出現基因突變,誘發色素細胞瘋狂增生,最後形成大面積胎記。
除此之外,微量元素、酪氨酸、胺基酸、苯丙氨酸的嚴重匱乏,同樣會造成細胞變異,均衡飲食很重要。
3、孕期磕碰問題
孩子沒出生之前,處於母體的周密保護中,有羊水、肚皮雙重保險,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絕對不會受傷。如果媽媽不注意保護自己,致使肚皮磕碰到尖銳物體,在穿透性外力下,胎兒會出現表皮挫傷,而這對於正在發育期的胎兒而言,是非常麻煩的事情。
皮下血管破損,導致淤血堆積,生理性刺激下,很有可能形成「血管型胎記」。
因此,孕媽在家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安全,遠離桌角、避免劇烈運動與夫妻生活,以胎兒的安全為第一要素。
4、不健康的生活作息
熬夜、吃飯不規律、睡眠不足等等,這些錯誤的生活作息都有可能導致媽媽體內的激素分泌出現變化,間接導致血管型胎記的出現。
其實這類孕媽完全是在拿自己身體開玩笑,原本在懷孕期間,女性身體就處於「高負荷」狀態,臟器的工作量是平時的雙倍。表面上看沒有異常,其實內部傷痕累累,早就透支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準媽媽還不注意休息,等到了產後康復階段,有她們好受的。
一些身子骨原本就比較弱的,可能會因此留下病根,一輩子跟著遭罪。
5、孕媽的情緒變化
由於胎記與母體激素有著密切聯繫,這就意味著情緒也成為其關鍵因素之一。
悲傷、憤怒、憂鬱之類的負面情緒,都會造成人體激素分泌失衡,引發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反應,加重孕媽的不適感。
保證積極心態,對孕媽的家人而言,也是一種享受,畢竟伺候負能量滿滿的人,無疑是對耐心的一種考驗。要是造成夫妻感情破裂,無疑是一場災難!
關於胎記的一些問題
由於胎記的特殊性,人們對其了解相當有限,很多東西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當然也少不了錯誤認知。
Q:所有的胎記都要治療嗎?
當然不是,恰恰相反,絕大多數胎記會隨著寶寶的生理代謝逐漸消失,無需家長操心,只有那種面積比較大,惡性胎記才需要額外輔助治療。
Q:胎記治療是越早越好嗎?
理論上確實如此,某些胎記會隨著寶寶的長大而擴散,如果不儘早治療,很有可能會演變成其它問題,到時候就不是光治胎記這麼簡單了。
不過我們得考慮到寶寶身體狀況,1歲之前,嬰兒時期的寶寶異常脆弱,不管是物理性治療(雷射)還是藥物性治療(激素),都難以實施,必須等到他們稍大一些,身體發育成熟後再去具體分析病情,酌情安排治療。
Q:胎記治好後完全無痕跡嗎?
並非如此,有些胎記只能淡化,沒辦法完全祛除,還有一些可以祛除,但會留下比較明顯的痕跡,真正能完美祛除的胎記其實並不多,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後遺症。
最後提醒各位家長一句,有胎記的寶寶,尤其是那些胎記位置比較顯眼的,家長一定要做好寶寶的思想教育工作,他們出現心理問題的概率極大,如果得不到正確引導,多數會發展成心理陰影。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