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社會力量的參加

2020-12-18 人民論壇網

【摘要】目前,我國各地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需求龐大,政府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整體資金投入與智力支持比較有限。政府與社會的合作共進將釋放新時代城鎮化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活力,對推進社會治理的創新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公共基礎設施  社會合作  建設活力  

【中圖分類號】F294    【文獻標識碼】A

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國城鎮化發展進程中的重點工作,高標準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將提高居民的公共生活品質,增強地區服務承載能力,改善居民生存環境,促進和諧社會、幸福社會、便捷社會的建設。目前,我國各地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需求龐大,政府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整體資金投入與智力支持比較有限。各地方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引發的債務危機對政府協調促進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強水利、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電網、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為下一步我國城鎮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重要的行動指南。針對當前政府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能力有限等現實問題,採用政府與社會合作模式無疑是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必由之路。

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的社會合作雙方包括政府與社會主體,是政府與社會主體圍繞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達成在經濟、方案、人力、智力等多方面項目合作並實施的運作模式。政府與社會合作共同建設公共基礎設施最早在英國出現,形成了較成熟的「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這一模式曾對解決英國政府財政赤字、應對經濟蕭條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政府與社會合作模式是政府為更加有效地滿足社會公共服務的基本需求,以特許經營權為基礎,與社會組織、單位以及機構等協議建立的風險共擔、利益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社會合作模式可使社會企業等主體對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技術、人力等多方面的援助,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社會投資方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管理、建設以及運營過程,從而有效地緩解政府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壓力,體現出了該模式在新時代民生建設中的重要價值。

社會合作模式為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注入新動力

在城鎮化進程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離不開社會力量的支持。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政府與社會合作模式,既是政府對社會力量的吸納,也是社會主體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展現民間力量的重要表現。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方面,運行社會合作模式有助於吸納社會資金力量,吸引具有社會責任意識的企業、個人以及民間組織機構關注城鎮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將潛在的巨大社會資金實力充分調動起來,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緩解地方政府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壓力,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導入社會資本,使社會資本在城鎮化發展進程中增強流動。同時,使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總額持續增加,為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增效提速提供資金保障。

政策支持是社會合作模式發揮作用的關鍵。我國各個地方政府對採取社會合作模式共建公共基礎設施持積極態度。政府部門及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用以鼓勵社會力量進駐城鎮化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工程。2014年財政部下發的《關於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有關問題的通知》標誌著政府對社會合作模式的開放和助推態度,使政府與社會合作模式在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發揮了積極、充分的作用,保證了社會力量迅速融入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實踐操作層面。從目前來看,政府與社會合作模式的應用更加廣泛,涵蓋公共事業、醫療服務、教育養老等方方面面,這無疑是對社會力量的一種激勵,對培養社會主體主動參與社會治理與建設具有持久的引導作用。

增強社會合作,釋放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活力

加強對社會合作項目全程的審計監督。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決策階段,要結合社會發展的基本需求,加強市場分析,提出具有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的合作策略,最大程度地降低政府與社會合作的潛在風險。對資金籌集、環境影響等相關報告、審批文件等加強審計監督。在項目實施階段,審計監督的主要內容應包括擬定承辦人的全過程,加強過程細節公開,對發起人和承辦人風險承擔比例的合理性加強審計。同時需要審計工程結算價款等詳細內容,對項目建設操作環節的招標、工程投資、工程實施進度與質量等要嚴格審計督查。在設計審計階段中,加強對設計整體與局部的綜合審計,避免因只重視竣工審計忽視過程監督引發的潛在風險。在合作項目運營階段,需在資金成本與管理成本的基礎上,充分思考項目的績效維護、項目建設質量等,以詳實的審計監督結果為政府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宏觀決策提供信息依據。

加強對社會合作模式運行所需的高素質人才的培養與引進。作為一種新的嘗試,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政府與社會合作模式在我國正處於起步和探索階段,各地政府部門與社會企業在此方面缺乏一定的經驗和人力資源。技術能力和相關制度、法律、操作等知識儲備不足,導致一些地方政府與有實力的社會企業單位對合作共建公共基礎設施始終保持著觀望的態度。因此,一是要將人才培養面向國際,吸收和借鑑國外在此方面的人才培養模式,既要引進國際人才,又要培育本土化的複合型人才,壯大社會合作模式運行的人力資源實力。二是要在社會各領域營造共同參與社會治理的文化氛圍與風尚,組織建設專家教育培訓團隊,加快對政府人員與重點企業的專業化教育。教育內容應包含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社會價值、經濟學知識、SWOT分析、操作運行、法律法規等。應由地方財政局帶頭,發揮其上下溝通的作用,積極組織名家名師開展系統講座,在網絡平臺中搭建政府與社會合作論壇,對近幾年來政府與社會合作的成功案例加強宣傳,形成有助於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社會合作發展的積極輿論氛圍。

加強制度頂層設計,保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的社會合作有章可循。一是要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社會合作的優惠制度,以合理的優惠政策和利益回報調動起不同類型社會資本主動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熱情,引導社會資金參與城鎮公共體育、衛生、文化、生態等多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對那些投資回報率相對較低的項目,要在政策上予以必要的傾斜,為投資方提供最低經營收入保證。對非經營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則匹配以相應的土地開發政策。嘗試採取以固定價格購買可經營類服務和產品的形式,兼顧社會投資的利益平衡。二是要健全社會合作模式運行的相關法律法規,補齊法律制度的「短板」。使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的社會合作始終在法律的框架內運行。三是要進一步完善配套管理機制、項目評估體系、利益平衡與風險分擔機制,不斷在探索中健全新時代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社會合作的制度體系。

成立專業管理機構,改進和增強政府對合作過程的專業化監督。為了行之有效地將政府與社會合作模式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發展好、發展成熟,各地方政府要及時建立專業化、系統化的合作管理機構。組建市一級核心領導者、決策者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共同參與負責的基礎設施建設社會合作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全過程的社會合作項目統籌協調和規劃管理。成立社會合作辦公室,對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社會合作的項目篩選、論證、招投標以及全過程的設計施工進行管理實施等工作。與此同時,要改進和增強政府的全程監督監管能力。尤其是對於複雜性高、難度強的大型公共基礎設施項目,要增強政府對突發問題和情況的應急處理能力。在合同管理細化的基礎上,清理監管盲區和「死角」,豐富政府監管各類型社會合作項目的方式,增強監管方式的靈活性與全面性。

(作者為南京工業大學法學院講師)

【註:本文系2017年度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17SJB0175)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郭建華:《我國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有關稅收問題研究》,《財政研究》,2016年第3期。

責編/宋睿宸    美編/於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誌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中央一號文件解讀:聚焦如何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短板
    2020年是極其特殊和重要的一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關鍵在老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短板在「三農」。而農村基礎設施不足、公共服務落後是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的最直觀體現,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亟需補齊的最突出短板。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供給,是實現農村產業興旺、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動力引擎。
  • 面向「十四五」謀篇布局統籌推進創新基礎設施建設
    在數位化大潮中,許多行業都在加速進化和迭代,然而傳統企業及中小企業受標準規範難以統一、技術門檻和成本過高等因素制約,需要依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範標準體系、降低數位化成本。(3)構建智慧社會的動力需求。依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開展,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門可以及時、全面獲取經濟社會民生領域的數據,促進社會治理決策精準化、科學化,提高預測、預警、預防各類風險能力;另一方面通過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在政務、交通、應急等領域加速應用,提升公共服務的智能化、智慧化水平。(4)形成「雙循環」格局的重要抓手。
  • 名  稱:寶雞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理助力...
    把農民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吸收農民參與,切實維護農民利益,努力實現農村公共基礎設施農民參與、農民所有、農民受益。3.創新機制,務求實效。進一步明晰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產權,落實所有者的主體責任、縣(區)鎮(街)的管理責任和主管部門的監管責任。分行業制定管理辦法,明確管護標準、人員費用、監管辦法,用制度確保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理各項工作落實。
  • 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要 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希望廣東省的同志們通過召開此次會議,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在現有良好工作基礎上,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再接再厲,紮實推進,健全規章制度,完善服務網絡,加強經費保障,推動全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上新臺階、新水平。  下面,我就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講幾點意見。
  •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
    遵循城市發展規律,結合本地區自然狀況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系統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到2016年6月底,各地級以上市要完成城市綜合交通、公共運輸、地下管線、排水防澇、供水、供電、燃氣、垃圾、汙水、綠地系統、防洪、通信等城市基礎設施專項規劃的編制(修編)和審批工作,並將各專項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以及城市近期建設規劃、年度實施計劃;各縣(市)要根據本地實際完成相關專項規劃的編制(修編)和審批工作。經批准的各專項規劃要及時向社會公布,修改專項規劃須執行法定程序。
  • 雲南舉行「數字雲南」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發布會
    應邀參加今天發布會的有中央駐滇、香港駐滇和省內各新聞媒體的記者朋友,以及「數字雲南」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相關單位的同志們,歡迎大家。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有兩項議程,一是由雲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小榮先生發布新聞;二是回答記者提問。首先,請黃小榮副秘書長發布新聞。
  • 關於進一步加強公路水路公共基礎設施政府會計核算的通知
    ——基本準則》(財政部令第78號)、《政府會計準則第5號——公共基礎設施》(財會〔2017〕11號)、《政府會計準則第10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合同》(財會〔2019〕23號)和《關於進一步做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新舊銜接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核算的通知》(財會〔2018〕34號)等規定,結合交通運輸行業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公路水路公共基礎設施政府會計核算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上海印發《社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計劃》
    全文如下:社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計劃為深入貫徹《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滬府〔2020〕27號),更高質量提升社區治理服務效能,更高水平滿足居民群眾美好生活嚮往,制定本行動計劃。
  • 加強科普工作 推進科技館基礎設施建設等納入廣西「十四五」規劃建議
    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將「加強科普工作,推進科技館等科普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的重要任務,納入《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綜合承載能力 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
    張國偉聽取「十四五」規劃編制建議時指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綜合承載能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新鄉網訊(記者廖亮)11月27日,我市召開「十四五」規劃工作謀劃座談會,聽取市資源規劃、城建交通等部門工作匯報及對「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意見和建議,市領導張國偉、謝松民、王天興出席會議,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 李峰:從深圳個人破產條例看長三角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洞見
    破產制度是金融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框架下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正不斷得到加強和拓展。深圳頒發的個人破產條例對進一步提升長三角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2020年8月26日下午,深圳市通過了我國首部個人破產法規《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將於六個月後正式施行。
  • 關於印發《政府會計準則第5號——公共基礎設施》的通知
    為了適應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需要,規範政府公共基礎設施的會計核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根據《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我部制定了《政府會計準則第5號——公共基礎設施》,現予印發,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 劃重點丨一起來了解《山東省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與保護條例》
    在規劃建設方面,《條例》規定設區的市、縣(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編制通信基礎設施專項規劃,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同時,《條例》對建築物上附掛通信基站等基礎設施的情況作出規範,規定通信基站應當優先設置在公共設施和非居住建築物上;公共機構、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等應當向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免費開放,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並公布免費開放單位或者場所目錄。
  • 《臨汾市體育設施建設和管理辦法》公布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體育設施的建設和管理,適用本辦法。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體育設施,是指用於體育訓練、比賽、教學和健身活動的場地、建築物及其配套設施。包括由各級人民政府建設的公共體育設施和社會力量投資建設的經營性體育設施。
  •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濟南市公共停車設施建設審批管理...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公共停車設施,是指對社會開放、滿足公眾機動車輛停放需求、獨立建設的停車設施(含住宅小區停車設施,下同)。本市歷下區、市中區、槐蔭區、天橋區、歷城區、濟南高新區範圍內公共停車設施建設審批管理適用本辦法。第三條 公共停車設施按建設形式可分為停車場、停車庫和機械式停車庫三種類型。
  • 南師大社會實踐小組開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調查活動
    【南京師範大學8月21日訊】(通訊員:朱盈睿)2020年7月20日至8月20日南京師範大學社會實踐團隊隊長朱盈睿,隊員李冰雨、劉鑫沛、淦思瑄、劉丹、湯寧,六名大學深入基層,走進鄉村,開展了有關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調查活動 本次調查主題為「抗疫發展兩不誤,安全經濟一手抓」,調查目的是了解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是否響應國家號召,設施建設的完善程度,對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影響
  • 「破圈」,讓更多人珍視和保護測量等公共設施
    除了自然損毀,大量測量標誌因工程建設遭損毀失效,嚴重影響了測繪活動的開展,加強保護工作十分必要和緊迫。測量標誌是標定測量控制點位置的標記物的通稱,每一個測量標誌都對應著一組精確的測量成果數據,它們可以為國土空間規劃、交通等各項工程建設,乃至飛船返回地球,提供空間定位。比如,不久前給珠峰測量「身高」,就需要依託於測量標誌提供的定位。
  • 以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共享為導向 推進政務郵箱公共設施建設
    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安全郵箱管理中心(簡稱「安郵中心」)作為政務郵箱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單位受邀做主題發言。圍繞「以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共享為導向,推進政務郵箱公共設施建設」主題,安郵中心相關負責人闡述了政務部門郵箱系統整合的必要性、安郵中心整合政務安全郵箱系統工作的推進計劃和完成情況。
  • 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
    ,因此需要通過行為準則進行控制和調整,使城市建設和相關工作有條不紊地規範化進行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  《法制日報》記者梳理發現,《通知》對於目前縣城城鎮化補短板的部署並非「廣撒網」,而是「有的放矢」,瞄準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需要政府支持引導的公共領域,明確提出4大領域17項建設任務。  當前最為緊迫的是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需求,優先支持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設施、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
  • 公共體育設施建設難?維護難?看看官方怎麼說
    賀州新聞網訊 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是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全社會整體健康水平的必要條件。讓群眾告別「健身去哪兒」的尷尬處境,是解決群眾身邊民生問題,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徑。近日,在賀州市城區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情況專題詢問聯組會上,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就如何在街道、公園、廣場和綠地等場所規劃設置文化體育設施,怎樣做好現有文化體育設施管理和維護工作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