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入園難」怎麼破?「入園貴」如何解?日前,泰州市教育局發布了《市政府關於加快推進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開出「藥方」,明確到2020年,全市新增幼兒園94所;力爭全市省優質幼兒園佔比達85%以上,市優質幼兒園以上佔比達90%,基本消除大班額;公辦園專任教師中事業編制教師佔比達50%以上,學前教育發展總體水平居全省前列。
擴大資源供給突出公益普惠
學前教育資源尤其是普惠性資源不足,是目前學前教育面臨的客觀問題。市教育局基教處相關負責人說,隨著「全面二孩」政策實施,泰州市新生兒出生率大幅增長,學前教育學位更趨緊俏。
針對上述現狀,我市各地日前已迅速啟動新一輪幼兒園布局規劃。根據規劃,海陵區今年計劃新建4所幼兒園。其中,鳳鳴幼兒園位於海陵北路東側、森園路南側、運河路北側,總用地面積約6.5畝,建設規模為3軌9班,預計今年建成交付使用。昨天記者來到鳳鳴幼兒園項目建設現場,只見工人們正在緊張地忙碌著。
「鳳鳴幼兒園年內建成,將極大緩解了城區城北片區學前教育學位緊張的局面。」據海陵區教育局基建科相關工作人員說,該幼兒園由小區配套建設,建成後交給海陵區政府管理,可提供270個學前教育學位。
《意見》明確,我市各地將通過積極挖潛,擴大資源供給,按每1萬常住人口配套設置一所9至12個班規模的公辦或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其中,老城區和生源密集區域,將按照實際情況適度擴大辦園規模,確保基本滿足適齡幼兒就近入園需求。力爭到2020年,全市新增幼兒園94所,全市省優質幼兒園佔比達85%以上,市優質幼兒園以上佔比達90%,學前教育資源配置率達到省定標準。
加強隊伍建設保障教師待遇
「公辦幼兒園教師編制不足、非編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低等因素,對幼兒教師隊伍專業化、優質化建設帶來一定的挑戰。優秀幼兒教師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泰州學前教育發展。」市區某幼兒園負責人坦言。
幼兒教師是發展學前教育事業的基礎和關鍵。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意見》指出,在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方面,我市將嚴格教師準入制度,按照標準核定公辦幼兒園編制數量,及時補充公辦園教師,各市(區)每年全額撥款事業編制幼兒教師招聘數不低於招聘教師總數的20%,同時探索在公辦幼兒園推行人員編製備案制管理。到2020年,全市公辦園專任教師中事業編制教師佔比將達到50%以上,所有幼兒園班級人員配備達到「兩教一保」(兩位教師和一位保育員)標準,專任教師持證率達100%,幼兒園教師資格持證率達到85%。
「近期,我市將建立起幼兒教師最低收入保障制度,確保公辦園非在編專任教師月工資收入不低於當地企業最低工資標準的1.5倍。同時,依法保障各類幼兒園教職工相關福利待遇,全面落實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政策。」該負責人說,根據學前教育特點和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市教育部門將完善幼兒園教師職稱評聘標準,落實幼兒教師職務(職稱)晉升制度,提高高級職稱比例。
在提升園長教師專業水平方面,市教育部門將把師德建設納入教師聘用、晉升、評優評先等考核,大力宣傳幼兒教師先進典型,營造尊師重教良好社會風尚。建立學前教育集團(聯盟)、共同體,通過「名園+」等形式,發揮優質園輻射帶動作用,加強對薄弱園的專業引領和實踐指導。鼓勵和支持有關學校辦好學前教育專業,引導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從事幼教工作,擴大優質師資供給。
規範招生入學提升保教質量
「目前,招生時公辦園『撐不下』、民辦園『吃不飽』的現象較為普遍。」常年在基層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朱老師說,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是解決大班額問題的前提和基礎。政府應儘快制定政策,繼續往學前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傾斜,建立規範化學校、標準班額班級,解決大班額問題。
朱老師的建議與《意見》不謀而合。為破解大班額問題,《意見》指出,各市(區)政府應當健全投入機制,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學前教育財政投入和支持水平,保障幼兒園正常運轉和穩定發展。同時,建立市級財政獎勵補助機制,每年設立1000萬的學前教育發展引導資金,採取以獎代補、以獎代撥等形式,對各地發展學前教育給予支持和引導,具體管理辦法由市財政部門會同市教育部門制定。
《意見》還明確,各幼兒園須進一步規範招生入學和編班行為。幼兒園實行相對就近入園,招收3周歲至6周歲幼兒,禁止以任何形式的面試、考試等測查方式招生。要嚴格控制班額,按照小班不超過25人、中班不超過30人、大班不超過35人的標準,規範編班行為。對入園矛盾相對集中的區域,在確保安全和不影響保教質量的前提下,每班可以在規定班額基礎上增加5人。
與此同時,要遵循幼兒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樹立科學保教理念,合理安排幼兒一日生活,為幼兒提供均衡的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宜的鍛鍊,養成基本的文明禮儀,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生活、行為習慣和自我保護能力。要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全面推進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到2020年,每個鄉鎮(街道)中心幼兒園至少有一個市(區)級以上的課程遊戲化項目,全市將建設100個市級課程遊戲化建設基地。(記者 童凱 通訊員 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