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2020年最後一個月。小獅妹回首過去一年、唏噓時光飛逝時,竟然發現自己過去一年收到最多的關懷竟然是「多喝熱水」!??
我的爸媽/好朋友/親人們的邏輯:
關懷的心意收到了,但多喝熱水真的能包治百病嗎?當然不!不僅如此,以下幾類人群如果不注意限水,甚至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心衰患者
水進入人體後,在腸內被大量吸收,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心臟的工作量也會隨之增加。
心臟病患者,尤其是心衰患者的心臟難以承擔太大的負擔,所以大量喝水反而會加重病情,甚至有可能誘發低血鈉症,出現噁心、嘔吐、昏迷、全身抽搐等危險症狀。
腎臟病患者
患有急性腎炎、腎病綜合症和腎盂腎炎等尿量明顯減少、有明顯水腫者,應該限制水的攝入。
這類患者由於腎臟機能逐漸喪失,無法正常排洩水分和鹽分;或是體內蛋白質大量流失,降低了血滲透壓,如果過量飲水,會使水腫更加嚴重。
而慢性腎病如果沒有明顯水腫、高血壓等,則可以像正常人一樣適當飲水。
肝功能異常並伴有腹水者
肝功能異常患者代謝能力弱,無法正常合成身體中的血蛋白,導致血滲透壓降低,水分堆積在組織中,常會有腹部、胸部積水的現象。
此類患者也不宜多喝水,以免加重水腫、肚脹等症狀。
閉角型青光眼患者
沒有做過手術的青光眼患者,特別是閉角型青光眼患者,應該避免在短時間內攝入大量水分。
這類患者由於濾簾功能障礙,房水排出異常。如果攝入大量水分,會使血液滲透壓降低、眼壓升高,可能會造成對視神經的傷害,引起青光眼急性發作。
特殊人群如何喝水
那麼這幾類人,應該如何喝水呢?結合專家的建議,小獅妹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幾點:
少量多次飲水:分多次、小口喝、緩慢咽控制水溫,避免太熱或太涼謹遵醫囑,避免盲目限水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我國成年居民每天飲水量建議為1500~1700mL。醫生提醒,患有相關疾病的患者,喝水量要根據具體病情而定,並不是越多越好。
以後再遇到這些人,表達關心千萬不要說「多喝水」啦!
作者:小獅姐,點擊上方「關注」,私信我回複數字「9」,送你一次免費家庭水質查詢以及一份驚喜養生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