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多喝水有益健康,可以讓人獲得很多好處。但究竟要喝多少,怎么喝,以及什麼時候喝,其實都有一定的講究。有的朋友在感覺到非常口渴之後才會想到喝水,甚至口渴到受不了才喝水,這其實是非常不好的。有的人覺得喝水好,就每天強迫自己必須喝下8杯水,這也是不合理的想法。
一、每天喝水要適量
每天喝多少水,有著一個相對的標準。身體每天需要的水分大約為體重(千克)*40毫升。大多數成年人的體重在50到70千克,所以每天需要的水分為2000到3000毫升之間,但是這些水分不完全靠喝水補充,食物含有一定的水分,人體新陳代謝也會產生一定的水分。對於健康成年人來說,單純的飲水量每天在1000到1500毫升之間最好。
二、喝水量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調整
每天的飲水量並不是完全固定不變的,這是因為身體每天排出的水量也是不相同的。飲水量必須與人體排出的水分保持協調。
1、需要多喝水的情況
如果劇烈運動或者體力勞動多,或者氣溫比較高,或者吃了過鹹的食物,那麼人體都會丟失較多的水分,此時就需要適當補水,飲水量要多一些。有些特殊疾病也是要多喝水的,比如痛風患者就要多飲水,以促進尿酸的排洩。
2、需要適當控制飲水的情況
在人體當中,心臟和腎臟與水分的新陳代謝是密切相關的。如果心臟和腎臟的功能不太好,就不要大量飲食,尤其是心衰和腎衰的病人,此時多飲水只會加重心腎的負擔。此類人群還要避免高鹽的食物,以免因為口渴而被動攝入過多的水分。
三、喝水的時間表
喝水沒有嚴格的時間表,感覺口渴時均應及時攝入水分。但如果能夠遵循一個規律的飲水時間表,也能夠獲得一定的好處。
6:30~8:00喝第一杯水(200ml)。早上起床後喝第一杯水,早餐前喝完。此時喝水不僅可以補充夜晚丟失的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還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潤滑腸道,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的情況。
8:30~10:00喝第二杯水(200ml)。如果是上班的人,應該在上班前喝完。如果是上學的朋友,應該在開始上課前喝。這是因為上班和上課後很容易出現忘記喝水的情況,所以這杯水是很重要的。
10:00-12:00喝第三杯水(200ml)。第三杯水應該在中午吃飯前喝完。臨近吃法的時候不要大量飲水,吃飯的時候以及飯後也不要喝水,避免引起消化不良。
2:00-4:00喝第四杯水(200ml)。第四杯水應該在下班之前喝完。
5:00-7:00喝第五杯水(200ml)。第5杯水最好在晚上8點前喝完,並且避免臨近晚餐的時間。注意晚上九點之後最好不要喝水了。
四、晚上九點之後最好不要喝水
喝水的時間應該儘量集中到白天,晚上的飲水量要儘量少。從健康的角度出發,晚上提倡早睡,也就是9點到10點入睡,最晚不超過11點。因此9點之後儘量不要喝水,以免影響睡眠。另外,晚餐要儘量清淡易消化,以免因為食物過鹹而被迫攝入過多水分。如果睡前實在口渴,可以少量抿一口水。
晚上睡覺前喝太多水,會導致夜尿頻多,起床頻繁很容易引起睡眠不好的情況。並且晚上喝太多水,會加重腎臟的負擔,也很容易導致水腫,比如起床後臉腫。
五、喝水的注意事項:
1、 喝溫開水。除了特殊情況之外,無論是哪種人群,喝水時都以溫開水為宜,不要喝涼水。喝水時也不要隨意加入調味劑,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攝入了大量的鹽分、糖分和添加劑。
2、一般來說,喝水的速度宜慢,不宜快。不要一次性喝太多水,如果一口氣喝太多水,也是會導致水中毒的。尤其是心腎功能不好的人群,或者新陳代謝較慢的人群,喝水時提倡少量、多次、慢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