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懂事的孩子最可憐:媽媽我走了,我不想讓你為難

2020-12-24 騰訊網

世間最美好的愛,莫過於赤子之心。而最令人心酸之情,則是孩子對父母的求而不得的依賴。

26歲的小柔是一個年輕的媽媽,結婚一年後就為丈夫林東生了兩個雙胞胎女孩。原本孩子的出生,應該是家裡最為高興喜悅的事。

可是沒想到小柔的婆婆重男輕女,當小柔和丈夫抱著兩個女兒出院回家時,婆婆不但沒給她一個好臉色,甚至連一頓飯都不願意做。

小柔的丈夫非常孝順聽話,即便他知道母親這樣的行為做法太過分,但是孝順的他卻不敢多說一個字。

而滿心委屈難過的小柔,除了自己默默掉眼淚,為了家庭和睦的她亦是半句不敢多言。

半年後,婆婆逼迫小柔生一個男孩,否則就要將她和女兒趕出家門。小柔為了保住婚姻,於是只得再次懷孕。

可是沒想到她在懷孕第三個月的時候,突然有了流產的徵兆。醫生給她檢查了一番,說她是太過勞累,再加上原本就身體孱弱。

當時婆婆在旁邊,不曾關心過小柔一句,就直接問小柔腹中懷孕的是男孩還是女孩。醫生不肯說,婆婆就拉著小柔去了私人診所,終於查出了小柔腹中的孩子依舊是女孩。

得知小柔懷的還是女孩後,計劃落空的婆婆憤怒不止,當場就打了小柔一巴掌,逼迫她打掉孩子重新懷孕。

小柔不同意,在大街上與婆婆吵了一架。當時小柔的丈夫林東就在身邊,可是他一句話都沒有說。

晚上的時候,小柔因為傷心難過一直沒吃飯,一直默默流淚到半夜。凌晨幾點的時候,小柔終於受不住身體的疲憊沉沉睡去。

在睡夢中,小柔看到一個軟軟萌萌的小女孩。她穿著潔白的天使裙子,梳著齊眉的劉海,笑臉如靨。

小女孩輕輕的吻了一下小柔的額頭,然後輕輕的說:媽媽,我走了,我不想讓你為難。你要好好的。

第二天,小柔在一陣劇痛中醒來。她看著床單上的一片鮮紅,眼淚就那麼落了一地。她腹中的孩子,那個夢中的可愛小天使,她走了。

原來這世間上的那麼懂事的孩子,竟然是天生的善良。這樣善良懂事的孩子,其實是最可憐的。

相關焦點

  • 媽媽,我很討厭你,等你老了我要餓死你
    孩子臉上的笑容變多了,脾氣也變溫和了,越來越懂事!:「媽媽我走不動了,你背我一下好嗎?」背上走了一段,兒子突然說:「媽媽等你老了,走不動了,我也背著你走,還買好吃的給你。」我的淚水瞬間就奪眶而出,那一刻,我特別幸福!晚上睡覺時,兒子對我說:「媽媽,我今天很快樂,我愛你!」
  • 你覺得一個懂事的孩子,他會很快樂嗎?
    原來懂事是委屈自己記得很小的時候,因為家裡是農村的,父母都是打工人,每年過完年出去打工,然後快到過年的時候才回家一趟。那時候我們家裡,一共有三個孩子,我是家裡排行老二,因為那時候家裡不是很有錢,我們兄弟三個人穿的衣服,都是哥哥穿小了,弟弟再穿。家裡炒菜時炒的肉菜,都會吃剩到第二頓去,我想讓媽媽吃,媽媽捨不得自己吃,想讓我吃,於是就這樣剩到了第二頓去。
  • 對不起,我真的不想懂事了。
    前言:以前我不明白為什麼會哭的孩子有糖吃,那是因為有人關心,有人疼,你才可以驕傲任性。最終在拍攝者的幫助下,小刺蝟順利跨越臺階進草叢找媽媽。看到這種畫面覺得很心酸,越是懂事的孩子越沒有人疼愛。有時我很想說服自己少寄一些,或者等到漲工資了再寄,這樣我不至於過得這麼窘迫。可是閃過這個念頭的時候,我心裡產生了一種罪惡感。原來我習慣了逞強,習慣了懂事。
  • 馬伊琍:孩子,你不想你那麼懂事!不那麼懂事的孩子,活得更幸福
    回想一下,自從做了父母以來,你對孩子說得最多的詞是什麼?「乖,聽話!」」乖,要懂事啊!「這成為每個爸爸媽媽的口頭禪,好像我們對孩子的全部要求,就是希望孩子聽我們的話,一切順從我們的意思去做,在我們給孩子鋪設好的「鐵軌」上穩步前進,達到我們希望的目標。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如果你真的擁有一個時時處處聽話懂事的乖孩子,你真的會幸福嗎?
  • 孩子:我很懂事,但我並不快樂
    看到「懂事」一詞,就想起韓國的一部經典電視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質問父母的一幕。德善是個非常懂事的姑娘,當家裡沒有多餘的雞蛋時,德善選擇了不哭不鬧,主動說「不用管我」,而媽媽也只將剩餘的兩個雞蛋給了姐姐和弟弟,德善的面前只有醃豆子。
  • 孩子,媽媽想對你說:我愛你
    孩子,媽媽想對你說,我愛你,從你走到我身體的那一刻,我就期盼著你的到來,幻想著你的模樣,哈哈哈,你出生時,不知道,你對我給你建設的家庭滿不滿意,不管你怎麼想像你的父母,我只想對你說,孩子,我愛你,無私的愛著你。孩子,媽媽想對你說,我愛你,你是我生命的延續,是我奮鬥的動力,你的到來,讓我卯足幹勁,想給你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我少年沒有擁有的東西,想都給你。
  • 「媽媽,我不吃糖!」叛逆孩子突然變得懂事,家長要警惕3種心理
    周末,鄰居家的小美來我家玩,帶了幾塊糖給我兒子。我兒子3歲了,因為我總是擔心孩子長蛀牙,從來不讓他吃糖,偶爾吃的話,也是只允許吃一塊,就立刻藏起來。而且我會一直跟兒子念叨:不能吃糖,吃糖牙齒長蟲子。但是每一次,兒子還是會大哭大鬧一次,哭著喊著要糖吃。等小美走了,我剛想把糖收起來。沒想到,這時候,兒子拿著糖走到我面前,非常決絕地說:「媽媽,我不吃糖。」
  • 越懂事媽媽越愛我?在所有形容詞裡,我最討厭「懂事」
    提起12歲的孩子,大家的腦海裡會想到什麼?是每天忙著上課上興趣班還是放養模式無憂無慮地玩?我今天看到一個視頻,講述了一位12歲的少年通過直播唱歌彈琴賺錢養家的故事,他需要承擔房租,需要還媽媽的信用卡,需要給哥哥發生活費。對這個孩子來說,唱歌彈琴不僅是自己的夢想,也是養家餬口的手段。
  • 「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不懂事一點」
    大人誇孩子常常會說:「你最懂事了。」可是懂事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想吃的東西,卻說不要;想買的東西,卻說太貴;想做的事情,卻說不去。在該瘋狂的年紀,總是思前想後,最終不捨得放棄。其實,懂事的孩子最可憐。誰不想做那個會撒嬌,被人捧在手心的寵兒呢?
  • 「爸爸媽媽,我不想你們……」
    即日起,河北青年報聯合石家莊市教育局推出抗疫系列報導「前方抗疫有你  後方守護有我」,講述他們的真情故事,並共同為這些「衝鋒陷陣」的「逆行者」送去一份放心和安心。「爸媽,我不想你們。你們太忙了,我自己一個人睡時,沒有人再提醒我蓋好被子了。我不想你們,你們不在時,有許老師與其他老師幫助著我,不讓我學習成績下降。」
  • 家中老二:最懂事,也最委屈
    如果有的選,誰不想當最後一個出生的孩子,可以肆無忌憚的耍脾氣不講理。可偏偏,做了老二。做了那個需要承擔更多,但得到卻最少的老二;做了那個怎麼懂事都不太受寵的老二;做了那個很容易被忽略的老二。孤獨的原因很簡單,爸爸可以和哥哥一起打球,所以他們是一撥兒的,謝爾頓因為最晚出生最高智商最神經質,所以媽媽和姥姥的注意力幾乎全在他那。至於密西,只能自立自強。很多時候,大人以為孩子小,不懂,但其實你有的情緒,她們也有,甚至比你更細膩敏銳,因為孩子不會對自己撒謊,他們的喜怒哀樂很難隱藏。
  •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學了」,你的回答可能改變孩子一生
    前兩天,送孩子去書法班的時候,在小區門口看到一位媽媽,她正拽著孩子往車裡進,孩子哭著掙扎:「我不想學舞蹈了,我不去,太累了……」媽媽怒吼著:「你今天去也得去,不去也得給我去!」當孩子皺著眉頭跟我們說:「媽媽,我不想學了!」我們又該如何應答?
  • 孩子:「媽」你走吧,我永遠也不會原諒你的,不覺得可憐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可又有多少人從沒聽過這種美麗的呼喚?給大家分享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個真實故事。原來她媽媽生下她之後,去外省了,在外省結了婚,也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今年卻突然回來了,說是那邊的老公對她不好,日子過得也非常苦,孩子也不聽她的話,她過不下去了。
  • 「我不打擾你,親親我就走」簡單一句話,原來真相是這樣
    見到媽媽後 孩子就說了一句話 「媽媽,我不打擾你工作, 親親我就走」 簡簡單單的話語 卻讓在場的所有人眼眶溼潤
  • 我為什麼不願意孩子「太懂事」
    我想做父母的大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那得多省心呀,不發脾氣也不犟嘴,沉迷學習還端茶送水。但是今天,圈圈就要講講懂事的副作用,講講我為什麼不希望孩子太懂事。生活中,那些被大人誇獎懂事的孩子,大多都非常相似:年級小小就學會了隱忍克制,父母不同意的事絕不會糾纏;無論是面對朋友還是陌生人,他們總是非常謙讓;他們不擅長選擇,常常把「隨便」掛在嘴上。但你是否有想過,表面上是懂事的孩子,內心裡想的可能截然相反。
  • 我痴呆的母親:世界上,最懂事的騙子
    昨兒給爸媽打電話,老媽一句話就讓我紅了眼眶。她說:你要把自己照顧好,你過得好,我和你爸才活得有勁。也不用管我們,我們都很好,你只管往前走就行……她說這些話的時候,我想起了前幾天看到的一個小短片。在孩子面前,他們越來越懂事……記得上學的那會兒,老媽總說:我辛辛苦苦的養你,供你讀書,你將來也要好好賺錢回報家裡
  • 大寶:媽媽我要跟奶奶睡,你都照顧不上我了!懂事的孩子讓人心疼
    ,媽媽肯定會經歷很多的無奈,如果你也是二胎家庭,看看是不是有同感?大寶上幼兒園,二寶還不到一周歲,都需要媽媽照顧。平時的時候她老公還不在家,只有她和奶奶,白天朋友上班兒,奶奶看兩個孩子。晚上回家基本上就是她在看孩子了,但是兩個孩子都要照顧,尤其是兩個同時生病的孩子。平時兩個孩子都是跟著她睡,關鍵時候二寶就被照顧得多一些,敏感的大寶感受到了,有天晚上他跟媽媽說,媽媽我要跟奶奶睡,你都照顧不上我了?
  • 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怎麼辦?
    孩子已經入園了,這兩天是不是都在經歷孩子前兩天還興致勃勃,今天死活不去學校的場景?我想跟大家說,別慌,這屬於正常現象。因為孩子從小就沒有離開過媽媽,猛然間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裡,需要一個適應期。有的孩子適應能力強,可能一兩天,一星期,有的孩子適應能力差,可能要很久一段時間。那,該怎麼辦呢?今天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希望可以幫到您!
  • 「媽媽,我能不能不懂事?」這個媽媽的回答,暴露無數孩子的心酸
    然而狹小的位置根本容不下兩個人,姐妹倆你推我往誰也不讓誰,眼看就要爭不過姐姐了,妹妹哭鬧了起來。:「你怎麼那麼不懂事,你是姐姐,怎麼不知道讓著妹妹呢?妹妹心滿意足地獨享了這難得的座位,媽媽也只是隨意的說了她一句「就你調皮,看姐姐多懂事,多乖。」
  • 「我不想同學知道,我的媽媽是個瘸子!」10歲孩子的語言暴力
    在我旁邊一位女士大喊著:「慢點慢點!」也急匆匆的往馬路那邊衝了過去,那中年女性一瘸一拐,顯然腿腳不是太好。路上的車都停了下來,我們也跟著過去,還有司機搖下車窗對著那個女士喊道:「你不要命啦!」那位腿腳不方便的女士,顧不上司機的罵聲,只顧著追那個孩子去了。走到學校門前,又見到那女士正在給那小孩交待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