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一座1100萬人口的城市一下靜止,為了大多數人的健康和福祉,有這樣一群人奔波在最危險的一線。在別的父母陪伴子女上網課的時候,同樣身為父母的他們卻奔波在寒風中……為了解決這些「白衣天使」的後顧之憂,石家莊市教育局印發《關於做好醫護人員子女關心關愛工作的通知》。
即日起,河北青年報聯合石家莊市教育局推出抗疫系列報導「前方抗疫有你 後方守護有我」,講述他們的真情故事,並共同為這些「衝鋒陷陣」的「逆行者」送去一份放心和安心。
「爸媽,我不想你們。你們太忙了,我自己一個人睡時,沒有人再提醒我蓋好被子了。我不想你們,你們不在時,有許老師與其他老師幫助著我,不讓我學習成績下降。」
這是井陘礦區第一小學張洛菲同學
寫的一篇作文中的幾句話,
她的父母都是醫務人員,
目前奮戰在抗疫一線。
小洛菲每天都裝作不想爸媽的樣子,
但其實心裡那股思念勁兒
都體現在這短短的幾句話裡了。
而這只是井陘礦區第一小學
眾多醫護人員子女的一個縮影。
疫情發生後,井陘礦區第一小學調查發現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子女有五十多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成了老師們最關心的事。為此,學校建立包班領導、黨員、班主任三級關愛體系,制定包聯責任人與學生建立一對一聯繫制度,形成「一生一檔」,採取電話、微信、視頻連線、網絡交流等各種形式,與醫護人員子女和居家陪護的家長進行經常性的溝通和交流,及時協助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方面的實際困難。
張洛菲爸爸在醫院忙著核酸檢測,
媽媽也在醫院工作,
不是做核酸檢測,
就是奔波在為居民送藥的路上。
兩口子別說照顧張洛菲和弟弟,
就連跟孩子們打個電話有時候都是奢望。
「洛菲很懂事,從不責怪父母不與她主動聯繫,她知道每天爸爸媽媽都很忙,也不隨意打擾他們。」班主任許動峰每天都在關注小洛菲,經常鼓勵孩子像在學校當組長一樣,「一邊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活兒,一邊照顧好弟弟,讓爸媽放心。」
許動峰每天都會通過釘釘
關注張洛菲的學習情況。
「老師,語文回放我沒有全部看完,
還剩下一點。」
張洛菲匯報著一天的情況,
「我現在去把回放全部看完。」
實際上,
不是張洛菲不想爸媽,
而是這個懂事的孩子知道爸媽是為了誰。
「我會告訴自己,努力不想你們的。爸媽,安心工作,保重身體,期待早日回家!」
「下班剛進門,收到兒子班主任信息!瞬間感覺好暖,謝謝楊老師關心!」這是井塏賀媽媽發的一個朋友圈內容,也是她這段時間對學校工作的最大感受。
井塏賀媽媽在藥房工作,
爸爸在井陘礦區人民醫院一線
幫助社區居民做核酸檢測,
兩人都沒時間照顧孩子。
只能把孩子送到外公外婆家。
但這樣一來,
孩子的學習又成了問題。
班主任楊娜老師及時跟老人聯繫,
一方面梳理孩子的心理,
另一方面要求孩子把不會的題拍成照片留言,
共同分析解決。
生活上有外公外婆照顧,
學習上有班主任把關,
這讓忙碌一天的井塏賀媽媽感覺很放心。
實際上,不僅是解決了井塏賀媽媽的後顧之憂,楊娜老師還為盧逸飛分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制定詳實可行的居家學習計劃,提供一對一的學習輔導服務;為胡琳悅制定寒假期間學習、生活計劃,指導她合理作息、統籌作業安排,開展好居家遊戲、手工製作、體育鍛鍊、藝術欣賞等活動,提高假期學習生活質量……
師語軒的爸爸是
井陘礦區人民醫院檢驗科的一名醫生,
疫情開始後就投入到高強度的工作中
一天十幾個小時不能吃飯、喝水、上廁所。
好在家裡還有媽媽照顧,
不至於讓師語軒感到孤獨。
吳莉端老師經常微信或者電話
與師語軒溝通,
大到每天的學習,
小到超市是否開門,
兩人之間似乎無話不談。
這樣的事不大,
卻實實在在地幫助
師語軒一家解決了生活上的困難。
「這些醫務人員裡也有我的媽媽,我也很傷心,媽媽不陪我,但是我知道,媽媽的工作很特殊,所以我為我的媽媽感到驕傲。」
四(7)班的劉依玲捨不得媽媽,
卻又很懂事地讓媽媽放心,
告訴媽媽學習上有老師幫助她
劉依玲口中的老師就包括劉妍明老師。「依玲成績很不錯,但有時碰上不懂的難題不能第一時間解決,我就以微信視頻等方式與孩子進行交流,共同分析解決。」
五(3)班有4名醫護人員的子女,
班主任韓菲豔為了不讓他們擔心父母,
能夠安心學習,
每天和他們進行視頻聊天,
及時了解孩子們的困難和疑惑,
從生活到學習,無所不談,
孩子們既放鬆了心情又能收穫自信,
家長也欣慰不已!
班主任老師一次次的視頻、留言,
生怕孩子會孤單無助,
因為他們不僅是爸媽的心肝,
也是老師的寶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