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測2070年,全球五分之一陸地平均氣溫超29℃,人類該咋過?

2020-12-14 小雨來侃侃

如今全球變暖已經是世界上的一大趨勢,即使今年的夏天來的比較晚,我們也能感受到今年的氣溫比往年似乎要高了,而且我國的首個高溫城市竟然出現在了北方,也是讓人感到驚訝。科學家在最近的研究中表示,50年以後,也就是2070年,全球將會有超過1/5的面積成為熱帶地區,1/3的人口將遭遇高溫洗禮。

科學家預測在207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超過29度

科學家的推測並不是空穴來風,他們使用了一個氣候發展模型,研究了從遠古時期到現在地球的氣溫變化,統計得出了這個結論。從該模型的研究結果中,科學家認為,如果人類再不約束自己的行為,在未來幾十年內,全球變暖所產生的後果是人類無法忍受的。到了那個時候,全球將有超過1/5的地區會上升到撒哈拉沙漠的炎熱程度,平均氣溫將超過29度。

如今地球已經突破了70億人口大關,面對如此龐大的數量,地球的各項資源也面臨著非常巨大的壓力,50年以後,地球的人口數量還在持續增長,因此科學家推斷,在2070年全球大約有1/3的人口會經歷這個炎熱的時代。到了那個時候,冰川融化勢必會淹沒地勢低洼的地區,而人口一直在增長,因此人們不得不尋找新的棲息地。但是地球的陸地面積畢竟是有限的,到了那個時候,人類也許會因為棲息地開展一系列戰爭。

全球變暖對洋流也會產生影響,世界經濟格局將洗牌

全球變暖影響的不僅是人類的生存,對於氣候環境來說也是不可逆的改變。科學家認為全球變暖是一個惡性循環,前段時間西伯利亞地區突破了38度高溫,南北兩極的冰川呈融化的趨勢,如果50年後所有的冰川融化,那麼埋藏在厚重的凍土層下的溫室氣體就會得到釋放,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溫室效應,進入惡性循環。

全球變暖對于洋流運行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氣溫逐漸升高,大量的海洋資源會隨著暖流進入到北極,海洋是生命最初的誕生地,人類賴以生存的很多物質離不開海洋生物,因此大量的海洋資源流向北極後,勢必會引起經濟行業的重新洗牌,新一輪的世界霸主戰爭也許會開始。

可以說,如果全球變暖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那麼未來的人類生存勢必面臨很大的威脅。雖然目前各個國家制定了保護環境的各項政策,但是在全球變暖的大趨勢下,這些努力似乎有些杯水車薪了。大家認為50年後人類的生存會面臨如何境地呢?

相關焦點

  • 若不加大碳減排,50年後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可能面臨極限高溫
    該論文第一作者、同時也是兩位通訊作者之一的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徐馳對澎湃新聞表示,氣候變化會對人類社會和許多物種產生影響已是共識,但該研究進一步發現,全球大多數人口一直集中生活在相對狹窄的氣候帶內,這些區域的年平均氣溫為11-15攝氏度,少數人口生活的地區年平均氣溫為20-25攝氏度。數千年來,儘管人類不斷遷徙,技術不斷進步,但人類整體的分布格局與氣候條件的這種對應關係保持了相對穩定。
  • 平均氣溫上升7.5℃!2070年全球三成人口將生活極端高溫環境下
    隨著全球氣候持續變暖,會不會有這麼一天,地球因為大面積高溫而變得不再適合居住?5月4日,一項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顯示,到2070年,全球1/3的人口可能面臨極端高溫。科學家發現,6000年來,大多數人類生活在相對狹窄的氣候帶內,這些地帶年平均氣溫在11-15攝氏度左右。少數人口生活在年平均氣溫為20-25攝氏度的地區。據悉,全球平均氣溫每上升1攝氏度,就有約10億人失去適宜生存的氣候條件。
  • 50年後地球三分之一人口將活在「撒哈拉沙漠」
    原標題:2070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將面臨極限高溫5月4日,中、美、歐科學家在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項新研究中指出,除非溫室氣體排放下降,否則在50年後,地球上三分之一人口居住的地區將如撒哈拉沙漠腹地區域一樣炎熱。在新研究發表之際,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對人口經濟和社會帶來損失。
  • 荷蘭專家:2070年氣溫將上升到59度,留給人類的時間已不多
    據《每日郵報》5月6日報導,一項新的氣候研究表明,如果人類不及時應對氣候變化並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那麼2070年時,全球將有數十億人處於「幾乎不適合居住的高溫環境」當中,人類必須即刻行動來阻止這種糟糕情形的發生。
  • 科學家預測:50年後全球氣溫將大幅上升,華北平原不再適合定居
    據衛星網近日援引《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撰文報導稱,在未來的幾十年裡,許多國家的氣溫上升可能要比以前六千年來的氣溫上升都要多。美國專家們推測認為,到2050年的時候,這樣的氣候會威脅到那些無力購買空調的窮人生命。按照他們的推測,50年後,大多數年平均氣溫零上13攝氏度的地區將升高到20攝氏度。而現在,中國南方地區、北非、地中海的人們就生活在這樣的氣候下。
  • 三亞第二大的區,陸地面積不到三亞的5分之一,富裕程度卻超海口
    三亞,簡稱崖,古稱崖州,別名鹿城, 海南省下轄地級市,位於海南島最南端,是具有熱帶海濱風景特色的國際觀光城市,也被稱為「東方夏威夷」, 三亞下轄四個區,一般只記得面積最大或最有名的區,但今天和普通不同,我要說三亞面積第二大的區, 陸地面積不到三亞的五分之一,但富裕程度是超海口。
  • 2070年全球三成人口將面臨極端高溫
    5月4日,一項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顯示,到2070年,全球1/3的人口可能面臨極端高溫。新華社資料圖6000年來,大多數人類生活在年平均氣溫在11-15攝氏度的氣候下。由於氣候變暖,到2070年,人類生活環境的平均氣溫將上升7.5攝氏度。
  • 荷蘭專家:2070年氣溫將達59度,熱到沒法活
    據《每日郵報》5月6日報導,一項新的氣候研究表明,如果人類不及時應對氣候變化並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那麼2070年時,全球將有數十億人處於「幾乎不適合居住的高溫環境」當中,人類必須即刻行動來阻止這種糟糕情形的發生。
  • 新聞分析:全球氣溫緣何連續三年破紀錄
    專家們說,一年比一年熱,除了厄爾尼諾事件的助力外,更主要的還在於由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已成常態,這凸顯出世界各國採取應對行動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有多熱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和美國航天局18日各自發布報告說,2016年是現代歷史上最熱的一年,連續第三年打破全球年平均氣溫紀錄。
  • 全球氣溫爆表,創紀錄的2019和更難過的2020
    2019年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高出了1.1℃,這是1880-2019年紀錄中第二高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創下的紀錄。 地球變暖的趨勢仍在繼續,2019年成為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氣候記錄中僅次於2016年的第二熱年。多家機構報告強調了氣候變化在大氣、陸地和海洋中日益增加的跡象和影響,我們正面臨幾千年來最大的威脅。
  • 氣溫再上升 5°C,就該是人類文明的終結了
    報告中表示,在「溼球溫度」達到 35°C 的情況下,人類將無法在戶外存活超過 6 小時。而根據 MIT 的建模推測,在氣候變化和農業灌溉的作用下,2070 年到 2100 年,在華北平原和東部沿海城市,各地的溼球溫度將多次超過「致命臨界值」35°C。
  • 2020年異常天氣頻發,專家作出預測,人類該何去何從?
    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但目前發生的很多事情似乎都在昭示著2020年並不太平。上半年非洲蝗災、澳洲大火、疫情肆虐,實在是糟糕的開端。隨著下半年的慢慢到來,本來以為情況能夠有所好轉,但最近極端天氣的頻發,更是讓我們對今年的運勢充滿了未知。
  • 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來尋找世界年平均氣溫最高和最低的地區
    「年均溫」是年平均氣溫的簡稱,是指全年各日的日平均氣溫的算術平均值,不過也常用月平均氣溫來計算,也就是把一年中各月的平均氣溫累加起來再除以12而得到。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年均溫的高低反映的是一個地區在一年中整體熱量的高低情況,下面我們來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來看看世界年平均溫的分布特徵,以及全球年平均溫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在哪裡?
  • 2050年世界城市「天氣預報」:倫敦夏天平均氣溫27度
    一項研究預測了全球氣溫升高2度對世界520個大城市的影響。以上結果就來自這項研究。And that's not as good as it might sound.結果比聽上去還要糟。克勞瑟實驗室稱,超五分之一的城市,包括新加坡和吉隆坡,將面臨大城市前所未見的氣候變化。
  • 中國氣象局局長:今年全球平均氣溫或將創歷史新高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現場指出,今年全球平均氣溫將超過去年,成為自1880年有現代氣象觀測以來最高的一年。
  • 地球發生將巨變,3分陸地7分海洋將成為過去式,人類該何去何從?
    地球環境岌岌可危,陸地面積逐年遞減,人類未來該怎麼辦?根據科學家預測,或許2040年世界人口將突破100億,正在逐漸增長,讓我們不得不面臨以下問題,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資源短缺、住房緊張等等,都是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 英國氣象局:2018年全球平均氣溫仍將上升(雙語)
    倫敦(路透社電)——英國氣象局星期四表示,全球平均氣溫明年將再次上升,不過由於太平洋拉尼娜現象的降溫效果,不太可能刷新記錄。   預計2018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將比前工業時期(1850年-1900年)的平均幅度高出0.88到1.12攝氏度。   This corresponds to an increase of between 0.28 and 0.52 degrees C above a 1981–2010 long-term average of 14.3 degrees C.
  • 2050年的「天氣預報」:倫敦夏天平均氣溫27度(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2050年的「天氣預報」:倫敦夏天平均氣溫27度(雙語) 2019-07-17 16:46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 高二地理知識點: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
    導語:高考網為大家準備了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是對高中很多知識的一個串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解讀地理圖表的方法眾多。我認為主要解讀圖中的『四性』:一般性、差異性、特殊性和相關性。當然不是所有的圖中都具有這『四性』。下面是本人對『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圖的解讀。如圖:
  • 全球總水量超13.8億立方千米,人類能直接利用水資源僅佔萬分之一
    水是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結合而成的,在宇宙中的很多天體中都有水的存在,甚至總量遠超地球水量,只不過在那些天體中,水存在的形態大多是固態或氣態存在,當然有些天體中的水是以液態存在的,不過是在天體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