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熱!荷蘭專家:2070年氣溫將上升到59度,留給人類的時間已不多

2020-12-12 英國英鳥

據《每日郵報》5月6日報導,一項新的氣候研究表明,如果人類不及時應對氣候變化並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那麼2070年時,全球將有數十億人處於「幾乎不適合居住的高溫環境」當中,人類必須即刻行動來阻止這種糟糕情形的發生。

這項研究表明,如果不削減溫室氣體的排放,那麼幾十年後地球上很多地區的氣溫可能上升到59度,而許多貧困地區的生存條件將變得惡劣甚至不適宜居住,地球上20%的地方會像撒哈拉沙漠一樣令人不適。

該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的馬丁·謝弗(Marten Scheffer)說:「到那時,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區將會熱到幾乎無法生存,而且溫度不可能再降下來。」

這不僅會產生毀滅性的直接影響,還會降低社會應對危機的能力,比如應對新的疫情流行病。唯一能阻止這種情況發生的措施是迅速減少碳的排放量。

據悉,溫室氣體是由燃燒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燃燒造成的。燃燒時,它們會向大氣層和海洋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

科學家們回顧了6000年的歷史,得出了適合人類生存的最佳溫度點:年平均氣溫在11到15攝氏度之間。

研究中討論的高溫目前只出現在地球上的某些地方,比如撒哈拉沙漠。然而,這項研究警告說,50年後,包括巴西、中東和印度在內的一些地區將無法居住,美國、澳大利亞部分地區和歐洲也將在熱浪中翻滾。

康奈爾大學氣候科學家娜塔莉·馬霍瓦爾德(Natalie Mahowald)說:「這個研究牽涉面非常廣,而且緩衝時間只有50年,這樣的形式是非常嚴峻的。」她和其他科學家都表示,這與以往的研究不同,這項新研究傳達了人為氣候變化的緊迫性。

研究報告的撰寫者之一、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氣候專家蒂姆·萊頓(Tim layton)說:「好消息是,如果人類成功地遏制了全球變暖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這些影響可以大大減少。」

據悉,今年全球高溫也到來的特別早,向來以四季如春而著稱的雲南在4月就突破了30度的大關,南寧近日更直逼40度。剛進入5月,全國各地就紛紛迎來了往年的最高溫。

相關焦點

  • 荷蘭專家:2070年氣溫將達59度,熱到沒法活
    據《每日郵報》5月6日報導,一項新的氣候研究表明,如果人類不及時應對氣候變化並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那麼2070年時,全球將有數十億人處於「幾乎不適合居住的高溫環境」當中,人類必須即刻行動來阻止這種糟糕情形的發生。
  • 平均氣溫上升7.5℃!2070年全球三成人口將生活極端高溫環境下
    5月4日,一項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顯示,到2070年,全球1/3的人口可能面臨極端高溫。科學家發現,6000年來,大多數人類生活在相對狹窄的氣候帶內,這些地帶年平均氣溫在11-15攝氏度左右。少數人口生活在年平均氣溫為20-25攝氏度的地區。
  • 專家預測2070年,全球五分之一陸地平均氣溫超29℃,人類該咋過?
    科學家在最近的研究中表示,50年以後,也就是2070年,全球將會有超過1/5的面積成為熱帶地區,1/3的人口將遭遇高溫洗禮。科學家預測在207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超過29度科學家的推測並不是空穴來風,他們使用了一個氣候發展模型,研究了從遠古時期到現在地球的氣溫變化,統計得出了這個結論。
  • 2070年全球三成人口將面臨極端高溫
    新華社資料圖6000年來,大多數人類生活在年平均氣溫在11-15攝氏度的氣候下。由於氣候變暖,到2070年,人類生活環境的平均氣溫將上升7.5攝氏度。意味著50年後,全球近1/3的人口可能生活在年平均氣溫超過29攝氏度的環境下,近35億人面臨極端高溫。延伸閱讀: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變暖正悄悄改變地球的「模樣」2019年,世界在前行,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也在悄然變化。冰川融化改變了北極地貌、海平面上升讓城市慢慢消失、棲息地被毀可能讓小丑魚從地球上滅絕……你知道嗎?
  • 氣溫再上升 5°C,就該是人類文明的終結了
    報告中表示,在「溼球溫度」達到 35°C 的情況下,人類將無法在戶外存活超過 6 小時。而根據 MIT 的建模推測,在氣候變化和農業灌溉的作用下,2070 年到 2100 年,在華北平原和東部沿海城市,各地的溼球溫度將多次超過「致命臨界值」35°C。
  • 50年後地球三分之一人口將活在「撒哈拉沙漠」
    原標題:2070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將面臨極限高溫5月4日,中、美、歐科學家在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項新研究中指出,除非溫室氣體排放下降,否則在50年後,地球上三分之一人口居住的地區將如撒哈拉沙漠腹地區域一樣炎熱。在新研究發表之際,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對人口經濟和社會帶來損失。
  • 若不加大碳減排,50年後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可能面臨極限高溫
    近6000年來,人類在宜居的氣候條件下繁衍生息,但全球平均氣溫的迅速上升意味著有大量人口將無法繼續享受這一優待,面臨著炎熱等極端氣候條件的不利影響。這篇題為《Future of the human climate niche》的論文於北京時間5月5日凌晨發表在重要國際綜合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PNAS)上。
  • 科學家預測:50年後全球氣溫將大幅上升,華北平原不再適合定居
    據衛星網近日援引《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撰文報導稱,在未來的幾十年裡,許多國家的氣溫上升可能要比以前六千年來的氣溫上升都要多。美國專家們推測認為,到2050年的時候,這樣的氣候會威脅到那些無力購買空調的窮人生命。按照他們的推測,50年後,大多數年平均氣溫零上13攝氏度的地區將升高到20攝氏度。而現在,中國南方地區、北非、地中海的人們就生活在這樣的氣候下。
  • 受海平面上升影響 世界多地未來或將失去部分土地
    參考消息網9月22日報導西媒稱,類似紐約一樣的大都市、被大西洋衝刷的加拿大島嶼以及如同荷蘭和塞內加爾等擁有防洪傳統的國家,紛紛面臨海平面上升的威脅。這一現象是氣候變化帶來的最顯著影響之一。規劃內容包括興建堤壩系統及風暴潮屏障,預計將耗資數百億美元。科學研究表明,如果氣候變化的影響持續加速,到2050年紐約將有37%的地區遭受洪災。到2100年,海平面將上升近兩米。
  • 留給人類的時間還有多少?天文學家:太陽系消失時間或早於預期
    由於很多意外我們都沒法預測,所以我們也不知道留給我們人類的時間到底還有多少。 不過,如果不考慮前面提到的這些意外問題,例如我們未來掌握小行星防禦技術,將小行星都攔截下來,那小行星的威脅將不復存在,這樣的情況下,留給我們的時間還有多少呢?
  • 成也太陽敗也太陽,太陽留給人類的時間不多了,只剩10億年
    但唯一不同的是,生命越到晚年越會失去活力,而太陽正好相反,隨著它年齡的增大,它會變得越發的暴虐。甚至會瘋狂到殺死它一手創造的生命。為什麼會這樣的?下面我們就說下太陽的一生。太陽跟宇宙中的其他恆星一樣沒有啥特殊的地方,都是通過將氫元素通過核聚變的方式轉化為氦元素來產生能量的,並且會將氦一直往核心堆積。氫到氦的過程其實就是將質量轉化為能量的過程。
  • 新一輪魔鬼高溫將來,歐洲多國氣溫將攀升40度
    所以歐洲出現這樣的高溫是極其罕見的,很遺憾的是,根據世界氣象組織表示,這種極端性的高溫並沒有結束,歐洲多國本周將迎來創紀錄的高溫天氣,最高氣溫或將達40度。地球真的越來越熱了,世界各地都在破紀錄。
  • 明天氣溫「大轉變」!山西以下地區氣溫將升到25度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隨著冷空氣的影響消退,山西將迎來大面積的升溫進程。根據氣象臺最新更新的天氣預報,山西確認,明天山西的氣溫將迎來「大轉變」,在18日的時候,山西包括北部在內,大部的最高氣溫就將邁上10度線。到了19日,山西的部分區域最高氣溫將邁上20度線,隨後的一天山西的氣溫還將有所上升,局部最高氣溫將升至25度,有一點春天的感覺了。下面來具體關注一下山西省會太原的氣溫變化情況。
  • 印度氣溫突破50度大關,就能熱死人,68度的科威特又如何
    不過,中國的溫度相對於印度來說還好,要知道,印度目前最高溫的地區已經突破了50度大關,有科學家也說:「印度一些地區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了。」印度高溫能熱到什麼程度呢?平時大家形容很熱的時候,都會用「熱死人了」來形容。印度這個國家,每年都有人是熱死的。印度的人口數量和我們差不多,可是國土卻不足我們的三分之一,地少人多的情況,一些地方儘管不再適合人類居住,但是他們還是無法捨棄。
  • 英媒:氣候變暖將使海平面上升200英尺 多地不宜居
    原標題:英媒:氣候變化將使海平面上升200英尺 地球很多地區不再宜居「人類的溫室氣候排放量並非地球氣溫的唯一決定因素,」斯特芬教授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人類引發的全球變暖2攝氏度會引發地球系統的其他程序,它們通常被稱為『反饋』,可推動氣溫進一步升高——即使我們停止排放溫室氣體。
  •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變暖正悄悄改變地球的「模樣」
    因海平面上升,這個小鎮面積正不斷縮減。到2025年,這裡就會被海水淹沒。人類居住的城市,說淹就淹,說沒就沒?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或許都源於氣候變暖導致的南北極地區冰川大量融化。這些冰川本來安靜地「沉睡」在兩極,雄壯美麗。但是,氣溫升高卻讓它們慢慢融化消逝。當冰川褪去,冰下的島嶼顯露出來,北極的地貌正因此悄悄改變。
  • 臺灣百年平均氣溫上升1.4度 夏季變長冬季縮短
    中國臺灣網4月21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中央氣象局」統計分析臺灣地區百年氣候變化發現,平均氣溫上升,四季也明顯變暖,尤其2月到4月的春季、10月到11月的秋季,增溫幅度相對較高,出現夏季變長、冬季縮短的特殊現象。
  • 非洲30度高溫席捲歐洲大陸,未來幾天氣溫將上升
    英國廣播公司(BBC)天氣預報稱,隨著來自非洲西北部的熱量向北移動,導致氣溫上升和乾旱,歐洲部分地區的氣溫將達到「30度」。BBC天氣:未來幾天歐洲氣溫將上升。隨著東地中海地區氣溫不斷上升,歐洲將在周末升溫。賽普勒斯部分地區的氣溫將達到30攝氏度,因為飛機將從非洲西北部向北飛行。英國廣播公司氣象節目主持人斯塔夫·達納奧斯說:「整個地中海東部的氣溫都在上升,過去幾天的氣溫一直很低。
  • 英國氣象局:2018年全球平均氣溫仍將上升(雙語)
    倫敦(路透社電)——英國氣象局星期四表示,全球平均氣溫明年將再次上升,不過由於太平洋拉尼娜現象的降溫效果,不太可能刷新記錄。   預計2018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將比前工業時期(1850年-1900年)的平均幅度高出0.88到1.12攝氏度。   This corresponds to an increase of between 0.28 and 0.52 degrees C above a 1981–2010 long-term average of 14.3 degrees C.
  • 45.9度!極端高溫「炙烤」歐洲 多地氣溫破紀錄
    中新網7月1日電 綜合報導,歐洲這幾天遭罕見熱浪侵襲,法國出現45.9度的歷史新高氣溫,西班牙部分地區溫度超40攝氏度。高溫引發各種事故,歐洲各地發生多起森林火災,許多地方飛機停飛、鐵軌變形、學校停課……為什麼歐洲會熱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