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坐月子從來都是女性一輩子的大事,畢竟是關乎自己未來的身體狀況,任何一點小的問題都馬虎不得。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生完孩子之後坐月子看起來輕鬆,但其實其中的艱辛,只有寶媽自己一個人知道。
可以說坐月子是十個月以來,心理最放鬆的時候,畢竟終於可以不用提心弔膽的擔心孩子的健康了。但這個時候作為寶媽要開始擔心一下自己的健康,月子做好了,能把分娩和孕期的身體問題都調理過來,但要是做不好,那等老了就等留病根吧!
所以很多寶媽就在在哪裡坐月子犯了難,一邊是自己的婆家,一邊是自己的娘家,私心想著回娘家坐月子更方便,但很多人都建議女人不要回娘家坐月,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1.家庭責任感
我們說的可不是女性的家庭責任感,而是培養自家老公的家庭責任感,畢竟如果想要回家坐月子,肯定要把娃帶上,自家老公要上班,能陪寶媽回娘家的可能性極低。
所以說,如果這個時候回家坐月子,相當於給婆家和寶爸放了個長假,那等到自己做完月子回家,寶爸能承擔起這個突然降下來的責任嗎?我想雖然寶爸很樂意承擔自己作為父親的責任,但是那麼長時間的放鬆,很難讓寶爸突然適應帶娃的忙碌。
但如果這個時候寶媽在自己婆家坐月子,或者是直接在自己的小家裡坐月子,爸爸看到自己剛出生的孩子和辛苦的妻子,也會更適應自己作為父親的這個新角色。
2.路途顛簸
如果娘家是在本地還好,但一些女兒是遠嫁的,回趟娘家,可能要轉好幾次車,非常麻煩。身體健康還會感覺路途勞頓呢,更不要說剛生完孩子,這身體狀況肯定一來一回的,受不了。而且孩子要吃奶,想要回家坐月子了,肯定要把孩子捎上,剛出生的孩子能受得了路途的顛簸嗎?
這樣想下來,路上產媽們可能會吹涼風,可能會被雨淋,折騰下來苦了大人也苦了孩子。如果著涼生病了,別說好好坐月子了,不留下病根就不錯了!
3.家庭矛盾
其實很多婆婆是很樂意照顧產婦,也很樂意照顧孫子的,如果寶媽剛生下孩子,就往娘家跑,就感覺仿佛對婆婆本能性的不信任,這樣很容易激發起家庭矛盾。婆家和娘家相互猜忌,一個懷疑婆家是不是沒把自己女兒照顧好,一個懷疑娘家能不能把自己孫子孫女照顧好。
更別說如果娘家還有兄弟姐妹了,就算自己娘家的爸爸媽媽對自己和嫂子是一樣的,但是在嫂子和弟妹眼裡,自家公婆還是對自己的親生女兒更親。這樣一來更是會激發起自己原生家庭的矛盾。
其實不管是在父母家坐月子,還是在婆婆家坐月子,都要根據情況而定,畢竟很多時候兩個小夫妻工作以及生活的地方,和父母公婆家裡離得都很遠。從人情往來、路途難易、父母身體情況來綜合判斷。
本身這些事情就沒有標準答案,全靠寶媽寶爸兩個人自行決定,但是寶媽應該關注的重點還是要放在夫妻關係和孩子身上,畢竟這些才是家庭的主體。同時寶媽做決定要關注的,還有以後的生活,千萬不要因為這一個月,而影響到了以後的生活發展。
所以這些坐月子的點大家之前都注意過嗎?還有什麼更好的主意也可以在評論區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