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大敗局之金立潰敗-虎嗅網

2020-12-25 虎嗅APP


權威調研機構IDC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在全球市場,華為、OPPO、vivo、小米四家手機廠商的市場份額達到了42%。另外一家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的報告也顯示,在中國市場,這四家廠商更是壟斷了超過70%的份額。


隨著華為、OPPO、vivo、小米在國產手機陣營中的地位徹底穩固,留給其他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少,曾經金立、魅族、酷派等耳熟能詳的手機品牌也漸漸走向了沒落。


甲方研究社近日發起系列策劃,復盤國產手機大敗局,從這些手機廠商的身影中,總結出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第一期:金立潰敗


2018年11月23日,界面新聞的一篇深度稿件《復盤金立敗局》,突然之間就把老牌手機廠商金立放在了聚光燈下。儘管「破產」新聞已經傳出了一年,但在這篇稿件中,界面新聞還是投出了一枚重磅炸彈:金立董事長劉立榮在賭博上輸了超過100億。


或許金立也沒想到,自己竟然會以這種方式成為頭條。儘管在華為、小米、OV的巨大攻勢之下,金立早已不復當年之勇。但根據研究機構GfK的數據顯示,2017年金立手機在中國的銷量為1494萬部,仍排名第七。


界面新聞的這篇報導成為壓垮金立的最後一根稻草,雖然金立方面表示「沒有100億這麼多」,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專利拍賣出售、資產清算等等。從當年的國產手機第一陣營到負債200億、破產重組,金立留給我們的教訓有很多。


1. 來自小霸王和VCD產業的手機創業者


相比於餘承東、雷軍、羅永浩這樣的手機圈「網紅」,劉立榮顯得格外低調,外界的報導也少之又少。我們僅能根據有限的資料,簡單勾勒出劉立榮過往的一些經歷。


劉立榮生於1972年,1990年考取了中南工業大學。大學畢業後,劉立榮先是被分配到了天津有色金屬研究院。在90年代中期,研究院的一份工作絕對可以稱得上「體面」,但劉立榮並不安分,畢業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995年,南下廣州,開啟了 「廣漂」生涯。


在創辦金立之前,劉立榮有兩段重要的履歷。第一段是在1996年,劉立榮加入了小霸王。小霸王在90年代可謂是紅極一時,據公開報導,小霸王1995年的銷售額翻升至10億元,和娃哈哈相當,段永平給工人包錢的報紙,甚至都有幾十捆。


來到小霸王的劉立榮,成為了一名技術主管,公司還分給他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但小霸王帶給他的並不是金錢等物質激勵,而是劉立榮的一位伯樂——楊明貴


隨著段永平在1996年離開了小霸王,公司內部也開始分崩離析,很多公司高管紛紛出走,其中就包括時任小霸王副總裁的楊明貴。1998年楊明貴離職創業,在東莞組建金正集團,主營VCD生意,並帶走了一位得力幹將,就是劉立榮,而這也是劉立榮的第二段重要履歷。


當時,25歲的劉立榮就任命為金正集團常務副總裁。儘管一段時間內,「真金不拍火煉——金正VCD」「蘋果熟了——金正DVD」等廣告語響徹街頭,但金正的好日子並不長。


進入到21世紀後,金正因為其供應商葉小凡走私案而受到牽連,劉立榮甚至被監視居住,反覆審查半年後,劉立榮才擺脫走私干係。與此同時,楊明貴移民加拿大,劉立榮的金正生涯也宣告結束。


2002年8月,在經銷商的建議下,劉立榮創辦了一家手機公司,起名叫「金立」,其寓意是「從金正出來,劉立榮開始了自立。」時年30歲的劉立榮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自此進入手機行業,並真正成為了一名企業當家人。


2. 明星效應讓金立嘗到了甜頭


2003年1月,在成立不到半年的時候,金立就推出了首部產品——Gionee303手機。但在成立最初的三年時間裡,金立的日子並不好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手機生產牌照,金立只能借用天時達的品牌做貼牌生意。




據金立集團副總裁李三保回憶:「做貼牌就意味著金立每賣出一臺手機,就要給天時達幾十塊錢抽成,這樣一年下來就要多花出去幾千萬,而且最關鍵的是沒有牌照就不允許打廣告。


2005年,金立獲得了工信部頒發的GSM和CDMA雙牌照,並且得到了年產700萬臺的許可。憑藉著做貼牌的經驗,劉立榮開始打算在手機市場大施拳腳,同時做出了一個日後讓金立快速崛起的決定:邀請天皇巨星劉德華做代言。


至今沒有公開信息披露劉德華當年的代言費,但聯想到劉德華如日中天的地位,用現在的話說,「天價代言費」也不為過。



於是,在著名導演馮小剛的操刀下,劉德華的個人形象與「金品質,立天下」的廣告詞開始在央視刷屏,同時也為金立帶來了足夠高的關注度,讓金立手機的月銷量瞬間突破25萬部,當年度月銷量最高達到了40萬部。


嘗到明星效應甜頭的金立,在2006年開啟了新一輪進攻,電視廣告投放從央視擴散到湖南衛視、鳳凰衛視等熱門地方臺,投放形式也從廣告轉向冠名,曾名聲大噪的電視劇《金枝欲孽》以及「選秀鼻祖」綜藝節目《超級女聲》均由金立冠名。



與此同時,「不要2998、也不要1998,只要998」這樣的洗腦電視購物廣告,也在大街小巷傳播開,將金立的知名度帶到了新的高度。


狂轟亂炸的營銷,所起到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2006年,金立手機累計銷量達到了400萬臺, 2007年直接翻番,超過了800萬臺。到2008年,金立手機年度總銷量突破1000萬臺,成為當時國產手機中銷量最高的品牌。


3. 敗局復盤


憑藉著在手機市場的先發優勢,金立很快就在國產手機中確立了第一陣營的地位,在波導、夏新、熊貓、科健等第一代國產手機都被歷史淘汰的情況下,金立始終在行業內有較高的話語權。2011年金立手機的全球出貨量已經超過2100萬臺,成為國產手機的領頭羊。


憑藉著巨大的領先優勢,金立成為當年博鰲亞洲論壇的合作夥伴,其智慧型手機也成為博鰲亞洲論壇指定商務手機。2011年年底,金立高調發布了全線智慧型手機產品,同時在2012年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金立將旗下天鑑系列的第一款產品GN380當做禮物,贈送給眾多與會嘉賓。



在論壇上,劉立榮也放出了豪言:「放眼全球市場、爭取足夠大的市場份額、保持超越競爭對手的效率,未來金立的出貨量目標一定是億級的。」


但沒人會想到,這會是金立最後的輝煌。在隨之開啟的智慧型手機時代,金立開始漸漸掉隊,「中華酷聯」橫行無阻的時候,金立就已經不再是第一陣營的手機品牌,而到了「華米OV」的時代,金立則徹底被甩開了差距,僅僅在投入營銷最猛的2016年,把銷量衝到了4000萬臺。即使是這樣,金立當年度的銷量距離全球第五的vivo還有3700萬的差距,市場份額為2.7%。


金立的潰退不能完全歸咎於劉立榮的賭博,在「甲方研究社」看來,主要是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金立的智慧型手機來得太晚。2007年,隨著首款iPhone的誕生,智慧型手機時代正式開啟,三星、諾基亞、摩託羅拉、HTC等國際巨頭紛紛跟進。


放眼國內,華為在2009年就發布了首款智慧型手機,中興、聯想、酷派等也在2010年推出了智慧型手機,就連從未有過手機經驗的雷軍,也於2011年的夏天,攜第一代小米手機正式亮相,而金立則把這一時間定格為2011年的11月。


2011年11月11日,金立發布了旗下首款智慧型手機GN205,搭載聯發科晶片,攝像頭像素為500萬。但金立GN205並沒有一炮打響,儘管都是售價1999元,但小米1卻採用了高通晶片,攝像頭達800萬,將性價比做到了極致,再加上飢餓營銷的推波助瀾,瞬間抬高了小米智慧型手機的口碑,而金立近10年深耕手機產業的優勢,也迅速被小米蠶食。


第二,金立手機的定位不清晰和偏差。談到國產手機品牌,我們似乎可以給每一家貼上標籤,比如民族品牌華為、拍照手機OPPO、性價比手機小米、年輕人手機榮耀,即使是酷派這樣被淘汰掉的手機品牌,當年提起它的時候,也有「千元機」的烙印。但如果提及金立,你會想到他主打的哪些功能和定位?恐怕大多數人很難在第一時間想到。



2016年、2017年,金立先後邀請馮小剛夫婦、餘文樂以及爆紅的「達康書記」為手機代言,主打安全、商務特色,甚至模仿《人民的名義》的風格,拍出了一段時長為四分鐘的廣告,隆重推出了M6S Plus手機,並重點介紹了活體指紋識別技術、內置安全加密晶片等特色功能,用心可謂十分良苦。


但可惜的是,從各大手機廠商發布會來看,每個廠家都在不遺餘力地推廣拍照功能、晶片處理能力、手機外觀設計等。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安全、商務這樣的定位,並不符合當下消費者購買手機的心理特徵,這也造成了金立手機未能在年輕人市場打響,喪失了購買手機最主力的群體。


此外,商務、安全的特性,帶來的必定是價格高昂。以金立M2017為例,6999元起售,定製版更是高達16999元,即使是蘋果、三星都未曾有如此高的定價,而國產手機這樣的價格,最後的結局只能是無人問津。


更為致命的是,金立口中高喊著「主打商務、高端路線」,但在產品配置上卻沿用聯發科晶片,反觀國內頭部的智慧型手機廠商,都將高通的旗艦產品作為自己的首選,這反而使得金立的「高端形象」蕩然無存。


第三,營銷過猛、燒錢過多。這一點也是在「劉立榮賭博輸了100億」新聞爆發前,金立最受詬病的一點。


2018年年初,金立的供應商歐菲科技表示,金立欠款6億餘元且逾期兩個月以上,目前公司已停止向金立發貨。歐菲科技的率先發難,讓外界開始意識到金立的資金鍊出現了問題。


劉立榮在接受採訪時也承認,金立的資金問題是由於2016年和2017年營銷費用和投資費用投入超限,其中營銷費用就60億元,對外投資費用30多億元,兩項費用接近100億元。


2017年初,劉立榮給金立定的國內目標銷量保底3000萬部,挑戰3800萬部,這給人一種「金立準備捲土重來」的感覺。或許是早年間在營銷上的投入,讓金立嘗到了甜頭,因此為了重新回歸國產手機第一陣營,金立掀起了新一輪的營銷大戰。


據不完全統計,在綜藝節目上,金立在近兩年曾冠名的節目包括:央視6套《國片大首映》,東方衛視《笑傲江湖》《四大名助》《今夜百樂門》《歡樂喜劇人3》,北京衛視《跨界歌王》,江蘇衛視《我們戰鬥吧》《最強大腦》,浙江衛視《真聲音》《歡樂喜劇人》《挑戰的法則》,湖南衛視《2017跨年演唱會》等。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一些影響力較大的節目目前的冠名價格都億級以上,獨家冠名要更高。比如《笑傲江湖》的獨家冠名報價1.8億/季,《歡樂喜劇人3》冠名費超過2億,《跨界歌王》冠名費用超過2.5億,《最強大腦》冠名費幾年前就已達2.5億。此外,金立還冠名了電視劇《楚喬傳》。算下來,金立僅在贊助綜藝節目、電視劇上的投資至少有30億元。


但薛之謙、劉濤、「達康書記」、餘文樂等代言人的轉化效果也明顯不如TFBOYS、吳亦凡、鹿晗等小鮮肉,巨額的營銷投入並未換來銷量的大幅提升,反而讓金立深深地陷入到債務泥潭當中。


對於金立的潰敗,還有很多原因,比如盲目擴張,導致產品線過於混亂,投資地產等不熟悉的領域,造成了大量的資金浪費,旗下網際網路手機品牌iuni過分模仿小米,定位搖擺不定等等,最終壓垮了金立這頭不堪重負的老馬。


金立的故事還沒有結束。近日,在阿里拍賣網,金立通信名下211宗外觀設計專利掛出拍賣。信息顯示,這211宗專利起拍價為2.11萬元,算下來一件僅有100元。當老牌手機巨頭的專利僅值100塊錢的時候,也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思考。


相關焦點

  • 國產手機大敗局之金立潰敗
    隨著華為、OPPO、vivo、小米在國產手機陣營中的地位徹底穩固,留給其他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少,曾經金立、魅族、酷派等耳熟能詳的手機品牌也漸漸走向了沒落。甲方研究社近日發起系列策劃,復盤國產手機大敗局,從這些手機廠商的身影中,總結出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 國產手機崛起 賽諾:9月金立等品牌再領銜
    2016-11-14/15:21 由權威市場調研機構賽諾中國發布的2016年9月份中國手機市場報告正式出爐
  • 第一代國產手機集體沒落:波導造車夏新投機,金立砸百億陷危機
    但意想不到的是,在飛速擴張下,金立最終陷入了發展史上最大的困境中。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回望第一代國產手機品牌,幾乎都倒在了野蠻生長後的瘋狂擴張中。21999年,波導的靈魂人物徐立華生產了2萬部手機,全部堆在了倉庫。錢是銀行貸來的,但手機牌照還沒有批下來。
  • 金立S6雲端發布會今天舉行 能上飛機的國產手機機登場
    金立S6雲端發布會今天舉行 能上飛機的國產手機機登場  豹子上樹 • 2015-11-16 09:40:50
  • 破產兩年後 金立手機因「植入木馬」再被關注
    說到金立手機,很多人難免唏噓。作為曾經的國產手機第一品牌,金立手機在2018年底因為「破產清算」在之後逐漸淡出大眾視線。讓人意外的是,12月5日媒體的一則報導再次將金立拉入了公眾視線。據紅星新聞報導,金立參股的一子公司,曾通過和其他公司合作,將木馬程序植入到約2652萬臺金立手機中,以「拉活」的方式賺錢。
  • 金立手機能借瘋狂代言模式重返國內前五?
    金立經歷過國產手機第一個輝煌時期,即功能機時代,市場佔有率曾一度僅次於諾基亞與三星,成為當時國產手機的領軍品牌。很快,智慧型手機的風口到來,伴隨著消費升級,手機市場格局風雲突變,強大如諾基亞也被洗牌出局,但金立靠著性價比、運營商和三四線城市線下渠道,依然可以獲得不錯的出貨量,日子過得很滋潤。有數據統計,金立手機2016年全球銷售4600萬臺。
  • 2000萬部金立手機被植入木馬,魅族也涉案?
    8eWEETC-電子工程專輯最近,金立再一次出現在公眾的眼前。8eWEETC-電子工程專輯12月5日,紅星資本局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翻閱發現,金立參股的一子公司,通過和其他公司合作,曾將木馬程序植入到約2652萬臺金立手機中,以「拉活」的方式賺錢。
  • 金立給用戶手機植木馬「拉活」牟暴利 魅族也涉案
    手機變 " 肉雞 "法院查明:魅族也曾進行 " 拉活 " 業務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像前文這種被植入了木馬程序的手機,業內稱之為 " 肉雞 ",意思是可以被黑客遠程控制,並且隨意進行任何操作。在法院的裁判文書披露以後,有不少網友表示曾經中過招。
  • 國產手機逆襲國產:從山寨機遍地到世界巨頭
    2004年國產手機又迎來了新的機會,持續五年的手機審批制被手機核准製取代,兩者區別不大,不過後者的審核更寬鬆一些,受到政策的照顧,中國的第二代國產手機誕生,以金立,天語,中興作為典型代表
  • 2分鐘讀財報|172萬拍賣3356份專利 金立手機何以至此?
    來源:新浪財經曾經的國產手機王者金立,如今太過於悽慘。近日負債纍纍的金立手機將名下的3356份專利打包拍賣,僅有一個人參拍,最終以起拍價172萬成交,遠不如一年前奔馳車210萬元值錢。作為功能機時代國產機明星產品,金立手機由劉立榮在2000年初成立,依靠砸錢做營銷和瘋狂擴張代理商的組合拳迅速拿下手機市場份額,高光時刻的2008年出貨量達到1000萬臺,成為當時國產手機中銷量最高的品牌。
  • 翻蓋新機—金立A326發布,金立:臻於至善,用行動傳承經典
    金立,這個擁有17年歷史的國產手機老品牌,陪伴著很多國人的成長,它匠心品質也影響過很多國人,但是隨著手機行業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大,這兩年的金立面臨巨大的挑戰,出現很大的危機,但是日前金立似乎又雄起了,不僅開啟了召喚老用戶的以舊換新優惠活動,還發布了一款延續經典的初心產品——翻蓋款式新機型金立
  • 金立手機,細思極恐,太可怕了
    短短半年內,他們獲利4000萬,金立和朱某七三分成,金立分到2700多萬。 賣用戶比賣手機更賺錢,金立恐怕都不敢相信自己開創了一個新的盈利模式。 更恐怖的是,金立並不是孤軍奮戰。
  • 金立手機創始人:一把牌輸7億美金,欠款200多億,至今下落不明
    作為曾經的國產手機,金立手機受到眾人追捧,它甚至拿到了年度銷量的冠軍。人們紛紛調侃金立手機為國產神機,質量上乘,性價比頗高,一時之間,在市場競爭之中殺出重圍的它風頭無兩。與此同時,金立手機的創始人劉立榮也逐漸走入大眾視野。
  • 2000萬部金立手機被植入木馬,魅族也涉案?官方回應來了
    曾經的國產第一品牌金立,廣告語就是「金品質,立天下」,十分厚重的一句話讓無數人放下了防備選擇相信,但是如今,物是人非,2018年年底這一巨頭宣布破產,隨後消失在大家的視線當中。12月5日,它再次被報導的時候,是因為一場齷齪的交易,據報導,2000萬金立手機被植入木馬,採用具有「拉活」功能的SDK控制用戶手機的方式,肆無忌憚的進行「拉活」業務。
  • 那些年消失了的國產手機品牌
    現如今,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普及。而國產手機品牌也逐漸邁向了全球。但是有這樣幾個品牌的國產手機,剛開始弄得風生水起,現如今卻也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了。快來看看,有沒有你認識的吧。一、天語手機。2007年銷量達到1700萬,可惜智慧型手機興起時,選錯了作業系統,被時代所拋棄。二、尼採手機。尼採手機可以說是低價山寨機的代表,依靠洗腦式的電視廣告家喻戶曉,後因質量過差銷聲匿跡。三、酷派手機。酷派手機曾是中華酷聯,國產四大巨頭的一員,後來轉向了海外市場。現在在中國市場已經基本看不到了。
  • 重體驗更精準 金立e-life營銷以「小」博大
    隨著用戶群體的不斷成熟,呼喚智慧型手機個性化的聲音日益凸顯,智慧型手機發展正向著重視實際應用與體驗的方向轉變。對此,不少深諳市場之道的手機品牌已經開始轉型策略,轉變思路從「小」處著眼,重視使用群體的個性體驗和偏好,並贏得了相當顯著的市場效果,在這一點上,金立手機無疑是國產廠商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 「T型圖」下打寒顫的不止金立
    儘管這一消息再次被金立方面以「暫無聽說」一筆帶過,但經過這一系列消息的發酵,也讓外界對金立產生了更多的疑問,為何潰敗?是誰接盤?如何重生?除此之外,有消息稱,此次公司重組之後雖然品牌會得以保留,但是金立以後只會做ODM代工,不會再自己生產手機。針對這一消息,金立方面向懂懂筆記表示,這個消息並不準確,今後金立仍會生產手機,並且在宜賓還會有新的工廠。
  • 「國產手機王」被植入木馬,創始人去向成謎,「鹹魚翻身」無望
    「國產手機王」金立「國產手機王」指的是華為嗎?不,是金立。2010年之前,諾基亞和三星最為有名,金立則憑藉鋪天蓋地的廣告和私人定製的義大利鱷魚皮手機,在2006年到2008年創下了銷售神話,總銷量達到了2200萬臺,力抗諾基亞和三星,捍衛了國內的市場。最近,金立手機被植入特洛伊木馬病毒,有2651.89萬臺手機被迫「拉活」。
  • 「國產機不能上飛機」視頻真相揭露 金立11月16日舉行雲端發布會
    在十月大國產機扎堆發布會之後,金立手機將舉行雲端發布會,而洩漏的宣傳片諜照顯示顯示,會有間諜型男以及直升機出鏡,金立手機的雲端發布會或選擇在飛機上舉行。,炒作之事幾乎可以確定。在金立手機官方微博中,針對即將召開的雲端發布會也進行了造勢宣傳,並對國產手機小米和錘子以及業內標杆蘋果進行了嘲諷,但出發點依然是發布會的形式,金立發布會將不會有T恤牛仔褲、不會弔起胃口求關注、不會填詞、情懷和PPT,雖然金立號稱回歸產品
  • 從Smartphone到Smilephone,金立背後的意義
    所以,金立希望用戶在使用金立手機的時候,不僅讓生活變得更便利,同時,還能收穫更多的快樂和微笑。同時,其顏色也延續了金立此前VI使用的經典橙色,橙色代表燦爛的陽光,橙色代表相擁的溫暖,橙色代表每天的愉悅,橙色代表移動互聯新微笑。與icon的內涵一脈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