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2020年疫情期間,笨媽和小蘆葦在上海的家中過起了不出門的日子。
此期間,小蘆葦不僅完成了自己的學業任務,還以「雲比賽」的方式參加了幾項國際比賽,並且取得了還不錯的成績。笨媽也在居家辦公的同時,完成了100天的生活記錄。
笨媽在朋友圈小範圍實時公開這些記錄以後,引起眾多朋友的關注和喜愛,其中不乏專家、教授、高管,當然更多的是同樣面臨與青春期孩子共同成長的父母。
真實的成長案例是最有參考價值的,而優質媒體則是傳播價值的最佳平臺。因此,於2020年6月18日正式入駐今日頭條,將疫情下親子成長的100天記錄,以及這些記錄背後的故事,以100篇連載的形式分享給大家。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讓我們學會:和孩子一起奔跑,做有智慧的家長!
《笨媽嘯天:不出門的日子——疫情下親子成長的100天實錄》親子教育系列,共100篇,每天發表一篇。
歡迎大家關注,歡迎各位家長和教育專業人士多多批評指正,共同探討,一起成長。
《笨媽嘯天:不出門的日子——疫情下親子成長的100天實錄》親子教育系列連載(11)
第11天,@笨媽嘯天想分享給大家的體會是——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適當參加一些學科比賽是必要的。但我們千萬不要過於功利,不要以所謂的含金量來安排孩子的比賽,更不能強迫孩子放棄他們喜歡的而選擇我們認為更有價值的比賽。
現在的比賽更多的是對團隊合作精神的評估和學習興趣的激發。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比賽,通過參加比賽,讓孩子置身於優秀的團隊中,學會在合作中共贏,這才是我們讓孩子參加比賽的意義所在。
農曆正月十四。
如果不是疫情,按照原計劃,今天晚上我和小蘆葦會住到浦東機場附近的一家酒店裡,明天一早飛去深圳。
看過我之前記錄的朋友都知道{笨媽嘯天註:今日頭條的讀者可以參見},2020年元旦,小蘆葦參加了腦科學上海地區賽並獲一等獎,入圍全國賽。按照組委會的安排,全國賽2月上旬在深圳舉行。
疫情期間後,組委會發來賽程取消的通知,表示後續會另行安排。
這才有了我前幾天說的退機票酒店的事。
小蘆葦對賽程被取消的事很平靜。她說自己當初報名只是因為喜歡研究腦科學,與比賽和獲獎無關。
這個心態我倒是很喜歡。
小蘆葦喜歡這種早餐蛋糕
小蘆葦唯一遺憾的是,我訂的酒店據說早餐很不錯(你們現在應該明白當初我為什麼不選擇從家裡直接出發,而是有點多餘地在浦東機場附近住一晚的原因了吧),只能留到疫情結束後再去體驗了。
小蘆葦評價酒店的好壞只有一個標準:早餐好不好。其他都無所謂。
所以這些年我也是很不容易的,每次外出訂酒店,都要在價格、交通和早餐間求得平衡。
有沒有和我有相同體會的老母親?
這個腦科學比賽,2018年小蘆葦參加過一次,那時候她剛剛有資格參加初中組的比賽。
2018年3月,我陪小蘆葦到北京參加全國賽。在這次全國賽上,小蘆葦獲得二等獎。
小蘆葦本來打算繼續參加2019年的比賽,但那時她加入了學校的美國學術五項全能比賽(USAP)的隊伍,時間正好與腦科學比賽衝突,只好放棄。
那次的USAP比賽結束後,小蘆葦主動退出了學校的USAP隊伍。當時我有點可惜,畢竟小蘆葦他們這支隊伍獲得了金獎,有很好的基礎。小蘆葦認為她參加比賽不是為了獲獎,而是為了自己的興趣。我覺得她說也有道理,便同意了——雖然我知道USAP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比賽。
這種簡單的早餐小蘆葦也喜歡
這幾年,小蘆葦參加過很多比賽,也獲過不少獎,甚至還有過在國際比賽的領獎臺上展開國旗,代表中國選手領取金獎的高光時刻。
這些比賽絕大部分都是學校組織他們參加的,我除了交報名費,在需要陪考的時候陪考,基本上沒有管過其他的事。是否參加比賽,剛開始小蘆葦主要聽老師的意見,後來則完全由她自己決定。
這場被取消賽程的腦科學比賽,在小蘆葦複課後的6月,改為線上舉行了。小蘆葦最終獲得二等獎。我跟她開玩笑說:「兩次腦科學比賽你都是二等獎,看來你與二有不解之緣!」
小蘆葦喜這個彩椒做的盛放食物的容器
在陪伴小蘆葦參加各種比賽的過程中,我有兩個體會比較深刻。
一是孩子的成長是你無法規劃的,就像無法要求孩子喜歡哪個學科一樣,你無法要求孩子願意參加哪一項比賽。
二是在孩子眼裡,比賽只是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一種方式,而不是以獲獎為目的,更不是獎牌含金量的博弈。
事實上,現在很多比賽都更加注重團隊賽。所以,比賽對孩子的意義,是讓他們置身於優秀的團隊中。關於這一點,我在中有過詳細記錄,想了解的讀者可以回看一下。
總之,今天想分享給大家的感受是——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適當參加一些學科比賽是必要的。但我們千萬不要過於功利,不要以所謂的含金量來安排孩子的比賽,更不能強迫孩子放棄他們喜歡的而選擇我們認為更有價值的比賽。
現在的比賽更多的是對團隊合作精神的評估和學習興趣的激發。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比賽,通過參加比賽,讓孩子置身於優秀的團隊中,學會在合作中共贏,這才是我們讓孩子參加比賽的意義所在。
(第11天)比賽是讓孩子學會在合作中共贏
(第12天)疏遠是對孩子的另一種關愛
(第13天)做一棵懂得春天的景天
(第14天)我家口罩的那些事
(第15天)小區開始封閉管理
(第16天)口罩故事的續篇
(第17天)我們在,就永遠不會停擺
(第18天)時光是最好的情人
(第19天)十幾年前的舊相識趙醫生
(第20天)降溫不怕,倒春寒也不怕
(第21天)如果時間可以從那個秋天重啟
(第22天)想念一隻在玻璃屋頂走過的貓
(第23天)變成了一個邊緣人
(第24天)這是我們送給彼此最好的禮物
(第25天)像傳遞情報一樣傳遞書稿
(第26天)做一個有春天記憶的人
(第27天)對留在冬天的人,充滿敬意和懷念
(第28天)在荷蘭練就的理髮技術
(第29天)我們的疫情的高峰期似乎已經過去了
(第31天)對時間的錯覺
(第32天)隔著口罩聞到花香
(第33天)四年才能有一次的日子
(第34天)今天我家像個「影視製作中心」
(第35天)網課開始了
(第36天)2020國際數學建模挑戰賽(IMMC)晉級國際賽
(第37天)儀式感,是對事情本身的一種尊重
(第38天)幸福的人往往不說話
(第39天)有愛的黃昏是美麗的
(第40天)第一次出小區的門
(第41天)善待你的舊手機
(第42天)活成劉姥姥的中年人
(第43天)文件消失了
(第44天)做一束配得上春天的鬱金香
(第45天)小蘆葦開始新一輪的數學建模
(第46天)遊走在科學與迷信之間
(第47天)說說快遞那些事
(第48天)在家中參加2020年英國物理挑戰賽(BPhO)
(第49天)再好的人生,都會有這樣的蒼涼時分
(第50天)春光正好,復工似乎在有序進行中
(第51天)如果你家的廚房裡可以看到夕陽
(第52天)當普媽,實在是太難了
(第53天)竟然沒有對小蘆葦說過有哲理的話
(第54天)疫情中的普媽
(第56天)衝突和無奈有時候就是一種日常式的存在
(第57天)第一次直接見到同事
(第58天)你想要的,永遠在遠方
(第59天)疫情期間的家務活
(第60天)外賣小哥今天可以進小區了
(第61天)第一次去單位值班
(第62天)一個叫紐約藍藍的女人
(第63天)臥軌自殺的德國黑森州的財長
(第64天)梵谷的「春天」被偷走了
(第65天)小區門口的「愛回收」已經開始工作了
(第66天)特別的日子特別的你
(第67天)在zoom上演課本劇
(第68天)母親的映山紅和父親的繡球花
(第69天)自律,才有文明以及自由
(第70天)美好的日子會回來的
(第71天)小區深處一條人罕至的小徑
(第72天)一個很失望的公眾號
(第73天)那個看見飛鳥的翅膀和荒野的小花的人
(第74天)為稻粱謀總是不容易的
(第75天)你的國家一定會幫你治好的
(第76天)口罩的故事進入尾聲
(第77天)我和武漢最近的一個故事
(第78天)一隻陶罐從中等好看到中等難看的發展過程
(第79天)從「非洲陶罐」到「活體解剖」
(第80天)小蘆葦接到返校通知
(第81天)我們的孩子才是最不會崇洋媚外的一代
(第82天)寶鼎茶閒
(第83天)九十歲時談一場生龍活虎的戀愛
(第84天)畢業典禮能夠如約而至的希望越來越大
(第85天)小儀式,讓日子變得有趣且不尋常
(第86天)網上期中考試
(第87天)城堡和愛情
(第88天)糊裡糊塗的陪伴比諄諄教導更好
(第89天)吵來吵去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第90天)一個人可以瞬間在你的世界消失
(第91天)善待身邊的中年人
(第92天)疫情下的荷蘭的國王節
(第93天)遇見小城之春
(第94天)聲音裡的懷念
(第95天)數字是個不解之謎
(第96天)用一隻眼睛「寫」出來的電影構思
(第97天)荷蘭柏利大街的閱讀往事
(第98天)小蘆葦亦師亦友的大朋友
(第99天)小蘆葦的學生科學院
(第100天)謝謝一直耐心閱讀的你們
【本集完】
《笨媽嘯天:不出門的日子——疫情下親子成長的100天實錄》親子教育系列,持續更新中。
歡迎您關注,留言、點讚、轉發,一起探討交流,共同進步。
下集預告:【笨媽嘯天親子成長實錄連載】:疏遠是對孩子的另一種關愛(12)
回顧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