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2020年疫情期間,笨媽和小蘆葦在上海的家中過起了不出門的日子。
此期間,小蘆葦不僅完成了自己的學業任務,還以「雲比賽」的方式參加了幾項國際比賽,並且取得了還不錯的成績。笨媽也在居家辦公的同時,完成了100天的生活記錄。
笨媽在朋友圈小範圍實時公開這些記錄以後,引起眾多朋友的關注和喜愛,其中不乏專家、教授、高管,當然更多的是同樣面臨與青春期孩子共同成長的父母。
真實的成長案例是最有參考價值的,而優質媒體則是傳播價值的最佳平臺。因此,於2020年6月18日正式入駐今日頭條,將疫情下親子成長的100天記錄,以及這些記錄背後的故事,以100篇連載的形式分享給大家。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讓我們學會:和孩子一起奔跑,做有智慧的家長!
《笨媽嘯天:不出門的日子——疫情下親子成長的100天實錄》親子教育系列,共100篇,每天發表一篇。
歡迎大家關注,歡迎各位家長和教育專業人士多多批評指正,共同探討,一起成長。
《笨媽嘯天:不出門的日子——疫情下親子成長的100天實錄》親子教育系列連載(13)
第13天,@笨媽嘯天想分享給大家的思考是——
我們所了解的孩子的成長,往往只是我們想關注的那一部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真正與他們的興趣愛好相關,是他們的專長甚至是天賦所在的那部分,常常會因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和「性價比」而被忽視。
我們的任務是,發現孩子成長過程中這個容易被我們忽視的秘密,讓孩子像景天一樣安靜地生長,全方位發展。
然後,你會發現,有一天,孩子會像景天一樣,翠綠在你的春天,茂盛在你的夏天。
已經過了正月十五了,似乎不需要再用農曆記日子。所以從明天開始我不再用農曆記日期了。
今天天氣很好,陽光燦爛。
我的陽臺很小,但還是種了幾盆植物,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那種。
這盆很茂盛的景天,當初只是從同事處拿了一個小小的分枝。把它插到盆裡澆點水,它就蓬勃地生長起來,從小盆到大盆,從一盆到兩盆到三盆,到目前已無盆可換。
除了偶爾澆水,我真的不曾照顧過它。
這是笨媽嘯天很少照料的那盆景天
不出門的日子裡,這盆景天成了我最好的安慰。陽光照在小陽臺上,照在它身上,肉肉的翠綠鑽到眼睛裡,春天,就在這小小的空間裡包圍了我。
它是否知道外面的疫情?是否知道我們有多憂心?
專家們一直在說,不出門、保護好自己和家人,也是一種戰鬥。
不妨做一棵懂得春天的景天。
今天的上海很多人是有些焦慮的,包括我。我們在城裡守了十幾天,自律有序地生活著,居家,居家,居家。
但是,外出的人返回上海的高峰來了。
蘆葦爹從經濟學的角度向我們解釋了復工的社會經濟意義,但我和小蘆葦還是擔心,擔心我們的守護會被攻破。
早晨,蘆葦爹在睡「愛國覺」的時候,我和小蘆葦透過窗戶,看見對面樓一戶外出回家的人在大包小包地從汽車後備廂裡搬東西。他們應該是三代人從外地過完春節返滬。看他們從車上搬了很多吃的東西下來,我也放心了一些。相信他們會主動居家隔離兩周的。
窗外春色如許,但我們還是要控制自己的腳步。比起病房裡的人,比起一線醫護人員,比起在公共場所服務的人員,我們居家,不出門,已經是最幸福的人了!
蘆葦爹這幾天在緊張地準備網上課程,這種新的上課方式,讓停課不停學落到了實處。
小蘆葦的生活更為有序。除了趕作業,畫畫,這幾天她又找到了新的娛樂方式。
她不知道弄了個什麼軟體,每天下午在電腦上「作曲」,已經弄了5天了。她聚精會神地弄上一個多小時,然後放一段旋律給我聽,是她自己譜的曲子,有那麼一點意思。
今天聽曲子的時候忽然想,小蘆葦大概就是陽臺上的景天,呆在家裡也不忘蓬勃生長,擁抱春天。
這是笨媽嘯天在小蘆葦的曲子裡聽出來的畫面
昨夜上海第四支援鄂醫療隊出發了,沒有辦法不感動!
為了一次次逆行的醫護人員,為了自律守護著上海的人,請歸來的你,一定記得居家隔離。
讓我們一起守護我們的城市,一起等待美麗的醫者凱旋!
小蘆葦自己在電腦上學習「作曲」這件事其實挺讓我意外的。
在家裡,我很自覺地將自己的電腦技術排在最後一名,所以,對於小蘆葦父女在電腦上搗騰各種軟體,我基本上是無視。
前兩天小蘆葦忽然說要放一段曲子給我聽。我聽完以後沒什麼感覺,問她這是什麼剛流行的曲子。結果她告訴我,這是她自己作曲的——她發現了一個可以作曲的軟體,這兩天正在研究。
這讓我一下子佩服起來,忙讓她又放了一遍。我當然不是說這個曲子有多麼動聽。只是,小蘆葦自己用軟體作曲,弄出來的東西能夠像一支曲子,這個,的確讓我意外。
我忽然覺得,在小蘆葦成長的過程中,我似乎忽略了什麼。
我給自己煮了一杯咖啡,端著它走到陽臺上,坐在我的景天旁邊,開始梳理一些事情。
小蘆葦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電腦的?忘了。
小蘆葦是什麼時候開始學習使用各種軟體的?不知道。
小蘆葦是什麼開始會音頻處理和視頻製作的?不知道。
……
小蘆葦在羽翼慢慢豐滿的過程中,我忽略了很多東西。
就像眼前的這盆景天,我當初帶它回來的時候,它只是一個小小的分枝。它什麼時候開始分枝,什麼時候開始越長越茂盛,我完全不知道。每天看著它,覺得今天的它和昨天的是一樣的。但是,過了一段日子,卻發現它茂盛得連盆都裝不下了。
這是笨媽嘯天常喝的咖啡
我相信你們也有過和我相同的體會。孩子的成長,和這被我們忽視的景天是有相同之處的。你以為自己一直陪伴在他們身邊,知道他們的每一個進步和成長的瞬間。
其實完全不是這樣。
我們看到的孩子的成長,往往只是我們想看到的那一部分。
比如我們很了解孩子每一次考試的成績,獲獎的情況,考級的情況,還有個子是不是長高了,衣服鞋子的碼子都要加大一號了。
這些都是我們關注的,都是我們想要知道的成長。
但孩子的成長並不只是我們關注的這一部分。
孩子真正的興趣愛好甚至專長那一部分,往往因為不在我們的「性價比」之列而被忽視了。
我們常常會在某一天很驚奇地發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學會了這個,懂得了那個。
我想起了我的一個朋友的經歷。
這個朋友小時候對機械很感興趣,喜歡修理各種東西。有一次,為了搞清楚收音機為什麼會發出聲音,他把家裡的那臺在當時算是比較貴重的收音機拆開了,結果被他的父親打了一頓。
很多年以後,我的這個朋友還一直在嘆息,說如果當年他的父親沒有打他,如果他的父親當年能夠從這件事情中發現他是一個對工科感興趣的孩子,那麼,他後來的專業選擇和人生道路,可能都要改寫。
我的另一個朋友當天看了上面的朋友圈記錄後,告訴我景天又叫玉樹,她家的已經養了16年了。看來,養景天,或者玉樹,也是要有耐心的。
所以,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思考是——
我們所了解的孩子的成長,往往只是我們想關注的那一部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真正與他們的興趣愛好相關,是他們的專長甚至是天賦所在的那部分,常常會因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和「性價比」而被忽視。
我們的任務是,發現孩子成長過程中這個容易被我們忽視的秘密,讓孩子像景天一樣安靜地生長,全方位發展。
然後,你會發現,有一天,孩子會像景天一樣,翠綠在你的春天,茂盛在你的夏天。
《笨媽嘯天:不出門的日子——疫情下親子成長的100天實錄》親子教育系列,持續更新中。
歡迎您關注,留言、點讚、轉發,一起探討交流,共同進步。
下集預告:【笨媽嘯天親子成長實錄連載】:一眼能看見的問題常常不是真的(14)
回顧上集:
【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