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民族語文翻譯工作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1-01-09 中國西藏網

  中國西藏網訊 近日,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2020年度藏語文新詞術語翻譯專家審定會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召開。來自北京市、西藏自治區、四川省、雲南省、甘肅省、青海省的30位專家參加會議。


圖為開幕式現場 攝影:江白


圖為蘭智奇在開幕式上講話 攝影:江白

  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黨委書記蘭智奇,黃南州州委常委、統戰部長尕瑪朋措,黃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更太出席了會議開幕式。

  蘭智奇在開幕式上說,當前,做好民族語文翻譯工作的關鍵,就是要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來開展,具體來講,就是要通過民族語文翻譯這個工作抓手,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教育引導各民族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進一步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蘭智奇認為,新詞術語規範化建設作為民族語文工作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關係到民族語言文字的正確學習和使用,關係到少數民族群眾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法律法規的正確理解和把握,是民族地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發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做好這項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巨,使命光榮。


圖為尕瑪朋措致辭 攝影:江白

  尕瑪朋措在致辭中說,今天我們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這裡如期召開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2020年度藏語文新詞術語翻譯專家審定會,是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的生動實踐。他表示,藏語文新詞術語的翻譯、審定及規範工作關係到少數民族語文的正確學習、使用和推廣,關係到黨和國家方針政策以及法律法規的正確宣傳,在加強民族語文的標準化、規範化以及少數民族地區的信息處理、文獻編撰、知識傳播、文化教育、新聞出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圖為專家分組討論熱烈進行中 攝影:江白

  開幕式上, 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向黃南州民語中心贈送了藏文電子詞典,向與會專家贈送了《新詞術語漢藏對照》和《西藏自治區的行政村名及寺院山川名漢藏對照》。


專家分組討論熱烈進行中 攝影:江白

  據了解,此次會議集中審定了全國兩會、法律法規以及社會各領域出現的450餘條新詞術語。研究討論了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規範、有異議的詞條,並聽取了與會專家對新詞術語審定工作的建議。本次會議的召開,將對我國藏語文翻譯事業的科學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中國西藏網 通訊員/江白)


圖為與會領導、專家合影留念 攝影:江白

(責編: 王智霖)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開創新時代民族工作新局面
    在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將順利收官,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乘勢開篇的重要節點,我們要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顯著優勢,開創新時代民族工作新局面。堅持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做好民族工作,關鍵在黨。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高校根深葉茂
    自治區各高校堅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與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通過教學和各類主題教育活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高校成為促進民族團結和維護邊疆穩固的重要陣地。布仁巴圖是內蒙古民族大學蒙醫藥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 「新聞」|巴林右旗舉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讀報活動進基層...
    為持續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進嘎查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一步提高基層幹部群眾對民族理論政策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學習民族工作先進經驗,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國家民委直屬文化單位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中國民族報社聯合助力,自2020年10月起,向巴林右旗162個嘎查村
  • 聚焦|中央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舉行揭牌儀式
    11月27-28日,由中央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主辦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中央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掛牌儀式暨紀念費孝通、林耀華先生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 學好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內蒙古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民族工作的主線,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工作的主線。」內蒙古作為邊疆地區、民族地區,我們黨建立的第一個省級自治區、模範自治區,所有工作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具體實踐。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教師節:立德育人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第三小學教師杜煜亭:「烏蘭牧騎,本來在蒙古語裡是紅色幼苗的意思,讓孩子從音樂中,從小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一個團結友愛的大家庭一樣。」通過學習,學生們體會到各民族之間團結友愛的精神。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第三小學教師翟志鵬:「我不僅在課堂上傳授學科知識,作為一線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引導學生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青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和意義
    因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和意義,就可以從整體和個體的雙重視角加以審視。與此同時,「鑄牢」本身也具有雙重性:既可以當動詞用,意味著成員彼此間互動交往趨於緊密的過程;又可以當名詞用,表示成員彼此間形成一種和合凝聚的狀態。所以,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和意義的把握,還需要關照過程與狀態的內在關聯。
  • 增強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多次強調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黨的十九大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入黨章,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國夢新徵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我們黨新時代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為新時代進一步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指明了實踐方向。
  • 四川省民族宗教系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培訓班在京開班
    四川在線記者 付真卿11月30日,由省民族宗教委主辦的「四川省民族宗教系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培訓班」在中央民族幹部學院正式開班。此次培訓班是國家民委專門為提升四川縣(市、區)民族宗教工作部門負責人、業務骨幹的理論素養和業務素質而增加舉辦的專題培訓班,是繼今年9月我省承辦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經驗交流現場會後,全省民族宗教系統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重要論述的重要舉措
  • 秉承立德樹人初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第36個教師節昨天(9月10日)是第36個教師節,內蒙古廣大一線教育工作者表示,秉承立德樹人初心,牢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使命,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第三小學音樂教師杜煜亭表示,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到教學和校園文化活動中,堅定去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傳播者、踐行者。
  • 中央民大「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識課上線
    本報訊(記者 施劍松)日前,中央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識教育系列思政課程通過人民號、央視頻、學堂在線、B站、抖音、微信視頻號全網上線。
  • 【Vet·微資訊】獸醫學院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訓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民族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做到民族團結,民族團結是民族關係的主軸。他還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增強民族團結意識,使民族團結的根基越打越牢,讓民族團結之花綻放。最後,習總書記表示,我們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堅持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
  • 巴彥託海鎮團結嘎查舉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會
    11月9日,巴彥託海鎮團結嘎查舉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會,嘎查駐村工作隊及兩委班子成員參加宣講會。宣講會上,旗委黨校教師孟濤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根本保證、核心內容、內在要求、實現方式和根本目標等方面進行生動又詳細的講解,內容豐富,邏輯縝密,即有理論指導又有實踐內容,深化了黨員幹部對共同體意識的理解與認識。
  • 【學習在高原】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化邊疆各民族交往...
    歷史一再證明,各民族只有互相交流、互相吸收、互相依存才能促進中華民族的共同進步和發展,為了加強邊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我們有必要做好以下幾點。為此,我們要抓住發展機遇,堅持不懈地推進邊疆民族地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做實做細邊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內蒙古教育系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培訓班開班
    12月6日,內蒙古全區教育系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培訓班首期在呼和浩特市開班,共有全區教育系統約300人參加培訓。為深入學習貫徹、全面準確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相關決策部署,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工作安排,自治區教育廳在全區教育系統組織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培訓,推動全區教育系統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統一思想認識,堅定堅決做好推行國家統編教材使用工作,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切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培訓心得體會 | 市直屬單位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缺乏「身份意識」,沒有「民族認同」,必然四分五裂、一盤散沙。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具有重要意義。
  • 增強「五個認同」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各族人民親如一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定要實現的根本保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運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接在一起,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思想基礎才能打得更牢。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突出精神內核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南寧市 中華中路社區實踐」理論研討會...
    會議旨在總結南寧市中華中路社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區實踐經驗,不斷深化南寧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區新實踐,打造形成民族事務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的南寧社區模板和南寧經驗。據介紹,南寧市中華中路社區,是全區第一批獲得「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社區」的單位,該社區十幾年來全心全意為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工作得到了國家民委充分肯定。中華中路社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成為南寧市乃至廣西各民族守望相助的一個典型縮影。南寧市積極創新管理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探索出了「13456」的「南寧模式」。
  • 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旗縣級融媒體新聞傳播全過程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切實做好新時代內蒙古民族工作」專題講座。內蒙古黨校民族理論教研部副教授倪萍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切實做好新時代內蒙古民族工作」專題講座。講座中,倪萍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內涵、我國民族工作面臨的國內外形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推進內蒙古各民族大團結」3個方面,運用具體的事例和詳實的數據,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系列講話精神進行了深入解讀。
  • 雲南大學入選國家首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
    中新網昆明3月23日電(李曉琳)記者23日從雲南省委統戰部獲悉,近日,中央統戰部、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國家民委公布了入選國家首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名單,確定10家單位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5家單位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培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