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凱琳雙語教室的第1篇分享
聯繫凱琳請加個人微信:kyrrehu
我是凱琳(Kyrre), 70後媽媽一枚,辭職前主要工作經歷是從事Marketing & Branding,辭職後開始兒童及青少年中英雙語學習與閱讀的實踐和研究,至今已近6年。開設小班中文閱讀課近4年,以志願者身份為學校、圖書館及幼兒園等講故事3年,開設英文閱讀課近1年半。既為母語為中文或英文的孩子教授中文閱讀,也為母語為中文的孩子教授英文閱讀。目前繼續授課之外,希望將實踐經驗及研究所得分享給更多重視閱讀的家長朋友、青少年學習者及教育行業同行,包括中文閱讀和英文閱讀。特別希望能夠幫助到有心在家裡引導孩子閱讀但需要實操指導的家長們。
凱琳家有00後teenager一枚,在國內公立學校、雙語學校國際部、美國學校都就讀過。凱琳會步入兒童及青少年閱讀研究,最早也是從引導自己孩子閱讀開始的,但凱琳所分享的經驗,並不完全從養育自己孩子所得的角度出發。凱琳在做志願者、兒子學校家委會工作及長期授課的過程中,通過與自己學生的家長、身邊做父母的朋友、孩子同學的家長等的交流,六年來接觸過眾多走在中英文雙語閱讀之路上的孩子案例。
這些孩子中,有的來自海歸家庭,有的來自長期生活在國外的華人家庭,有在國外生活過、回國幾年後又再赴海外生活的家庭,還有以生活在國內為主、父母一方為中國人另一方為老外的混血家庭,以及越來越多生活在國內但對閱讀及雙語學習都很重視的家庭。這些孩子,或者中文強勢,或者英文強勢,少有中英文雙語均衡發展且都比較強的例子(要聽說讀寫都算上,且放在該語言母語程度中也要具備相當水準)。這些孩子,有的就讀純國際學校或以英文為主要語言的國際課程,有的在雙語學校就讀(不同學校中英文比例有所不同),有的就讀體制內學校。凱琳的分享,將會涵蓋身邊這些案例經驗的得與失。
我不會輕易去下結論說一個孩子在雙語教育上的成功或失敗,一是因為,孩子和父母們依然還在不斷前行的路上,二是,成功與失敗並沒有那麼簡單,語言和文化對一個人的影響是終生的,你很難在十幾歲或二十幾歲時就確定得失。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得與失永遠是相對的。
除了閱讀的主體——孩子們,凱琳也始終關注著相關的教育領域同行,包括一些優秀的機構、公眾號、優秀而不浮躁的閱讀老師,還有越來越強大的因為陪孩子一起讀書而學習成長起來的父母群。遇到優秀而不浮躁的閱讀老師,不僅是尋找共鳴,也在方法論和技巧上切磋交流、互相學習。而那些與孩子一起投入到學習和成長中的父母們,往往最激勵我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
可能你關心凱琳為什麼會走在這條路上,僅僅是因為養育自己的孩子而有了很多心得嗎?凱琳大學其實是正牌理工女,連讀研也是理工科(其實當年讀研一大半是很不情願的),這一點,很多家長知道後大跌眼鏡,不過身邊的一些朋友知道,我從來都認為文理是不分家的,這些故事以後慢慢再說哈。雖然出身理工,但從中學到大學及至工作後,一直與文學、閱讀及與文字有關的東西結下不解之緣。這些故事說來話長,有機會慢慢再說。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除熱愛閱讀、電影及音樂之外,凱琳也開始熱愛教育。孩子有太多的可塑性,他們的未來擁有無限的可能。而閱讀,對我們養育孩子來說,實在是一件太好太好的事,讓你沒有辦法不愛它,忽略它,不重視它。
閱讀,不僅是幫助語言與認知發展的有效途徑,是促進思維發展並成熟的重要活動,更是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活力與創造性等最有益的宣洩空間之一,是讓他們的世界有無限寬廣可能並為之開啟深入探索的一把神奇的鑰匙。(如要引用此句請註明出處來自凱琳)
凱琳正是希望把自己對教育的熱情和對閱讀的熱愛結合起來,為海內外重視閱讀及雙語語言文化發展的華人家庭提供實用的理論分享、經驗與方法指導,做雙語語言文化發展及閱讀的研究者、推廣者,及終生的學習者、實踐者。
我們永遠都處在社會的變革中。
擁抱變革,擁抱變化,是豐富多彩人生的一種樂趣。中國的社會在進步,家長也在進步,我們這一代父母已經與我們父母這一代有了巨大的不同。我們不希望孩子是「被動優秀」,我們希望孩子更健康地發展、更有動力地「主動成長」。我們不僅學習如何支持孩子的學業發展,我們也學習更審慎地看待父母對孩子「恰當的愛與責任」、家庭關係以及什麼是幸福。我們的學習不僅在逐漸改善我們家庭的生活質量、愛的質量,更推動著我們的家庭教育在不斷進步。
培養孩子閱讀,最豐厚的沃土正是來自於家庭。
希望孩子們成為終生學習者的父母們,首先自己要成為終生學習者。身教重於言傳,我們身體力行做出孩子的榜樣,那麼,最終的受益者,絕不僅僅是我們的孩子,而是通過養育孩子的過程,我們也豐富和成就了自己,個體的改變多起來,我們的社會才有可能逐漸改變。這個社會,正是我們的孩子現在所生活、未來還將繼續生活在其中的這個世界。所以,不要僅僅想著去改變和塑造我們的孩子,閱讀,先從改變自己開始。
「理想總是太美好,現實總是太殘酷」?
真的落實到具體行動上,我知道家長有多難。記得幾年前剛開始做故事媽媽時,跟剛剛認識的媽媽朋友們分享帶孩子閱讀的經驗,介紹她們看《朗讀手冊》、《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等等,還有很多關於親子閱讀的tips,blahblah一旦開說就停不下來。結果是,有的朋友在聽你分享時覺得很好,但是自己根本不去看書,不知道是沒有時間還是沒有信心去學習,也有的朋友買了書,但是看完之後說,還是不懂該怎麼做。按「書單」去買書,買完丟給孩子,孩子還是不愛閱讀。也聽說有混跡各微信群、各公眾號,不斷看文章「學習」了幾年的,依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自己孩子的閱讀引導。
其實,親子閱讀、中文閱讀、英文閱讀、泛讀精讀,這幾年書商、出版社、媒體、童書展、社會機構、公眾號、名人及各種與閱讀有關的各種書籍等對大眾一波又一波的普及教育工作可以說開展得如火如荼,以至於上海的童書展一年比一年熱鬧,也一年比一年活動更多、花樣更多、亂象更多。各種相關傳統書籍或電子書、有聲書、app應用,線下及線上各種資源、平臺,可以說從未像今天這樣豐富。「亂花漸欲迷人眼」,我們的家長往往眼花繚亂到不知如何選擇,即使非常清楚大方向的,也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篩選真正合適的資源,並且由於各種複雜的原因,很難持續不斷地隨著孩子的成長堅持下去,不要說青春期了我們還能跟孩子討論某本書,就是在小學期還能把親子閱讀多堅持幾年的,都少之又少。
這些問題到凱琳這裡就能簡單輕鬆地得到解決嗎?
不得不遺憾但是負責任地告訴你說,我們希望能盡力地幫助你去解決,但不可能所有問題都簡單輕鬆地解決。我們或許可以幫你釐清頭緒,堅定方向和信心,在某一個階段可以幫助你走得輕鬆一些,或者少走很多彎路,但這個過程一定離不開你的學習、用心和堅持。我們可以提供一個總體的閱讀成長路線,探討基於中文或英文母語基礎下如何實現雙語的最大發展(乃至雙文化)的解決方案,提供很多不同情況下實際操作的具體方法,介紹資源時提供更詳細更實用的信息以幫助家長更容易做出判斷和選擇。但即使是這樣,因為每個孩子的個體都不一樣,每個孩子所處的環境、成長的經歷也不一樣,所以,不可能有一條標準化路線,也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通吃的方法。如果說一定要有一個準則,對大家才是安慰,那麼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學習、用心、堅持。家長只有明白:我們要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任何方法、資源,都需要家長用心了解、琢磨、領悟、嘗試,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的孩子;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我們可能會輕鬆一段、再艱難一段、再輕鬆一段、再艱難一段,但只要不逃避問題,不推卸責任,堅持走下去,有一顆敞開的心,不要過分為難自己、為難孩子,做你所能做到的最大的努力,不去強求自己做不到的,也明白永遠沒有最好的結果,就已經非常非常足夠。
所以,正因為知道在這條路上不易,凱琳才希望,在這個我們與孩子、與世界共同成(Mei)長(Hao)的過程中,我們在前行的路上始終不孤單而有人作伴,困惑時共同交流,疲憊時相互鼓勵,需要幫助時有人分享,因成就感而開心時有人鼓掌。
所以,才要有這個公眾號——凱琳雙語教室。
以此文紀念我們的開端。
題圖:Shakespeare and Company(三代傳奇的莎士比亞書店)
配圖:凱琳的部分藏書——攝自某溫暖的午後
1. 目前公眾號剛剛開始,菜單中的內容是個預設,有了相應的文章之後,凱琳就會把內容逐漸充實進去,會積累起來。在還沒有與之相關的內容之前,進去看到的將是當前歷史文章的匯總。請大家耐心等待。
2. 本公眾號絕大部分文章將是原創,但因剛開始無法開通留言評論功能(騰訊需要在公眾號運營一段時間後審核開通),朋友們如有反饋,或對內容有哪些期待和需求,可在關注「凱琳的雙語教室」後在窗口直接留言,凱琳在後臺會看得到。
喜歡,就加入我們,一起來讀好書,在時光中,慢慢讀,讀一輩子。
關注我們,請長按識別二維碼
添加凱琳個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