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時評」女孩眼睛被塞紙片,處理施暴者豈能一「趕」了之?

2020-12-23 荔枝新聞

文/胡欣紅

(作者胡欣紅,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衢州市歷史名師;本文系荔枝新聞客戶端、荔枝網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禹州大澗學校7歲的二年級女生小花(化名)「眼睛被塞紙片」一事引發關注。據小花的媽媽講述,當時兩名學生按住小花胳膊,另一名學生小剛(化名)向小花眼睛裡塞紙片。

事情一經傳出,迅速引爆輿情。徹查事件還受害者一個公道,固然是應有之義,如何處理施暴者,同樣備受關注。近日,小剛的爺爺表示,事發後小剛被「趕出」學校,只能轉校。對於該做法是否合法,禹州市教育體育局工作人員表示,要等調查結果出來再處理。

對於學校「趕走」小剛的做法,很多人拍手稱快,認為就應該讓這個「壞小子」知道做了壞事要承擔後果,甚至有人不無偏激地表示趕出去太輕了,「應該關起來」。

但是,《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不得開除。換言之,「趕人」的做法儘管挺「解恨」的,但並不合法。

沒有人願意出現「眼睛被塞紙片」這樣的惡性事件,但既然已經發生了,那就應該妥善解決。除了聚焦受害女生,如何教育施暴者,同樣事關重大。如果不是天性暴虐,從某種意義上說,往同學眼睛裡塞紙片的小剛,其實也是一個受害者。倘若不是家庭和學校教育的缺失,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能做出這種「殘忍」的事情嗎?小花同學需要幫助,小剛同樣也亟待救治。

或許一時之間很難找出有針對性的方法對小剛進行教育引導,學校無奈之下才出此下策。但一「趕」了之無疑治標不治本,只是一種推卸責任的做法,學校是以一種錯誤掩蓋另一種錯誤。這也正是公眾紛紛質疑學校的原因所在。

當然,質疑學校的做法並不意味著要為小剛辯護什麼。只是,學校既然承擔了教書育人重任,就應該迎難而上,做到「一個都不放棄」。

除此以外,作為監護人的家長同樣難辭其咎。耐人尋味的是,事發至今,只有爺爺出面道歉,小剛被「趕」的新聞裡,也只有「爺爺說,奶奶說」,小剛的爸爸媽媽去哪兒了呢?給人的感覺是,事情發生後一直是爺爺奶奶處理,可見平時父母在教育中的缺席。直到孩子不能上課,孩子母親才出現,這證明了孩子父母不是不能出現,而是出了問題不想出現。

父母不露面不表態不道歉,難道賠一點錢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撫慰受害者的心靈?出了問題令人心痛,不敢直面現實更是令人痛心。換個角度講,犯錯也是一種教育契機。倘若連父母都不能正視,那無疑是浪費了一次矯正自家孩子的機會。一錯再錯,豈不哀哉!小剛的爸爸媽媽在哪?你們真的應該勇敢地站出來向當事人說一聲「對不起」了。

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都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來,補上對這個孩子的關注和教育。

相關焦點

  • 幼童眼睛被塞紙片:當年紀不再是施暴凌虐的界限
    關於教育的電影《四百擊》劇照近日,河南省禹州市一名七歲女孩,被家長發現眼中藏有異物。送醫檢查後,醫生竟然從眼睛裡取出幾十片大小不一的紙片。查明原因後才知道,原來是女孩的兩名男同學強行欺負小女孩,一名男生負責按住小女孩,另一名則往小孩的眼睛裡塞紙片。目前,小女孩的視力嚴重下降,眼裡還有多少紙片,未來眼部還會不會有更多的併發症,一切都是未知數。發生了這樣的事,小小年紀就如此遭罪,做家長的該有多揪心?
  • 荔枝正式推出「荔枝播客」App ,打造專業中文播客平臺
    1 月 6 日,音頻平臺荔枝(NASDAQ:LIZI)正式對外公布上線了一款名叫「荔枝播客」的中文播客 App 產品。早在 2020 年底,荔枝播客 App 就已經在部分主播和用戶間進行了多輪內測,並不斷改良、升級,最終在新年第一天在各大應用市場正式發布「1.0」版本。
  • 時評:為師者豈能如此顛倒黑白?-師者 暴力違法 暴力活動 至善 中學...
    原標題: 時評:為師者豈能如此顛倒黑白?  香港18歲襲警中槍學生就讀的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中學6日發表聲明,不但沒有批評學生的違法暴力行為、反思本校學生何以捲入嚴重暴力活動、與暴力「割席」,反而指責「警察違規及越權的暴力」,呼籲社會各界接納施暴學生,這樣顛倒黑白的荒謬邏輯讓人錯愕,更讓人痛心。
  • 被「慕殘者」跟蹤的女孩|故事FM
    「慕殘」是一種性嗜好,指一個人迷戀殘障人甚至想要變成殘障人,所以他們一般分為慕殘者、扮殘者和自殘者。在現在的各種研究中,還沒有證據證明慕殘是一種心理疾病。所以有些殘障人士也會和慕殘者談戀愛甚至結婚。但同時,也有很多的殘障人士反映,他們經常要忍受一些慕殘者的騷擾。
  • 成都一女生被校園欺凌,22秒施暴視頻令人氣憤,施暴者道歉
    近日,在四川成都中學的一名女生被同學用口罩蒙住雙眼,隨後遭到多名同學的毆打,整段施暴過程的視頻放到網上,22秒的施暴視頻瞬間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輿論。從施暴的視頻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這名姓周的小女孩被同學用口罩遮住,好幾個同學輪流走到她面前扇她的臉。
  • 打女孩嫌疑人被抓,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紛紛發聲,施暴者將怎麼判
    昨天22時許,大連警方發布警情通報稱,經連續工作,在甘井子區南關嶺一居民小區將網傳「女子半夜遭毆打」案件犯罪嫌疑人王某(男,31歲,大連人)抓獲。經初查,犯罪嫌疑人王某因與其女友感情糾紛情緒波動,酒後於22日凌晨路遇吳某,對其使用暴力並強制猥褻。
  • 7歲女孩眼睛被塞紙片:世間多少惡,假「未成年」之名
    河南一個7歲女孩,被三個男孩往眼睛裡塞紙片,陸陸續續居然發現有幾十片之多! 這個女孩和我的兒子差不多大,居然會在學校遭受到同學這麼殘忍的暴行! 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不敢想像自己會不會失控,才7歲的孩子一雙眼睛就遭到了損傷,還有無法預知的心靈傷害!嚇得我晚上臨睡前還問圖圖,學校有沒有人欺負你?一定要告訴媽媽。 另一個讓我氣憤的點是在學校的回應視頻中,校長表示這些霸凌的男孩子沒有惡意。
  • 廣州少女被施暴!施暴者均為未成年,警方現已介入調查
    近日,據某媒體報導,在廣東省,一名16歲的女孩在酒店被虐待的視頻在網絡引發熱議,據了解,此事已被警方介入調查。事發時間為8月18日,被害者肖某被施暴,均為未成年且均為女生,最小施暴者僅13歲,目前警方已追究其法律責任
  •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復旦王德峰教授的國學講座上,提到《道德經》中這句話:「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
  • 施暴「紅髮女孩」已被抓...
    打人「紅髮女孩」已被警方緝拿歸案....2019年11月24日,邵陽微信群又是好一撥熱鬧勁!一則隆回某中學校園女生被欺凌的小視頻刷爆朋友圈,視頻中一看似老實巴交的小女生被一看似年紀相仿的紅髮女孩抽臉,腳踹,拽頭髮...沒有最狠,只有更狠!一女生年紀輕輕的那股狠勁也是徹底顛覆了大家的認知!涉及到未成年人,視頻不方便上傳,故以下截圖示之!(為保護未成年人,人物形象已模糊並加馬賽克處理,具體原因請留意官方通報)
  • 抖音出現多條「眼睛裡塞紙片」小視頻 目前部分視頻被下架
    荔枝特報專稿 記者/李照 視頻/毛婧 實習生/李想近日,河南禹州女童被男同學往眼裡強塞紙片一事引發關注。荔枝新聞注意到 ,抖音平臺也出現過多條未成年人眼睛塞紙片的短視頻。這些短視頻帳號內容顯示,拍攝者年齡普遍比較低幼,貼在眼睛上的紙片還寫上了「滾」「哈哈」等字。在評論區,有用戶稱自己也曾嘗試過眼睛裡塞紙片,並且相互交流操作經驗。網友紛紛表示觀感不適,「看得我眼睛疼」、「不覺得眼睛難受嗎?」
  • 解放被禁錮的靈魂——臺灣新創研發「眼動科技」軟體,為失語者開啟一扇溝通的窗
    臺灣科技新創團隊森思眼動,研發符合失語者需求的眼動軟體,用科技協助失語者找回話語自主權,更找回生活的色彩。張著口卻發不出聲、聽著話卻無法表達,即使家人朋友都圍繞在身邊,溝通的距離仍十分遙遠。失語者如同被禁錮的靈魂,意識清晰卻困在一具軀殼中無法動彈。
  • 「女孩考上清華後跪謝父親」系擺拍,警惕虛假創作的毒流量|荔枝時評
    文/熊志   (作者熊志,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資深評論人;本文系荔枝新聞客戶端、荔枝網獨家約稿
  • 《獵心者》校園霸凌:施暴者冷漠和受害者沉默,讓拯救者束手無策
    事後,廖朵朵想幫助女孩徹底解決困境,請求同伴幫忙找到該女孩,在戴猛的推理分析之下,他們找到了該女孩所在的學校,三個人原本想警告欺凌者一番,讓她們打消欺凌同學的念頭,和同學和平友好共處,卻不曾想被欺凌者擺了一道,被欺凌的孫梅也站在欺凌者的一方不敢指責她們欺負自己的事實。
  • 不二家代言人「Peko醬」其實是個愛吃人肉的女孩
    不二家」的代言人Peko醬(ペコちゃん),綁著可愛雙馬尾,眼睛向外看還吐舌,模樣俏皮,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但其實她背後有一段不能說的秘密。這個詭異的都市傳說早已在日本網友間瘋傳,故事就發生在二戰時期,父親離家上戰場,留下年幼的女孩及體弱的母親相依為命,母女倆飽受戰亂之苦,最終連吃飯都有困難,每天過著飢餓的日子。為了讓女孩活下來,母親想盡辦法,但當時就連路邊的野草樹皮等,不是糧食的生物也都被食盡,飢腸轆轆的女孩痛苦的向媽媽抱怨,「媽媽,我真的好餓好餓。」
  • 施暴者
    我講一句:「弱者往往可能是施暴者!」 又是一石擊起千層浪。 討伐的人,不計其數,聲聲奪耳,浪浪奪人。 弱者都是應該讓我們保護的呀?怎麼都是施暴者了? 在一個鄉鎮的馬路上有一個紅綠燈區間,有一個農村婦女用自行車騎著自己的小孩過那種馬路。
  • 荔枝FM需要聆聽
    荔枝、喜馬拉雅和蜻蜓FM被並稱為中國網際網路聲音產業的「三駕馬車」,然而實際上,論及產品形態,後二者的接近程度,遠遠高於它們和荔枝的重疊區間。《壽司之神》是荔枝新員工入職培訓時必看的電影,這部紀錄片所傳遞的與賴奕龍所信奉的「賈伯斯信條」殊途同歸:人要找到一個自己真正熱愛的工作,並持之以恆,就能發揮巨大潛能。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價值觀,在音頻業尋找商業模式的途中,荔枝能夠站在五年乃至更長的歷史周期,以未來的眼光來看待現在的發展,聚焦於重要且長久的事業。
  •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侵蝕孩子童年,不打不罵,後果卻無法挽回
    被父母打一頓、罵一頓,孩子心理會覺得自己為錯誤買單了,彼此有個臺階下,當下這個事情也就過去了。而家長若有若無的態度,讓孩子可能會一直處於自責、愧疚、自我懷疑的陰影中。「為什么爸爸媽媽不理我,是不是不愛我?」「我為什麼不被愛,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我不值得被愛,我就是令人討厭的一個人!」孩子是要依託父母的愛來生存的,父母對孩子的漠視就是在剝奪孩子賴以生存的養料。那些「吞食」冷漠之後的「殘渣」,都留在了他們的身體裡,讓他們自我懷疑,不敢與人親密。
  • 女孩眼睛被男同學強塞大量紙片、大連13歲男孩殺害女孩:對熊孩子,必須狠一點
    進一粒沙子尚且難受得不行,可想而知小女孩眼睛裡被塞了這麼多紙團,是何感受!孩子疼得嗷嗷叫,媽媽更是心如刀絞:「每次出來一塊紙片,真的跟挖我的心一樣,我這一個月都不知道咋過的……」但一個女生受欺負,就算是眼睛被塞了幾十塊紙片,那也根本不算事,和個稀泥,敷衍敷衍,過去算完。這樣的校長,麻木,無知,既不去管教壞學生,也無法保護弱學生,對自己地盤發生的惡性霸凌無動於衷,他怎麼配得上「校長」二字。昨天,河南禹州教育局發布了這件事的調查處理結果,大體以下幾點:該教育的教育了,該原諒的原諒了,大家都回來上課了,一切就這麼過去了。
  • 日語中「醫者」「醫師」「先生」的區別是什麼?
    「醫生」在日語中的說法有「醫者」「醫師」「先生」等,區別是什麼? 在日本的醫療劇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醫者」「醫師」「先生」這三個詞,而且通常都翻譯為「醫生」。那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