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汶川地震十年後,北川老城成為地震遺址公園,新城則欣欣向榮
2018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0周年的紀念日,作為十年前汶川地震受災最重的北川縣,目前已經全部重建。老北川縣城目前還是地震時候的斷壁殘垣和廢墟,而新的北川縣城位於老城南部,一片生態新城的景象。北川老城經歷汶川地震變成了廢墟,目前是一片斷壁殘垣,也可以看作汶川地震的遺址公園。
-
汶川大地震十周年 那些地震遺址 依然震撼震驚心碎
2018年5月,汶川大地震十周年,重返五一二地震區。 與朋友從成都出發,經都江堰一路向北,汶川、茂縣、北川、平武、青川,一個個熟悉的地名躍入眼帘。 十年前的那次災難,山河破碎,大地同悲。 如今,撕裂的傷口已慢慢結痂癒合,刻骨的傷痛或許已被歲月撫平,但那份記憶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
5.12 汶川地震發生的瞬間被定格,十年後的遺址
日曆又將要翻到5月12日,距離那場山河破碎、近7萬同胞逝去的大地震已過去整整十年。時光流逝,生活始終要向前,撕裂的傷口會慢慢結痂,疼痛會慢慢減輕。一座因汶川大地震而為人所知的小鎮,因為地處震中,幾乎被完全炸毀。
-
汶川大地震災難十周年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裡的一棟家屬樓,牆上至今掛著一對夫妻的結婚照。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前長出的鮮花。北川老縣城遇難者公墓。北川中學初中部茅壩中學的操場,地震時,這個校區共有師生287人,當天,除了60名到老城區縣委禮堂開會,以及23名正在操場上上體育課的學生和一名老師之外,其餘的師生全部被埋在了這片巨石之下。頃刻間化為永遠的記憶,只剩下一個籃球架和這面五星紅旗屹立在此。這是一位遇難孩子的媽媽掛的。這個孩子叫賀川,地震時16歲,他和他的同學們永遠的沉睡在了這片巨石之下。
-
漫步北川地震遺址
漫步北川地震遺址文/梅林飄雪今年國慶本沒安排出遊,卻在兒子提議下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短途旅行。於是便與同學相約,決定十月六號去北川地震遺址看看。2個小時後就達到遺址入口處,我們帶上口罩依次進入,入口處有三幅放大的照片,分別拍攝於2007.6.9日地震前北川老縣城的照片、2008.5.26日的震後北川老縣城照片以及2008.10.5日的「9.24泥石流後老縣城」照片,兩相對比,心情瞬間沉重了起來。
-
汶川地震十周年,緬懷遇難同胞,帶你走進老北川的地震遺址看看
今天是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這個特殊的日子,發幾張四川的老北川地震遺址緬懷下吧!10年了,一切也早已物是人非了,我一直沒去過汶川,五年前曾去過北川的地震遺址,這裡就是遺址的入口。綠寶賓館,據說這裡當年是老北川縣城裡最繁華的地段......廢墟旁有一條標語,上面寫著:用愛撫平地震創傷,用雙手建設美好家園。
-
走進5.12地震的北川
文圖|黃玉容北川羌族自治縣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東接江油市,南鄰安州區,西靠茂縣,北抵松潘,平武縣。距綿陽市區42公裡,距成都160公裡,是中國唯一一個羌族自治縣。全境山峰巒起伏,溝壑縱橫,植被茂盛,礦產資源豐富,是一個美麗而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
-
2億建新北川中學,可抗八級地震,美麗北川新城已難覓地震傷痕
2009年5月12日,地震發生後一年,北川中學正式動工,成為北川新縣城開工的首個項目。而到2010年12月23日,一座新城拔地而起,北川老縣城居民搖號分房,入住新縣城,安昌河畔迎來生機。圖為新的北川中學。
-
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汶川大地震第一個地震遺址保護紀念地
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是汶川大地震第一個地震遺址保護紀念地,這裡汶川大地震中震中地帶,也是地質破壞形態最豐富體量最大、地震堰塞湖數量最多最為集中、傷亡最為慘重的地震遺址群。地震遺址廣場中央佇立著三塊黑色巨石,組成一個巨大的「川」字,既代表四川大地震,也代表了地震波從始破點汶川經北川到終破點青川的這三個極重災區。中間的巨石上深深鐫刻著鮮紅的字「2008.5.12」,3塊巨石分別以5.12米和2.28米的間距排列,寓意「20東河口堰塞湖位於青竹江紅光段,因在「5.12」地震中險峻的東河口地震崩塌,山石堵塞河道而形成。
-
汶川地震10周年:探訪震後遺址上的地震紀念館
回放 汶川地震10周年:探訪震後遺址上的地震紀念館
-
駕尋川西(2)探訪北川地震遺址
說起2008年的那場地震,大家印象深刻的更多是汶川,而北川縣、映秀鎮同樣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汶川採取原址重建,唯獨保留下來的是那座時間永遠停留在14:28分的鐘,而北川則更好地保留著老縣城震後遺址。作為藍天救援隊成員,2018年也曾參加過國家應急管理部組織的地震救援培訓,現場模擬的各種災後場景、傾斜的樓房,狹小的震後救援空間讓我印象深刻。此次川西遊記拍攝,毫不猶豫地把北川地震遺址作為一站,或參觀、或感受,或回憶、或警示,也希望看到這一樁樁一幕幕之後,能在你心中激起漣漪。
-
實拍:記者親臨「512」汶川特大地震遺址現場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給神州大地和華夏兒女帶來了巨大傷痛,同時也激發起全國人民志願奉獻、抗震救災的群情激昂,開啟了中國公益的新時代。值此十年之際,中國災害防禦協會攜手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等9家單位,共同舉辦了「社會力量參與汶川抗震救災十周年紀念活動」。圖為記者親臨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
-
漢旺地震遺址公園將於汶川地震周年祭開館(圖)
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前,漢旺地震工業遺址公園首個項目數字紀念館將率先建成並與遊人見面。 現狀:生產設備將遷新區 走進漢旺的十裡東汽,很難聽到有人說話。東汽漢旺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陪記者走了很長一段路,才聽到從一座廢墟內傳出了機械作業聲:一臺大吊車在廠房內將一臺臺受損的機械慢慢吊起,然後裝入貨車內。
-
汶川地震90後倖存者:"夾縫男孩"坐輪椅重回北川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汶川發生8.0級地震,位於北川老縣城內的北川中學「L」型教學樓出現垮塌,全校遇難師生共781人。鄭海洋所在的2007級高一(2)班共69名學生,倖存者僅16人。17歲的鄭海洋身處廢墟夾縫中超過22小時,在被救出的那一刻,他在縫隙中擺出一個「勝利」的手勢,露出一個笑臉,因此被媒體稱為「夾縫男孩」。
-
512地震毀滅北川整個縣城,原址廢墟保留至今,新縣城成旅遊景點
512大地震後的北川人民怎麼樣了?舊址廢墟保留完好,新縣城成旅遊景點。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破壞了超過10萬平方千米的區域,受災區達200多個縣市,69227人為此失去生命,17923人失蹤,數百萬人失去家園。
-
汶川地震周年祭_中國網
,發展改革委西部司副司長費志榮今天表示,對地震遺址的保護以及紀念設施的建設是災後恢復重建計劃的重要內容,是否用23億元建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還不是最終結論性意見,未看到國家權威部門對這個方案進行批覆。
-
因地震成為遺址的縣城:多年後成了旅遊景區,但遊客都很安靜
10多年前,「512汶川地震」的降臨改變這座川西小城。雖然當時的震中在汶川,但相鄰的北川縣城卻是受災最嚴重的縣城,去過老北川的人都知道,老北川永久成為了過去。現在,老縣城的遺址被完整地保留下來,成為對地震的紀念。
-
汶川地震十周年了,你知道現在的北川什麼樣子嗎?
在10年前的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四川省發生了8.3級重大地震,地震以汶川為中心,破壞性巨大,造成了眾多人員傷亡和不可估計的財產損失。也是因為這次災害,四川省的汶川縣、北川縣等許多小城受到了更多的關注。現在,10年過去了,這些地方變得怎麼樣了?
-
探訪汶川大地震遺址,緬懷過去,祈福更好的未來
今天第一個目的地是汶川的映秀,512地震的遺址,雖然2008年後我曾多次來到四川,但一直沒有機會來看看這片帶著傷的土地,這次順路就必須來了!空氣溼度極高的映秀,隨時有下雨的味道,走在去遺址的路上,這樣的氛圍讓我們也感受到了空氣中的凝重。
-
地震博物館主題為"永恆北川" 建在北川中學原址
地震博物館將建在原北川中學校址,設愛心紀念林地,參觀者可植樹寄哀思,4座守望塔將設在中心祭奠園和北川墓園四周 昨(23)日,早報獨家披露上海市支援《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規劃項目策劃組提交的《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策劃與整體方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