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總編輯的少年剪報情懷:人生崇拜的第一個人是周總理

2021-01-08 騰訊網

——《大外交家周恩來》新書發布會側記

今天(3月5日)是周恩來總理119周年誕辰日。

在日前舉行的《大外交家周恩來》新書發布會上,主持人人民出版社總編輯辛廣偉展示的他40年前中學時代的剪報吸引了所有與會者的目光。

新書發布會現場

出席當天會議的有周總理的侄女周秉德、侄子周秉鈞及子女,其他老一輩革命家的後人及親屬毛澤東的外孫王效芝、劉少奇的女兒劉愛琴、朱德的女婿劉建、彭德懷的女婿袁士傑、陳毅之子陳昊蘇、任弼時的孫女任白淨、陳雲孫女陳奕璇等。

周恩來的侄女周秉德發言

陳毅之子陳昊蘇發言

在所有來賓發言之後,主持人辛廣偉做了一個特別的發言——通過他中學時代編輯的剪報展現了一個少年對周總理的獨特情懷。

辛廣偉總編輯的剪報本

他首先拿出兩本厚厚的、陳舊的剪報,翻到其中一頁展示給大家。這是近40年前他從報紙上剪下的一篇文章——《回憶周總理最後一次會見外賓》。

他說,看到《大外交家周恩來》一書,他立即就想到了這張剪報。當年看到這篇文章時的情景歷歷在目。當時不僅讀了許多遍,且都能背誦下來。特別是每讀到周總理對羅共中央書記維爾德茨說「馬克思的請柬我已經收到了,這沒什麼」及 「經過半個世紀毛澤東思想培育的中國共產黨是有許多有才幹、有能力的領導人,現在副總理(指鄧小平)已經全面負起責任來了」兩段時,都感慨萬千,心緒難平……。

剪報:回憶周總理最後一次會見外賓

這張剪報已經發黃,文字也已略顯模糊,但文章標題、邊框的紅色及照片的色彩卻非常新鮮。辛廣偉說,報紙與照片本都是黑白的,這是他當年特意用水彩與蠟筆上的色。

他曾私下裡把這篇文章背誦給好幾位要好的同學,並情不自禁地表白,自己最崇拜的是周恩來。這是他人生第一次開始崇拜一個人。

記者翻看發現,除了這張剪報外,辛總的剪報集中,至少有幾組關於周總理的專題,有「紀念敬愛的周總理八十誕辰:周總理生前會見外賓系列」「懷念周總理美術作品系列」等等。

剪報:敬愛的周總理生前會見外賓照片[之一]

照片中《敬愛的周總理,我們永遠懷念您》專欄等是辛總當年自己設計的,他小時候起就喜歡美術。

剪報:敬愛的周總理生前會見外賓照片[之二]

這張會見李政道的照片被剪輯了,去掉的人包括江青、張春橋等四人幫,但辛總不記得是他去掉的,還是畫報發表時就已經去掉了。

上面照片空白部分應該是技術處理了

剪報:懷念周總理美術作品系列

上面的美術作品是表達周總理的遺願一一實現四個現代化。辛廣偉說,當時的人們一說到周總理提出的"四個現代化",就如今天說到"中國夢"一樣熱血沸騰。下面的剪報是當年人民日報對周總理的評價,真切表達出了全黨全國人民的心聲。

辛廣偉說,他少年時代的許多「第一」都與周總理有關。平生參加的第一個追悼會是小學五年級時學校悼念周總理逝世,聽到的第一個廣播劇是反映周總理關心群眾的《最後一班車》,主動背誦的第一篇回憶文章是《回憶周總理最後一次會見外賓》 ……。考進大學,班裡同學都意氣風發為自己取字號,他給自己取的字為「中翔」,源於周總理字「翔宇」。

辛廣偉讀小學時畫的周總理與陳毅元帥接見軍隊代表

辛廣偉的小學與中學都是在位於遼寧撫順市遠郊的遼寧發電廠子弟學校度過的。那時候,除了課本,就再沒有任何書籍可讀。多數人關於家鄉以外的唯一信息來源主要就是廣播與報紙。這個發電廠由蘇聯、東德與捷克援建,當時是亞洲第一大電廠。他父母不時從單位拿回家的過期報紙是他的主要信息與知識來源。除了認真閱讀外,凡是他認為重要的還都剪輯整理,貼在父母從單位拿回家的空白帳本或稿紙上。為方便經常閱讀,他還對剪報進行了分類。直到上大學他還經常剪報與編輯。

記者翻看發現,厚厚的剪報集除了周總理專題外,還有諸多專題與內容。其中時政主題最多。記者即興選拍了幾頁內容。

剪報:懷念朱德總司令

剪報:華主席訪問歐洲

剪報:中央黨校開學典禮

1978年前後中央黨校校長由中共中央主席兼任,所以開學典禮時除了華國鋒主席外,葉劍英、鄧小平、汪東興等多位黨中央副主席也都出席。那時校長與學員合影是開學儀式上。

剪報:鄧小平訪問美國

剪報:鄧小平訪問朝鮮

剪報:中越情誼深

辛廣偉說,看到毛主席、周總理與胡志明等中越兩國老一輩領袖的照片,他馬上就想到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屠呦呦傳》。當年正是應胡主席的請求,毛主席、周總理才決定,把研究瘧疾防治藥物作為一項重大援外任務立項,這才有了後來屠呦呦等中國科學家共同發明青蒿素的故事。

40年前的姚明——穆鐵柱的婚禮當然也會見報。以陳毅命名的老同志圍棋賽開始每年舉行,副總理、人大副委員長、開國上將、海軍司令員等悉數上陣,報紙報導葉飛僅以一子半贏了阿沛,也許不是正式比賽,所以沒說方毅與陳毅元帥之子陳小魯的輸贏。

日本人眼中的上世紀七十年代十件大事,毛主席、周總理逝世成為年代事件,關於中國的消息佔了近一半。

人民出版社總編輯辛廣偉

辛廣偉最後動情地說,周總理的偉大精神與人格是我們黨、我們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彌足珍貴的精神遺產。他不僅深深影響了他所在的那個時代,也對後人對未來產生著巨大的影響。他永遠值得我們景仰與學習。敬愛的周總理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大外交家周恩來》

《大外交家周恩來》是曾任中國駐印度特命全權大使李連慶同志創作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共六卷,198萬字,全面記錄了周恩來總理在外交事業上的主要活動,反映了其深刻的思想和理論水平,高超嫻熟的外交策略及技巧。以真摯的情感和優美的文筆,濃墨重彩地描寫了活躍在世界外交舞臺上的周恩來總理光彩奪目的精神風採和人物風流,展現了世紀外交家周恩來極具魅力的偉大人格。

作者李連慶同志長期從事外交工作,經常受到周恩來總理的直接教誨,對其外交思想和外交實踐有著較為深刻而廣泛的認識和研究,熟悉和掌握了大量資料。此書正是在這些豐富史料基礎上創作的全面描寫總理外交生涯的皇皇巨著。

相關焦點

  • 堅持剪報九年,展現教育者的價值觀
    街談    廣州中山大學附屬中學校園裡有一個地標——— 位於博學樓一樓樓梯口的剪報欄。這是一塊普通的大白板,每天會貼上最新的剪報,文章上還有用紅筆精心標註的重點或點評。剪報的內容多為當天新聞熱點和時事評論,碰上焦點事件和重要人物還會出專輯。學生們每每經過這裡總會駐足停留片刻。
  • 一位記者母親的讀報故事 製作剪報記錄女兒新聞路上的成長
    她將女兒的作品裁剪下來做成一份剪報,一方面是記錄女兒在新聞路上的成長,更為了激勵女兒在新聞路上堅持到底。朱慧華在製作剪報。與報紙特殊的緣分源於女兒的工作「和《永康日報》會有無比緊密的聯繫。2年前,如果你這麼告訴我,我肯定回答不可能。」
  • 追憶緬懷敬愛的周總理,大家一起點進來聽故事、學精神、訴情懷!
    追憶緬懷敬愛的周總理,大家一起點進來聽故事、學精神、訴情懷!今天,是周總理逝世45周年讓我們一起來聆聽《周恩來的愛情、親情和人民情懷》情境互動特色黨課通過聽專家講總理故事學習周恩來總理精神
  • 周總理逝世音樂會 郭蘭英再唱《繡金匾》哭了
    昨晚,「你是這樣的人」——懷念敬愛的周總理大型情景音樂會在周總理曾經嘔心瀝血工作過的人民大會堂隆重上演。宋祖英、戴玉強、廖昌永、于魁智等藝術家在人民大會堂放聲歌唱,紀念敬愛的周總理。音樂會最感人的一幕發生在郭蘭英演唱《繡金匾》時,當她哽咽著唱完最後一句「我們熱愛您」時,臺下爆發出了最熱烈的掌聲。
  • 從垂髫少年到花甲之歲:一位傈僳族畫家的情懷
    從垂髫少年到花甲之歲:一位傈僳族畫家的情懷 2017-10-13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回憶我為周總理當翻譯的日子
    批評鼓勵,誨人不倦   周總理的言行,一向「嚴」字當頭。對人嚴,對己更嚴。我個人就曾領受過周總理的兩三次批評,有間接的,更有直接的。   這些批評使我畢生受益。1966年4月下旬,我在短期下放山西八個月後,提前調回北京,匆匆上陣,參加阿爾巴尼亞總理訪華翻譯工作。其間,在釣魚臺國賓館接待辦公室,我在一旁親耳聽到周總理打來電話。
  • 周總理的偉大人格魅力
    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周總理在13歲的時候就能說出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種遠超同齡人的成熟並不是偶然,周總理從小生長在一個儒家教化深厚的家庭,由於深受傳統文化的薰陶,從小就對儒,道,墨,法等傳統學派均有精到的體悟,14歲就提出成偉大人物,克負乎國家將來艱巨之責任的使命,16歲時,他和幾位好同學策劃成立了敬業樂群會。
  • 華文出版社總編輯餘佐贊:讀書是提高人生境界的最佳途徑
    (郭小天 攝)   新華網北京6月12日電 6月10日下午,華文出版社總編輯餘佐贊做客新華網,與網友分享關於讀書和出版的心得體會。從編輯的角度來說,一位編輯在一個出版社能學習到東西且能得到發展,才能成為名編輯,成為名編輯了,也就是這個行業的武林高手了,這個是誰都希望的,所以「名編輯工程」也就能留住積極向上的人才。  當下的出版界對出版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一位編輯要有好的案頭功夫這個是最基本的,其次,需要編輯興趣愛好廣泛、要博覽群書,成為一個雜家。這樣才可以跟很多作者交上朋友。所以要興趣愛好廣泛一點,雜一點。
  • 孫立平:思考個人崇拜的一些理論背景
    第一,克裡斯瑪型權威都有著某種神秘或異於常人的特質;第二,在對這種權威的認同中包含著崇拜、忠誠、情感依賴甚至獻身精神等因素;第三,這種認同往往是非理性的,不再問為什麼。 三、個人崇拜及其類型藉由這些理論,我們可以對個人崇拜及其類型做一些探討。經歷-功績型崇拜:在20世紀,這是一種最常見的個人崇拜。20世紀是一個革命的世紀,這個世紀不僅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而且在20世紀下半期,很多國家經由民族革命或民族解放戰爭獲得了國家獨立。革命和戰爭是最容易誕生克裡斯瑪型權威並形成個人崇拜的背景。
  • 情懷決定人生格局
    他從人生的職業轉場寫起,他在人生壯年之時,從正局級單位中國青年雜誌社,移步到正處級單位北京文學雜誌社,在眾多的質疑聲中,他明確了自己的選擇:「在我看來,真正有意義的人生不在於你單位的高收入和高級別,也不在於你輕而易舉地擁有榮華富貴,更不在於不勞而獲、心安理得地享受別人為你創造的優渥人生;最為重要的,在於你在生命過程中能身心愉快地勞動、付出與創造。」
  • 為什麼少年情懷總是詩
    少年情懷總是詩,歌德曾深情地寫下這句詩。初讀時很小,並沒有太多的感觸,隨著時間的推移,才慢慢發現少年維特的煩惱不獨是我有,更是全人類所共有的情感與憂愁。但是往往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東西又會慢慢消失,長大的年輕人逐漸變得麻木,當成名後的李誕有一天的節目上吃驚的問道,你們都不寫詩的時候,我想那個詩意的少年和時代可能正在改變,所以當回憶時,也就成了情懷。
  • 馬上評|一位少年就能溫暖一個冬天
    格致中學高一(7)班男生盛曉涵事後少年堅持不留姓名,但還是被老人家們找到了,他是上海格致中學高一(7)班男生盛曉涵,今年15歲。這是一個美好得似乎不真實的故事,卻真真切切發生在我們身邊。一場老年人的高中同學聚會,被一位現在的高中生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 周總理精神薪火相傳 讀書要有「大志向」
    投稿方式:1、個人投稿:登錄「揚子晚報讀寫網」(www.young100.cn)大賽專題網頁投稿,也可直接發送至郵箱jnzhouzongli120@163.com;2、集體投稿:統一發至郵箱jnzhouzongli120@163.com;3、所有郵箱投稿作品均需附參賽表(登錄揚子讀寫網徵文活動頁面下載)。截止時間為3月20日。
  • 開學季 | 50家出版社社長、總編輯薦書(三)
    助力書業復甦,推動全民閱讀,特別是更好地服務大中小學師生等閱讀群體,《中華讀書報》策劃了這期「開學季」特刊,邀請50家出版社的社長、總編輯推薦他們新出版的精品力作(排列不分先後)。我們分三次推出,以下為第三部分。孫柱(中國版協少讀工委主任,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黨委書記、董事長)
  • 河南學子三下鄉:黨情不變 還是那個「少年」
    為進一步激發當代大學生勇擔時代重任意識,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7月20日,河南科技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實踐團隊員來到安陽市湯陰縣任固鎮孟莊村,與老黨員馬步良進行交流訪談,在細微處發現紅色精神,致敬前輩致敬歷史,學習傳承紅心黨情。他還是從前那個少年那樣燦爛的微笑,彰顯仍是少年心的他。
  • [周總理名人名言]周恩來語錄
    ——周恩來周總理名言警句   要知道,錯誤常常是正確的先導。錯誤也是財富。錯誤能使自己變得聰明,成熟;錯誤能給他人提供向前的階梯,提供有益的指路標向。 ——周恩來   學習周恩來同志吧!,採取徹底的唯物主義的態度,公開地承認錯誤,勇敢地改正錯誤。
  • 美記者與周總理握手後,卻拿出手帕擦手,看周總理如何巧妙化解
    美記者與周總理握手後,卻拿出手帕擦手,看周總理如何巧妙化解我們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要開始和語言打交道了,在父母的幫助下,我們學會了母語。然而,語言永遠不僅僅只是為了傳遞消息而存在的,它具有無窮的魅力,掌握高超的語言技巧,能夠幫助我們化解許多矛盾。
  • 關於十九大圓滿召開,東方剪報輿情監測中心人員談感想
    > 提示:點擊上面藍色字  即可免費訂閱東方剪報
  • 重磅:超全近代日文剪報全文檢索資料庫
    神戶大學將館藏的近代日文剪報全文數碼化,放在網際網路上供公眾免費使用。該剪報資料庫涵蓋了近代日本國內和海外的主要日文報紙,囊括近代日本政治、經濟、教育等各方面內容,剪報總量達到了30多萬條,而且還在持續更新,對於研究日本近代歷史具有重要價值。茲對該資料庫作簡單介紹。
  • ...申報館剪報資料》出版-申報 百科全書 歷史過程 出版時間...
    12月11日,「《申報館剪報資料》出版座談會」在解放日報社舉行。上海申報館剪報資料室收集整理的剪報資料,是迄今規模最大的剪報類民國史料文獻;書冊按專題形式將剪報內容分輯出版,是繼《申報》後又一部近代中國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