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偏遠地區當兵20年,退役後毅然到了四川涼山,當起支教老師

2020-12-13 微談教育

他,在偏遠地區當兵當了20年,退役後並沒有休息,而是繼續到四川涼山,當起了支教老師。這一當,便是許多年。她不只是孩子們的支教老師,還是孩子們的「媽媽」,對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百般照顧。多年的陪伴,讓孩子們的生命不斷地綻放著光輝。她,便是最美軍人,謝彬蓉。

1993年,謝彬蓉剛入伍,在軍隊中服役了20年,在偏遠地區當兵當了20年。退役後,本該讓自己享受,但她並沒有選擇這條道路,而是選擇到四川涼山當了支教老師。涼山地區支教,並不容易。四川涼山處於海拔3000米地區,交通不發達,信息匱乏。在這裡支教,困難重重,但她用她軍人的毅力,始終堅持著,為每一個需要的孩子服務。

四川涼山地區處於比較落後的地區,學校是上個世界70年代的土胚房,大部分的當地人甚至不會說普通話。孩子們處於這種環境下,學習又怎麼能好呢。恰好社會上公益組織關注到這個地區,組織人員到這裡支教,為孩子帶來知識,這將會改變孩子們的未來。謝彬容在2014年的時候,關注到這個組織,毅然地投入到支教中,這一支教,便是多年。

一個優秀的老師,能夠改變很多學生。在四川涼山中,有很多孩子渴望知識,但卻沒有條件學習。那裡的孩子們,眼神都流露出對知識的渴望。謝彬蓉決定,無論條件如何困難,她也要堅持下去。孩子們跟著她,不僅學到了知識,還認識到了很多事物,雖然環境艱苦,但是卻成長得陽光開朗。這與她的努力奉獻是息息相關的。

一個老師,甚至會改變一個村子的未來。在謝彬容還沒來這裡之前,村子裡面重男輕女,不重視教育的觀念嚴重。而在他來了之後,村子中這種觀念逐漸改善,家長們主動的把孩子們送到學校中,期望用教育的方式來改變孩子的未來。這一堅持,便是七個學期,便是三四年。

在條件艱苦、不重視教育的環境中,孩子們的發展是與環境息息相關的。如果沒有外人的幫助,可能環境的教育水平依舊會處於同一個水平,沒有改變。但是如果有正確的人引導,那麼對於孩子們來說,改變是非常巨大的。引導孩子們走向教育更好的道路,這便是謝彬容一直在做的事情。

現在又有多少人,能夠為了別人,而放棄了自己的利益,如此大公無私的行為,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出來呢?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奉獻自己,幫助需要幫助的孩子,這也是一種公益的行為!就像謝彬蓉說:那些孩子對知識的渴望,真的是讓人覺得你特別願意去引導他們,我從來沒說過要放棄他們的。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四川涼山女孩畢業回鄉支教 涼山這些年的巨變
    近日,四川涼山。陸老師一行7名老師來到了家鄉一所小學支教,該小學總共400多名學生,學生們平時沒有辦法上藝術類課程,他們這批老師來支教後,孩子們才有了機會接觸這些課程。陸老師與支教結緣,始於10年前她的支教老師,她的人生也因此被照亮,她想將這種希望傳遞下去。
  • 四川涼山:一名孩子大冷天提著一袋豬肉送給支教老師
    近些年很多地區發展迅速,但在某些偏遠的地區,仍然存在著學生上學難的問題。在那些偏遠地區,有無數的鄉村老師在那默默地奉獻。最近在四川涼山發生了一起事件,場面溫暖了這個冬天。近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同胞們,迎來了屬於他們的彝族年。在這特殊的節日裡,一位老鄉家裡殺了豬來慶祝新年。雖然他們自己都捨不得吃,但還是一大早就讓孩子提著一大塊肉給支教老師送了過去。從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此時當地已經進入了冬天,兩個小孩一大早就來到了老師的住處。
  • 「最美退役軍人」謝彬蓉支教大涼山的故事
    極目遠眺,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在一個山頭隨風搖曳,那裡便是扎甘洛村小學,也是「最美退役軍人」謝彬蓉支教的地方。1989年,謝彬蓉如願考入四川師範大學,畢業後參軍入伍,成為空軍某部一名高級工程師,在內蒙古額濟納旗艱苦邊遠地區工作了20年。2013年,謝彬蓉選擇自主擇業,回到老家重慶。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網上看到四川涼山需要社會公益人士接力支教的消息。
  • 安徽選派首批赴四川涼山支教教師
    安徽合肥南門小學三位優秀教師即將前往四川涼山開展教育幫扶。王昌餘/攝「未來支教的日子,奇妙又令人嚮往,我十分期待,也有些許緊張。我們三人就像蒲公英的種子,飛往四川涼山,促進兩地教育交流,為當地教育發展而努力。」
  • 四川涼山女孩畢業回鄉支教:自己也曾被支教老師打開一扇...
    近日,四川涼山,一名從大山走出來的女孩畢業回鄉支教的視頻引關注。女孩說,10年前曾有支教老師為她打開一扇「窗」,人生因此被照亮,現在她想將希望傳遞下去。她說,看著孩子們的笑容,非常感動。
  • 寧波教師夫婦連續6年到偏遠山區愛心支教
    74歲的忻元華和老伴滕崇熱心支教。6年來,他們的腳步走過江西、廣西、四川、甘肅、湖南等地的偏遠山區,為7000多名中小學生帶去生動、有趣的科學課程,展示了知識的無窮力量。翻山越嶺七小時到達目的地忻老師畢業於西安交大,曾任陝西寶雞教育學院副院長、寶雞大學副校長,後擔任寧波高專副校長。老伴滕崇退休前是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心理諮詢中心的一位老師。今年7月,忻老師夫婦在看電視時看到了四川大涼山的貧困處境,萌發了去那邊支教的想法。
  • 三亞兩教師前往四川涼山支教
    9月9日,教育部名校長領航工程「呂銳領航校長工作室」遴選第三批領航班3名學員奔赴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開展教育幫扶活動,其中兩名學員來自三亞。 據了解,第三批領航班3名學員分別是三亞育才中心學校教師陳紅玲,三亞市第九小學教師蔡君豪,陵水中山小學教師黃秋雅。
  • 為愛千裡赴四川!廣西博白縣中學選派第三批成員到涼山普格縣支教
    8月29日晚,廣西博白縣中學在綜合樓接待室舉行歡送會,為即將奔赴四川普格民中支教的4位老師壯行。、呂洲副校長、秦偉副校長,本次支教的4位老師陽華弟、莫強、吳川平、王彩霞,以及上一批支教團隊的部分老師。他強調一定要順勢而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向不遠萬裡奔赴四川支教的老師們表示感謝,盛讚了他們無私的奉獻精神。蔡校長也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在異鄉照顧好自己。他還貼心地詳細詢問並現場解決了支教老師在工作和生活上存在的困難,讓他們心無旁騖地投入支教工作當中。
  • 情暖涼山丨教育部管曉蓉名校長工作室徐鑫老師赴四川涼山州支教
    9月2日,教育部管曉蓉名校長工作室徐鑫老師赴四川涼山州開展教育幫扶歡送會在周恩來紅軍小學舉行。參加此次活動的有教育部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淮安區教體局黨委委員、周恩來紅軍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管曉蓉,徐鑫老師和他的父母,教育部管曉蓉名校長工作室教師代表等。
  • 四川涼山:95後女大學生剃光頭支教
    四川涼山:95後女大學生剃光頭支教
  • 寧海80後女生的大涼山支教故事:我把青春獻給你
    近日,來自胡陳鄉的女孩謝雲霞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通過自己的努力籌集到了二十餘萬元善款,並想用這筆錢為自己支教過的四川涼山的一所希望小學建造一座食堂,讓那裡的孩子能吃上熱騰騰的午餐。這個高個子、白皮膚,笑容溫和的女孩向記者講述了她在大涼山的支教故事。
  • 內江師範學院「準老師」涼山實習支教:從學生到老師「破繭成蝶」
    作為一名大四的「準老師」,在過去的一年裡,司其囈完成了自己從學生到老師的角色轉變。司其囈是內江師範學院2016級美術學專業免費師範生,2019年8月在得知學校需要招募一批師範生去到涼山州頂崗實習支教,司其囈叫上了五個平日裡關係要好的同學第一時間找到輔導員報了名。
  • 保送上大學的160名學生到偏遠地區支教 村小裡的高中生「老師」很...
    原標題:村小裡的高中生「老師」支教高中生在孫集鎮寨子小學給學生上美術課。「這些優秀高中生的到來,不僅給村小學生帶來了鮮活的課堂,更給學生樹立了學習的好榜樣!」近日,濟南外國語學校高三年級已經確定保送上大學的160名學生,來到濟南市商河縣孫集鎮、歷城區西營鎮等偏遠農村地區學校及濟南特殊教育中心支教實踐。說起這些支教學生,孫集鎮高仙莊小學校長蘇捷豎起了大拇指。
  • 致敬教師節|那些年感動我們的他們
    ——2011年感動中國胡忠、謝曉君頒獎辭在去四川藏區福利學校支教前胡忠、謝曉君夫婦都是成都某名校的老師2000年,胡忠看了一篇關於甘孜州康定縣塔公鄉一所孤兒學校急需老師的報導動了支教的念頭,得到妻子的支持3年後,謝曉君帶著3歲的女兒也來到這裡支教
  • 成都教師夫妻無償支教偏遠地區孤兒學校12年,只為孩子們能上學
    「胡忠」老師,您辛苦了。您為了四川甘孜康定孤兒無償支教12年的時間,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麼多年您一直在堅持這份事業,就是為了讓這群孩子有學上,讓這群孩子在長大以後回報社會,回報我們偉大的祖國。胡忠在學生面前說過一句話,是最讓我們感動的,他說,孩子們,你們放心,只有有老師在。任何人都不能傷害你們,我會保護你們,讓你們安全。這是這位支教十二年之久胡忠老師說的話。胡忠在12面前是成都市一名初中部高級職稱教師,有一個美麗的妻子和女兒。
  • 那些曾經到「邊遠地區支教」的老師,後來都怎麼樣了?
    可能對於支教老師來說學生只是他們人生當中的一個過客,但支教老師對於這些學生來說也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在那些支教的地方,其實很多都是比較艱辛的環境,那裡的孩子見識面也是會比較的小,所以說,支教老師能夠給他們帶去的東西就會比較多,在這當中最最重要的當然就是知識了。在我們國家比較偏遠的地區,可能是因為環境,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所以在這裡是比較缺乏老師的。
  • 紮根大涼山支教的「鏗鏘玫瑰」
    課堂上,孩子們積極回答著她的問題,課堂氣氛熱烈;下課後,她跟孩子們一起嬉戲玩耍,完全融入了這座大山。「我父親是一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退伍後回到家鄉當了小學教師。」謝彬蓉說,受父親影響,她從小就有兩個夢想:從軍、從教。高中畢業後,謝彬蓉如願考入四川師範學院;畢業後參軍入伍,在艱苦邊遠地區工作了20年。
  • 山東大學生偏遠地區支教:用一年時間做一件溫暖一生的事
    齊魯網1月20在山東大學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的選擇,是去到偏遠地區,給那裡的孩子們當老師。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足以溫暖一生的事情。去偏遠地區支教,他們把目光放在孩子們身上山東大學第18屆研究生支教團隊員、文學院2017級研究生劉琛說:「在你未曾關注過的世界,有很多你不曾觸摸過的生活,而我們想用一年的時間去做一些改變,讓他們看到更多新的可能。」
  • 中西部偏遠地區學前教育巡迴支教填補幼師缺口
    2010年,國務院啟動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但是,在推進學前教育發展過程中,學前教育仍是各級各類教育中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為教育資源短缺、師資隊伍不健全、體制機制不完善,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尤其是農村偏遠地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入園難」問題突出。
  • 如果有機會,你願意去到偏遠地區支教嗎?
    那是因為:1,偏遠地區的孩子需要我們。偏遠地區,顧名思義就是指那些遠離大城市、遠離現代文明的地方,他們不光物質文明落後,精神文明也談不上。同在一片藍天下,大城市的孩子享受的教育資源,而偏遠地區的孩子享受不到,這是不公平的。所以,偏遠地區的孩子需要我們,需要現代文明。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所以我非常理解偏遠地區孩子求知若渴的心。贈人玫瑰,手留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