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教師夫妻無償支教偏遠地區孤兒學校12年,只為孩子們能上學

2020-12-13 知識百科人李先生

「胡忠」老師,您辛苦了。您為了四川甘孜康定孤兒無償支教12年的時間,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麼多年您一直在堅持這份事業,就是為了讓這群孩子有學上,讓這群孩子在長大以後回報社會,回報我們偉大的祖國。

胡忠在學生面前說過一句話,是最讓我們感動的,他說,孩子們,你們放心,只有有老師在。任何人都不能傷害你們,我會保護你們,讓你們安全。這是這位支教十二年之久胡忠老師說的話。

胡忠在12面前是成都市一名初中部高級職稱教師,有一個美麗的妻子和女兒。

當時胡忠去甘孜地區旅遊的時候,看到當地的教育環境,這讓他內心之分震驚,當時他就下定決心去甘孜地區當一名教師。旅遊回家之後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為教師的妻子訴說了,妻子也同意了他的支教想法。

就這樣胡忠帶著人妻子和三歲的女兒來到了這個偏遠地區貧困學校,這一呆就是12念。這十二年裡。自己的母親離開了自己,他匆忙的回家料理母親的後世,又馬上趕回學校繼續繼續教學,他沒有怨言,他有的只是對孩子們的責任。

因為在他的心理,自己的小家庭是幸福的,可是這個偏遠地區的孩子是悲慘的,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老師教這群孩子,那麼這裙孩子只能繼續和老一輩的人一樣沒有文化,只能呆在大山裡面繼續生活。胡忠要改變這群孩子,教給他們知識,讓他們走進大學校園,畢業以後有一個好的工作。

在這十二年時間裡胡忠一共讓這個孤兒學校倆面的孩子,有50位同學進入了大學校園,這群孩子說過,以後畢業了一定回到甘孜地區繼續教書,回去陪伴自己的啟蒙老師胡忠。

胡忠來到孤兒學校的時候還是一名27歲的年輕人,可是經過12年的歲月洗禮,他已經滿頭白髮,看著像五十歲的男人了。這就是他的堅持。

每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這樣生活,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他每天除了教書之外,還會騎著摩託車外出尋找周邊的沒有上學的孩子。只要發現了他就會把孩子帶回學校,讓他繼續學習。

在這群孩子們心理,已經把胡忠當作自己的第二位父親,他們知道如果沒有胡忠,她們就沒有學上,更不會在以後上大學。

胡忠說,自己這輩子最對不起的就是自己的母親和自己的妻子孩子,作為兒子,他沒有給母親養老送終。對於妻子,他沒有給予浪忙的婚姻和安定的生活。對於孩子更是不好,因為在胡忠心理,他把送有孤兒院的孩子都當成是自己的孩子,對於自己親生女兒沒有區分。

胡忠女兒

胡忠和妻子兩人在孤兒院學校不僅要當一名老師,還要充當孩子們的保姆,每天早起為孩子們做飯。照顧這群孩子們的生活起居,自己十二歲的女兒和這群孩子是一樣的待遇,沒有任何區別對待。女兒也說過,我支持爸爸這樣做。

多多關注隨時更新

相關焦點

  • 胡忠謝曉君夫婦:堅守藏區12年支教
    胡忠謝曉君夫婦兩人均為四川藏區福利學校志願者,教師。在去藏區支教前,胡忠、謝曉君夫婦都是成都中學的老師。    2000年,胡忠在晚報上看了一篇關於甘孜州康定縣塔公鄉一所孤兒學校急需老師的報導,動了支教的年頭。他帶著妻子到當地考察後,兩人為當地的艱苦狀況震驚。胡忠下定了決心,妻子支持他的決定。這時候,他們的女兒剛剛出生不久。孤兒學校處在海拔3800米的康定縣塔公鄉,是一所福利性質的民辦公助寄宿制學校。
  • 中西部偏遠地區學前教育巡迴支教填補幼師缺口
    2010年,國務院啟動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但是,在推進學前教育發展過程中,學前教育仍是各級各類教育中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為教育資源短缺、師資隊伍不健全、體制機制不完善,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尤其是農村偏遠地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入園難」問題突出。
  • 致敬教師節|那些年感動我們的他們
    從漢族地區來的李桂林、陸建芬夫妻紮根這裡18年把知識的種子播種在彝寨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34;——2011年感動中國胡忠、謝曉君頒獎辭在去四川藏區福利學校支教前胡忠、謝曉君夫婦都是成都某名校的老師2000
  • 22842名教師支教與江西體罰學生的教師「支教」
    原則上選派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骨幹教師,幼兒園教師可適當放寬條件。支教以全日制工作形式為受援地提供服務,時間為1年,鼓勵延長支教時間或留任工作。各省份不得將支教教師派往非貧困地區。大學生實習支教、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不列入選派範圍。短期的基層巡講和支教、試用期教師也不列入選派範圍。
  • 她,偏遠地區當兵20年,退役後毅然到了四川涼山,當起支教老師
    他,在偏遠地區當兵當了20年,退役後並沒有休息,而是繼續到四川涼山,當起了支教老師。這一當,便是許多年。她不只是孩子們的支教老師,還是孩子們的「媽媽」,對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百般照顧。多年的陪伴,讓孩子們的生命不斷地綻放著光輝。她,便是最美軍人,謝彬蓉。
  • 山東大學生偏遠地區支教:用一年時間做一件溫暖一生的事
    在山東大學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的選擇,是去到偏遠地區,給那裡的孩子們當老師。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足以溫暖一生的事情。去偏遠地區支教,他們把目光放在孩子們身上山東大學第18屆研究生支教團隊員、文學院2017級研究生劉琛說:「在你未曾關注過的世界,有很多你不曾觸摸過的生活,而我們想用一年的時間去做一些改變,讓他們看到更多新的可能。」
  • 一對夫妻帶著女兒從成都到西藏,支教20年,學校海拔4100米
    這是康定縣第一座寄宿制學校,與其他學校不同的是,這所學校是多西活佛專門為貧困失學娃娃而創辦的學校。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康定縣最大的寄宿制學校,在學校的老師中,有不少是來自祖國各地的志願者,但是夫妻都在這裡,卻只有胡忠老師和謝曉君老師.他們從2000年到現在,算是已經在這支教20年了,20年的青春都奉獻在這裡.
  • 2018年贛州市南康區招募46名農村偏遠地區學前教育巡迴支教志願者
    2018年贛州市南康區招募46名農村偏遠地區學前教育巡迴支教志願者 http://jiangxi.hteacher.net 2018-12-05 10:41 江西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學習身邊好榜樣,傳遞師德正能量」系列故事會——學習全國優秀教師胡忠、謝曉君夫婦先進事跡
    兩人均為四川藏區福利學校志願者,教師。在去藏區支教前,胡忠、謝曉君夫婦都是成都中學的老師。2000年,胡忠在晚報上看了一篇關於甘孜州康定縣塔公鄉一所孤兒學校急需老師的報導,動了支教的年頭。
  • 兩岸大學生攜手赴偏遠地區支教
    原標題:兩岸大學生攜手赴偏遠地區支教 本報北京7月17日電(實習生鄭雅楠 記者邱晨輝)第五屆「青年踏尋孔子行腳」活動今天在北京師範大學啟動,來自兩岸近200名大學生志願者將分赴北京、青海、吉林等地的中小學,開展為期9天的支教,教授國學經典、歷史趣聞、倫理道德、禮儀風俗、素質拓展等課程。
  • 6個團隊大學生深入偏遠地區中小學支教 開展環保科普活動
    未來網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 謝青)「通過環保手工課、環保知識競賽、簡易水質監測等實踐活動,讓孩子們親身感受環保的重要意義。」在「種子力量——中國青年豐田環境保護行動」大學生環保支教活動成果分享會上,6個大學生團隊分享了環保支教活動的經歷。
  • 新疆等偏遠地區高校招生分數低,主要是這3個原因,適合撿漏
    新疆等偏遠地區高校招生分數低,主要是這3個原因,適合撿漏。2020年的河南,河北的分數線讓人大跌眼鏡,分數線高的得讓人難以置信。而且各個大學的招生情況也不同,為什麼大學對於偏遠地區的學子的錄取分數相對較低呢?1、偏遠地區的教學水平比較差像新疆,西藏這種偏遠地區。相對於人口密度比較小,所以說,可能這個地區的教師人數並不是很多。眾所周知,我國西部地區的發展沒有東部沿海地區發展快。所以說,西部地區的教學水平就可能比較落後。
  • 一組偏遠地區孩子們的學習生活照片,告訴孩子們什麼是堅強樂觀!
    隨著國家資金投入的增加,大家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孩子們現在的學習環境是越來越好了,寬敞明亮的教室、功能多樣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專業細心的任課教師、環境優美的校園、功能齊全的體育鍛鍊設施……雖然我們成年人知道現在的學習條件要比以前好的太多太多,但是現在的孩子們從小嬌生慣養,生活和學習條件優越,從來沒有經歷過那 些困難,還不能從心裡懂得珍惜。
  • 你願意去偏遠地區支教嗎?
    教育部又發布文件鼓勵大家去當教師,沒教師資格證也不要緊,可以先上崗再考證。仔細扒一下數據,就會發現我國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數量總體比較穩定,且逐年上升,2013-2016年維持在1200-1300萬人左右,到2020年我國各級各類學校專任教師總量可能會達到1800萬人左右。而2020年畢業生有接近874萬,是不是覺得今年招的40萬沒有那麼多了?
  • 定遠縣選派120名教師到偏遠農村學校支教
    今年秋季開學前幾天,定遠縣能仁學校校長張中保在為學校缺少教師犯愁。9月6日,在定遠縣2020至2021年縣內教師對口支援薄弱學校對接會上,縣教體局選派了來自嚴橋學校的江永奎老師等26名教師到該校支教,能仁學校缺教問題迎刃而解。據張中保校長介紹,能仁學校初中部、小學部、幼兒園和轄區內幾所村級小學有中小學生2570名,在園幼兒700多名,因教師退休等原因導致師資力量明顯缺口。
  • 如果有機會,你願意去到偏遠地區支教嗎?
    那是因為:1,偏遠地區的孩子需要我們。偏遠地區,顧名思義就是指那些遠離大城市、遠離現代文明的地方,他們不光物質文明落後,精神文明也談不上。同在一片藍天下,大城市的孩子享受的教育資源,而偏遠地區的孩子享受不到,這是不公平的。所以,偏遠地區的孩子需要我們,需要現代文明。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所以我非常理解偏遠地區孩子求知若渴的心。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 廣田集團為雲南麗江民族孤兒學校送愛心
    為深入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推動公益慈善事業,12月4日,廣田集團黨委副書記、集團副總裁李莉、工會主席周清一行,代表集團黨委、工會及全體廣田員工,走訪慰問雲南麗江民族孤兒學校,並為孩子們帶去一批學習和生活物資。
  • 退休高校教師夫婦連續6年支教
    而今年是他們前往偏遠山區支教的第六個年頭。6年間,他們曾先後前往江西、廣西、四川、甘肅、湖南等地,累計為7000多名中小學生帶去生動有趣的科學實驗課程,展現了知識的無窮力量。忻老師畢業於西安交大,曾任陝西寶雞教育學院副院長、寶雞大學副校長,後擔任寧波高專副校長。老伴滕崇退休前是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心理諮詢中心的老師。
  • 一位山區教師的懇求:大學生寒假能別來支教了嗎?放過這群孩子吧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到假期,很多高校都會組織大學生去山區或農村支教。尤其是最近幾年,到偏遠落後地區參加支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流行趨勢。當然,從理論上來說,大學生去支教確實是一件「雙贏」的好事。一來,可以提升大學生自身的教學能力,增強他們對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同時還能讓他們真正地了解社情,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品格;二來,可以為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的鄉村教育事業增添新的力量,幫助農村的孩子們學習更加先進的知識,拓展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和視野。
  • 六旬教師再赴高原支教,只為這個願望
    新華社西寧9月18日電(記者張子琪 周喆)即將退休之際遠赴青藏高原支教,支教結束後再次來到青海,年近60歲的趙興洲坦言:「我放不下這些可愛的孩子,想為他們再做點什麼。」趙興洲是上海市嘉定區楊柳初級中學的老師,2019年,他參加上海市嘉定區教育局對口援青支教工作,來到海拔約4000米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在久治縣民族寄宿制中學擔任音樂教師。為期一年的支教任務圓滿完成後,2020年9月14日,他再次啟程,回到任教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