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對國際學校的選擇如同盲人摸象,今天,美嘉留學就從幾個維度帶大家對比下目前最普遍的課程,以及如何選擇最適合的國際/雙語學校。
如果把目前最普及的三種課程:IB、AP、ALevel看作是在餐館點單,那我們一般就有兩種選擇:
第一種是單點:你喜歡什麼點什麼。
第二種是套餐:其中必然有你喜歡的,也有你不喜歡的。
AP課程屬於前者,你可以上一門,也可以上10門。我國學生往往選擇數學、物理、化學等理科科目,畢竟AP英文文學或者AP美國歷史對語言要求偏高;雖然修讀AP課程不是申請留學的必要條件,但是申請人留學後憑藉AP課程可以轉換大學同類課程的學分,大大提高了攻讀本科學位的效率。除美國外,AP課程目前已經被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德國等主流留學國家所認可,申請的AP課程成績均可以為其在申請過程中大大加分。
IB屬於後者,它是個套餐,即你不能挑食,學生必須文理兼修,難易皆有。課程主要分配在6個基礎科學領域中,學生需要在每個領域組中選擇一門課程(總共6門)進行學習。每門課程又分為標準難度和挑戰難度,學生選擇的挑戰難度課程必須大於等於3門。IB課程最高分為45分,達到36分具備進入牛劍等一流大學條件。
A-LEVEL處於兩者之間,它可以自由選擇,但不能只選一門,至少是三門以上。
共有60多門課程供學生選擇,涵蓋數理化、藝術、體育、語言、歷史、文學等各個領域。學生在第一年學習AS課程,選擇自己最擅長的4門課程進行學習,考試通過後可獲得AS證書;第二年學習A2課程,學生從第一年的4門課程中選擇3門進一步學習,最終通過考試可獲得A-level證書。在中國,學生往往還是選擇數、理、商科為主。
通俗來說,IB學生可以看作是全能型的,而AP 或者A-Level 的優等生則是單項或者幾項的冠軍。因此選課的靈活度就是三者之間的區別之一。
從表面上看,IB與AP和A-LEVEL 都由科目組成,如數學、科學、語言、社會學等等,但是IB側重conceptual learning(概念性學習) ,A-Level和AP則側重factual learning(知識性學習)。
舉個慄子
我們同樣在教授物理課的浮力變化。知識性學習模式會討論:浮力是什麼、影響浮力的因素、如何測量浮力等等...這些屬於知識點,將來會出現在考卷上。
但IB在這個基礎之上,會上升到概念層面,比如「浮力」 在生活中如何存在?跟個人的生活有何種聯繫?這就涉及到概念了,並非知識點的或事實性的學習。這種方式的學習迫使學生跨出科目本身的框架去學習,超越了科目自身的知識點。這是具體科目在教學過程中的差異,屬於微觀層面的不同。
作為一個課程體系來講。IBDP(高中階段的IB) 的最大的亮點是它有一門TOK(Theory of Knowledge)的課程,簡單翻譯為「知識的理論」。這門課更多像一門哲學性質的課,學生會一起討論和探索學習最根本的問題:什麼是知識?你如何判斷自己學到了知識?你又是如何運用知識的呢?
它不是受制於任何一門學科來設定的,超出了任何一門學科,但又和學生學習作為一個人的學習的本身聯繫在一起了,這樣的學習會促使一個17歲的青少年去思考:學習無處不在,除了發生在學校的學習,平時生活當中又是怎麼樣的學習?這要求學生不再是知識的吸收者,而是知識的創造者。
所以整體來講,IB的要求會更高一些,外界也基本默認IB出身的學生整體素質能力水平也要高一些。
既然教學的過程存在明顯的差異化,那麼最終的目標也自然有別。如果說中國公立學校的教學是通過題海戰術,熟能生巧的方式,幫助學生記憶答案,那麼AP和A-LEVEL 則是通過探究性學習幫助學生學會尋找答案,IB不僅僅通過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學會尋找答案,而且通過對學習和知識本身進行反思訓練學生學會提出自己問題。
再舉個慄子
一位修車技工只能換汽車輪胎,倘若車門或車燈壞了,他就解決不了了,那麼他屬於記憶答案型技工。
第二位能夠嫻熟地修理任何一輛損壞的轎車,那麼他是一位學會了自己找答案的工人。「損壞的轎車」是別人拋給他的問題,「修理」 是他找答案的過程。
第三位不僅僅對汽車構架了如指掌,會修車,同時又會琢磨:「我如何能夠製造一輛可以自我修理的汽車?」那麼這位就是一位會提問的人才。這個問題是屬於他自己的。這樣的人具有自己的觀察角度,尋找答案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學習的驅動力來自內心(如好奇心)。這就是我們一直掛在嘴邊的:創新型人才
記憶答案,依賴記憶完成任務
(我國公立教育)
VS
學會尋找答案,解決別人的問題
(AP/A-LEVEL)
VS
學會提出自己問題,創造新的知識
(IB)
這麼看來,似乎IB 含金量最大。但是,含金量高是一把雙刃劍!
含金量高說明難度大,難度大會對學生有更高難度的要求:如考驗學生花一年的時間,寫出3000字或者更長的英文論文,這種可能對於中國的研究生也為難的「原創型論文」,對高中生來說挑戰極大,所以這不是所有的學生或者學校僅僅依靠熱情就能駕馭的。
IB的課程最好是從小就開始接觸,不然到了高中階段才去銜接會有很大的難度。即使之前在公立學校是學霸的孩子也會學的很艱辛。相對來說Alevel和AP會有更靈活選擇。
這三個國際課程體系都是能夠申請全球的院校的,但同時不同的體系在不同國家也會有一些優劣勢。
首先,A level課程是英國課程,相應它申請大英國協這些國家就是非常全面、直接的,就是這些大英國協國家的大學網站上都會寫出來對於A level直接的要求是什麼,會有非常明確的說明,是非常直接的。所以如果是想選擇英國或者香港地區的大學,Alevel會是更好的選擇。
AP作為美國的課程,北美地區的申請會更有優勢,AP就是作為大學先修課程,在申請過程中證明學生的學習能力相對比較強,一般來講在GPA(平均績點)加權上也會有所體現。當然,在申請英國或者香港地區學校來說,就會根據學校以及專業對AP的課程選擇有所要求。
IB,是每一個國家都認可,它是全球的課程。現在在很多國家的高中都開始開設IB課程了,所以很多大學現在也會直接寫上對於IB的要求是什麼。
這三個課程都是可以在大學階段申請學分轉換的,只要你成績達到了大學要求的分數,可以直接抵學分。
以上信息供大家參考,更多信息可以關注我們公眾號(mjedunantong)。
美嘉留學(Meijia-Echo)通過幫大家規劃合理的背景提升和留學語培方案、個性化留學方案、科研實習項目等,從而保證留學生們更加透明、更加順利、更加真實可靠的拿到世界名校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