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是喜冷涼氣候的蔬菜,秋種大蒜一般9、10月份就開始播種了,種來當蒜苗吃的話,遲點種也不要緊的,像現在12月份也可以種;而大蒜種植後到破土而出,需要些時間,有時候會出現出苗慢即出苗晚的情況,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應該怎麼解決?這涉及到以下幾個原因,下面分點來說:
先了解大蒜生根發芽生長的一些要求
1、對溫度的要求
大蒜的生長喜冷涼氣候,種下去的大蒜要生根發芽破土而出,需要適宜的溫度,溫度在12-25℃比較適宜,在適宜的溫度範圍內,溫度高些更利於生根發芽;適宜的溫度範圍之外,溫度低一些或者高一些,大蒜生根發芽會受到抑制,速度慢一些。
大蒜在土裡生根發芽最低溫度要求在5℃左右,達到12℃以上生根發芽會更快些,最適宜的溫度在20度左右。
2、對土壤環境的要求
大蒜根系淺,吸肥吸水能力不是那麼強,根系喜溼不耐旱不耐澇,土壤環境對其生長有一定的影響,土層深厚、疏鬆透氣性好、保水保肥力好的肥沃土壤即砂壤土更利於其生長;大蒜種下去之後開始生根發芽,土壤環境好壞影響出苗的快慢;土壤環境不是那麼適宜的土地如鹽鹼地要種植大蒜,就得在澆水等管理方面多加強些,大蒜才生長得更好。
以上了解了之後,下面分點細說各原因及解決對策
一、拿來種的蒜瓣不夠好
種到地裡的大蒜生長得怎麼樣,拿來做種子的蒜瓣非常重要;若是拿來種的蒜瓣質量不夠好,如蒜瓣比較小、蒜瓣有部分已爛(裡面被包著的蒜芽沒爛)、沒掰掉蒜瓣底端部分等,這會影響到種子的活性,相對那些好的蒜瓣出苗慢也就不奇怪了。
這種情況的發生一般是農家自己種蒜來吃,對蒜種選擇沒那麼嚴格,覺得反正最後都會長出來,就拿去種了;像鄉居小菜自己就這麼做過,留大的蒜瓣吃,拿小瓣、有點爛瓣的去種,也能長出來,就是出苗慢些,不齊。
解決對策
1、若是已經種到地裡了,出苗慢,那只能是等待了,此外,注意天氣變化,溫度過高(超過25度)就遮陽降溫,溫度過低(溫度降到10度左右)就鋪稻草/茅草來增加地溫,還有要澆水保持泥土溼潤,兩三天或者三四天澆水一次,利於出苗。
2、若是還沒種,打算種,那就挑個大、蒜瓣沒有損壞、沒發軟的來種,雖然這樣成本高點,但長苗質量更有保證。
二、拿來種的蒜瓣沒經過催芽處理
掰出來的一顆顆蒜瓣若是還本身沒有出芽的跡象,即還沒有打破休眠期,沒有經過催芽處理的蒜瓣直接種到地裡,蒜瓣需要稍長點的時間才會出苗,可能5天這樣,也有可能7-10天,比較慢;這個鄉居小菜自己也經歷過,今年種兩次,九月多種了一次,還有10月底種了一次,最早出苗的要5天,還有些還沒有出苗呢,看上去明顯的出苗不齊。
解決對策
1、大蒜要打破休眠期出苗快,需要適宜的高溫度、高溼度,所以已經種到地裡的大蒜出苗慢,那就要看溫度、溼度是否合適,若不合適,可以改善的,如低溫(10度左右)覆蓋稻草或者塑料白膜(覆蓋塑料薄膜前澆足水)、高溫(25度以上)覆蓋稻草或拉遮陽網等等;土壤比較幹,加強澆水,兩天或者三天澆水一次。
2、知道了催芽處理有助於大蒜出苗,那下次種大蒜之前先進行催芽處理,可以這樣操作:
買回來的大蒜曬一天這樣然後掰一顆顆蒜瓣用清水浸泡8-10小時這樣,撈出來放到墊了層厚稻草或者木屑的多細孔菜籃裡,之後再用稻草或者木屑覆蓋好不讓蒜瓣露出來,放到通風透氣陰涼的家裡一角,早晚澆透水,大概3天左右蒜瓣裡面的蒜芽有點凸了就可以拿去地裡種,這樣的做法類似於發豆芽,很簡單。
三、土壤乾燥
大蒜的生長喜溼潤些的土壤環境,而種到地裡的大蒜蒜瓣本身水分比較少,不利於其生根發芽,因此要求土壤要比較溼潤才行,土壤稍微溼些,但透氣也可以,就像之前鄉居小菜種的,差不多快一周了還不出苗,後面下了場大雨,菜地很溼,一下子就長好多出來了。
解決對策
1、知道蒜地泥土幹,那就加強澆水,每天淋水溼潤,建議拿噴頭多細孔的灑水壺澆水,這樣不容易濺開泥土,而且澆的水慢慢滲到土層下面不外流;若是當地比較熱曬,還應覆蓋稻草減少水分蒸發,有助於保溼;覆蓋了稻草,可以不用每天淋水,看情況2-3天澆水一次。
2、土壤乾燥對大蒜出苗的影響可以在播種前改善的,先在做好壟的菜地壟上澆足水,之後在正常的施底肥播種,這樣種地裡的蒜瓣接觸到的周邊土壤都是比較溼潤的狀態,種好之後再覆蓋稻草,澆水一遍加強保溼,整個土壤環境相對利於出苗。
四、鹽鹼地影響
「鹼大吃苗,肥大吃鹼。」,土壤酸鹼性對大蒜的出苗、生長影響很大,大蒜喜肥喜水,適宜在中性、微酸性的土壤中生長,而鹽鹼地土壤鹽分比較高,肥力差,形成鹽鹼地的根本原因是土壤比較缺水,所以氣候比較乾旱的地方容易出現鹽鹼地。
解決對策
1、加強澆水溼潤蒜地土壤,並鋪上稻草,減少水分蒸發;待出苗後再加強腐熟的糞便農家肥的施用,讓蒜苗越長越好;若是加強施腐熟的糞便農家肥跟水了,蒜末還是長勢不好,這種情況應該是土壤鹽鹼化有些嚴重了,建議拔蒜苗來吃,種上比較耐鹼又耐寒的農作物如油菜、甜菜、冰菜。
2、種蒜儘量避開鹽鹼地,若是弱鹼性的,平時加強施農家肥、水,不施化肥,也可以種大蒜;若是鹽鹼化嚴重,還是先改良土壤再種,不止是種大蒜,也可以種其他更多的農作物,改良操作除了多施腐熟的糞便農家肥,還可以往地裡埋收割農作物後剩的稻草、玉米杆、其他枯枝亂葉等等。
五、溫度不適宜
開頭也說到了適宜大蒜生根發芽的溫度,溫度不合適,難以打破大蒜的休眠期,溫度過高過低都會引起出苗慢,若是種大蒜來賣的話,白白浪費等待出苗的時間,所以應該採取一定的措施來促進大蒜出苗。
解決對策
1、若是當地溫度過低(低於15度),種植大蒜可以考慮起壟把大蒜種壟上,壟上地勢高些,更容易得到光照,地溫更高些;若是已經種大蒜了,可以通過覆蓋稻草或者覆蓋塑料地膜來增加地溫。
2、大蒜本身有一定的耐陰性,若是當地溫度過高(高於25度),種植大蒜可以選擇在半遮陽的地方如菜地一面附近有大樹,這樣可以擋光,但又不全部擋光,不影響後續生長;此外,種大蒜後可以覆蓋稻草加強淋水有保溼降溫作用。
六、蒜蛆危害
蒜蛆是常見的大蒜害蟲,喜糞便腐臭味,常在溼潤避光的地下活動,對大蒜的危害一般是地下蒜瓣、嫩莖被啃食,以蒜蛆幼蟲危害為主;所以種到地裡的蒜瓣若是蒜瓣裡的蒜芽被蒜蛆啃食了,就不能長出來被人們認為出苗晚,影響很大。
如何排查是蒜蛆危害?
大蒜出苗晚,為了區分是不是地裡有蒜蛆啃食導致的,可以先排查,隨機的挖開種了大蒜的幾處地下看看,有沒有看到蒜蛆幼蟲,種下的蒜瓣是完好無損,若是沒看到蟲,蒜瓣也是好的,大蒜出苗慢就按照其他的原因針對性去解決就可以了,若是蒜蛆就用治蒜蛆的方法來防治。
這種情況的發生有可能是種大蒜之前沒有對土壤進行殺蟲消毒處理、蒜種也沒有用專門的藥劑浸泡過就拿來種,還有可能就是種大蒜的底肥是沒有充分腐熟過的糞便農家肥。
解決對策
1、用草木灰防治
草木灰可以防治些害蟲,蒜蛆就是其中的一種;人們種植大蒜一般是挖一排排溝播種的,比較整齊有序,可以挖溝順著溝撒上草木灰來防治,參考用量150-200公斤/畝。
2、用專門的藥劑防治
若是地下蒜蛆比較多,可以使用專門的藥劑來防治,參考用藥:用90%敵百蟲粉劑800-1000倍稀釋噴霧來防治。
3、播種前的預防
3-1、要拿來種蒜的菜地翻耕後撒草木灰、暴曬一周左右。
3-2、拿來做底肥的農家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再使用,還可以往農家肥堆肥中噴灑適量兌水後的敵百蟲,起到消滅、防治蒜蛆的目的;若沒有腐熟的農家肥,可以買些複合肥、尿素來代替。
3-3、用敵百蟲藥劑來拌種再播種,參考配比是80%敵百蟲粉劑20倍稀釋後拌種,用量是掰成蒜瓣的蒜種跟稀釋的藥液以10:1的比例,如10斤的蒜種用1斤的藥液拌種。
總結:大蒜出苗慢有可能是蒜種、溫度、缺水、蒜蛆危害等原因導致,針對這些原因採取優選蒜種、覆蓋稻草、多澆水溼潤、撒草木灰驅蟲等方式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