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畫家往往是孤獨的,生前很難大紅大紫,死後才華才被世人發現,從而名滿天下,其作品價值也會隨之飆升,國外頂級畫家梵谷是這樣,清代的鄭板橋也是如此。鄭板橋出生於江蘇興化,正兒八經的江南才子,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詩歌功底深厚,書法造詣極高,可以說獨樹一幟,同時也是清代少有的畫家,故世人稱他為詩書畫「三絕」。
康熙三十二年,鄭板橋呱呱墜地,祖上家境還算不錯,可惜此時已經中落,日子過得相當拮据。鄭板橋小時候,是個苦命的孩子,母親在他三歲時因病去世,幾年後父親續弦,給他娶了繼母,幸虧繼母心腸不錯,對年幼的鄭板橋挺照顧,父親教他詩文對聯,希望他以後能夠有所成就,光宗耀祖更好不過了。
凡青史留名之人,大多都經歷過常人難以想像的苦難,鄭板橋太不容易了。家庭方面,幼年喪母,少年又失去繼母,好不容易熬到中年,伉儷情深的妻子撒手人寰,怎一個慘字了得。不僅如此,其仕途功名之路也走得非常艱難,歷經三朝才考上進士。
二十歲中秀才,此時康熙還在位,之後多次鄉試落榜,直至雍正五年,才取得舉人的身份,乾隆年間進士及第,他已經年過四十。此後十餘年間,鄭板橋基本上都是縣令、知縣這種小官,他體察民情、重視農桑,為官清廉生活簡樸,出行不坐轎子。
鄭板橋想要有一番作為,想要為民請命,卻發現心有餘而力不足,鬱郁不得志,最後因請求朝廷放糧賑災得罪上司,進而心灰意冷,選擇辭官歸隱,投入到繪畫創作之中。在藝術上特立獨行,鄭板橋只畫三種東西,即蘭花、竹子和石頭,蘭花象徵著高雅、自信,骨子裡充滿不服輸的氣質;竹子代表堅韌不屈。
只畫蘭、竹、石的原因,鄭板橋如此解釋:「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鄭板橋喜歡在自己的畫上題詩,他曾經寫下一首七言絕句,託物言志字字珠璣,表現了正直無私、不屈不撓之高尚品格,最後7個字難以超越。
《竹石》——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自古以來,竹子備受文人的推崇,它寓意著自強不息、清雅脫俗,不同流合汙,大文豪蘇東坡對竹子也非常喜愛,他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一二兩句「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描繪了竹子把根扎進巖石裡,一個「咬」字畫龍點睛,那種堅韌的品質,一般植物比不了。
接下來的「千磨萬擊還堅勁」,石頭堅硬無比,看似脆弱的竹根,卻經歷千萬次的打擊與磨練,那股衝勁絲毫不減,不達目的不罷休,一定要扎進巖石中。表面上讚美竹子,實則是詩人自己的品格,宦海沉浮,儘管鄭板橋逐漸看淡,還寫下「難得糊塗」提醒自己,頑強的內心卻從未改變。
最後一句「任爾東西南北風」,短短7個字,瀟灑中略顯狂妄,大風大雨也好,嚴冬酷暑也罷,絕對不低頭,無畏無懼之精神,鐵骨錚錚之品格,是鄭板橋一生最好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