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25日為老人義務理髮 愛心理髮隊五年沒爽約

2020-12-22 央廣網

「您來啦!這次想要理什麼髮型?」每月25日早上8點,朝陽區三裡屯街道中紡裡社區活動室總會有四、五十位八十歲左右的老人來理髮。這種場面,除了今年上半年疫情原因停了一段時間,五年間從未間斷。

原來,這一天就是中紡裡社區愛心理髮隊為社區老年人義務理髮的日子。「我們是8點半正式開始,但大家特別積極,每次都提前來。」愛心理髮隊隊長張桂雲介紹說。

每次活動,理髮隊成員都會早早到來,怕老人在門外等,自己也需要做好準備工作。十張椅子一字排開,準備好剪子、推子、刷子、圍布等理髮工具,做好所有準備工作,理髮正式開始。

這一天,十位理髮師要為所有老人理完髮。「我們一次要站兩三個小時,防止因上廁所耽誤大家時間,中間還都不怎么喝水,就想著讓大家少等會兒。」張桂雲說。

「他們特別熱情,理髮師們都會提前問我們想要什麼髮型,理髮過程中還陪我們聊天兒,在這兒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一位老人說。

據悉,愛心理髮隊是由張桂雲發起成立的,當時社區要參加街道的創享活動,張桂雲想著自己正好會理髮,轄區內老人也比較多,很多人出行不太方便,去理髮店困難還得花錢,就用自己的手藝為老人解決理髮的難題。

張桂雲提出這一想法後,得到了同樣會理髮的戴師傅、姚玲的響應,他們又召集了五位熱心居民,八個人的中紡裡社區愛心理髮隊就正式成立了。

最初,他們在正式理髮的前兩天會在社區張貼通知,告知大家免費理髮的時間、地點。活動一開始,就有十幾位老人前來理髮。

隨著愛心理髮隊的好口碑逐漸在社區傳播,前來理髮的老人越來越多。為此,理髮隊也開始擴大隊伍規模,五位原本不會理髮的成員,開始學習理髮技藝,成了義務理髮師。

理髮隊成員都已六、七十歲,去年,四十多歲的王彬加入了進來,瞬間拉低了理髮隊的平均年齡。王彬家就在活動室旁邊,當他得知理髮隊成員免費為老人理髮時,立馬兒決定加入進來。

「小王下午還要上班,但他依然堅持加入我們,他會理髮,人也熱情,在這兒很受大家歡迎。」張桂雲說。

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理髮隊成員入戶理髮。劉增錄老兩口住在23樓五門,理髮隊剛成立時劉增錄腿部骨折,住在同樓的理髮隊成員慄鳳蘭聽說了此事,就和大家商議要主動上門為老人理髮。在半年多的時間裡,他們在每月25日專門派出一名理髮師前往劉增錄老人家中。後來,劉增錄的老伴兒也不幸骨折了,理髮隊繼續堅持為他們上門理髮。

理髮隊的行為讓兩位老人很是感動。「我們想讓理髮館派人來,即使給錢人家也不上門,還是愛心理髮隊幫我們解決了大問題。」

為了表示感謝,兩位老人準備給理髮隊送錦旗,但被理髮隊婉拒了。

「除了今年上半年疫情原因,這五年來,愛心理髮隊堅持每月為老人理髮,從未爽約,深受居民的歡迎。」中紡裡社區黨委書記馬春豔說。

相關焦點

  • 瀋陽7人「理髮隊」 2天為100多名民警理髮
    2月13日、14日,一個由7名瀋陽男子組成的「理髮隊」,先後來到渾南區、蘇家屯區的多個派出所和路上執勤卡點,義務為民警理髮,讓他們精神抖擻地繼續戰鬥在防控疫情一線。佟勇是這個隊伍的倡議者,他的妻子在公安系統工作,倆人聊天中無意間提到了一些民警在防控疫情工作中很辛苦,也沒地方去理髮。佟勇心中一下子冒出了去給一線民警理髮的想法,但自己一個人力量有限,於是就把想法和幾個好朋友說了,朋友們紛紛表示支持,都說願意組隊,很快隊伍有了7個成員,13日就出動了。
  • 北京這個社區居民義務理髮,33年堅持不懈,手藝媲美託尼老師
    去哪兒理髮,成了不少老人們的難題。不過,住在海澱區羊坊店西木樓社區的老住戶們就沒有這樣的煩惱,因為在小區裡有一支堅持了33年為大傢伙兒義務理髮的志願者服務隊。老隊長劉玉珍從創建伊始就一直帶著志願者們為周邊的居民免費理髮,直到去年,年過八旬的她因身體原因無法長時間站立,不得不放下了手中的剪子和推子退了休。
  • 「愛心大姐」街頭義務理髮
    「我兩個多月沒有理髮了,這下輕快多了,人也舒服了。」摸著剪短的頭髮,重新帶上帽子,環衛工老宋憨厚地笑了。他說,早該剪頭髮了,但理髮店一直沒開門,頭髮長地難受,平時幹活熱得直冒汗。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們走上街頭,在西門外設置了臨時理髮攤,4名理髮師同時開工為周邊環衛工人義務理髮。據悉,疫情防控期間,廣大環衛工人堅守崗位,為保證城市的乾淨、衛生和防控疫情貢獻力量。由於疫情防控期間,理髮店都沒有營業,許多環衛工人很久沒有理髮,頭髮太長容易出汗,對他們的工作造成一定影響,志願者的義務理髮活動及時為他們化解了煩惱。
  • 常年堅持為社區老人義務理髮(圖)
    (原標題:常年堅持為社區老人義務理髮(圖)) 和平區三盛裡社區為了給轄區居民提供便捷服務
  • 南昌縣廣福鎮:義務理髮獻愛心 志願服務暖人心
    南昌縣廣福鎮:義務理髮獻愛心 志願服務暖人心 2021-01-14 0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義務理髮日」志願服務暖人心
    「義務理髮日」志願服務暖人心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12月7日上午9點,雖然天氣寒冷,一家理髮店的理髮師、志願者謝鵬宇仍帶著理髮工具,準時來到豐潤區燕山路街道新城社區居委會,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引領下,開始為社區60歲以上的老人義務理髮
  • 老人理髮不花錢 這事兒在濟南一個農村社區
    「叔,以後你那片兒裡有理髮的老人,叫他們過來就行,我很高興為你們服務。」3月24日,在孝直鎮皇山社區的一間「愛心屋」裡,理髮師傅廉青對前去理髮的一位老人說。「謝謝你們啦,以後理髮可不用作難了。」老人高興地說。
  • 山裡簡辦「佛生日」 每月為老人過「理髮日」
    昨天是農曆七月初八,在南安眉山鄉外寨村,每個月的農曆初七、初八是村裡的「理髮日」。一個山裡的小山村,為什麼會設立「理髮日」呢?【點擊下方觀看視頻】*視頻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每個月的農曆初七、初八,南安眉山鄉外寨村老年協會就變成了臨時的理髮店,老人拿著號牌排隊等理髮。
  • 莊彩男:從志願理髮到愛心聯盟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區青山社區,每個月的15日,都有一個身影在行動不便的居民家中忙碌,為他們免費理髮。她就是熱心公益事業的黨員志願者莊彩男。這一志願服務,她已經做了整整22年。我年輕,更應該為社區居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從老顧身上,莊彩男體會到了幫助他人的意義。從開店營業那天起,她就主動開展義務理髮活動,並成為三明志願理髮第一人。就這樣,22年來,每月莊彩男都會風雨無阻地為社區數十位行動不便的居民上門免費服務。這些老人,有的長期癱瘓在床,有的無法行走。莊彩男幫他們理完髮後,還主動幫助他們擦身、換衣服。
  • 80後夫妻開理髮店 設「義剪日」為老人小孩理髮
    原來,每個月的12日,潘飛的理髮店都會掛出「不對外營業」和「免費為60歲以上老人和 10歲以下小孩理髮開始啦」的告示牌,為老人和小孩免費理髮。  廣州到內江免費義剪堅持6年  潘飛免費為60歲以上老人和10歲以下小孩理髮的公益活動是從2009年在廣州開理髮店時開始的。2014年3月,潘飛回到內江,在農校街開了一家理髮店,並把每月12日免費義剪堅持了下來。
  • 張建明:義務理髮12載 為行動不便的鄰裡上門服務
    「嚓嚓嚓,嚓嚓嚓……」在紹興縣漓渚鎮老街上,隨著剪刀清脆的響聲,任順意老人的一頭長髮被張建明修整得乾淨利落。老人對著鏡子左看看,右瞧瞧,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2月12日上午,鎮上有名的「義務理髮師」張建明帶著理髮工具,上門為行動不便的鄰裡街坊義務理髮。由於患眼疾,80歲的任順意平時很少出門,每月都堅持上門服務的張建明從來沒讓老人失望。
  • 威海八旬老教師每月義務為敬老院老人理髮 六年用壞了7個剃子
    齊魯網·閃電新聞威海11月13日訊有一位八旬理髮師,六年間,他雨雪無阻,每月堅持免費為敬老院180餘名老人理髮,「只要身體健康,我就會一直免費為老人理下去」的承諾始終沒變。這名理髮師名叫劉洪斌,是威海市榮成市成山鎮的一名退休老教師。
  • 第1463期:志願 | 「國際志願者日」到來前,盤點一下咱們北下關優秀的志願者(上)
    縷縷銀絲,絲絲暖意,他們為老人送上溫暖與關懷,他們讓真情溢滿北下關,他們就是北下關文化養老苑「銀絲情縷」理髮隊。「銀絲情縷」理髮隊成立於2015年,現有固定成員8人,以退休人員為主。在街道市民活動中心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理髮隊用實際行動為轄區老人送上便利和服務。
  • 這群「80後」理髮師 每月免費上門為老人理髮
    2月20日一大早,湖州安吉縣康復中心就熱鬧開了,因為當天又是免費理髮的日子,需要理髮的老年人早早地洗好頭髮,在活動室內排隊等候。而這樣的免費剪髮活動,每個月都會在康復中心開展。莫雅芬老人剪完頭髮後,看著鏡子裡面自己的髮型高興地說,「現在我就認準他們了。」 「我坐輪椅已經好多年了,腿腳不方便,孩子們又忙,陪護人員沒車也不能帶我出去剪頭髮,以前都是三四個月才剪一次頭髮。」錢來英老人說,「現在好了,他們每個月來,我每個月都能來修剪,人看上去也更精神了。」
  • 任丘80後髮型師每月為老人免費理髮半天
    對著鏡子一照,她開心地說:「沒想到免費的還剪得這麼細緻,這麼好,真不錯。」聽到老人的表揚,髮型師杜建學的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這樣的場景,每個月9日上午都會在任丘市文化北道一間不大的理髮店裡溫情上演。免費為老人理髮的想法由來已久「每個月的9日上午是我們店免費為65周歲以上老人理髮的日子,有很多老人到我的店裡理髮。」34歲的杜建學是理髮店的老闆,是一個樸實的80後農村小夥兒,圓圓的臉龐總是帶著憨憨的笑,讓人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 「愛心理髮屋」裡的暖鏡頭 讓好年頭「從頭開始」
    2月8日下午,在南京堯化社區港堯新村小區「秀剪」理髮店裡,已經很久沒有體驗過專業理髮滋味的譚豔紅,免費享受一次「VIP待遇」——在社區退休老黨員戈年童和年輕黨員義工夏雪林攙扶下,來到店裡,店主袁茂財親自上陣,為她洗剪吹,只見小剪子咔嚓咔嚓,一道彎彎的劉海修出來了,原本有些雜亂的披肩長發變成了整齊清爽的短髮,既減齡又精神。
  • 愛心「義剪日」定期服務特殊群體
    日前,東壩鄉福園第一社區將每月15日定為了社區的愛心「義剪日」,由社區有理髮手藝的志願者擔任理髮師,為轄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殘疾人提供免費理髮服務。「想不到在家門口也可以享受這樣的理髮服務,很溫暖貼心,這下神清氣爽了!」12月15日,在福園第一社區居委會,居民閆春華理完髮後高興地說。福園第一社區老年人、殘疾人和低收入人群較多。2018年下半年,社區志願者在入戶走訪中得知,理髮不便是行動不便或生活困難的老人反映最多的問題。
  • 堅持5年每月到鄉下免費為老人理髮,面對「炒作」質疑她坦言……
    「只要需要,我都會風雨無阻地跟著愛心團隊來」。每個月,德化媳婦張寶春的理髮店都會休店三天,因為她要去鄉下給老人免費理髮。這件事她已堅持了5年,走過德化多少村莊,為多少老人理過發,她已記不清。記者近日來到張寶春的理髮店,聽她講述為鄉村老人理髮的那些事。
  • 得之大陸報之大陸:義務為病人理髮的臺灣志工
    得之大陸報之大陸:義務為病人理髮的臺灣志工 2018-07-19題:得之大陸報之大陸:義務為病人理髮的臺灣志工  中新社記者 鍾升  「爺爺,一個月不見了,我又來給你們理髮了。
  • 一把剪刀,滿腔熱情,「愛心理髮師」何麗珠義務理髮35年
    從1984年開始,她堅持為身邊的同事、鄰居義務理髮,幫助了數不清的人。自學理髮:幫助身邊同事何麗珠並不是專業的理髮師。年輕時,她在「十三化建」工作,經常跟著施工隊伍東奔西走。那時候,由於工作緊張、工地偏僻,工人們沒時間也沒地方去理髮。熱心的何麗珠便萌生了給大家理髮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