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來啦!這次想要理什麼髮型?」每月25日早上8點,朝陽區三裡屯街道中紡裡社區活動室總會有四、五十位八十歲左右的老人來理髮。這種場面,除了今年上半年疫情原因停了一段時間,五年間從未間斷。
原來,這一天就是中紡裡社區愛心理髮隊為社區老年人義務理髮的日子。「我們是8點半正式開始,但大家特別積極,每次都提前來。」愛心理髮隊隊長張桂雲介紹說。
每次活動,理髮隊成員都會早早到來,怕老人在門外等,自己也需要做好準備工作。十張椅子一字排開,準備好剪子、推子、刷子、圍布等理髮工具,做好所有準備工作,理髮正式開始。
這一天,十位理髮師要為所有老人理完髮。「我們一次要站兩三個小時,防止因上廁所耽誤大家時間,中間還都不怎么喝水,就想著讓大家少等會兒。」張桂雲說。
「他們特別熱情,理髮師們都會提前問我們想要什麼髮型,理髮過程中還陪我們聊天兒,在這兒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一位老人說。
據悉,愛心理髮隊是由張桂雲發起成立的,當時社區要參加街道的創享活動,張桂雲想著自己正好會理髮,轄區內老人也比較多,很多人出行不太方便,去理髮店困難還得花錢,就用自己的手藝為老人解決理髮的難題。
張桂雲提出這一想法後,得到了同樣會理髮的戴師傅、姚玲的響應,他們又召集了五位熱心居民,八個人的中紡裡社區愛心理髮隊就正式成立了。
最初,他們在正式理髮的前兩天會在社區張貼通知,告知大家免費理髮的時間、地點。活動一開始,就有十幾位老人前來理髮。
隨著愛心理髮隊的好口碑逐漸在社區傳播,前來理髮的老人越來越多。為此,理髮隊也開始擴大隊伍規模,五位原本不會理髮的成員,開始學習理髮技藝,成了義務理髮師。
理髮隊成員都已六、七十歲,去年,四十多歲的王彬加入了進來,瞬間拉低了理髮隊的平均年齡。王彬家就在活動室旁邊,當他得知理髮隊成員免費為老人理髮時,立馬兒決定加入進來。
「小王下午還要上班,但他依然堅持加入我們,他會理髮,人也熱情,在這兒很受大家歡迎。」張桂雲說。
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理髮隊成員入戶理髮。劉增錄老兩口住在23樓五門,理髮隊剛成立時劉增錄腿部骨折,住在同樓的理髮隊成員慄鳳蘭聽說了此事,就和大家商議要主動上門為老人理髮。在半年多的時間裡,他們在每月25日專門派出一名理髮師前往劉增錄老人家中。後來,劉增錄的老伴兒也不幸骨折了,理髮隊繼續堅持為他們上門理髮。
理髮隊的行為讓兩位老人很是感動。「我們想讓理髮館派人來,即使給錢人家也不上門,還是愛心理髮隊幫我們解決了大問題。」
為了表示感謝,兩位老人準備給理髮隊送錦旗,但被理髮隊婉拒了。
「除了今年上半年疫情原因,這五年來,愛心理髮隊堅持每月為老人理髮,從未爽約,深受居民的歡迎。」中紡裡社區黨委書記馬春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