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嚓嚓,嚓嚓嚓……」在紹興縣漓渚鎮老街上,隨著剪刀清脆的響聲,任順意老人的一頭長髮被張建明修整得乾淨利落。老人對著鏡子左看看,右瞧瞧,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2月12日上午,鎮上有名的「義務理髮師」張建明帶著理髮工具,上門為行動不便的鄰裡街坊義務理髮。由於患眼疾,80歲的任順意平時很少出門,每月都堅持上門服務的張建明從來沒讓老人失望。「不嫌髒來不嫌累,不喝水來不要錢。」這句話是老人對張建明義務服務的真實寫照。
50歲的張建明12年如一日,為鎮上行動不便的老弱病殘義務理髮,在當地傳為佳話。
2000年,張建明所在的杭州船運公司深化改革,他主動打報告要求下崗,回到老家漓渚,與妻子開了家理髮店。他總是一副熱心腸,對比他更困難的老弱病殘家庭「情有獨鍾」。
「現在的理髮店,價格高,環境也不適合老年人。有的老年人自己出門理髮不方便。」張建明把自己的想法跟家裡人一說,立即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從此,上門給殘疾人和老人義務理髮,成了張建明每月必做的一件事。
「他記得比我們清楚,時間一到就上門服務,給我們省了不少事呢!」村民張雨龍患有腦溢血,半身癱瘓,他的家人告訴記者,過去最苦惱的事就是給老人理髮,要麼請人到家裡,要麼用輪椅推老人外出理髮。一次,有親戚告訴她,鎮裡有位黨員願意上門義務給老弱病殘理髮。一開始,他還不太相信,沒過多久,張建明就拿著理髮工具上門來了。之後,每隔一個月,他就會來給老人理髮。
80歲的徐傳興老人孤身一人,她更是無法忘記張建明這個好人。這些年,除了理髮,老人的開水都是張建明免費供應的,平時生活上也主要靠他幫忙照顧。「這樣的好人真是難找了……」老人只要一說起張建明,就會誇個不停。
在大伙兒心目中,張建明是鎮裡的「熱心人」,他用自己點點滴滴的行動贏得了街坊鄰居的尊重。
2003年10月,下崗不久沒有太多收入的張建明,聽說鎮政府建造漓福公路資金缺口較大,主動把6000元積蓄捐獻出來。2006年4月,當聽說新落成的鎮中心學校缺少課桌,他又拿出剛積攢起來的2000元錢送到學校,用於購買一個班的課桌椅。
除了慷慨解囊,張建明還主動獻血。從2000年起,他每隔半年,就要坐近1個小時的公交車,趕到紹興市區東街流動獻血車獻血。後來,他又加入當地青年志願者隊伍,成為一名光榮的義務獻血員,隨時準備為那些急需輸血的患者獻血。
有人說他「傻」,張建明說:「過去也有人說雷鋒傻,但現在那麼多人還記著雷鋒,說明雷鋒一點也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