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行動不便,巡迴法庭上門服務

2020-12-17 瀟湘晨報

近日,平江縣法院的幹警冒著嚴寒驅車二十多公裡的蜿蜒山路來到李婆婆家審理一起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年4月,李婆婆乘坐摩託車時被一麵包車撞倒受傷,住院四十多天,導致腿骨粉碎性骨折、右髕骨關節半脫位,只能坐輪椅,行動不便,該院受理案件後考慮到李婆婆已75歲高齡且行動不便,遂到李婆婆家上門審理,就地辦案,提供便民暖心的司法服務。

庭審結束後,村民們紛紛對法院人性化辦案點讚,表示既為當事人提供了方便,也讓群眾接受了最直接的普法學習,增強了法治觀念。

【來源:湖南高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獨居老人腿腳不便無法親自辦業務 他們將巡迴法庭搬上門
    「我腿腳不方便,能不能不去法庭讓孫子代辦……」為了幫助八旬老人張九珍變更房產證,重慶開州法院幹警將巡迴法庭搬到了老人家門口。這樣暖心的司法服務,正在成為當地法院助推法治鄉村建設的常態。家住開州區長沙鎮獅子村6組的張九珍老人年逾八旬,2014年,老伴劉英富離世後,張九珍獨自一人守在老家。儘管子女多次勸其下山,但老人故土難離,堅持獨自居住在山上。一晃又是幾年過去,老人居住的幾間土牆屋因年久失修,成了危房。既然勸說下山不成,老人的孩子們就打算將老屋翻新重建,可打開房產證才發現,上面是劉英富的名字。一番諮詢,得知需要辦理繼承事宜,將房產所有權人變更才行。
  • 渦陽法院:當事人行動不便 巡迴法庭到村開庭
    9月10日,渦陽縣人民法院牌坊巡迴審判法庭在牌坊鎮鄒大行政村村委會巡迴審理一起離婚糾紛案件。  由於張某子患有殘疾,行動不便,牌坊人民法庭決定在牌坊鎮鄒大行政村村委會設立巡迴法庭,就地審理此案。庭審中法官充分聽取了原被告的意見,從法律、道德、婚姻家庭關係等角度對雙方當事人釋法明理,耐心調解疏導,最終雙方自願達成調解協議。二人自願協議離婚,婚生兩個女兒由被告自費撫養。
  • 8旬老人行動不便無法激活社保卡,農行商洛分行上門服務
    社保卡功能越來越完善的同時,為了避免不法分子鑽漏洞損害持卡人的利益,社保卡的審核也越來越嚴格,激活社保卡需要去銀行辦理,這對於家住老小區沒有電梯又腿腳不便的宋老先生來說,可是大難事一件。12月8日上午10時許,宋老先生致電農行商洛分行營業部說明其需求以後,下午2時許,該行營業部主任杜景與副主任王香麗即來到位於名人街某家屬院3樓的宋老先生家,上門為其辦理業務。打開門看到銀行工作人員冒著嚴寒上門服務,坐在輪椅上的宋老先生顯得很是激動,由於其今年已88歲,耳朵有點背,與人交流有點困難。
  • 老人行動不便 上門特事特辦
    「太感謝你們了,幫我解決了大困難,這樣的上門服務真的很貼心。」近日,鹹陽市社會保障卡管理中心協調建行鹹陽分行,帶著便攜設備,驅車40多公裡前往為一位參保老人上門發放並激活社會保障卡。市社會保障卡管理中心得知這一情況後,本著「堅守制度底線,提供綠色通道」的服務原則,立即聯繫建行鹹陽分行,按照特事特辦流程為參保老人協調安排上門服務。業務辦理結束後,張儒興老人對工作人員的服務讚不絕口。
  • 古稀老人贍養困難 巡迴審判上門維權
    贍養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9月28日,固安縣人民法院馬莊人民法庭在禮讓店鄉大楮林村巡迴審理了一起74歲老人的贍養糾紛案件。趙某某與老伴育有二子,老伴已去世。多年來,趙某某與二兒子因贍養問題發生糾紛,當地村委會多次調解未果。
  • 龍裡縣:子女推諉贍養老人 巡迴法庭來審理
    協議達成後,長子與次子均按協議支付二老贍養費,但三兒子因與二老有隔閡未支付2020年贍養費,由此引起子女間對贍養費給付互相推諉,經多次與子女溝通贍養費問題未果,二老遂向法庭起訴。法庭受理該案後,鑑於二老年紀較大,行動不便,遂就近選擇在臺上村村委會巡迴審理本案。
  • 張建明:義務理髮12載 為行動不便的鄰裡上門服務
    「嚓嚓嚓,嚓嚓嚓……」在紹興縣漓渚鎮老街上,隨著剪刀清脆的響聲,任順意老人的一頭長髮被張建明修整得乾淨利落。老人對著鏡子左看看,右瞧瞧,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2月12日上午,鎮上有名的「義務理髮師」張建明帶著理髮工具,上門為行動不便的鄰裡街坊義務理髮。由於患眼疾,80歲的任順意平時很少出門,每月都堅持上門服務的張建明從來沒讓老人失望。
  • 「曲靖法院」巡迴法官上門喚親情
    案件經當地基層組織多次調解未果,劉某無奈之下將六個子女訴至曲靖市霑益區人民法院花山法庭。百善孝為先接受案件後,本著家事案件以保護弱者、修復關係、實現家庭和睦為導向的原則,考慮到原告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決定到原告住所地進行巡迴審理。
  • 海口長者飯堂為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門
    一月四日,海口市龍華區中山街道長者飯堂工作人員傅秋燕(右)為該街道富興社區的獨居老人陳麗雅送午餐。陳麗雅老人家裡的灶也冷著。飯點到了,她並未開始做飯,因為她知道,很快就會有熱乎乎的飯菜送上門。  11時45分許,兩輛熟悉的電動車駛入海口市龍華區中山街道富興社區的一條巷子,進入陳麗雅的視線。她知道,中山街道長者飯堂的工作人員傅秋燕和王家鵬又來了。  從2019年6月該長者飯堂投入運營以來,傅秋燕和王家鵬平均每天為約10位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免費送飯上門。
  • 老人癱瘓行動不便 忘記存摺密碼銀行上門服務
    沙坪垻翰林景園小區,銀行工作人員親自上門為吳婆婆辦理委託書實習記者 李賽攝影 張琰昨日中午,農業銀行沙坪垻烈士墓支行的吳行長和兩位同事一起,帶著委託書和印泥來到了沙坪垻翰林景園小區,把銀行「搬」到了儲戶家裡,為吳婆婆上門服務。吳婆婆是何許人?銀行工作人員為何會上門為她服務?
  • 「暖心警事」民警上門為行動不便老人送證
    12月10日16時許,寒風凜冽中,渦陽縣公安局陳大派出所戶籍民警來到轄區偏遠村莊,為村中行動不便的老人們送去辦理好的二代身份證。據悉,今年10月至11月份期間,陳大派出所戶籍窗口受理了一些身份證丟失老人的補證申請,12月份戶籍民警看到一些補辦好的身份證遲遲無人來領取,原因是由於這些老人行動不便,子女都外出務工,無法前往派出所領取。得知此事後,戶籍民警牛瑜拯決定為他們送證上門。
  • 【法院天地】被告行動不便 法官「上門」開庭
    8月19日,因被告人肢體壹級殘疾,行動不便,寶山區人民法院七星法庭在被告家中設立「審判庭」,「上門」審理了一起健康權糾紛案經過宣讀起訴書、法庭調查、法庭辯論和被告人的最後陳述等法定環節,整個庭審過程規範有序。原、被告對該案的賠償金額無法達成一致意見,雙方態度強硬。審判員積極幫助原、被告雙方化解矛盾,避免雙方當事人的矛盾進一步激化,最終原、被告雙方達成一致的調解意見,由被告賠償原告各項經濟損失合計2,962.74元,且雙方當事人當場握手言和,同時對法官到家中審案深表感謝。
  • 祁東:巡迴法庭進村部 服務群眾零距離
    10月13日上午,祁東縣人民法院黃土鋪法庭到黃土鋪鎮大榮村村委會以巡迴法庭形式就地審理一起合同糾紛案。紅網時刻衡陽10月13日訊(通訊員 羅國軍 記者 宋美君)為減輕群眾訴累,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司法便利,10月13日上午,祁東縣人民法院黃土鋪法庭到黃土鋪鎮大榮村村委會以巡迴法庭形式就地審理了一起合同糾紛案。部分村委會幹部和當地村民來到現場旁聽庭審。
  • 老人行動不便急需戶口本 戶籍民警上門為其補辦
    天氣冷了老人又不能下床,這怎麼辦?毓璜頂派出所戶籍民警薛冰了解情況後,駕車主動上門核實情況為老人補領了戶口簿。老人的家人感動地說,姑娘你們大冷天從芝罘區到萊山區為我們上門服務,人民警察真好!據了解,毓璜頂派出所戶籍大廳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群眾有需要民警就會上門服務,進入十一月上旬以來,戶籍民警已為轄區臥床不起行動不便的老年居民入戶辦理戶口身份證三次,受到群眾好評!
  • 李莊法庭:巡迴審理贍養案 解紛普法兩相宜
    翠屏區法院李莊法庭受理案件後,承辦法官及時上門調查了解案件情況。考慮到天氣炎熱,老人行動不便,承辦法官決定將法庭「搬」到事發地,公開開庭審理此案,並開展《民法典》宣講活動。當天上午,李莊法庭法官一行帶上國徽、電腦、音響等設備,頂著35度的高溫,在李端鎮高石村黨群服務中心院壩設立巡迴法庭
  • 南市派出所社區民警悉心照料行動不便老人
    南市派出所社區民警悉心照料行動不便老人 2020-10-15 14: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巡迴法官上門喚親情
    案件經當地基層組織多次調解未果,劉某無奈之下將六個子女訴至曲靖市霑益區人民法院花山法庭。百善孝為先接受案件後,本著家事案件以保護弱者、修復關係、實現家庭和睦為導向的原則,考慮到原告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決定到原告住所地進行巡迴審理。
  • 醫生每月上門為行動不便老人換導尿管
    看著張女士急切又無助的表情,陳醫生馬上詢問了科室主任,說明情況後,科室主任同意了陳醫生上門為張女士解決難題。當天下班後,陳銘醫生第一次來到張女士家,為她叔叔更換導尿管。到了家中才了解到,張女士的叔叔今年 75 歲,由於沒有孩子,一直由侄女張女士照看。
  • 沈家營法庭開展巡迴審判工作
    為深入推進訴源治理工作,延伸法律服務,8月17日上午,沈家營法庭庭長鄭永強攜法官助理劉璐、書記員王雅霏到當事人家中開展巡迴審判。本次巡迴審判在信息化運維部門吳立軍同志大力支持下圓滿完成任務。該案是一起離婚後財產糾紛,鄭永強法官在充分了解案情後,得知被告孟某雖然精神狀況良好,但是身體存在殘疾,常年臥床、行動不便,加之本案需要現場勘驗,本著便利當事人的原則,鄭法官在徵求了雙方當事人意見後安排了本次巡迴審判。庭審前,鄭法官首先對雙方當事人產生爭議的現場進行了拍照與取證。隨後,就地在當事人家中開展庭審。
  • 老人行動不便 濬縣法院法官上門開庭
    考慮到崔某年過八旬,車禍受傷後行動不便,無法親自到法院參加庭審,為便於當事人充分真實表達自己的訴求,承辦法官決定將庭審現場搬到崔某的家中。將法庭「搬到」當事人家中,既解決了當事人訴訟難的問題,也體現了司法便民的理念和濬縣法院的人文關懷,讓當事人感受到莊嚴的法律也有溫暖的一面,真正做到司法為民,增強司法便民舉措,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