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癱瘓行動不便 忘記存摺密碼銀行上門服務

2021-01-13 騰訊網

沙坪垻翰林景園小區,銀行工作人員親自上門為吳婆婆辦理委託書

實習記者 李賽

攝影 張琰

昨日中午,農業銀行沙坪垻烈士墓支行的吳行長和兩位同事一起,帶著委託書和印泥來到了沙坪垻翰林景園小區,把銀行「搬」到了儲戶家裡,為吳婆婆上門服務。吳婆婆是何許人?銀行工作人員為何會上門為她服務?

兩位老人家都忘了存摺密碼

「前天,有位老爺爺帶著一份存摺到銀行來取錢,但密碼連輸了三次都不對。」吳行長說,當時銀行櫃檯的工作人員告訴老人家,忘記密碼可用帳戶戶主身份證掛失、重設密碼。但因老爺爺帶來的存摺名字並不是他本人,按照銀行規定,辦理掛失或密碼重置必須要戶主本人帶上身份證親自到銀行辦理。

「後來跟老人家交談才知道老人姓盧,今年已經66歲了,帳戶戶主是他老伴,老兩口都忘記了密碼,所以取不出存款,盧大爺一直強調老伴來不了銀行。原來三年前,老伴因腦膜瘤手術後遺症導致左側肢體偏癱,在旁人攙扶下也只能行走20米遠,根本無法從家裡走到銀行。

「存摺上雖然只有383.9元,但盧大爺家的這個存摺放了好幾年一直沒怎麼用,想到每年扣除年費可能還會欠一些錢,所以就到銀行把存款取出來註銷帳戶。」工作人員以前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吳行長和工作人員商量後決定「特事特辦」。

吳行長告訴我們,按照銀行的規定,像吳婆婆這樣的特殊情況,只要是情況屬實,農業銀行就會根據情況對儲戶進行上門服務。

銀行職員上門辦理業務

根據盧大爺提供的家庭地址和電話,昨天下午2點,吳行長以及兩名工作人員來到老人的家,為她辦理了委託書。

吳婆婆告訴我們,2009年她在農行辦理這個存摺,專門用來交保險。以後每年都會定期往存摺裡打錢,但都沒有取過錢,後來保險停了,時間一久,就忘記了密碼。「家裡各個銀行的存摺加起來有四五個,每個摺子密碼都不一樣。一年前我在家裡抽屜裡翻出這本農行存摺,想把錢取出來,但怎麼也想不起來密碼。」

吳行長和另外一位工作人員拿出委託書和印泥,在向兩位老人介紹完銀行的規定之後,盧大爺按照吳行長說的委託書內容,一字一句寫好下委託書。吳行長介紹,這份委託書的作用在於當戶主本人無法到銀行櫃檯辦理業務時能夠委託給別人幫忙,按照銀行的規定,為了保護儲戶的財產安全,只有儲戶本人持身份證才能辦理特殊業務。

寫好了委託書,核實了身份證,檢查了存摺信息,在銀行工作人員的見證下,盧大爺和吳婆婆在委託書上按下了自己的手印。「沒想到,銀行會直接在我家裡辦好手續,真的太感謝了,這麼小的事情,還特地到家裡來。」

在老人填寫完相關手續後,銀行工作人員又帶著盧大爺返回銀行,在營業大廳的櫃檯,工作人員為盧大爺重置了密碼,並取出存款,最後註銷了存摺。盧大爺拿著取出的383.9元錢,感嘆:「他們的服務真的很貼心。」

銀行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

特殊情況可靈活處理

吳行長說,銀行主動上門為有困難的客戶群體服務,並非首例,但也屈指可數。上門服務應該是增值服務,在銀行職員「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情況下抽調兩名工作人員上門服務,是付出了很高成本的。

按照銀行的規定,忘記密碼,戶主本人又不能持自己身份證到場,是不能夠辦理業務的。「銀行完全可以讓儲戶自己到公證處辦理公證後,再憑公證書到銀行,我們才能辦理。但是像吳婆婆這種情況,怎麼可能去公證處呢?並且公證費用又是他們自己需要支付的一筆錢。為了方便客戶,我們決定為有特殊需求的儲戶上門服務。」吳行長說。

她解釋,從理論上講,銀行很多讓普通市民不能理解的「死規定」,比如要求客戶到場辦理業務,其實是對客戶財產負責,是符合銀行及行業的相關規定,但是客戶的現實情況千差萬別,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特殊情況靈活處理。

2013年10月12日西安75歲病重老漢被120急救人員用擔架抬進銀行改密碼。(2013年10月14日《華商報》報導)

2013年4月10日,90歲老人中風癱瘓住在養老院,家屬替老人更換存摺,銀行卻堅稱,更換存摺必須要本人到場。(2013年4月14日,中國江蘇網報導)

……

這樣類似的報導在全國都出現過。

一次又一次的「死規定」讓我們思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萬一自己的父母也遇到這樣的情況,難道我們也要抬著他們進銀行大廳嗎?

截至2011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85億人,今年年底的時候,全國超過60歲的老人,將超過兩億,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的社會,而且全國還有8000萬到9000萬的殘障人,他們的生活當中也會面臨著這種金融服務。

如果銀行服務不走出冷冰冰的櫃檯,在馬上迎來的這種巨大的挑戰面前,面臨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多。

我們希望如果有更多銀行能為吳婆婆們「特事特辦」,更多銀行工作人員能從櫃檯後面走出來,給類似的客戶提供一條「綠色通道」,讓服務體現出更多的人性化和溫暖。

(重慶時報)

相關焦點

  • 改存摺密碼難住癱瘓老人 兒子替癱瘓母親改密碼被拒
    信報訊(實習生李娜)71歲的母親癱瘓在床,聶先生到郵局幫母親修改退休金存摺的密碼,結果郵局工作人員告知,修改存摺密碼必須由儲戶本人親自辦理。聶先生稱「母親癱瘓在床,不可能來櫃檯。」  改癱瘓母親存摺密碼被拒  昨天,家住宣武區的聶先生拿著自己和母親的身份證來到北京市南區郵電局裡仁街郵政支局,幫母親修改退休金存摺的密碼,卻被工作人員告知修改存摺的密碼只能由存摺主人親自辦理。讓聶先生為難的是,他母親今年已經71歲,處於半癱瘓狀態,身體條件不允許老人親自到郵局辦理這項業務。
  • 《改存摺密碼難住癱瘓老人》追蹤 郵局領導上門為老人改密碼(圖)
    信報訊(實習生李娜)本報報導《改存摺密碼難住癱瘓老人》之後,老人的特殊情況引起了裡仁街支局領導的高度重視,經過逐級申請之後,昨天,儲蓄班長和局領導冒雨來到老人家幫助老人修改密碼。籤下密碼申請書後,老人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 ATM存摺直接取款 上門提供延伸服務 銀行出招破解老年群體「數字...
    黃婆婆從白沙洲坐公交車過來,她曾是湖北省人民醫院的兒科醫生,因為認可這裡的服務,多年來一直在這辦理業務,「她們全是女同志,不是一個兩個,是全部都蠻好」。  此前一天,三八支行為黃婆婆癱瘓的老伴提供了上門服務。老人因為銀行卡被鎖定,需重新設置密碼,工作人員上門辦理了核實手續,並授權黃婆婆代辦。  營業大廳裡,大部分是老年人在辦理業務。
  • 8旬老人行動不便無法激活社保卡,農行商洛分行上門服務
    社保卡功能越來越完善的同時,為了避免不法分子鑽漏洞損害持卡人的利益,社保卡的審核也越來越嚴格,激活社保卡需要去銀行辦理,這對於家住老小區沒有電梯又腿腳不便的宋老先生來說,可是大難事一件。12月8日上午10時許,宋老先生致電農行商洛分行營業部說明其需求以後,下午2時許,該行營業部主任杜景與副主任王香麗即來到位於名人街某家屬院3樓的宋老先生家,上門為其辦理業務。打開門看到銀行工作人員冒著嚴寒上門服務,坐在輪椅上的宋老先生顯得很是激動,由於其今年已88歲,耳朵有點背,與人交流有點困難。
  • 【記者調查】癱瘓老人養老金帳戶被鎖 遭銀行多次要求本人前來解鎖
    株洲醴陵辦養老金存摺,湘潭取錢輸錯密碼帳戶被鎖黃先生說,他母親周楚珍77歲,現已癱瘓只能坐輪椅。2005年,黃先生在母親原單位所在地株洲醴陵的郵政儲蓄銀行犀城營業點,拿著母親的一代身份證和戶口簿為她辦了養老金存摺。之後,周楚珍每月可用這個存摺領到280元養老金。2012年,周楚珍來湘潭隨兒子黃先生生活。
  • 九旬老人存摺遺失無法領補貼 銀行上門服務排憂解難
    5月9日下午14時,興仁農商銀行波陽支行會計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戶,一位名叫黃某的客戶拿著其母親令狐某的身份證和戶口簿前來諮詢辦理存摺掛失補辦業務。在交談中得知令狐某身患疾病在家休養,出行不便,由於存摺遺失,無法正常領取政府部門發放的補貼,而她又無法親自前往銀行網點辦理相關業務。
  • 點讚:九旬老人忘記存摺密碼 建行工作人員幫忙解決
    該科室有一位九旬老人,他在7年前辦理了一張定期存單,如今急需將存單裡的錢款取出,由於老人忘記了取款密碼,家屬只有選擇向銀行求助。沒想到的是,銀行居然安排專人趕到醫院,幫助老人辦理了存單密碼掛失手續。採訪時獲悉,這位住院的老人住在南京中央門附近。早在2012年,老人來到南京建行中央門支行營業室辦理了一張定期存單,一直都是精心保管著。
  • 98歲老人突發腦溢血昏迷,子女不知道存摺密碼,取不出錢!銀行提醒...
    綏化市寶山鎮的於福君最近遇到了一個難題,他98歲的母親突發疾病昏迷,而母親名下的一張存摺因為密碼只有母親知道,於福君想取錢治病,就成了問題。 於福君是老人最小的兒子,今年也有六十歲了,現在他和他的幾個兄弟姐妹都沒有穩定的收入,也沒有太多的積蓄,母親存摺裡這五萬塊錢就成了老人的「救命錢」。於福君和他的姐姐去銀行試了幾次密碼,但是都不對,還把存摺給鎖住了,於福君想請求銀行幫忙把這筆錢取出來,因為不是本人取款,被銀行拒絕了。
  • 母親失憶忘記存摺密碼,直系親屬如何代辦?這個流程你要知道!
    來源:南寧新聞綜合頻道前段時間,市民何先生想將母親的退休金轉到養老院,卻遇到了麻煩,因為他的媽媽失去了記憶,忘記了銀行存摺的密碼。這可把他急壞了,無奈之下,他只好找到我們記者尋求幫助。何先生表示:「在養老院那裡我必須要預付一萬五千塊錢的管理費和生活費,每個月的費用像我母親那麼嚴重是在七千到八千,因為她之前已經有些痴呆症了,所以她銀行存摺密碼也忘記了,她的存摺裡面有六萬多塊錢。」
  • 清鎮農商銀行用心用情服務老年客戶
    圖:犁倭支行工作人員為老年客戶服務為加強對老年客戶的服務,清鎮農商銀行認真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通過建立制度、完善設施、配置人員、上門服務等措施,用心用情服務老年客戶,讓老年客戶享受到優質的金融服務。
  • 住院老人忘記密碼取錢難 嵊州農商銀行把「網點」搬到病床前
    2018-11-16 08:5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陳鏈芳 葉國平住院了急需花錢,嵊州市一位91歲的茹奶奶卻把存摺的密碼忘了。11月15日上午,嵊州市農商銀行的工作人員帶著移動終端設備趕到醫院辦理,解了老人的燃眉之急。
  • 存摺取錢需二代身份證 老人癱瘓臥床7年換證難
    「我媽媽是福州戶口,要補辦二代證得本人回去,可她癱瘓在床7年了,這該怎麼辦?」多年前,魏先生的母親陳阿婆隨丈夫將戶口遷至福州鼓樓區,一直沒遷回泉州,沒想到現在成了一個大麻煩。沒二代身份證 存摺難取錢昨日下午,海都記者在魏先生家裡見到了那本存摺。
  • 張建明:義務理髮12載 為行動不便的鄰裡上門服務
    「嚓嚓嚓,嚓嚓嚓……」在紹興縣漓渚鎮老街上,隨著剪刀清脆的響聲,任順意老人的一頭長髮被張建明修整得乾淨利落。老人對著鏡子左看看,右瞧瞧,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2月12日上午,鎮上有名的「義務理髮師」張建明帶著理髮工具,上門為行動不便的鄰裡街坊義務理髮。由於患眼疾,80歲的任順意平時很少出門,每月都堅持上門服務的張建明從來沒讓老人失望。
  • 上門服務暖人心,郵儲銀行泗水支行為客戶提供上門服務
    「非常感謝你們真心實意地為我們著想,還抽出寶貴時間提供上門服務,郵儲銀行的服務真是太好了!」最近,市民孫先生激動地將「擔當社會責任、服務暖人心」的錦旗贈予郵儲銀行泗水營業部。這面錦旗,緣於一張銀行卡。近日,孫先生來到郵儲銀行泗水縣營業部,告知他母親的銀行卡密碼忘記了,急需密碼重置辦理醫療結算,但其母親由於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和疝氣,不能下地走動無法親自到銀行辦理密碼重置。
  • 上門為高齡老人辦卡,桓臺農商銀行暖心服務獲好評
    「以前辦業務都要跑到銀行去,現在好了,不用我們到銀行辦業務,銀行直接到家裡來了,你們真是服務周到、貼心!」11月19日,在徐先生家裡,他激動地對上門服務的桓臺農商銀行工作人員表示感謝。11月18日興華社區工作人員來到桓臺農商銀行營業部,諮詢能否到社區為高齡老人辦理借記卡業務,網點負責人尹通經過耐心詢問,了解到辦卡的原因是為了領取政府為保障老人生活所發放的高齡補貼。考慮到天氣寒冷,部分老人行動不便,同時也為保證社區80歲以上高齡老人能夠及時領到高齡補貼,網點負責人尹通立即啟動了特殊客戶群體延伸服務預案,決定第二天上門為客戶辦理業務。
  • 老人行動不便 上門特事特辦
    「太感謝你們了,幫我解決了大困難,這樣的上門服務真的很貼心。」近日,鹹陽市社會保障卡管理中心協調建行鹹陽分行,帶著便攜設備,驅車40多公裡前往為一位參保老人上門發放並激活社會保障卡。工作人員在仔細確認老人高虹的身份、辦理意願以及材料信息無誤後,開啟便攜設備,進行插卡、讀取等操作,為高虹快速完成了社會保障卡激活啟用業務。記者了解到,參保人高虹因無自理能力,無法到銀行辦理社會保障卡激活業務,她的老伴張儒興便聯繫鹹陽市社會保障卡管理中心進行求助。
  • 老人病重無法取款 家屬稱銀行要求「抬也要抬過來」 銀行回應
    12月13日中午,家住泉州臺商投資區洛陽鎮堂頭村的謝女士致電本社24小時熱線96339反映說,現在服務講究人性化,家人為老人的狀況擔憂傷心,沒想到到銀行取錢時,還會遇到這種情況。記者核實採訪得知,昨日上午,銀行已經提供上門服務,派人前往儲戶家中辦理業務。
  • 臨泉七旬老人存摺初始密碼未改 丟失後被人取走3萬元
    原標題:臨泉七旬老人存摺初始密碼未改 丟失後被人取走3萬元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9月14日,臨泉一名七旬老人丟了存摺,到銀行補辦時發現,存摺裡的3萬元存款不見了。經警方查明,原來老人辦好存摺後未修改初始密碼,被一名拾到存摺的老人猜出來並取走了裡面的錢。
  • 老人病重無法取款 銀行要求「抬也要抬過來」?
    謝女士說,銀行工作人員的態度讓她氣不打一處來,「現在很多窗口單位的服務都很溫馨和人性化。我們一家人在為老人的狀況擔憂傷心,聽到『抬也要抬過來』的說法,豈能不氣?」隨後,銀行工作人員說,將在3天內給予回復。銀行回應 已派人上門服務 特殊客戶特事特辦記者聯繫到當事銀行,銀行方面稱已於14日上午上門服務。
  • 「零距離」服務搭建「連心橋」 慶雲農商行暖心服務獲點讚
    真心+真情 服務有溫度  「太感謝你們了,犧牲你們休班的時間,專門從慶雲跑到濟南來為我們進行上門服務,謝謝你們!」癱瘓老人家屬馮先生對慶雲農商銀行上門服務豎起了大拇指。  慶雲農商銀行嚴務支行接到客戶求助電話,求助人稱其父親有幾張存單找不到了,且沒有密碼,需要到營業網點才能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