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病重無法取款,家屬稱銀行要求「抬也要抬過來」,記者核實得知
——銀行已上門服務特事特辦
老人病重,很可能不久於人世,家人前往銀行取款,但是銀行要求老人親自來驗證,「抬也得抬過來」。12月13日中午,家住泉州臺商投資區洛陽鎮堂頭村的謝女士致電本社24小時熱線96339反映說,現在服務講究人性化,家人為老人的狀況擔憂傷心,沒想到到銀行取錢時,還會遇到這種情況。記者核實採訪得知,昨日上午,銀行已經提供上門服務,派人前往儲戶家中辦理業務。 □記者 廖培煌
家屬反映 老人病重無法取款 銀行稱「抬也要抬過來」
昨日上午,謝女士向記者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謝女士的爺爺今年89歲,平日裡省吃儉用,加上多年的農村養老金,積攢了一些錢。這些錢分別存在幾家銀行。
這段時間,老人病重,可能不久於人世,他清醒時,向子女們交代了存款的事情。一段時間來,子女們憑藉存摺、存單和老人身份證等,陸陸續續到各家銀行去取錢。
12月10日,家人到洛陽鎮區一家銀行取款。「3張存單、1張存摺,有10萬元左右。」謝女士說,爺爺的這些存款存單都是免密的。到了銀行,工作人員說要人臉識別,按規定老人得親自來辦理。家人稱,老人病危臥床,無法前來。「工作人員竟然說,不行抬也得抬過來。」謝女士說,銀行工作人員的態度讓她氣不打一處來,「現在很多窗口單位的服務都很溫馨和人性化。我們一家人在為老人的狀況擔憂傷心,聽到『抬也要抬過來』的說法,豈能不氣?」
隨後,銀行工作人員說,將在3天內給予回復。
銀行回應 已派人上門服務 特殊客戶特事特辦
記者聯繫到當事銀行,銀行方面稱已於14日上午上門服務。謝女士證實說,銀行確已派人到家中核驗證件,家人下午到銀行順利將款取出。
昨日下午,當事銀行泉州分行回應說,針對因重病及身體不便,無法臨櫃辦理,但確有緊急用款等特殊需求的客戶,銀行方面建立了上門服務實施機制,為特殊客戶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上門服務時,銀行需要審核帳戶所有人有效身份證件,帳戶所有人應指定代辦人,親自籤署《授權書》,經兩名銀行員工見證後,帳戶所有人有效身份證件複印件、代辦《授權書》原件和複印件等資料將被帶回銀行網點,代辦人再到銀行臨櫃,辦理過程會錄像及拍照。
有臥床等類似情況的,如何辦理銀行業務?記者採訪了當事銀行之外的另外幾家銀行。
其中一家銀行稱,對於臥病在床不能去網點的,提供上門服務。網點設有老花鏡、助盲卡等人性化服務設施。有條件的網點配備無障礙坡道及無障礙衛生間等,物理條件受限的網點配置呼叫按鈕或求助電話,及時響應客戶服務需求。對於因重症、意外事件等特殊原因無法親自到網點的客戶,如其需要辦理的業務按規定應由客戶本人辦理,網點可提供上門服務。
還有一家受訪銀行表示,可派專人上門服務,非現金業務和電子端的業務基本可以當場辦結。如果是現金業務,可由專人上門見證代理委託,然後由委託人再到銀行辦理。
實際生活 不少老人慣用存摺 需注意代辦事項
記者了解到,實際生活中,像養老金、存款等業務,許多老人尤其是農村的老人,往往通過存摺、存單辦理業務。泉州一家銀行的工作人員介紹,一些老人之所以不選擇銀行卡,是因為他們不會使用自動取款機、手機銀行等。有的老人習慣用存摺、存單,感覺銀行卡不安全。他們認為,將錢存在卡裡,看不到裡面有多少錢,薄薄的卡片還容易弄丟,存摺存單就不一樣了,有清晰的開戶名字、存款數額、利息收入,一目了然,老人比較放心。
那麼,在老人病重、身體不便的情況下,是否可由家人代為取款、代辦業務呢?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各家銀行都在相關規定的框架下制定了各自的規章制度,包括哪些業務可以代辦、哪些業務必須親自辦。有銀行工作人員介紹,最常用的存款和取款等業務可由他人代辦,代辦人需出示本人及委託人雙方的有效身份證件。無密碼存摺取款,必須本人親自辦理,這是制度,也是為了保護客戶資金的安全。
不過,有的老人在沒有交代的情況下逝世,其在銀行的存款怎麼支取呢?如果老人在銀行的存款沒有密碼,或者已知曉密碼,有銀行卡可以直接取,辦存摺的,帶著存摺、存款人身份證、戶口本和取款人的身份證等,到銀行辦理。如果老人存款設了密碼,而家人又不知道,則需要帶著死亡證明、火化證明、銀行存款卡折、取款人戶口本、身份證等材料,到公證處去辦理銀行存款繼承公證,然後持以上證明到銀行去辦理。這個過程比較麻煩,但是銀行是為了履行保護儲戶財產安全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