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老人腿腳不便無法親自辦業務 他們將巡迴法庭搬上門

2020-12-13 上遊新聞

「我腿腳不方便,能不能不去法庭讓孫子代辦……」為了幫助八旬老人張九珍變更房產證,重慶開州法院幹警將巡迴法庭搬到了老人家門口。這樣暖心的司法服務,正在成為當地法院助推法治鄉村建設的常態。

今(11)日,開州區法院發布消息稱,該院出臺的《關於人民法庭參與法治鄉村建設的評估辦法》(簡稱《辦法》)已經開始實施,這將作為該院檢驗人民法庭是否做好助力法治鄉村工作的重要評判標準。

家住開州區長沙鎮獅子村6組的張九珍老人年逾八旬,2014年,老伴劉英富離世後,張九珍獨自一人守在老家。儘管子女多次勸其下山,但老人故土難離,堅持獨自居住在山上。一晃又是幾年過去,老人居住的幾間土牆屋因年久失修,成了危房。

既然勸說下山不成,老人的孩子們就打算將老屋翻新重建,可打開房產證才發現,上面是劉英富的名字。一番諮詢,得知需要辦理繼承事宜,將房產所有權人變更才行。

後來,老人委託孫子代為立案。開州法院陳家法庭見老人年事已高,且其居住地交通不便,便上門判案。在現場,承辦法官仔細核對當事人身份後,一場院壩庭審順利完成。

該案只是開州區法院在助推當地法治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據開州區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院專門出臺了《辦法》中將人民法庭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加強法治鄉村建設、提高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等工作通過細化標準、量化考核的形式固定下來,為人民法庭助力法治鄉村建設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據悉,《辦法》對人民法庭參與法治鄉村建設形成評估體系的同時,也對人民法庭協調兩所助推法治鄉村建設作出詳細規定。《辦法》倡導「一庭兩所」助推法治鄉村建設,建立「一庭兩所」聯席會議制度,及時處理需要跨部門協調解決的重大問題。同時,建立巡迴聯動機制,協調人民法庭駐地派出所在人民法庭設立治安巡邏點,人民法庭在派出所司法所至少設立一個巡迴審判站點或者聯合調解室,促進矛盾糾紛化解。

此外,建立巡迴審判和便民訴訟網絡站點設置、人員培訓、矛盾化解、工作對接機制,確保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落到實處。

在促進根源化解矛盾方面,建立涉農家事糾紛化解、涉農典型案件培育、涉農糾紛宣傳教育等機制。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徐勤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海口長者飯堂為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門
    一月四日,海口市龍華區中山街道長者飯堂工作人員傅秋燕(右)為該街道富興社區的獨居老人陳麗雅送午餐。陳麗雅老人家裡的灶也冷著。飯點到了,她並未開始做飯,因為她知道,很快就會有熱乎乎的飯菜送上門。  11時45分許,兩輛熟悉的電動車駛入海口市龍華區中山街道富興社區的一條巷子,進入陳麗雅的視線。她知道,中山街道長者飯堂的工作人員傅秋燕和王家鵬又來了。  從2019年6月該長者飯堂投入運營以來,傅秋燕和王家鵬平均每天為約10位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免費送飯上門。
  • 13戶獨居老人無法下樓,民警上門送物資
    武漢市公安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豹澥街萬年臺社區民警劉鳳輝就忙開了,除了全面排查、控管處置密切接觸者工作外,還有一樁心事時刻牽動著他的心:13位獨居老人的生活過得怎麼樣?有無生病發燒人員?民警劉鳳輝所負責的豹澥街萬年臺社區是一個還建社區,擁有居民7000餘人,13獨居老人、困難戶就生活在社區裡。
  • 老人行動不便 上門特事特辦
    「太感謝你們了,幫我解決了大困難,這樣的上門服務真的很貼心。」近日,鹹陽市社會保障卡管理中心協調建行鹹陽分行,帶著便攜設備,驅車40多公裡前往為一位參保老人上門發放並激活社會保障卡。工作人員在仔細確認老人高虹的身份、辦理意願以及材料信息無誤後,開啟便攜設備,進行插卡、讀取等操作,為高虹快速完成了社會保障卡激活啟用業務。記者了解到,參保人高虹因無自理能力,無法到銀行辦理社會保障卡激活業務,她的老伴張儒興便聯繫鹹陽市社會保障卡管理中心進行求助。
  • 8旬老人行動不便無法激活社保卡,農行商洛分行上門服務
    社保卡功能越來越完善的同時,為了避免不法分子鑽漏洞損害持卡人的利益,社保卡的審核也越來越嚴格,激活社保卡需要去銀行辦理,這對於家住老小區沒有電梯又腿腳不便的宋老先生來說,可是大難事一件。12月8日上午10時許,宋老先生致電農行商洛分行營業部說明其需求以後,下午2時許,該行營業部主任杜景與副主任王香麗即來到位於名人街某家屬院3樓的宋老先生家,上門為其辦理業務。打開門看到銀行工作人員冒著嚴寒上門服務,坐在輪椅上的宋老先生顯得很是激動,由於其今年已88歲,耳朵有點背,與人交流有點困難。
  • 老人行動不便,巡迴法庭上門服務
    2020年4月,李婆婆乘坐摩託車時被一麵包車撞倒受傷,住院四十多天,導致腿骨粉碎性骨折、右髕骨關節半脫位,只能坐輪椅,行動不便,該院受理案件後考慮到李婆婆已75歲高齡且行動不便,遂到李婆婆家上門審理,就地辦案,提供便民暖心的司法服務。
  • 老人癱瘓行動不便 忘記存摺密碼銀行上門服務
    沙坪垻翰林景園小區,銀行工作人員親自上門為吳婆婆辦理委託書實習記者 李賽攝影 張琰昨日中午,農業銀行沙坪垻烈士墓支行的吳行長和兩位同事一起,帶著委託書和印泥來到了沙坪垻翰林景園小區,把銀行「搬」到了儲戶家裡,為吳婆婆上門服務。吳婆婆是何許人?銀行工作人員為何會上門為她服務?
  • 古稀老人贍養困難 巡迴審判上門維權
    贍養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9月28日,固安縣人民法院馬莊人民法庭在禮讓店鄉大楮林村巡迴審理了一起74歲老人的贍養糾紛案件。趙某某與老伴育有二子,老伴已去世。多年來,趙某某與二兒子因贍養問題發生糾紛,當地村委會多次調解未果。
  • 文昌閣社區上門助力獨居老人垃圾分類,共護藍天白雲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30日訊(通訊員 李奕)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而言,每天定時定點投放分類垃圾並非易事。如何照顧到位,讓他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的同時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今日,開福區湘雅路街道文昌閣社區號召轄區志願者組建「志願服務團隊聯盟」上門「包幹」幫扶,指導並幫助獨居老人從源頭上做好垃圾分類,守護頭頂藍天白雲。「老徐,菜葉子是餐廚垃圾我們要放到這個綠色桶裡,等下我幫你一起帶下去。」
  • 廣河縣法院:開庭審理遇秋雨 巡迴法庭「搬」進村
    一場突如其來的秋雨,打亂了原本在廣河縣法院買家巷法庭開庭的三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考慮到雨天路滑,又加上交通不便,為了方便群眾訴訟,本著切實貫徹「守初心、擔使命,集中排查整治執法司法突出問題」為民司法精神主旨,充分發揮審判優勢和法院「法治資源」優勢,辦案人員踏著泥濘的山路,冒雨來到被告家門口開庭審理此案,將庭審「搬」進了村莊,「搬」到了老百姓家門口。
  • 老人病重無法取款 銀行要求「抬也要抬過來」?
    老人病重無法取款,家屬稱銀行要求「抬也要抬過來」,記者核實得知——銀行已上門服務特事特辦老人病重,很可能不久於人世,家人前往銀行取款,但是銀行要求老人親自來驗證,「抬也得抬過來我們一家人在為老人的狀況擔憂傷心,聽到『抬也要抬過來』的說法,豈能不氣?」隨後,銀行工作人員說,將在3天內給予回復。銀行回應 已派人上門服務 特殊客戶特事特辦記者聯繫到當事銀行,銀行方面稱已於14日上午上門服務。謝女士證實說,銀行確已派人到家中核驗證件,家人下午到銀行順利將款取出。
  • 帶著法治與正義翻山越嶺——流動在畲村的「巡迴法庭」
    羅源法院歷來重視少數民族審判工作,著力貫徹民族和諧統一政策,於2009年3月27日設立畲族巡迴法庭,針對畲村群眾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實際情況,變「坐堂辦案」為「巡迴辦案、就地開庭」,在田壩上、古厝前擺開簡易法庭,讓畲民不出村就能將麻煩事斷個明白。
  • 老人腿腳不便上下車困難 公交駕駛員攔腰一抱
    您的位置:龍虎網 &gt新聞中心 > 辣油 > 暖視頻 > 老人腿腳不便上下車困難
  • 高陵郵政儲蓄銀行拒絕上門服務,89歲臥床老人無奈被載去開卡,回家...
    常年臥床的老人需要在郵政儲蓄辦理業務家人希望提供上門服務遭拒後無奈用車將老人載至郵政儲蓄由於老人腿腳不便,難以下車工作人員便在車旁為她辦理了開卡業務誰也沒想到老人回家半小時後不幸去世........死者家人 鄭師傅:「前天早上我和我爸到鎮上的郵政儲蓄所,我就問銀行的工作人員能不能上門辦理開卡業務。」鄭師傅說,這陣子他們南鄭村的村民們開始領取失地補貼,錢會按月打進各自的中國郵政儲蓄卡內。而他之所以向銀行提出上門服務的請求,是因為奶奶已經89歲高齡了,今年年初做完心血管搭橋手術,意識清楚但臥床半年多了,實在沒法親自到銀行辦理開卡業務。
  • 不要忘記武漢的獨居老人|百家故事
    武漢封城後,獨居老人群體的生活面臨極大風險。一群年輕人組織起來,為社區扶助不完整或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無償提供送菜支援。一個多月時間,志願者們走近1500位獨居老人的世界,鞏固他們的日常生活。除了這些危急的情況,我們遇到的獨居老人平均年齡在70歲以上,行動不便,大多不會使用手機網購。一旦缺菜、缺藥,只能硬撐,或時不時靠鄰居接濟一下。所以只要我們看到關於老人的求助信息,經核實後就會幫忙。湖北省「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的命令下達後,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逐漸被收治,我們才騰出專門的時間為獨居老人送菜、送藥。
  • 老人病重無法取款 家屬稱銀行要求「抬也要抬過來」 銀行回應
    老人病重無法取款,家屬稱銀行要求「抬也要抬過來」,記者核實得知——銀行已上門服務特事特辦老人病重,很可能不久於人世,家人前往銀行取款,但是銀行要求老人親自來驗證到了銀行,工作人員說要人臉識別,按規定老人得親自來辦理。家人稱,老人病危臥床,無法前來。「工作人員竟然說,不行抬也得抬過來。」謝女士說,銀行工作人員的態度讓她氣不打一處來,「現在很多窗口單位的服務都很溫馨和人性化。我們一家人在為老人的狀況擔憂傷心,聽到『抬也要抬過來』的說法,豈能不氣?」隨後,銀行工作人員說,將在3天內給予回復。
  • 西安女投遞員凌晨四點送奶 一幹14年 默默幫助獨居老人
    她善良:直到有人打電話給單位領導,才知道她一直在默默的幫助獨居老人。她叫董玉燕,是陝西黃馬甲物流配送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投遞員。她每天都會騎著電動車,託著幾百瓶奶和報紙,給五個小區投遞到戶。投遞員們點貨、搬貨,開始準備新一天的工作,他們要在早餐前將牛奶、生鮮、果蔬、報紙送到用戶手中。158瓶牛奶,73份報紙,這是董玉燕凌晨四點到早上八九點要做的工作。還有142瓶牛奶等待她下午上門配送,方便用戶晚餐享用。這個狀態其實不算她最忙的時候,最多時,她一天光牛奶就要送出去近400瓶。
  • 龍裡縣:子女推諉贍養老人 巡迴法庭來審理
    協議達成後,長子與次子均按協議支付二老贍養費,但三兒子因與二老有隔閡未支付2020年贍養費,由此引起子女間對贍養費給付互相推諉,經多次與子女溝通贍養費問題未果,二老遂向法庭起訴。法庭受理該案後,鑑於二老年紀較大,行動不便,遂就近選擇在臺上村村委會巡迴審理本案。
  • 九旬老人存摺遺失無法領補貼 銀行上門服務排憂解難
    5月9日下午14時,興仁農商銀行波陽支行會計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戶,一位名叫黃某的客戶拿著其母親令狐某的身份證和戶口簿前來諮詢辦理存摺掛失補辦業務。在交談中得知令狐某身患疾病在家休養,出行不便,由於存摺遺失,無法正常領取政府部門發放的補貼,而她又無法親自前往銀行網點辦理相關業務。
  • 法院周刊 | 因為這件事,江都110名子女被父母告上了法庭
    秦老太年老體弱,生活不能自理,也沒有經濟收入,長子萬某不願意承擔他那部分的贍養費用,這讓秦老太很無奈,她只好將兒子告上了法庭。江都法院審理後作出判決:萬某每月負擔秦老太生活費700元,秦老太日後的醫療費用,由萬某承擔三分之一,秦老太百年後的喪葬費,萬某承擔三分之一。
  • 【以案釋法】老人贍養引糾紛 巡迴法庭來破解
    二人共育有三女一子,可以說兒孫滿堂,本應享受天倫之樂的他們,最近卻為贍養問題,煩透了心。二人雖然身體均還算硬朗,但是腿腳不便,生活自理已是困難。而子女們早已成家立業,三個女兒均已出嫁,兒子也早已成為人父。養老問題使得老人們憂心忡忡,如鯁在喉,無奈之下,宋某夫婦為4個子女不贍養的問題來向司法所求助。看似簡單的一件家庭贍養糾紛,卻讓司法調解工作人員感到並不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