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30日訊(通訊員 李奕)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而言,每天定時定點投放分類垃圾並非易事。如何照顧到位,讓他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的同時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今日,開福區湘雅路街道文昌閣社區號召轄區志願者組建「志願服務團隊聯盟」上門「包幹」幫扶,指導並幫助獨居老人從源頭上做好垃圾分類,守護頭頂藍天白雲。
「老徐,菜葉子是餐廚垃圾我們要放到這個綠色桶裡,等下我幫你一起帶下去。」文昌閣社區63歲的垃圾分類志願者唐春蓮如往常一樣敲開工農街57號獨居老人徐樹德家的門,戴上手套熟練地將老人家裡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化處理,還不忘深切叮囑老人注意防寒御冷。
文昌閣社區轄區內開放式小區極多,80歲以上的高齡、獨居老人就有156人,是長沙城區典型的老齡化型老舊社區。自《長沙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以來,該社區居民投放垃圾的參與度和準確率在不斷提高,但老年群體一直是垃圾分類工作的薄弱環節。「上了年紀的老人記不住垃圾分類方法,也看不清宣傳單,更有些老人身體又不方便,別提能準點下樓投放了。」桶邊督導員曹翠蓉說。針對這一問題,文昌閣社區依託轄區「長青」志願者服務平臺,廣泛動員黨員、樓棟長、桶邊督導員等各類志願者深度參與為老服務,定期探望這些老人的同時現場演示垃圾分類,同時為身邊不便的獨居老人主動上門回收溼垃圾,代扔生活垃圾。
據了解,文昌閣社區在志願服務方面的探索遠不止上門服務指導垃圾分類,早在疫情防控時,社區就堅決落實居民全員居家少外出等防控要求,對於不便的居民,社區積極回應需求,梳理清單,志願者化身成「幫老倌」為鄰裡提供幫辦代辦服務。社區書記陳利霞說:「社區將通過志願者招募和呼籲的方式,進一步擴大志願服務團體,實行志願服務分類化管理,在整個社區形成『服務常態化、活動多樣化、成效共享化』的社區志願服務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