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上海家政阿姨想出個「笨辦法」,讓98歲老人也能做好垃圾分類

2020-12-13 新民晚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新民晚報·新民網】「你來這個房間看看,是不是有兩個垃圾桶!客廳裡也是、臥室裡也是……」滿頭白髮的86歲老人吳金鳳說起自家垃圾分類的「秘訣」有點小驕傲:「多虧小汪給每個房間都擺上了幹垃圾桶和可回收垃圾桶,所以像我這樣的獨居老人也能輕鬆做好垃圾分類工作了!」

城市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社區裡的獨居老人家庭也在增多。如何幫助他們做好垃圾分類,成了眾人思考的問題。上海家政員汪秋月為自己服務的獨居老人想出了一個垃圾分類的「笨辦法」——在每個房間都擺上「兩分」的垃圾桶,除此之外比如廚房間會再增加一個溼垃圾桶,每個月再固定收集一次類似電池燈管之類的有害垃圾。

汪秋月從事鐘點工已有十多年了,2016年時曾獲評「上海金牌家政員」。今年,面對垃圾分類這件大事,她立馬想到了正在服務的5戶獨居老人,其中最大年紀的已經98歲,「他們都年紀很大了,我每天只在他們家待一小時,如何利用這段時間幫他們做好垃圾分類,就想到了『笨辦法』,辛苦一點多弄幾個垃圾桶不難,配合好居委垃圾分類工作,幫助老人有更好的生活環境,才是最重要的。」

居委會在了解到汪秋月每天上午10點才能到此為老人服務後,也採取「特別關照」:只要汪秋月來倒垃圾,就專門為她打開垃圾桶,將老人的生活垃圾處理掉。

據了解,上海市婦聯聯合上海市家庭服務業行業協會,開展「家庭服務低碳行,垃圾分類要先行」主題活動,計劃在全市範圍內組織培訓3.2萬名家政員,並充分發揮金牌家政員在垃圾分類中的示範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照顧的老人裡有的下床不便,有的眼睛不靈了,有的耳朵聽不清,但這都不影響我幫他們做好垃圾分類,只要讓他們能在家裡也輕鬆地找到對應的垃圾桶,衛生工作一樣做得好!」(新民晚報記者 董怡虹 孔明哲)

相關焦點

  • 上海:首屆家政本科招生了 「阿姨」也能上大學
    為了實現家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去年國務印發相關意見,要求各地開設家政專業本科,為行業從業者提供求學升級的通道,培養家政服務工作應用型專門人才。今天,上海首屆家政學本科招生在上海開放大學正式啟動,吸引了眾多一線從業者和家政企業管理者前來報名。
  • 這個上海阿姨堅持10年乾濕垃圾分類投放,怎麼做到的?
    小東門街道金壇居委居民周慧玲,是遠近聞名的垃圾分類「達人」。這個頭銜絕無半點「虛頭」,因為她已經持續對家庭垃圾進行分類長達10年,凡是有關垃圾投放的問題,幾乎都難不倒她。上海當前持續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今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執行。這讓周慧玲感到興奮:「我的個人習慣也終於引領了一把時尚。」
  • ...替工,上海,阿姨,家政,看護,保姆,返鄉,育兒,工種,大規模,-上海...
    東方網記者解敏1月14日報導:還有1個多月將迎來羊年春節,2周後家政阿姨們將開始陸續踏上返鄉之路。上海的家政市場又將如期出現「保姆荒」,由於今年春節時間比往年更長,人手緊缺的現象或將更加明顯。
  • 全國人民都在笑話上海垃圾分類,有誰注意到阿姨說的「廚餘垃圾」
    全國人民都在笑話上海垃圾分類,有誰注意到阿姨說的「廚餘垃圾」央視新聞聯播段子手朱廣權最近再出金句:是幹是溼,讓豬試吃,一吃便知,豬可以吃的是廚餘垃圾,豬吃了會死的是有害垃圾,連豬都不吃的是其他垃圾。而可回收垃圾是賣了變成錢買豬。豬肯定想說,我們為人類付出了太多。短短幾句話,讓上海人民感到無比心酸,卻樂壞了全國人民。7月1日起,被稱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根據規定,個人或單位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都將面臨處罰。與此同時,全國多地也陸續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
  • 上海垃圾分類全覆蓋「滿月」:想租房需承諾分類,有小區垃圾減半
    7月的上海註定「不平靜」——《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下稱《條例》)7月1日正式實施後,樓道、裡弄、社區、樓宇……城市的邊邊角角、血管末梢都調動起來,加入了一場垃圾分類大作戰。這股潮流之下,誕生了許多經典場景:75歲的志願者黃建明每天5點半出門,輾轉乘坐兩部公交,7點準時出現在多稼居民區的垃圾定點廂房,開始一天的分類指導和值守;在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極鏈科技集團(下稱「極鏈科技」),首席算法工程師在茶水間垃圾桶邊上思考代碼之餘,也常常打開手機App查詢「這是什麼垃圾」;寶山區楊行的梅林居委,90多歲的獨居老人出門,特意為社區的垃圾分類志願者送上礦泉水——考慮到老人分類不易
  • 有了這個「小本本」,嘉定的家政阿姨們更有方向了!附60家復工家政...
    「何阿姨,我來了,等我一下,我套個鞋套。」沒有直接進房間,張國英先套鞋套,然後用酒精噴霧噴灑了雙手,再採用七步洗手法洗手,完成後才開始打掃。這樣一套工作流程走下來,讓服務對象何惠英覺得十分踏實。「今天是家政阿姨年後第一次來家裡,疫情期間,總有點擔心,但是沒想到她做得很到位,手套、消毒水等等,全副武裝,我看得也很安心。」何惠英笑著說。
  • 南海已開始垃圾分類!離佛山阿姨放狠話「你系咩垃圾」還有多遠?
    別再討論上海嚴格的垃圾分類了——這件看起來離佛山人很遙遠的事,也不遠了。南海區就已經試行垃圾分類,制定相關辦法,向各鎮街道獎勵垃圾源頭細分類補貼資金共692萬元。目前佛山南海已經有200個垃圾分類試點,包括物業小區、城市社區、學校以及機關團體等,覆蓋7個鎮街。
  • 滬家政市場複合型「阿姨」漸「吃香」
    上海人多稱家政服務員為「阿姨」。如今,上海市民大多希望阿姨精通「買汰燒」之餘,還能提供更多服務。資料圖:學員在一職業培訓學校學習給嬰兒餵奶。中新社發 佟鬱 攝  記者走訪滬上多家家政公司發現,能做家務並照看孩子或老人的複合型「阿姨」頗受青睞,通常能拿到月薪8000元至10000元人民幣的「高薪」,甚至更高。
  • ...楊飛,家政,僱主,阿姨,開荒,抽筋,炒股票,擦,上海,玻璃,-上海...
    打開門,看到上門打掃房間的「阿姨」竟然是名90後的男大學生,你會感到驚訝嗎?這名「90後」是金融專業的大學生,雖然是在媽媽的安排下硬著頭皮為家政公司回家的阿姨頂班,但之前從來沒有幹過家務的他依然堅持幹了40多天。擦玻璃擦到手抽筋,有時會從下午一直忙到晚上10點多,連晚飯都顧不上吃。這些努力沒有白費,這名「暖男」的工作很快贏得了僱主紛紛「點讚」。
  • 上海垃圾分類半年盤點 垃圾分類考驗基層治理能力
    而在2019年11月14日,上海《關於推進生活垃圾全程分類管理情況的報告》顯示,上海「整體分類成效好於預期」。 根據住建部同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有關部門正式印發的文件,2020年,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系統。北京市也將於今年5月份正式開始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 故鄉裡的中國|一個上海家庭的「垃圾分類」觀察筆記
    像我爸媽和我爺爺奶奶這樣的中老年市民,是否真的會做好垃圾分類?他們如何判斷這些複雜的生活垃圾的種類?而行為的規範是否真的能帶來觀念上的改變?今年春節回上海過年的我,以一個闖入者的身份,把自己的家庭作為樣本,體驗並觀察著「垃圾分類」在上海普通家庭中的實踐。垃圾分類後的家庭日常我家是一個典型的由女性操持家務的家庭,我媽嚴根妹擔任了垃圾分類的主要角色。
  • 上海已執行垃圾分類!誰又還記得「垃圾分類」鼻祖「流浪大師」?
    上海成立了專門管理垃圾分類的部門,叫: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他們上線了一個官方微信號「垃圾去哪兒了」了,教上海市民如何做好垃圾分類:這個微信號發布的文章《假如垃圾們有一個群……》就刷爆了朋友圈:可見網友們對垃圾分類還是很關注的,如果不做垃圾分類,你將面臨最高200元的罰款。
  • 垃圾分類第一個月,上海更乾淨了嗎?
    開始垃圾分類的第33天,上海人試過了用vr遊戲練習如何分類,也曾一家子聚在一起召開學習大會,現在每天還要接受小區樓下阿姨的靈魂拷問:「儂今天是撒子拉希?」而作為下批全面實行垃圾分類46個城市之一的廣州,也悄悄地曝光了先鋒小區。
  • 家政阿姨:冬天衣服洗了難晾乾,三個辦法能解決,衣服還沒有異味
    這麼冷的天氣,出太陽的次數也是相當的少,就算出了太陽,也不是暖和,我們很多人在陽臺上都晾著不少的衣服吧!冬天的衣服就是很難幹,就算幹了有時候還有一種怪味,若是第二天穿著有怪味的衣服出門,和別人走進時,都馬上離開你幾部之遠,那種尷尬真是不可言喻。對於南方地區還好一點,而北方地區要想晾衣服,簡直是不可能,衣服都成為冰塊了。
  • 做垃圾回收小程序虧了五百萬,這個團隊在上海正式實行垃圾分類前熬...
    有人在實施前一個小時糾結要不要點一個外賣,但又很痛苦的想著吃完就要把飯盒和食物做個徹底的分類;有人在《條例》實行的前一夜徹底地放飛自我,把混合的垃圾一股腦地塞進了垃圾桶裡;還有的人在垃圾分類正式實施前好幾天就開始準備,想要抓住這個機會讓更多人知道自己所做的業務。「易代扔」小程序就是最後一種。
  • 「阿姨」將有本科學歷!上海開放大學家政專業申辦本科引發熱議
    東方網記者傅文婧、劉曉晶7月31日報導:一則「阿姨上大學」的消息日前引發了網友熱議。據了解,上海開放大學正在家政專業大學、大專學歷教育的基礎上申辦本科,預計今年審批通過。隨著2021年春季招生,屆時將成為上海市第一所舉辦家政本科教育的高校。「阿姨」也能上本科了,現在的家政阿姨都這麼厲害嗎?
  • 上海將設家政本科專業「阿姨」上大學為職業「補課」
    烹飪實驗室 徐明睿 攝烹飪實驗室 徐明睿 攝中新網上海7月30日電 (徐明睿李秋瑩)隨著社會發展,家政服務業市場需求與日俱增,但與之不相匹配的是為規範家政行業,近年來,上海接連推出新政,讓「阿姨」也能落戶、上大學。近日,記者走訪了上海開放大學。目前,該校正在家政專業大專學歷教育基礎上申辦本科,預計今年審批通過,2021年春季開始招生,屆時將成為上海市第一所舉辦家政本科教育的高校。
  • 上海將設家政本科專業,阿姨上大學為職業「補課」
    來源:中新網中新網上海7月30日電 (徐明睿李秋瑩)隨著社會發展,家政服務業市場需求與日俱增,但與之不相匹配的是,高素質家政從業人員的短缺。為規範家政行業,近年來,上海接連推出新政,讓「阿姨」也能落戶、上大學。近日,記者走訪了上海開放大學。目前,該校正在家政專業大專學歷教育基礎上申辦本科,預計今年審批通過,2021年春季開始招生,屆時將成為上海市第一所舉辦家政本科教育的高校。
  • 上海家庭「垃圾分類」 觀察筆記
    像我爸媽和我爺爺奶奶這樣的中老年市民,是否真的會做好垃圾分類?他們如何判斷這些複雜的生活垃圾的種類?而行為的規範是否真的能帶來觀念上的改變?  今年春節回上海過年的我,以一個闖入者的身份,把自己的家庭作為樣本,體驗並觀察著「垃圾分類」在上海普通家庭中的實踐。
  • 上海啟動家政本科專業招生 培養高質量「上海阿姨」
    上海啟動家政本科專業招生 培養高質量「上海阿姨」 2020-12-13 17:21:50   上海開放大學副校長王伯軍介紹,作為上海首個開設家政學本科專業的高校,上海開大有多年家政服務與管理專科辦學歷史,已經累計招收2550名在校生,畢業生超過1400名。本科招生後,其「大學+平臺+系統」的綜合辦學優勢,將為上海家政服務業培養和輸送高質量的家政專門人才。  當天,匯集了家政行業優秀人才、代表「上海阿姨」最美形象的「家政學本科預備營」的營員們來到上海開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