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上海阿姨堅持10年乾濕垃圾分類投放,怎麼做到的?

2020-12-17 上觀

小東門街道金壇居委居民周慧玲,是遠近聞名的垃圾分類「達人」。這個頭銜絕無半點「虛頭」,因為她已經持續對家庭垃圾進行分類長達10年,凡是有關垃圾投放的問題,幾乎都難不倒她。



上海當前持續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今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執行。這讓周慧玲感到興奮:「我的個人習慣也終於引領了一把時尚。」而今,她的身影還常常出現在社區和街面上,「環保理念和垃圾分類技能要讓更多人知道。」這不,不久前她就帶著一群小學生編了垃圾分類快板書,進小區給阿姨媽媽們唱了起來;她還組織了一幫「忘年之交」的老小志願者們,一起為老城廂的垃圾廂房,刷上了漂亮的彩繪……


一個家庭的垃圾分類習慣究竟該如何培養?周慧玲最有發言權。上世紀末,她居住的永泰街小區尚未安置垃圾桶,每天上下午,老百姓把一袋袋垃圾隨手丟在路邊,不一會兒就堆成小山,人人經過都要捂著鼻子;再後來,街道在永泰街前後各設了一個垃圾桶,周邊小區產生的垃圾終於有了去處,環境漸漸改善。「可是,由於垃圾不分類、產生量較大,環境仍然受到影響。」周慧玲說,有一年出國留學的兒子回家探親,告訴她對老家的第一印象是「有點髒」,讓她感到難為情。特別是聽兒子講述了身在國外,即便處置一件廢舊電器,都需要等待很長時間,直到特定種類的垃圾投放日時,周慧玲受到了很大觸動。


「別的國家能分得好,我們為什麼不能分?」她從自身做起,把家裡的垃圾桶分成了乾濕兩種,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則另外存放。



起初,這種新的生活習慣也不那麼容易接受。「特別是當時上海並沒有實行垃圾分類收運,分好的垃圾到頭來還是要扔進同一個桶,一定程度上會打擊積極性。」但周慧玲沒有放棄,仍堅持乾濕分清,還帶動周圍鄰居一起來學。逐漸地,大家越分越準,越分越順手。而今,永泰街的垃圾投放點都已置換成了乾濕分離的雙桶,乾濕垃圾也實現嚴格分類收運,周慧玲的「老習慣」終於成了「新時尚」。



周慧玲退休5年了,平日是社區裡的活躍分子。四年前,她發起並負責社區自治項目「心手相傳,紅潤家園」,帶著一群社區老人一起做志願者,負責清理「麵筋弄」上的街頭垃圾。到今年,志願者已從早期的6人發展到43人,還有一群附近小學的小朋友也一同加入進來。每到周五下午,老老少少齊上街,用汗水換取清爽的街弄。



「現在,我們的志願活動裡,又加入了垃圾分類的內容。」周慧玲說。前不久,團隊組織了一場小學生和社區志願者一起參與的彩繪「垃圾分類」牆面活動,一方面美化了老城廂社區垃圾廂房及周邊環境,也激發了很多居民的環保意識。「特別是孩子們參與後,再去影響家裡的大人。小手牽大手,共創好環境。」周慧玲介紹,她已經探索總結出了便於居民操作的垃圾分類技巧和分類項目活動,例如「知識競賽」「騎遊宣傳」「清潔家園」等,讓大家得以通過一些喜聞樂見的活動項目逐漸改變生活習慣。「接下來,我們還準備結合各項社區活動,開展零距離實地參訪、垃圾分類定向賽、知識普及進社區等活動,並通過大型主題講座告訴大家垃圾分類的意義、分類怎麼分等具體問題,還準備在弄堂裡設計一些垃圾分類互動小遊戲,寓教於樂,讓居民們在遊戲中加深對垃圾分類工作的理解,提升參與積極性。」

周阿姨正在給社區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怎麼搞?上海小夥伴有「秘笈」
    甚至一時間,上海生活垃圾分類能否順利推進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上海按照「定點要堅持,定時要靈活,撤桶要鼓勵,破袋要引導」的要求,堅持因地制宜推行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制度,堅持精細化管理,切實做好定時定點「一小區一方案」,得到了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天平街道,自動感應開啟的投放口方便居民破袋分類投放。
  • 沒有「乾濕垃圾」之分,深圳垃圾分類攻略一圖秒懂
    「眼前的溼不是溼,你說的幹是什麼幹」……最近,「垃圾分類與乾濕分離」成為了上海人民生活中的主旋律。與上海垃圾分類不同深圳垃圾分成四類!大家先別急著害怕逼瘋上海人的乾濕垃圾分類其實並不適用於深圳深圳的分類和上海不一樣!深圳的垃圾分類標準是什麼?
  • 成都垃圾分類為何沒有乾濕垃圾?
    近日,《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正在向公眾徵求意見。與上海的分類方法不同,草案明確,成都的生活垃圾分類標準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大家紛紛長籲一口氣,「成都的垃圾分類沒有乾濕垃圾。」那麼,為什麼成都垃圾分類沒有乾濕垃圾呢?
  • 上海1.1萬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已上線,入夏後定時投放時間段或延長!
    (原標題:上海1.1萬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已上線,入夏後定時投放時間段或延長!)不過,目前倡導的夜間經濟,將會對垃圾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比如,上海正式進入夏季,瓜果類溼垃圾多,居民要求及時投放及時清運怎麼辦?據媒體報導,長寧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還將尊重居民共同的意見進行動態調整,延長定時投放的時間段。
  • 擤過鼻涕的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垃圾分類問題集合來了!
    最近,大家都在熱議近日正式發布,將於2019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這裡面規定了垃圾分類的標準、單位和個人應當承擔的義務、責任、市民分類的話,需要準備四個垃圾桶裝這些垃圾?答:小區內的垃圾桶最基本要設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幹垃圾、溼垃圾四個分類垃圾桶,有條件的小區可以設置更多細分的垃圾桶。居民在家中最重要、最主要的是做好乾濕分類。所以,通常來說,準備乾濕兩個垃圾桶就可以了。
  • 全國人民都在笑話上海垃圾分類,有誰注意到阿姨說的「廚餘垃圾」
    而可回收垃圾是賣了變成錢買豬。豬肯定想說,我們為人類付出了太多。短短幾句話,讓上海人民感到無比心酸,卻樂壞了全國人民。7月1日起,被稱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根據規定,個人或單位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都將面臨處罰。與此同時,全國多地也陸續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
  • 西安垃圾分類不分乾濕,廚餘垃圾須瀝乾後投放
    從7月1日開始,《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其中條例規定:垃圾分為四大類: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幹垃圾、溼垃圾。那麼,今年9月1號即將正式實施的《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與此相比有哪些不同呢?西安市民要不要為垃圾的乾濕而糾結呢?
  • 錯過時間 家裡垃圾只有第二天扔|直擊上海垃圾分類
    封面新聞實習記者 邱文綺在垃圾強制分類時代下,上海居民是如何扔垃圾的?7月4日,封面新聞記者走進了上海的一所小區,對話居民,感受垃圾分類給他們生活帶來的變化。小區居民:錯過時間 家裡垃圾只有第二天扔7月4日上午8時,盧灣區瑞金街道建德小區。
  • 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教您如何正確垃圾分類-垃圾分類 支付...
    對上海每一個居民來說,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究竟是哪一類垃圾?如何分類才準確?家裡需不需要購買特別的垃圾袋?不垃圾分類會不會有處罰?記者整理了10個關於生活垃圾分類問題,讓市民能夠正確垃圾分類。  1、都說生活垃圾分類有很多好處,具體是什麼呢?
  • 垃圾分類第一個月,上海更乾淨了嗎?
    垃圾分類從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需要經過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但希望若干年後再回首,我們不要仍然只是「多了幾個垃圾桶」而已。垃圾分類讓上海更美好了嗎?/unsplash上海垃圾分類滿月了。垃圾分類出成績單?先聽聽上海人怎麼評「真的勇士,敢於每天親自扔溼垃圾。」上海市民今年的夏天格外難熬,不僅是因為歷年一遇的高熱天氣,更是因為這個夏天「臭氣燻天」。
  • 垃圾分類要有規矩也要有溫度,上海這些小區垃圾「定時定點」投放有...
    圖說:「洋太太」們通過一系列遊戲道具,模擬各類不同垃圾投放,從而進一步了解和融入垃圾分類新時尚 楊建正 攝「996上班族如何扔垃圾?」這兩天,這個話題成了上海熱議的焦點。在上海邁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時代的過程中,要求小區實行「定時定點」扔垃圾,而當垃圾桶每天早晚「限時」開放後,早出晚歸的上班族卻總是錯過投放時段。
  • 上海垃圾分類半年考「初戰告捷」 定時定點有爭議 後端處理待加強
    侯阿姨說,與半年前相比,如今志願者的工作輕鬆了不少。  2019年7月1日,一紙條例將上海帶上垃圾分類的「快車道」。  上海愛芬環保科技諮詢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愛芬環保」)聯合創始人宋慧記得,2011年,愛芬環保第一次嘗試在上海尋找小區試點垃圾分類時,多次被拒絕。「很多小區的負責人跟我們說,上海很早就推廣垃圾分類,但至今都沒有成功的。垃圾分出後還是混裝混運,沒有意義。」
  • 溼垃圾混入紙巾被拒收?壓力別太大!上海垃圾分類五十年前就有了,還...
    ,就是完全將乾濕垃圾全部分列開以後,這是我們小區保潔人員還有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自發組織的一次垃圾分類。我們希望把這張照片發到我們的業主群上,提倡每個業主把垃圾分類做到最好 然後乾濕垃圾進行有效的分離,從而可以減少我們保潔人員不必要的投入。」不分類不收運?
  • 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教您如何正確垃圾分類
    對上海每一個居民來說,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究竟是哪一類垃圾?如何分類才準確?家裡需不需要購買特別的垃圾袋?不垃圾分類會不會有處罰?記者整理了10個關於生活垃圾分類問題,讓市民能夠正確垃圾分類。  1、都說生活垃圾分類有很多好處,具體是什麼呢?
  • 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教您如何正確垃圾分類
    對上海每一個居民來說,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究竟是哪一類垃圾?如何分類才準確?家裡需不需要購買特別的垃圾袋?不垃圾分類會不會有處罰?記者整理了10個關於生活垃圾分類問題,讓市民能夠正確垃圾分類。1、都說生活垃圾分類有很多好處,具體是什麼呢?
  • 破袋「神器」上崗,10秒左右自動破袋,廚餘垃圾投放不髒手
    破袋神器東城區崇外街道崇文門西大街社區破袋機器人10秒左右自動破袋「聽說咱們院兒來了個能自動拆垃圾袋兒的機器,哪個是呀?」昨天一早,崇西小區6號樓樓下,居民李阿姨拎著一袋廚餘垃圾,還沒走到垃圾桶旁就向垃圾分類指導員打聽了起來。
  • 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類收運體系基本形成
    2019年7月1日,被稱為「史上最嚴」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有法律法規支撐,有市民全員參與,有志願者全程引導,上海生活垃圾分類的社會氛圍濃厚。但在不少街鎮和社區,因受各種原因和客觀條件限制,實施生活垃圾分類仍面臨一些挑戰。
  • 一年了,垃圾分類還是靠食堂阿姨酒店服務員?
    記者跟隨第三隊實地探訪醫院、商務樓宇、餐飲企業垃圾分類投放、收運以及溼垃圾末端處置情況。人大代表一行查看垃圾箱房、打開垃圾桶檢查分類情況,普遍感受「今年垃圾箱房明顯乾淨」「垃圾分類也分得清爽」。閔行區綠化市容管理局提供的數據也顯示,生活垃圾分類已經覆蓋閔行全區1079個居住小區、78個行政村以及2955家公共機構、社會單位,實現了全覆蓋的目標。
  • 北京垃圾分類什麼時候開始實施?怎麼分類?和上海垃圾分類有什麼區別?
    北京垃圾分類要立法了!!  眾所周知,上海比全國其他城市早一步進入垃圾分類時代。從2019年7月1日起強制實施垃圾分類。微博上不少人說「垃圾分類逼瘋上海人」,垃圾分類知識也將納入上海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甚至還出現了一個話題#垃圾分類自測題#,其實不只是上海,全國主要城市,尤其是北京都要做好承受垃圾分類折磨的準備!
  • 上海垃圾分類倒逼外賣瘦身
    餓了麼大數據顯示,7月1日以來,上海外賣「無需餐具」訂單環比提升471%。為了方便垃圾分類,避免浪費,不少用戶還會附加神奇備註,如「珍珠只要10顆」「蓋飯少放些飯」「燒烤不要籤子」「凍波霸仙草只要三分之一」,烤串變烤「呂」,上海人為了環保也是很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