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之大陸報之大陸:義務為病人理髮的臺灣志工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得之大陸報之大陸:義務為病人理髮的臺灣志工

2018-07-19 17:59:3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卞磊

  中新社蘇州7月19日電題:得之大陸報之大陸:義務為病人理髮的臺灣志工

  中新社記者 鍾升

  「爺爺,一個月不見了,我又來給你們理髮了。最近恢復得怎麼樣?看您頭髮的光澤比上次好了很多,是不是有什麼好事要告訴我?」18日下午,古祝瑛一如既往地來到蘇州明基醫院,一邊和患者們聊著家常,一邊嫻熟地舞動手上的剪刀和推子。這項義務理髮的志工工作,古祝瑛已經堅持了一年多。

  出生在臺灣埔裡小鎮的古祝瑛,從小就熱衷於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她介紹:「我在讀高中時,就和幾個朋友參與了認養孤兒的項目,大家每個月省出幾百塊錢,捐給孤兒當生活費。」

  高中畢業以後,古祝瑛前往日本求學,拿到國際美容師執照後回臺灣。一年後,跟隨著到蘇州相城區投資設廠的丈夫,古祝瑛開始了她在大陸的新生活。

  「我是1993年元宵節到的蘇州,到現在已經25年,見證了臺資經濟在大陸的落地生根,以及整個蘇州的經濟騰飛。」談起蘇州,古祝瑛語氣中充滿了驕傲。「我是蘇州最早一批加入社保的臺籍人士,明年我55歲,可以開始領取社保退休金了。工廠從投資設廠到發展到今天,也享受了很多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對我們來說,大陸是一塊福地。」

  身在「福地」,古祝瑛常常反問自己:「我們在大陸得到了這麼多幫助,我們又做了多少去反饋這個社會呢?」隨著工廠漸漸步入正軌,工作之餘,古祝瑛開始進行社會服務工作,一幹就是10年。2017年5月,聽說明基醫院在徵集志工為患者理髮,古祝瑛馬上報名參加。

  每月的一個工作日下午,古祝瑛都會準時來到醫院,和其他志工一起為患者理髮,「大家經常從午飯時間忙到將近吃晚飯的時候」。一年下來,她已經給上百位的大陸病人理過發。

  對古祝瑛的行為,有人不理解,明明有正式的工作,為什麼要拋下工作來做沒有報酬的事情。古祝瑛說,為患者理髮並不是一項例行的義務。「理髮的時候,老人們會問起我臺灣和大陸的習俗差異,跟我分享他們的人生經歷。他們因為長期住院心情不好,我也會做一些開導,理髮兼著『理愁緒』。大家就像老朋友,甚至家人一樣。我並不是只有付出,也從他們那裡收穫了快樂。」

  如今,古祝瑛一家已經長期定居大陸。每年,她會把父母接到大陸住幾個月,感受大陸的變化發展。儘管已臨近退休年齡,她還是不知疲倦地投身到各種志工活動中。「我們時常感到,大陸為我們做的太多,我們做的卻依舊不夠」,古祝瑛表示,未來自己會更加積極地在大陸參與志工活動,讓這片「福地」更加和諧興旺。(完)

相關焦點

  • 大陸人在臺灣:志工隨處可見 助人也是自我修行
    中新網5月9日電 在臺灣,志工是一種很重要也很普遍的存在。臺灣《旺報》9日刊載投稿文章,作者稱「個人最大的感覺就是:臺灣的志工從事志願服務,就像做平常的工作一樣,要不是他們衣服上的志工標誌,你不會知道他就是志工的」。  文章摘編如下: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嘉義。我姓陳,很高興為你們導覽」。
  • 大陸人看臺灣:NGO是臺灣的氧氣
    較之大陸不同的是,為服務者提供諸多服務的北臺北家扶中心是個不隸屬於政府的民間組織,它與同樣提供該類服務的政府組織之間是平等的合作關係,而大陸的社工機構雖多是民營的,但其活動多由民政局主導,財政方面也是依賴政府撥款居多。
  • 慈濟志工在桃園機場迎接部分大陸家屬
    慈濟志工在桃園機場現場準備了面和熱湯,迎接部分大陸家屬。據介紹,從空難發生到現在,慈濟已經投入上千名志工進行協助。此次來機場的志工將對大陸家屬進行一對一陪伴服務。news.sohu.com/20150205/n408751979.shtml report 90 慈濟志工在桃園機場現場準備了面和熱湯
  • 臺灣博士:臺灣志工,從「救國團」發展而來,成為最美的風景
    比如在最近的臺灣暴雨中,第一時間深入受災現場施以援手的,不是軍人,不是警察,更不是官員,而是一群以「志工」之名展開行動的人。第一時間投入救災的慈濟志工團隊從1952年開始,歷經60餘年的探索,志工團體業已成為臺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據臺「衛生福利部」統計,截至2016年,登記志願服務團體達23437個,志工總數超過105萬人,佔臺灣總人口4.6%。
  • 大陸人看臺灣:志工臺灣 你不必刻意找尋(圖)
    中新網3月25日電 臺灣《旺報》25日刊載文章《大志工文化-志工臺灣 你不必刻意找尋》一文,文章稱,在臺灣的短短一段時間裡,我們雖以「志工」為主題開展旅程,但我漸漸發現,其實不必刻意去找尋帶有「志工」標識的人或事,只是在平時經過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志工服務的存在,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就可以感受到志工精神的傳遞,因為志工服務不只是一種情懷,它更是一個個體的生活態度,一份對於社會的體察和關懷
  • 大陸教育工作者走進臺北市幸安小學
    特色遊泳運動教學、愛心家長服務團、多元化的社團活動給大陸教育工作者參訪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為進一步增進兩岸的教育交流,應臺灣「中國青年大陸研究文教基金會」的邀請,「大陸優秀教育工作者交流團」一行24日參訪了位於臺北市大安區的幸安小學。
  • 來自臺灣的她,在大陸開起了公益咖啡屋……
    圖為李紹嬅(左三)與咖啡屋聽障師傅們在一起。 受訪者供圖 「趙維,棒!」操著儂儂軟語,說話的同時,向遠遠走來比她高一頭的店員小夥子,打著手語。 「登陸」9年,她不僅陪伴自己的兩個女兒長大,還陪伴了幾十位來自大陸貧困地區失去最佳聽力恢復期的聽障孩子長大立業,最終有4位聽障青年成為她創立的彩虹天使公益咖啡屋常駐甜品師傅。
  • 臺灣間諜試圖策反大陸人員:隱藏極深,就在身邊
    網友感慨:電視劇一般的劇情竟然真實存在,沒想到間諜就在身邊……《新聞聯播》報導:臺灣間諜策反大陸青年學生據《新聞聯播》報導,近一個時期以來,臺灣間諜情報機關罔顧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以祖國大陸為目標,大肆開展間諜情報活動。
  • 龍應臺:大陸歷史斷裂比臺灣嚴重得多
    何集璧曾為逃離日本統治而跑到大陸,之後回臺灣成立文化協會,在席捲全臺的二二八事件中,他也不幸被政府抓走,「外公為了逃離監獄而躲進瘋人院,出來時已分不清是真瘋或假瘋了。」陳文茜心疼外公的一生被大歷史的棋局左右,「我相信,我外公一定也希望能有人說出這些故事,走出這樣的悲劇」。
  • 臺灣退休教師大陸「送課」三載 促兩岸教育交流
    臺灣退休教師大陸「送課」三載 促兩岸教育交流 臺灣退休教師大陸「送課」三載 促兩岸教育交流粘建祥是臺灣孔子學院孝道研究中心所長,也是一名退休的數學教師。如今他的身份是「志工」,長期奔波在宜昌各學校之間,義務為當地的孩子、家長和老師授課,內容涉及中華文化、數學運算、自我認知和家庭教育等。
  • 大陸青年交流團訪問臺灣慈濟基金會
    25日下午,大陸青年大學生志願者交流參訪團參訪了位於臺灣花蓮縣的慈濟基金會,基金會靜思堂師姑方金香向大陸青年介紹了慈濟的創立歷史以及目前所從事的工作,希望兩岸能在慈善、教育等各個領域加強合作,共同造福兩岸同胞。
  • 對大陸人來說,臺灣究竟好玩在哪?
    (葡萄牙語中「美麗」的意思),而如今這座美麗島嶼的名字叫做——臺灣。提起臺灣,中國人總是親切地稱呼之為「寶島」,那裡生活著二千三百萬與我們同文同種的同胞。關於臺北故宮的詳情,省略之,簡單來說,臺北故宮是大陸乃至全球來臺觀光客(臺灣稱旅遊為觀光)必打卡景點之一,展示的是中國古代的文物,來源則是北京故宮及原中央博物院。
  • 臺灣青年志工交流夏令營在濟開營
    7月11日,第四屆臺灣青年志工公益交流夏令營活動在濟南市商河縣玉皇廟鎮中心小學開營。臺灣蕭登旺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蕭文億、嘉義市志工服務協會監事黃榮利及臺灣志工一行19人,濟南市臺辦、商河縣政府及相關部門領導出席開營儀式。  開營儀式上,濟南市臺辦副主任張魯明說,臺灣的志工服務成為了臺灣日月潭、阿里山之外的又一道亮麗風景。臺灣同胞友愛、奉獻的志工服務精神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儒家思想一脈相承。
  • 張煥禎:大陸該向臺灣醫療學什麼?
    臺灣壢新醫院院長、聯新國際醫療集團總執行長張煥禎在接受中國健康界專訪時表示,臺灣健保改革17年來的經驗中,80%都可以為大陸借鑑,因為大陸正在發生的,臺灣都曾經發生過,而大陸完全可以將臺灣視作一個小小的試點,從中學習成功經驗,也避免重蹈覆轍。而可資借鑑的經驗,包括醫療控費、醫院評審、醫保審查以及全科醫生培養等方方面面。張煥禎對大陸醫療體系十分了解。
  • 吳宗憲臺灣綜藝節目為大陸正名,大陸人吃得起茶葉蛋,不要小瞧了
    吳宗憲臺灣綜藝節目為大陸正名,大陸人吃得起茶葉蛋,不要小瞧了。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看娛樂綜藝節目,咱中國內地有那麼多個省級電視臺,每一個省級電視臺都會有很多的娛樂綜藝節目,所以咱中國人熟悉的內地的綜藝節目主持人也有很多,比如何炅汪涵,謝娜,大組,華少,等等。
  • 福建:臺灣醫生收了大陸徒弟
    臺灣醫生曾仁宏(左)和大陸徒弟張典在2019年福州市師徒大會彩排現場合影。作為在榕臺灣人才,曾仁宏2012年就職於福州市第六醫院,現在是康復科副主任,通過中藥、針灸及推拿相結合來治療臨床中醫內科常見病。這位臺灣醫生耐心細緻服務病人,2017年被評為十佳「新福州人」,今年成為福州市第三十六屆勞動模範。
  • 「吝嗇」的臺灣首富,卻花「重金」投資大陸,為大陸投資了上千億
    提到臺灣首富,我相信每個人首先想到的都是郭臺銘。他一手創辦了的富士康,身價百億,富士康在世界各地擁有40多家工廠,員工數量也超過了150多萬人,年收入上千億,這確實是一個真正的超級富豪。但事實上,在郭臺銘之前,臺灣還有另一位企業家在財富和地位上都遠超過了郭臺銘,他就是被譽為「經營之神」的臺塑集團創始人王永慶。
  • 大陸詞語在臺灣:從「進入」到「融入」
    原標題:大陸詞語在臺灣:從「進入」到「融入」【語文筆談】 海峽兩岸的語言文字,既有一些差異,也有融合。在兩岸開始交流之初,甚至在此後一段不短的時間裡,所謂融合,主要表現為一種單向性的趨同,即大陸向臺灣靠攏,具體表現就是從臺灣引進了大量的新詞、新語、新用法,以及一些表達方式等。
  • 邵琪偉率團臺灣深度考察 推動大陸居民赴臺旅遊
    大陸旅遊推介會的成功舉辦和兩岸一家親的真摯情誼,讓臺灣南部地區的旅遊業界人士感覺很溫暖。許多人表示,如果以前他們還猶豫要不要投資飯店、餐廳等設施,這次與大陸業界面對面的溝通,使他們更有信心。  大陸旅遊推介會在高雄市舉辦後,邵琪偉一行來到位於臺灣中部的苗慄縣,考察了這裡的鄉村旅遊和正在苗慄舉行的2011年臺灣燈會。
  • 想透過當國際志工認識世界,不可以嗎?
    想參加國際志工前,一定要在臺灣做志工嗎?難道這樣才有資格做國際志工嗎?我參加國際志工不只是幫助他人,我其實滿想了解當地的文化,但家長總對偏僻地區有許多危險與未知的想法,拒絕小孩做國際志工 。國際志工真的有許多危險嗎(例如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