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做高斯求和的小技巧

2020-12-11 順爸愛順媽

被譽為「數學王子」的高斯是德國著名的數學家。他在童年時期就顯得非常聰明,在一次老師教完加法後,出了一道題要難為難為學生,就出了一道經典的數學計算:

1+2+3+……+97+98+99+100=

高斯的老師很開心,這道題肯定要讓他的學生算到下課也算不出來,由於老師很自信,所以就出去休息了。可老師剛走到門口,高斯就叫住老師:「我算出來了,答案是5050。」

老師十分驚訝,這是怎麼回事呢?

高斯像

老師十分疑惑,你是怎麼做到的?

高斯回答,我看到把1加至100與100加至1排成兩排相加,得到的數值再除以2就可以了。高斯是這麼列式的 :

這樣就一共有100個101相加,但是算式重複了兩次,所以把得數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5050。

這個計算方法簡單、巧妙,很有規律性。其實高斯計算的就是一個數列的和,這個數列的規律就是相鄰兩個數的差是相等的,這樣的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

我們先看一道簡單的等差數列題:

1+2+3+……+18+19+20

=(1+20)×20÷2

=21×20÷2

=210

可以看出,等差數列的規律是相鄰的兩個數的差是相等的,數列的第一個數叫做首項,最後一個數叫末項,相鄰兩個數的差都相等,所以叫做公差。

那麼,求數列的和公式就是

和=(首項+末項)×項數÷2

根據此式子,可以推理其他式子:

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

末項=首項+(項數-1)×公差

舉例:

求出8+10+12+14+…+58+60的和。

第一步,看幾大要素。

首項:8

末項:60

公差:2

項數:?

只要我們求出項數,那麼就可以得出和了。根據「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列式:

項數=(60-8)÷2+1

=52÷2+1

=27

根據求和的公式,我們求出和值。

和=(首項+末項)×項數÷2

=(8+60)×27÷2

=68×27÷2

=418

所以說,對於高斯求和,我們要做好以下幾點就OK了:

1、先審題,看清楚是不是等差數列。

2、如果是等差數列需要求和的話,就看看主要是條件夠不夠,如果不夠,抓緊時間解決。

3、充分地利用求和公式,來解決高斯求和的所有問題。

練習:

相關焦點

  • 高斯求和中的「逆向思維」
    高斯求和中的「逆向思維」大家都知道在高斯求和的過程中,一定要牢記求和的幾個公式:和=(首項+末項)×項數÷2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末項=首項+(項數-1)×公差不管是求和,還是求項數,還是求末項,都要知道其他幾項的數值。
  • 小升初輕鬆學奧數——高斯求和
    德國著名數學家高斯幼年時代聰明過人。上學時有一天老師出了一道題讓同學們計算。1﹢2﹢3﹢4﹢5﹢……﹢99﹢100=?全班同學都在埋頭計算。小高斯卻很快給出了答案5050。高斯為什麼算得又快又準?原來他通過細心觀察發現:於是把這道題巧算下來:(1﹢100)×100÷2=5050這就是「等差數列」的求和問題。【基本概念】若干個數排成一列稱為數列。數列中的每個數稱之為一項,其中第一項稱為首項。
  • 等差數列求和-數學王子高斯的巧算法
    高斯一個數列可以有很多項,比如1到100的自然數就可以構成一個等差數列,而求這個數列中所有項的和,也就變成了一個很大的工程。如果一項一項地加,要浪費很多的時間,所以,對於這種等差數列,有一個比較簡便的方法來計算,就是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簡單來說,等差數列的項數之和,就等於第一項加上最後一項,然後將結果乘以總項數的一半。這個方法是由數學王子高斯在10歲的時候發現的.
  • 寧波小學奧數訓練題等差數列與高斯求和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的掌握奧數,寧波奧數網小編把奧數一些專項訓練的題目整理出來,給大家練練手。下面是小學奧數訓練題之等差數列與高斯求和:     請下載附件:     寧波小學奧數訓練題之等差數列與高斯求和
  • 級數趣談,從高斯求和說起,帶給我們更多思索
    人們曾形容高斯為「能從九雷雲外的高度按照某種觀點掌握星空和深奧數學的天才」據說高斯2歲時就發現父親帳簿上的一處錯誤,9歲時用對稱的方法快速計算出1到100的整數的和.高斯在晚年常幽默地宣稱:在他會說話之前就會計算.
  • 小學生數學題,全班不會,家長質問老師:你當人人都是高斯
    小學生數學題,全班不會,家長質問老師:你當人人都是高斯高斯大家都認識這位數學天才嗎?他是猶太人,德國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近代數學的奠基者之一,和阿基米德,牛頓,歐拉並列為世界四大數學家,被稱為數學王子。
  • 四年級 等差數列求和
    點擊上面藍色字體關注我們奧數 連結    等差數列求和
  • excel怎麼求和小技巧-分列拆分數據
    Excel怎麼求和小技巧分裂數據求和最近遇到領導把所有數據都錄入一個單元格中,讓我計算求和,數據是這樣的:1+2+3+4都在一個單元格中。學習不停我不老,第二種破解單個數據一個單元格求和的第二種方法:分列數據法:
  • 什麼是高斯混合模型
    但是,了解數據點x來自高斯k的概率將有助於我們確定高斯混合參數,正如我們後面將會討論的那樣。同樣,我們可以說:就像我們對原始高斯密度函數所做的那樣,我們將對數應用到方程的兩側:為了找到高斯混合模型的最佳參數,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把這個方程和參數相比較,任務完成了,對吧?等一等!沒有這麼快。還有一個問題。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個對數影響了第二次求和。計算這個表達式的導數,然後求解參數,這是非常困難的!怎麼辦?需要用迭代的方法來估計參數。還記得在已知x的情況下,如何找出z的概率嗎?
  • 高斯函數---最接近上帝的函數
    c(x−b)22c2)高斯函數的確有很多特別之處而在函數群體裡,高斯函數的確有這種特質:即使你用照妖鏡,你看到的仍然是一個高斯函數。也就是,高斯函數的Fourier變換仍然是高斯函數。用數學的語言來說,就是高斯函數是Fourier變換的特徵函數。由此可見,高斯函數在函數群體裡,的確屬於法力很高的一個,因此我將其稱為最接近上帝的函數(如果你喜歡,你也可以稱其為最接近如來佛的函數)。
  • 高斯函數 ——最接近上帝的函數
    高斯函數的確有很多特別之處,雖然我並不能夠真正完全洞悉它的內在,但我依然認為它是最接近上帝的函數。在前面的博文裡,我曾經將Fourier變換比作西遊記中的照妖鏡。而在函數群體裡,高斯函數的確有這種特質:即使你用照妖鏡,你看到的仍然是一個高斯函數。也就是,高斯函數的Fourier變換仍然是高斯函數。用數學的語言來說,就是高斯函數是Fourier變換的特徵函數。由此可見,高斯函數在函數群體裡,的確屬於法力很高的一個,因此我將其稱為最接近上帝的函數(如果你喜歡,你也可以稱其為最接近如來佛的函數)。
  • 近代數學王子高斯
    人物生平早年生活高斯於1777年4月30日出生於不倫瑞克。高斯是一對普通夫婦的兒子。他的母親是一個貧窮石匠的女兒,雖然十分聰明,但卻沒有接受過教育,近似於文盲。在她成為高斯父親的第二個妻子之前,她從事女傭工作。他的父親曾做過園丁,工頭,商人的助手和一個小保險公司的評估師。
  • 技巧| 4個小技巧解決你Excel求和總不對的困擾
    透過塵埃,在故紙堆中發現這麼一本連環畫圖冊,腦海中瞬間回憶起那真假美猴王的劇幕,那一幕幕,完美的演繹了真亦假時假亦真,無為有處有還無……其實,在Excel中,這種真真假假也同樣存在,也一樣帶來了求和困擾
  • 高斯求和如何用遞歸實現,Python詳解遞歸那些事,看這1篇足夠!
    【舉個例子】我們知道,國外有一個很出名的數學家高斯,在他9歲的時候,用很短的時間計算出了小學老師布置的任務,對自然數從1到100的求和。數學家高斯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對50對構造成和101的數列求和(1+100,2+99,3+98……),同時得到結果:5050。
  • 數學王子——高斯
    而高斯解決的這道難題,就是困擾了數學家兩千年之久的正十七邊形尺規作圖問題。那一年,高斯只有19歲!高斯求和公式:和=(首項 + 末項)x項數 /2數學表達:1+2+3+4+……+ n = n (n+1) /2
  • 從高斯的巧妙算法談起●陳景潤(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
    課堂裡的小朋友們拿起石板開始計算:1加2等於3,3加3等於6,6加4等於10,10加5等於15,15加6等於21,21 加7等於28,28加8等於36,…有些小朋友加到幾個數字後, 就把石板上的結果擦掉了。繼續加下去,數字越來越大,很不好算。不少孩子的臉漲得通紅,有的孩子的頭上滲出了汗珠。還不到半點鐘,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師,答案是不是這樣?」
  • 分享幾個SUMIF函數的求和技巧
    對於職場中的同事來說,老闆拿來一張表格要求匯總求和是常有的事,並且還伴隨著按部門、產品等求和條件,甚至多個條件去求和,這時你要是用手工計算,那說不定真是一整天都沉浸數字中,利用SUMIF函數,2分鐘搞定這麼難題,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幾個SUMIF函數的求和技巧,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給我點讚關注!
  • excel數據求和的基礎技巧,快速求和操作技能
    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經常使用excel表格處理和分析數據,對excel表格數據進行求和操作是比較常見的操作之一,上節課我們講解了求和函數的使用技巧,我們利用sum函數對數據進行快速求和,而今天我們要分享另外一種方法對excel表格數據進行快速求和。
  • 奧數等差數列求和,為什麼大學生也不會做,記住這些公式最重要
    上一講學了等差數列,課後的幾道習題,你做對了嗎?先公布一下答案吧!#等差數列#德國大數學家高斯小時候就喜歡動腦筋實際上,上面的這道題就是求等差數列1,2,3,…,99,100各數的和,我們把高斯所列的算式推廣到一般情況,就得到了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和=(首項+末項)×項數÷2
  • 所有的自然數求和竟然等於-1/12?!真相竟然是....
    總有人來問我,自然數求和等於多少?叉叔今天來跟你們做個了斷吧!